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油茶+N”示范基地大有”钱”景,克东县做大林下食用菌产业

茂名”油茶+N”示范基地大有”钱”景,克东县做大林下食用菌产业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2年前 (2023-09-09)

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建设的油茶林示范基地通过引种优良品种、采用多元种植模式和科技支持,展示了立体林地经济的潜力,推动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村民收入,同时促进油茶与科研、教育和旅游的融合。克东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其中赤松茸产业成为一项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绿色产业。赤松茸在克东县生长良好,产量高,销售市场供不应求。

三门峡种植中药材总面积近百万亩,天水市中药材合作社达到109家

三门峡种植中药材总面积近百万亩,天水市中药材合作社达到109家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2年前 (2023-09-03)

河南三门峡市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居河南省前列,获得多个认证,培育了创新型企业,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甘肃天水市中药材产业的扩大、发展情况包括种植区域的扩大、农民合作社数量的增加、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情况,以及一些特色中药材种养基地的建设。中药材种植区域扩大到近80个乡镇,农民合作社达到109家,带动农户2.6万户。

安徽蒙城“菜园子” 直通沪苏浙,海南黄灯笼辣椒火爆出圈!

安徽蒙城“菜园子” 直通沪苏浙,海南黄灯笼辣椒火爆出圈!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2年前 (2023-06-04)

近日,记者走进安徽省蒙城县兴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在分拣车间的流水线上,颜色粉嫩微微泛青的西红柿不停滚动,工人们动作娴熟地将西红柿进行快速分拣。“目前,园区年产蔬菜约7000 吨,主要种植番茄、黄瓜、辣椒、叶菜等,产品主供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地。”产业园办公室主任戴晓伟介绍,园区未来将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科技示范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基地。

重庆开州区借用寿光模式打造蔬菜基地,什么是“寿光模式”?

重庆开州区借用寿光模式打造蔬菜基地,什么是“寿光模式”?

创业新闻 蔬菜种植 2年前 (2023-04-29)

通过推广“六统一分”经营模式,目前开州已培育绿色蔬菜基地1.5万亩,打造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0个,培育蔬菜冷藏、物流等初深加工经营主体25个。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扩大“寿光模式”蔬菜基地规模,明年将新建两万亩,到2027年最终建成10万亩“寿光模式”蔬菜基地,加上带动的家庭农场以及企业等,使全区蔬菜面积达到40万亩,预计产量约70万吨,产值达50亿。

抗癌红花:亩产值可达万元,永胜县每年有800吨优质品走向市场

抗癌红花:亩产值可达万元,永胜县每年有800吨优质品走向市场

中药材类 创业项目 2年前 (2023-03-16)

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等,原产于中亚地区,现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江苏、浙江、四川、贵州、西藏等地广为栽培。夏季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生用。红花作为中药材,以管状花冠入药,是常用中草药。本品用于抗癌,以内服为主。可单味水煎服、浸酒服或与其他抗癌药物组成复方使用,也可适量外用。

2022年我国农产品网销额破5千亿元,湖北举办2023首届名优农产品直播节

2022年我国农产品网销额破5千亿元,湖北举办2023首届名优农产品直播节

农产加工 创业新闻 2年前 (2023-03-16)

到2022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18.5万亿元的目标,实现了农产品加工和转化的目标,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值的比值达到了2.52:1。现在,有70%的加工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出了中央厨房、净菜加工、现场制作、观光工厂、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在最近几年里,食用类商品的网络零售额每年都会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

生态养鸡:我们的鸡蛋是市场价格的3倍、肉鸡是市场价格的2倍

生态养鸡:我们的鸡蛋是市场价格的3倍、肉鸡是市场价格的2倍

养鸡 创业故事 2年前 (2023-02-03)

农场负责人王聪和工人们推着小车,将收集到一起的鸡粪送进鸡舍,进行高温发酵。养殖业产生的粪污不都是从圈舍往外运吗?然而,聪氏养殖家庭农场的生态养殖模式,打破了技术单一、废弃物随意丢弃、收益低见效慢的传统养殖方法,将生态养殖和无公害种植结合,打造一条“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视频:土地托管“地保姆”服务让农业变得简单轻松!

视频:土地托管“地保姆”服务让农业变得简单轻松!

创业视频 2年前 (2023-01-28)

视频:土地托管“地保姆”服务让农业变得简单轻松!为进一步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2020年,在下村镇政府的支持下,成庄村村集体投资60万元,成立晋城市益农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支部领办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土地流转+公司运营”模式,为村民提供土地托管服务,解决“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

农村绿色低碳项目将成新爆点,2023农业碳汇新赛道的三大创业方向

农村绿色低碳项目将成新爆点,2023农业碳汇新赛道的三大创业方向

创业项目 2年前 (2023-01-06)

农业农村是碳排放最大来源,关系到“双碳目标”的达成。因此,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发展绿色农业模式、推动农业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或将会成为未来30年中国农业发展的新爆点。农业行业观察透视整个“碳汇”赛道,有三个方向成为创业或者创新的点:1)降低碳排放,通过技术或者模式创新减少二氧化碳或有害气体的产生;

俄罗斯超大经济特区吸引中国创业投资者,农业开发商机无限!

