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启幕2023非遗传统技艺大展,甘肃举办非遗工坊管理人员培训
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河街开幕,主题为“一辈子 一件事”,展示了近年来全国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成果。甘肃省举办非遗工坊管理人员培训班,旨在加强非遗保护和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在开班仪式上,主办方为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临夏砖雕、庆阳香包绣制、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颁发证书,并进行了经验交流。约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河街开幕,主题为“一辈子 一件事”,展示了近年来全国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成果。甘肃省举办非遗工坊管理人员培训班,旨在加强非遗保护和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在开班仪式上,主办方为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临夏砖雕、庆阳香包绣制、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颁发证书,并进行了经验交流。约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甘肃举办乡村旅游冬季精品线路推介活动 11月8日,甘肃省乡村旅游冬季精品线路产品推介活动在临夏州永靖县如期举行。此次活动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临夏州人民政府携手主办,主题为“陇上乡遇·点燃冬日激情”。 这是省文旅厅连续第三年在冬季举办全省乡村旅游线路产品推介活动。今年,我们整合了全省各地的乡土乡情、自然科普、农事体验、历史文化、冰雪娱乐、节庆活动以及乡村振兴新风貌等旅游资源,努力做好旅游融合文章。
甘肃河口镇致力于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和旅游品牌建设,推动农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挥人文地理优势,打造文旅康养品牌,擦亮休闲农业招牌。我们以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为依托,将“留住乡愁”的理念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结合富民乡村产业和河口古镇旅游产业,我们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河口村成为每个人心中乡愁的“诗和远方”。
富宁县围绕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目标,坡桑村是其中一个示范项目,通过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富宁县还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布局,突出村庄特色和个性亮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田蓬上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正在打造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有丰富的竹林资源、高山草场和农事体验、儿童乐园、高山骑行等特色旅游项目。
安徽淮北市近日举办了第十四届石榴文化旅游节,活动包括石榴王评选、农产品展销、线上直播、青年歌手大赛等。烈山区是主阵地,拥有8.3万亩石榴种植面积,产品总产值达4.83亿元,石榴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石榴酒的工厂化生产流程如下:将果浆放入发酵池,加入白砂糖和少许的二氧化硫,再加入5%~8%优质的人工培养酵母,进行深度发酵。
2023中秋国庆双假期,小众反向旅游备受追捧!例如福建省文旅系统报道,游客到非传统旅游目的地体验“慢生活”度假乐趣,“反向旅游”成为新宠,三明、宁德等地入围“国庆反向游”携程热点榜。南平、泉州、三明、莆田、漳州5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共同赏秋景、品秋韵、享秋实,共赴橙黄橘绿的秋收之旅。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以回归自然、放松休闲、品味民俗为主的乡村游受到了不少游客青睐。当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的时候,大多数人倾向于寻找周边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向农村,欣赏美丽的乡村风景,体验休闲慢生活,共同享受恬静惬意的假期时光。赏民俗、看表演,节日期间,贵州各地的民族村寨旅游热度也在不断攀升。
鹅卵石和废弃木头都是非常有潜力的原料,可以用来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例如利用鹅卵石和废弃木头来为露营地提供服务,不仅可以为营地建设(露营者)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体验,还可以为露营地增添自然美感和独特的特色,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利用鹅卵石和废弃木头为原料,为各种露营地提供服务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类:鹅卵石铺设步道、花坛;废弃木头制作凉亭、桌椅、雕塑
视频:贝澳营地,香港五星级山海露营地。贝澳营地位于大屿山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营地提供烧烤区、小卖部、冲凉房、卫生间等设施,还提供标准营位,最多可容纳52人。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美食、欣赏海景,还可以在海边踏浪、拍照,度过美好的时光。
在选择特种养殖品种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养殖难度、投资成本等多个因素,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特种养殖品种。选择适合自己的特种养殖品种,并进行有效的营销推广是实现特种养殖事业成功的关键。将特种养殖项目与儿童科普教育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农业和动物养殖,同时也有助于增加特种养殖项目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以下是一些规划建议:
9月20日,由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各市县农业农村局协办的第7届黑龙江省农村创业大赛决赛在哈尔滨举办。经过激烈角逐,牡丹江市西安区《执农旅融合之笔,绘乡村振兴之卷——中兴村农文旅融合项目》,哈尔滨市阿城区推荐的《乡村振兴·美丽天问山黄精溯源生态农业项目汇报》、五大连池风景区推荐的《毛驴车非遗豆制品研学体验馆项目 五大连池风景区》分别获得成长组、初创组一等奖。
9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山东省兰陵县举办家庭农场庆丰收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安徽省将举办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聚焦农产品展览展示、消费帮扶、农事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就和前景。全国主场活动将在芜湖市湾沚区举行,同时各地还将组织庆祝活动。
