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河口镇:擦亮休闲农业“牌”,做好文旅康养“菜”
甘肃河口镇致力于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和旅游品牌建设,推动农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挥人文地理优势,打造文旅康养品牌,擦亮休闲农业招牌。我们以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为依托,将“留住乡愁”的理念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结合富民乡村产业和河口古镇旅游产业,我们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河口村成为每个人心中乡愁的“诗和远方”。
甘肃河口镇致力于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和旅游品牌建设,推动农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挥人文地理优势,打造文旅康养品牌,擦亮休闲农业招牌。我们以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为依托,将“留住乡愁”的理念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结合富民乡村产业和河口古镇旅游产业,我们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河口村成为每个人心中乡愁的“诗和远方”。
金华市婺城种粮大户张俊礼在“非粮化”整治工作后,借势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通过科技投入实现粮食生产的机械化运作,成为当地的“种粮大户”。他利用土地的肥沃条件种植富硒米,并计划将家庭农场的经验推广给更多种粮大户,以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张俊礼支持青年回乡创业,认为农村的发展前景光明,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回到农村创业。农家乐、露营地、研学基地等项目也在落地生根。
农业电商创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如下:创业风险:农村特产的致命弱点有地域口感窄、保鲜时间短、包装成本大。注意事项:需要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购买习惯,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选择有市场需求、易于推广且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或直接与农民合作,确保产品品质和供货量。农业电商创业流程如下:前期准备:市场调研、产品选择、供应链建立。
9月11日至12日,2023年河北省休闲农业推介活动在遵化市举办。推介会上,正定县、卢龙县、易县、遵化市四地分别就休闲农业精品园区、精品线路、美丽休闲乡村、全域休闲旅游等工作做了典型推介。近年来,天津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提升,多地的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农事变体验、产品变礼品。截至目前,天津市美丽休闲乡村达到30个,
何家岩村文旅资源这么丰富,群山环抱,草原、星空、梯田、古寨一应俱全。为了充分用好何家岩村的资源,人才供给是共富乡村建设的关键!何家岩村通过“三回三讲三干”行动吸引了大批本土和返乡人才到农村二次创业。2022年,何家岩村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5万元,现在全村已发展农家乐175家。何家岩村成了全县“共富乡村”建设的第一块试验田。
“今天主要是讨论开办‘一桌饭庄’的事,大家在这个方面有些什么想法?”近日,在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湾子会上,党支部委员向村民们介绍了“一桌饭庄”的概念和意义。不搞单打独斗、坚持融合发展一直是向巷村的发展基调。“一桌饭庄”从启动营业至今,生意兴隆,每天订单不断,预订不停。一桌饭庄为什么生意这么火爆?是因为它有几大优点区别于其他农庄。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地处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玉兰花绽放山间、瓜片茶冒出嫩芽,美丽的乡村生机勃勃。甩掉了“穷帽子”,“红色山城”踏上了乡村振兴路,并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推进乡村建设,同步提升乡村发展“软件”和“硬件”水平,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全市62个村庄开展规划编制
中国农村地区闲置资产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政府将继续出台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地区闲置资产的开发利用,推动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随着人们对乡村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为闲置资产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近日,在“购物上邮乐全家都欢乐”直播活动中,共和县恰卜恰镇镇长杜庆源变身“带货主播”,为共和县本土特产代言。“我们推介的这些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请大家多下单,欢迎大家到恰卜恰镇加拉村游玩……”。近日,观赏油菜花成了东安县乡村旅游热门项目。“村里油菜开花以来,除了农家乐生意火爆,村民家里养的土鸡、土鸭,种的蔬菜也成了抢手货。”
南桥镇,隶属于上海市奉贤区。在2022年上海市星级乡村民宿名录中,乡村马龙被评为五星级民宿。“我们主要是被这里的环境和氛围吸引,这里和我们印象里的乡村民宿不太一样,很漂亮。”前来用餐的客人告诉记者,过去他们对于乡村民宿的印象停留在“农家乐”的层面,伴随着乡土气息,如今南桥镇能有这样的乡村民宿,他们非常惊喜。
目前,喀什全地区拥有A级景区61家,星级饭店26家,旅行社54家,旅游民宿226家,星级农(牧)家乐86家。据了解,2022年1至6月全地区共接待国内游客888万余人次。走进(新疆喀什)帕哈太克里乡尤喀尔克喀库拉村,犹如走进了一个江南村庄,由自然水系形成的河流,缓缓穿村而过,小河上古色古香的小桥,与岸边错落有致的房屋、堤岸,形成一派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
随着游客的增多,周边村民开发民宿、农家乐的意愿逐渐增强。以农带旅、以旅兴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优质项目,徐水区在瀑河水库的西侧还投资建设了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仿野生中药材种植数字农业溯源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草药经济,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把家门口的好风景逐渐变成群众致富的好“钱”景。