俄罗斯超大经济特区吸引中国创业投资者,农业开发商机无限!

创业新闻 粮食油料 2年前 (2023-01-02)

在俄乌战争久拖不决及西方全面制裁的大背景下,俄罗斯的国家经济战略正在转向东部——俄罗斯计划将东部40%左右的国土面积作为一个超大经济特区,以吸引中国个人或企业前往创业投资。由于俄罗斯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黑土地肥沃无比,人少地多,地势平坦,因此,土地租金成本极低、成片大面积机耕作业的成本也较低,而且特别适合开发优质有机农产品。

安徽淮北市“大菜园”:“菜状元土专家”带富蔬菜村

安徽淮北市“大菜园”:“菜状元土专家”带富蔬菜村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2年前 (2022-12-25)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它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保证。在蔬菜产业链条中,育苗及田间管理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而育苗又是整个菜田生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规模化育苗基地能提高工效和质量;能降低育苗成本;能使菜农对土壤及环境有全面了解。同时能更好地为农户服务,便于管理;可使农户获得更高利润。

宜昌举办农业创业创新大赛,附获奖名单及一等奖创业项目视频

宜昌举办农业创业创新大赛,附获奖名单及一等奖创业项目视频

创业视频 创业项目 2年前 (2022-12-13)

9月21日,宜昌市第七届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市农业农村局举办。远安县旭旦生物科技公司覃龙平带来的《基于新消费场景,让年轻人至此喜爱中国茶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奖金2万元,余梦佳等20人被选树为“宜昌市2022年度职业农民标兵”。附1:2022年度宜昌市农业农村实用人才一等奖项目视频

创富故事:非遗工坊培育新农村手艺人,发展农村电商助力脱贫致富

创富故事:非遗工坊培育新农村手艺人,发展农村电商助力脱贫致富

农产加工 创业故事 2年前 (2022-12-05)

会议发布了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104个获奖案例名单,其中,来自重庆的“非遗助推乡村文化振兴——重庆壹秋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培育新农村手艺人案例”和“构建‘五大体系’破解‘五大难题’ 以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重庆市秀山县案例”入选。“我们在原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基础上进行项目创新升级,设立‘乡村振兴 匠心生活非遗工坊’

羊草小镇:内蒙古通辽引进羊草种植项目,点荒成金!

羊草小镇:内蒙古通辽引进羊草种植项目,点荒成金!

养羊 创业故事 创业新闻 2年前 (2022-11-16)

作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中科羊草基地,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发动农户广泛参与羊草种植,在“三调”的草地补播中科羊草,将羊草种植面积扩大到6万-7万亩,形成羊草生态产业基地,打造全国首个“中科羊草小镇”,打破国外对优质乡土草垄断局面,实现专业化大规模草籽生产和加工

养出健康鱼,结出优质稻!广东打造多元化“渔稻模式”!

养出健康鱼,结出优质稻!广东打造多元化“渔稻模式”!

养鱼 创业新闻 粮食油料 3年前 (2022-11-11)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来到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考察“渔稻模式”最新试验进展。他指出,广东是渔业大省,全省各地水域环境和渔业品种多样,要在更多地区进行试点试验,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化“渔稻模式”,形成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一个是人民群众的基本口粮,一个是优质动物蛋白质,要探索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养出健康鱼,结出优质稻。

云南发布花卉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福建将乐加快林产加工业转型升级

云南发布花卉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福建将乐加快林产加工业转型升级

创业新闻 花卉苗木 3年前 (2022-07-28)

近日,云南省印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提出要聚焦发展花卉等14个重点产业,到2024年,全省鲜切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鲜切花产量、花卉全产业链产值分别增加至200亿枝、1480亿元。福建省将乐县加快林产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以二促一带三”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蛋白虫养殖创业项目陷阱:投资2万元可年赚七八万,而且高价包回收

蛋白虫养殖创业项目陷阱:投资2万元可年赚七八万,而且高价包回收

创业项目 特种养殖 3年前 (2022-07-06)

“购买蛋白虫种,75天可养成,公司还高价回收成品虫。”最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蛋白虫养殖创业项目突然火爆,公司宣称,无须经验、包技术,“投资2万元,一年回报可高达七八万至十几万。”近日,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多位养殖户在《湘问·投诉直通车》《消费投诉》栏目发帖称遭遇蛋白虫养殖加盟套路,“买回来的种虫死伤殆尽,数万元投资打了水漂。”蛋白虫养殖项目,是真商机还是“割韭菜”?对此,记者介入调查。

中国金银花之乡:采收加工忙,亩产值达万元,市场供不应求

中国金银花之乡:采收加工忙,亩产值达万元,市场供不应求

中药材类 农产加工 3年前 (2022-07-01)

