
2022年种植食用菌的创业前景怎样?有什么创业价值?
栽种食用菌只需棉壳、玉米秸秆、木屑、玉米秸杆、稻草、油菜子壳、豆秆等农业和林业废弃物中的一切一种或几类混合作主料,配上麦麸、玉米面粉等辅材就可生产。这种原材料在中国经常可以看到,原料易取而价格划算,项目投资少。并且,食用菌生长发育快,周期时间短,如香菇种植后一个月出菇,2个月取回成本费,四到五个月为一个周期时间,投入产出比可以超过1:2以上,盈利比1:1以上,是一项非常好的家庭副业和致富门路。
栽种食用菌只需棉壳、玉米秸秆、木屑、玉米秸杆、稻草、油菜子壳、豆秆等农业和林业废弃物中的一切一种或几类混合作主料,配上麦麸、玉米面粉等辅材就可生产。这种原材料在中国经常可以看到,原料易取而价格划算,项目投资少。并且,食用菌生长发育快,周期时间短,如香菇种植后一个月出菇,2个月取回成本费,四到五个月为一个周期时间,投入产出比可以超过1:2以上,盈利比1:1以上,是一项非常好的家庭副业和致富门路。
刚刚闭幕的湖北首届农博会,湖北食用菌(香菇)产业链大放异彩。除了首度移师武汉的随州菇博会端出丰盛的“随州香菇”大餐,食用菌产业链展示专区里,干菇、香菇酱、香菇脆等产品琳琅满目,香飘全场。地处“北纬31°香菇黄金带”的8个县市区——随县、广水、曾都、郧阳、房县、南漳、远安和钟祥,已形成香菇大基地生产、大市场交易、大规模加工、大批量出口的“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产业格局,产业地位处于全省之首、全国前列。
阜平县食用菌办公室副主任刘光东表示,小小香菇能成为顾家台的富民产业,得益于全县食用菌产业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目前,阜平食用菌产业不仅从品种研发到制棒,从香菇种植到产品深加工,从冷鲜收储到冷链物流,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还凭借产业规模和高品质掌握了市场定价权,为包括顾家台在内的全县菇农抵抗市场风险提供了强大后盾。
走进苏家堡村平菇暖棚,一个个菌棒垒起的菌棒墙一字排开,很是壮观。马景立正带着几个合作社社员,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采收头茬菇。说到收入,马景立算了这样一笔账:“5块钱1斤,除去成本和人工等投入,一个棒保守着说也能出10块钱,这个棚是1000平,装了28000个菌棒,所以一个棚预计能出30万元左右。”马景立说,到明年6月份清棚时,基本就能收回成本了。政种了一万棒的香菇,一年收成好的时候能挣两万多块钱
现阶段,在我国运用大中型真菌类生产加工的保健品已进到商业化生产制造或尚在小试环节的产品有500种之多,在其中关键有营养成分原浆、油类类、保健饮品类、养生茶类、健康保健滋补养生酒水、健康保健胶囊类等5个系列产品的产品,市场前景极大,市场前景诱惑。除此之外食用菌既食产品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大。即食食品类的优势取决于无需费时间烹饪,可以立即服用,做为休闲零食和饭桌佐餐遭受顾客五星好评。
满洲里海关11月11日对外消息指,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野生食用菌产品已通过海拉尔海关检验监管,顺利出口至欧洲。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上蘑菇的?据考证,我们中国人吃蘑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目前,最早的文字记载“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则出自《吕氏春秋·本味篇》(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距今也有2200多年了。而这被古人视为美味珍馐的越骆之菌,便是我们现在餐桌上
近日,记者来到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是一排排食用菌大棚。在泾龙村,小小的蘑菇已经发展成了大产业,成了当地的主导产业。而这大棚的主人就是宁夏青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立勇。经过苏立勇的努力,宁夏青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业创业创新园区,目前也是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引进的羊肚菌新品种试种,经过多年研究探索,目前单产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
轻轻一按,打开水帘系统降温,启动外膜通风,喷出的水通过地下排水沟自动排出。10月11日,在鲁山县瓦屋镇土桥村香菇种植示范基地,该村村民韩斌正在大棚里采摘新鲜的香菇。在位于库区乡权村的河南吉尔木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袋袋香菇精调味料走下生产线。河南吉尔木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鲁吉学说,公司每年可生产香菇精调味料100吨,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最新的香菇市场价格行情(10月16日)
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主办,中共鲁山县委和鲁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鲁山)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将于10月15日-17日(15日报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举行。大会会议日程新鲜出炉,公布如下。举办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平菇视频:投资100万的食用菌农场,种植30万袋平菇,到底要投入哪些设备?平菇视频:在家用玉米芯种植平菇,全部制作流程,2个月后摘到手痒!平菇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广泛,除青海、西藏、宁夏外,中国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尤以河南、河北、山东、黑龙江等省最多。平菇栽培时间选择:春栽:适宜中高温型品种,在2月上旬至3月初装袋,4-6月出菇,7月出菇结束。