2023年1月11日,2023首届“到乡村过年”活动启动仪式在沙坪坝区团结公园内举行,1-2月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线上线下优惠促销活动同步开启。2022年12月,中国重庆荆竹村和广西大寨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重庆9地入选乡村旅游国家级名单,其中南岸区南山街道、涪陵区大木乡、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入选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
竹子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习俗和风情息息相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形成了独特瑰丽的民族竹文化。近期,广东省林业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竹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竹林精准培育、竹子精深加工、竹文旅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实施意见》的出台
天津市休闲农业协会携手天津农科院区划所共同开展大运河京津冀沿线精品休闲乡村推介论坛,其主题是“携手大运河 同心促发展——助推精品休闲乡村高质量发展”。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了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中,天津4个村入选,分别是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西小站村、北辰区双街镇庞咀村、蓟州区穿芳峪镇东水厂村、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乡村游客群呈现显著的年轻化特征,“90后”“00后”客群增长迅速,其中“00后”乡村游人次增长17%。2022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旅行者的脚步将更加深入农村。游客消费需求的逐步升级,呼唤乡村旅游市场的品质化供给。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要抓住年轻人这一群体。
“一亩瓜蒌可产300斤瓜蒌子,按照现在市场价40元1斤,亩均收益可达12000元。”杨智告诉记者,瓜蒌浑身都是宝,不仅瓜蒌子可做食品,瓜蒌皮、瓜蒌根还可以做中药材。小小的瓜蒌,如何长成大产业?近日,记者来到安徽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的“瓜蒌部落”种植基地,一个个瓜蒌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杨智购置了两台炒制机,建起了瓜蒌加工厂,从一产延伸到了二产。
近年来,雨霖村通过挖掘和转化闲置旅游资源,发展以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吸引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民居建筑被装点一新,宽阔的旅游公路修到村里,游客纷至沓来。11月4日,蕲春县狮子镇长林村七星岛上红叶基地,如霞似锦,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近百名游客在那里赏景、游玩、拍照。随后又来到客船上体验
“浙江是中国沿海的发达省份,可以通过投入一定物力、财力建设美丽乡村。但大部分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缺乏足够资金,它们该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贵’在哪?”日前,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举行的一场小型座谈会上,记者提出这一问题。今年宁夏又有9个村镇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其中,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入选。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抓工作机制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19项具体任务。置身于泰州市泰兴市祁巷村的田间采挖、分拣香荷芋,来一场寓教于游的劳动实践……金秋时节,江苏大地,沃野正忙,如诗如画的美景、喜迎丰收的村民以及纷至沓来的游客
吉内得稻田公园田园综合体位于萍乡市莲花县高洲乡高滩村,开发了富硒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开展包括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乡村美食节等在内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农耕活动,让游人身临其境,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购买富硒有机大米,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莲花县六市乡“美丽乡村”涵盖六市乡海潭、西坑、黄桥三个行政村及县海潭垦殖场千亩绿色生态茶园
9月15日,CCTV-17《致富经》播出节目《白雉山上合伙人》,讲述湖北鄂州90后小伙杨旭如何带着一群青春合伙人的创业故事。杨旭养殖的白雉山七彩山鸡一年可带来收入500多万元,这种鸡不仅能飞善跑、身手敏捷,外观上也与普通的鸡有所区别,公鸡羽毛五彩斑斓,母鸡羽毛呈棕褐色。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是沿黄区县,黄河过境47公里,境内河湖、湿地资源丰富。近年来,高青县依托母亲河,将黄河沉沙池改造成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区,利用黄河水发展荷虾共养、稻蟹共生等立体养殖,推动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富,高青黄河岸边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
9月10日,中秋节假期第一天,我市乡村游持续升温,有不少市民选择自驾前往乡村游玩,在青山绿水间享受闲暇时光。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中秋小长假期间,不少市民选择走进乡村,放松心情。大家在感受山水田园好风光的同时,共享阖家团圆。中秋小长假,宁乡市坝塘镇吉吉谷家庭农场迎来了一波波自驾游的客人。
歙县,位于皖南地区,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辖15个镇、13个乡。近年来,歙县先后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丽县城”、“安徽省研学基地”等荣誉称号。卖花渔村、昌溪村、溪头村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歙县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康养人家被授予“中国森林康养人家”称号。还有3家康养基地入选黄山市第三批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