巨鹿县素有“中国金银花之乡”美誉。经过多年发展,该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优质金银花干花1.4万吨,总产值超过20亿元。6月盛夏时节,巨鹿县金银花种植基地内,一垄垄金银花迎风摇曳,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加紧采收、晾晒、烘干,供应市场。

高颜值+好口感!上海市农科院育出流星花纹新品甜瓜

高颜值+好口感!上海市农科院育出流星花纹新品甜瓜

创业项目 果树茶树 3年前 (2022-06-29)

据悉,“星星蜜一号”果肉洁白,口感细腻、香甜,清凉爽口,甜度可达16度;“星星蜜二号”果肉呈桔红色,同样细腻香甜,还带有冰淇淋般的口感,尽管”星星蜜二号”果皮花纹与“星星蜜一号”乍一看无差别,但由于果皮薄,成熟后,其果皮白中会透着淡橘色。此外,“甜蜜20”号称甜瓜甜度“天花板”的,甜度可达20度;网纹瓜“W1—8”还未正式取名已获得成果转让

大鳌镇的工厂化集约养殖之路:“双循环”+数字化水产养殖系统

大鳌镇的工厂化集约养殖之路:“双循环”+数字化水产养殖系统

创业新闻 水产养殖 水产加工 3年前 (2022-06-17)

近日,以“鱼米之乡”著称的江门新会大鳌镇引入了首家预制菜产业园,计划围绕当地特色的南美白对虾开发特色预制菜产品,以带动当地乡村振兴。特色水产“牵手”预制菜产业,在产品标准化压力倒逼下,品质必然需要提升。记者近日在当地走访时了解到,大鳌镇有企业开始利用“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和数字水产养殖系统,走工厂化集约养殖的“新路子”。

一个村的农业新功能开发故事:休闲、教育、养老……

一个村的农业新功能开发故事:休闲、教育、养老……

休闲农业 创业故事 3年前 (2022-05-31)

山东省高青县菁盛桑蚕基地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波游客——学生和家长。伴随着技术人员的解说,学生们对丝绸技术的历史、缫丝的原理和工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传统的手摇纺车前,学生们尝试着让蚕丝在指尖飞舞,体验缫丝的乐趣。除了休闲和教育,随着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工商资本与“三农”结合,企业赚钱、群众受益的双赢局面已经出现,“以地养老”成为农业新功能。

海南陵水荔枝又是一个丰收年!陵水荔枝文化节落幕

海南陵水荔枝又是一个丰收年!陵水荔枝文化节落幕

创业新闻 果树茶树 3年前 (2022-05-14)

满山青翠,早荔添红。海南陵水地处北纬18度,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独特的自然环境使陵水荔枝上市时间为全国最早,被称为“中国荔枝第一红”。2022年,陵水荔枝又是一个丰收年。为让国内外消费者品尝到新鲜的陵水荔枝,陵水相关部门举行2022年陵水“云享嗨购”荔枝文化节。文化节以陵水荔枝产业和产品特色为核心,打造全新线上直播带货方式,促进陵水荔枝销售。

皖南山区:秸秆“变”宝藏,春季是赤松茸生长和收获的最佳季节

皖南山区:秸秆“变”宝藏,春季是赤松茸生长和收获的最佳季节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3年前 (2022-05-08)

赤松茸极佳的口感品味及丰富的营养,产品一投放市场,很快就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4月中旬以来,气温回升加快,在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有机稻田内,利用稻草、稻壳等秸秆种植的赤松茸进入了采收季,菌农们正在抢抓时节采收这春天的“宝藏”,并快速装进保鲜箱内,销往各地。赤松茸主要销往长三角地区,每斤约20块钱,一亩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瓜菜育苗基地效益怎么样?5栋棚1个季度卖苗收入超过100万元

瓜菜育苗基地效益怎么样?5栋棚1个季度卖苗收入超过100万元

创业项目 蔬菜种植 3年前 (2022-04-15)

棚外冷风拂面,棚内春意盎然。(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安国镇刘寨村旁的大沙河畔,5栋5000平方米的育苗暖棚还在“过冬”,裹在大棚上厚厚的黑色棉被是最暖的冬衣。瓜菜育苗基地效益怎么样?2021年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下旬,该基地分2次培育西瓜幼苗1000余万株,经济效益达100万元以上,5栋棚3个月销售西瓜幼苗的收入超过100万元!

劳动致富故事:15个菇棚的香菇年产量达到约80万斤!

劳动致富故事:15个菇棚的香菇年产量达到约80万斤!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3年前 (2022-04-10)

在这一亩见方的大棚内,摆放着近万根菌棒,看上去非常震撼。这些看起来很相似的菌棒,对于孟冉来说,每一根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它们的相处之道是孟冉倾注了大量心血才得以领会的。同时,每一根菌棒都承载着她的希冀,也记录着她在磁山二街的致富故事……短短两年的时间,孟冉优化改进了多项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其间还扩大了生产规模,从开始的6个出菇棚增加到了现在的15个,香菇的预计年产量达到了80万斤左右。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