星空旅游是一种以星空为载体,融合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探险等多种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旅游形式。2023宁夏星空旅游大会于9月15日至17日在宁夏银川和中卫两地举办。河北将在主题产品开发、网络营销创新、线下渠道拓展、资源整合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精准定位消费群体,不断激活文旅消费,提升河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帐篷露营基地建设项目的投入成本较高,包括场地租赁、营地建设、帐篷设备和采购以及人员成本等,一般在100万元左右。但是,在旺季2-3个月就能够回本,回报周期比民宿要短许多。开办乡村露营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机遇并存的事业。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场地、策划丰富的活动、关注安全保障以及制定合理的预算与融资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这项业务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9月11日至12日,2023年河北省休闲农业推介活动在遵化市举办。推介会上,正定县、卢龙县、易县、遵化市四地分别就休闲农业精品园区、精品线路、美丽休闲乡村、全域休闲旅游等工作做了典型推介。近年来,天津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提升,多地的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农事变体验、产品变礼品。截至目前,天津市美丽休闲乡村达到30个,
近日,作为2023年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场地的(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横岗社区鸠兹湾,其活动舞台已经建设完毕,一旁的草坪上正在搭建各类丰收展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启动“清新福建·共享非遗悦金秋”主题活动。首批283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陆续推出,进一步做热秋季文化和旅游市场。第六届红花荞麦文化旅游节暨农民丰收节于8月12日—9月6日开展
湖北2023年以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等做热市场。截至目前,湖北多家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创新高、旅行社团队出游人次创新高,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数据显示,1月至8月,湖北累计游客接待量4.94亿人次,同比上涨24.3%。全省17个市州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成为暑期新亮点。7—8月,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推出了亲子优惠措施,接待游客近140万人次。
就着108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稻田养鱼的热劲,今年,海浒社区扩大了稻鱼综合种养面积,并计划于9月底到10月初举办丰收节活动,邀请八方游客品生态水稻、尝生态稻花鱼、赏田园风光,提升社区知名度,推进旅游、摄影、餐饮等特色产业开发。“我们打算在丰收节时以稻花香里捉鱼趣为主,融合稻米、稻鱼、农耕、炊锅宴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近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湖南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会,发布扩大服务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的20条措施。其中,明确提出丰富文旅消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里是蒙古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和好来宝的发祥地,还有着扎鲁特刺绣等非遗资源。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禀赋积淀出良好的发展基础,扎鲁特旗将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利民富民优势,一直在探索文旅农融合新路径。
文旅部推出了143条线路,其中包括山西省的5条线路,旨在促进乡村文旅融合,让游客体验农耕文明的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出的线路将乡村农耕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文物古建等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线路通过不同的主题,让游客亲近乡土,感受耕作的艰辛,体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第五届“农行杯”贵州省乡村旅游创客大赛以创新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为主题,设置了五个主题赛道,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大赛为入围决赛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将其纳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乡村旅游创客项目库,配备创客导师进行指导。首届巴蜀非遗酿造技艺旅游创新发展大会在重庆市江津区举办,旨在保护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文旅资源融合和发展
“村有界·创无边”第五届“农行杯”贵州省乡村旅游创客大赛日前在贵阳启动。据悉,该创客大赛已成功举办4届,吸引了900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参赛。通过大赛,贵州省形成了乡村旅游青年创客项目库、导师库、企业库、人才库、产品库。近日,“焕新非遗”发布会暨非遗产业带扶持专项景德镇站启动仪式在景德镇举行。会上,抖音电商宣布推出非遗产业带扶持专项,多项举措助力非遗特色产业发展。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发布《北京市旅行社组织或承办未成年人研学团队旅游服务规范》,围绕合同履约、监护行为、宣传招徕等8个方面,对全市旅行社组织或承办未成年人研学团队旅游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近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等主办的浙江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大会在宁波举办,旨在进一步推进浙江省文化和旅游项目招商引资,解决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难题
何家岩村文旅资源这么丰富,群山环抱,草原、星空、梯田、古寨一应俱全。为了充分用好何家岩村的资源,人才供给是共富乡村建设的关键!何家岩村通过“三回三讲三干”行动吸引了大批本土和返乡人才到农村二次创业。2022年,何家岩村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5万元,现在全村已发展农家乐175家。何家岩村成了全县“共富乡村”建设的第一块试验田。
天津市在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研究编制《天津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23年度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入选单位和培育单位的通知》随着众多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西咸新区持续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加快三产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乡村旅游特色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