茭白自动分级分拣装备、食用菌自动采摘机器人、生猪疫苗机器人、低成本生猪身份识别系统……在桐乡馆附近的国农机器人产业创新研究院桐乡分院(以下简称“国农桐乡分院”)展位内,一大批由桐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智能农业设备惊艳亮相。据桐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智乡村”系统由三农地图、数智乡村、应用场景三部分组成,建立起了市级“数字乡村大脑”,打造出了全市“数字乡村一张图”。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农产品行业进行大力扶持,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食用菌产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食用菌产品需求持续扩大,精深加工成趋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近日,由云南省科协组织的“百名专家科技下乡”活动来到易门县,举办野生食用菌促繁及设施栽培食用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菌农促繁及设施栽培管理水平,推动“云菌”产业做大做强,促进菌农增产增收。9月3日,易门县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现场推进会,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整改提升,加快推进全县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和“干部规划家乡行动”。
9月10日,“赏味昆明·探秘香格里拉”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昆明市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等地,探访野生食用菌资源多样性及市场交易情况。“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现有商户1200余户,销售的野生菌种类有258种,主要经营来自全省各地州的青头菌、牛肝菌、松茸、干巴菌等40余个品种。”云南水木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总经理成爱丽说,每天在这里买卖野生菌的人络绎不绝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我们已成功研发了把山上废弃的笋壳做原料,生产种植球盖菇的新技术,今年就推广种植了12亩。”9月5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科技服务团队首席、省级科技特派员、高级工程师卢政辉,来到建瓯市东游镇盛前村俊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科学指导菇农利用新型原料发展食用菌。食用菌大棚内,西岔镇陈家井村村民牛有花正忙着将平菇采摘装筐。这些新鲜的菌菇一筐筐码上货车,将被送往兰州市区和
食用菌鲜品含水率高,采收后不能久贮,很快就会开伞、变质、霉烂,降低甚至丧失商品价值。目前食用菌大部分是鲜销和干制品,深加工制品甚少。开展食用菌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是当前拓宽生产领域和销售市场的主要途径。香菇柄100千克,优质酱油4~6千克,白糖3~4千克,花生油2~3千克,生姜和茴香适量,葱0.5千克,精盐0.6千克,复合味精0.2千克,黄酒4千克,食用色素和五香粉适量。
骤雨初晴,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家山村村民们接到好消息。“以后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了,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村民们口中的产业,就是湟中区致富香饽饽——食用菌种植。8月23日,随着西宁市湟中区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签约仪式的举行,投资5亿元的食用菌样板产业园在湟中区李家山镇拉开建设大幕。采摘、包装、封口……在召荣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已有十六年干活经验的张桂平做起活来得心应手。
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园由华池县政府与天津齐心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园区投资3000万元,建成年产1000万棒香菇菌棒生产车间一处、四季出菇大棚89座以及净化、养菌车间,配套100吨保鲜库及包装、烘干车间。这是七月末在交口县天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香菇种植基地的一幕景象。眼前的现代化种植大棚内,密密麻麻的菌菇棒在架上层层分立,散发着阵阵清香,马上将迎来新丰收。
来自卢氏深山的一个香菇新品种刚刚通过鉴定,菇农种植香菇有了更好的品种选择。8月18日,记者从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通过野生驯化系统选育的“豫香2号”香菇新品种近日已顺利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成为河南省第二个自主选育的香菇新品种。“豫香2号”生育期120天左右,产量高、菇质硬、商品性好,出菇试验总产量比生产常用品种高4%以上。
李先芝终于摸索出一套养殖方法。经她生态喂养的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销路不愁。当年她投入打井排灌、安装鱼池、引进人工繁育的种苗、配方饲料、消毒增氧设备等成本5万多元不仅全部回本,还盈利2万元。目前灵芝长势也比较良好,预计在下个月10号左右就可以进行首次采收了。”灵芝种植户任良凯信心满满,今年他家承包了20亩土地,总投资在80万元,预计应该是在120万到130万的收益。
作为经开区唯一的农业乡镇,徐庄镇深入贯彻落实徐州市"三乡工程"文件精神,全面推动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三乡工程"提质拓面,切实推动创业、拉动就业、兴旺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致富。走进宁闽合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双孢菇种植大棚里,一个个白胖可爱的双孢菇挤满了培育床,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新鲜的双孢菇,准备装上物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