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瓜专家”创业致富故事:电商促推之下每天交易额达上万元
三年来,这位“95”后“电商达人”周方棚,摇身一变成“南瓜专家”,历经创业的种种艰辛与磨难,已逐渐摸索出一套“生意经”。这位“95后”年轻人干的事,不够惊天动地,却脚踏实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事业。目前,周方棚主要发展南瓜和藠头两个农产品,其中南瓜基地有1.3万亩,藠头基地有2000亩,通过免费提供种子,与种植户签订订单收购协议,保底回收产品,电商统一销售,带动了全县多个乡镇发展“订单式农业”。
三年来,这位“95”后“电商达人”周方棚,摇身一变成“南瓜专家”,历经创业的种种艰辛与磨难,已逐渐摸索出一套“生意经”。这位“95后”年轻人干的事,不够惊天动地,却脚踏实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事业。目前,周方棚主要发展南瓜和藠头两个农产品,其中南瓜基地有1.3万亩,藠头基地有2000亩,通过免费提供种子,与种植户签订订单收购协议,保底回收产品,电商统一销售,带动了全县多个乡镇发展“订单式农业”。
种植户田宗江正在自家大棚里整理葡萄架,津溪桃源自2015年开园以来累计接待京津冀游客超过200万人次!一朵花撑起农旅融合,一串果打响小镇招牌。今年以来,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以“桃”“萄”为媒,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汊沽港镇,地处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距离天津30公里。
这个小西瓜品种叫牛奶西瓜或珍珠红西瓜,第一茬瓜(大棚里一年可以种植三季)连续几年都保持在每斤7、8元左右,而且甜度适宜,口感极佳,市场价格十分“坚挺”。牛奶西瓜并不是一种新的西瓜品种,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施肥,都经过了特殊的工艺,一是保证了西瓜的营养供应,二是将西瓜悬挂在树上,保证瓜果的外形,三是用农家肥、黄豆粉
无筋豆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春季和秋季均可栽培,从播种到收获65天左右,每亩地预计可产4000斤,按照每斤1.5至2元的市场批发价,每亩产值可达6000元以上。“这一批无筋豆有50亩,5月开始种植,8月开始采摘,可以持续采摘到9月,亩产量能达4500斤,亩产值预计在6700余元左右。”该蔬菜基地负责人陈富波告诉记者。
近期,在接龙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春龙村成功对接巴南香又香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村企合作种植蔬菜项目,为村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生动描绘出民营企业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近年来,淤上乡借力方格菌博园建成产业赋能式“共富工坊”,以村企合作、部门结对的形式推动企业增效、集体增收.
春节临近,走进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茉莉六合农特产超市,只见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许多蔬菜、水果被包装成精品礼盒供市民精心选购。这是六合区为助力市民过一个祥和富足的春节,稳产保供全面推行“1+9+N”订单农业模式发挥的积极作用。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销售渠道与生产基地形成的稳定供应链。上海浦东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以“订单农业”促进农业稳增长。
新疆的甜菜甜,甜菜事业更甜!”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甜菜糖分积累,是发展甜菜糖业的理想地域。眼下,天山南北种植的约110万亩甜菜采收工作已进入尾声,丰收的甜菜通过订单农业被运到就近的制糖企业加工。不起眼的甜菜疙瘩,正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丰富着内涵。
在“订单农业”的带动下,村里种菜、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客户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萌生出承租农家小院、打造民宿等想法,村里的闲置资产也逐步被盘活。通过订单农业项目以及未来合同收入,预计可为村民增收近20万元。“如今村里环境好了、产业旺了,无人问津的村子成香饽饽了。”周开封说。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动设施蔬菜产业链发展中,平凉市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抓手,以招商引资为引擎,助推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扶持壮大链主企业,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保证产业的高效益和项目的成功率。项目兴、产业兴。今年,平凉市共确定实施39个设施蔬菜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9.86亿元,当年投资6.7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31个,完成投资1.16亿元。
食糖是指以甘蔗、甜菜等糖料作物为原料制作的调味品,主要包括白糖、红糖、冰糖三种,这三种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甜菜制作而成的食糖其主要成份也是蔗糖)。食糖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原材料为甘蔗、甜菜等糖料作物;中游为食糖加工制备;下游广泛应用于工业、休闲食品、饮料、调味品等行业。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湖北日报】9月17日,团省委在宜昌举行2021年“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宜荆荆恩”城市群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为18个获奖项目颁奖。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四地团组织还共同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青年创新创业联盟,将致力于深化青年创新创业集聚效应,助推“宜荆荆恩”城市群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鹤峰县群鹤飞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向红分享了自己的追梦故事。
9月17日,团省委在宜昌举行2021年“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宜荆荆恩”城市群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为18个获奖项目颁奖。活动现场,4名来自“宜荆荆恩”的青年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鼓励广大青年坚守初心、不畏困难,勇于投身创新创业大潮。作为青年创业者,我们应如何寻找创新发展方向?”湖北宗尧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霞光首先抛出这个问题。我们还摸索出一套‘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
从拉面馆老板到种粮大户,再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27岁的姜明阳在过去5年多换了3次身份,终于在麦田里找到人生“奋斗目标”。如今,他通过订单农业,引导乡亲们把长期以来的“普通小麦田”发展成高效益的“高筋小麦田”,不仅帮助群众增了收,也在麦田里创设着年轻人对农业憧憬的“新模样”。“现在可以说找到终生奋斗的目标了,扎根农业,大有可为。”姜明阳说。
王世亮在北京从事IT行业,收入十分可观。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特菜’这一市场,于是,2006年,他决定辞职,回到家乡辛兴镇任家朱庙村,租了20亩地开始建棚种菜。而这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里,他的特菜不仅远销上海、江苏、浙江、海南、哈尔滨等地,卖出几百万的利润,还打响了“诸城特菜”这一品牌。他的“青鸟农庄”特菜基地,更是引领着农耕新时尚的浓郁氛围。
马啸小黄牛一直供不应求。陈柳主要采用的是预售方式,做订单农业,即客户先下单,农户再养牛。客户可以到养殖现场亲自看牛,什么时候宰杀也由客户决定,往往产品一经上线就销售一空。陈柳公司的养殖规模已从创业初期的100头牛增加到2000多头,每头牛的利润也从最初的2000元增加到7000元。在抖音上,陈柳的名字是“柴刀帮帮主”,目前已经有8万多粉丝。
什么是“农头工尾”?“农头工尾”对农业农民有什么作用?所谓“农头工尾”,可以简理解为“是农业在前端,工业在尾端",一产推进一产与二产融合,推动种植业(一产)与农产品精深加工(二产)的融合发展,实现“种的好,销的也好”。龙头企业带农户,稳粮价降成本,引导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从田间到车间一起补短板,理顺市场,让更多扶持举措精准落地!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全链条升级。
合肥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科学划定农产品优势区域,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建设一流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到2021年,优质专用粮食基地55万亩、果蔬基地17万亩、水产健康养殖基地54.7万亩。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覆盖率分别达75%和95%。
安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示范区(安阳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着力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及基地认证,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标准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潢川县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办事处、黄湖农场、产业集聚区)要整合现有资源,优先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点、农资网点和通信代办服务网点以及具备相关基础条件的农村服务网点,建设益农信息社,叠加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功能,形成惠农信息服务合力。建立“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
2019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以机构改革为动力、以政策扶持为引导、以防控风险为底线,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回流。
从2014年5月至今,赵磊网店内的产品已多达40余款,有洪湖藕带、鲫鱼、莲子、藕粉等。“每一款产品,我们对其的定义都不同,例如有的是用来吸引流量的,根本就不赚钱的;有的是店内的中流砥柱;有几款则号称店内的奢侈品,不求很多人买,但是利润丰厚。”赵磊透露,开网店,讲究的是价格策略、产品策略、发展策略,只有这样,网店的经营才能长久。
互联网+农业,不仅仅是向农村卖商品,也不是把农村商品卖向城市,这是一个生态体系的搭建,也是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平台,特别是农特微商的结合。盘点以下9大互联网+农业创业模式,远远比在城市里创业更容易。农村更是一片创业天地,只要对农业有情怀,愿意带着互联网的新思维杀向农村的创业者,都会拥有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