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故事:尝试过农庄和养殖泥鳅,最后成为机械化“种粮大户”
金华市婺城种粮大户张俊礼在“非粮化”整治工作后,借势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通过科技投入实现粮食生产的机械化运作,成为当地的“种粮大户”。他利用土地的肥沃条件种植富硒米,并计划将家庭农场的经验推广给更多种粮大户,以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张俊礼支持青年回乡创业,认为农村的发展前景光明,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回到农村创业。农家乐、露营地、研学基地等项目也在落地生根。
金华市婺城种粮大户张俊礼在“非粮化”整治工作后,借势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通过科技投入实现粮食生产的机械化运作,成为当地的“种粮大户”。他利用土地的肥沃条件种植富硒米,并计划将家庭农场的经验推广给更多种粮大户,以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张俊礼支持青年回乡创业,认为农村的发展前景光明,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回到农村创业。农家乐、露营地、研学基地等项目也在落地生根。
里高镇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目前共发展了4个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7个村300多户群众发展种养。仅螺蛳配套产业,就让周边群众年人均增收近3000元。研究员叶雪平介绍:“稻田养螺在多地已获得成功,是一个成熟的养殖模式,根据崇头镇的自然条件,只要措施得当、因地制宜,预计可以实现每亩增加收益三四千元,取得稻螺双丰收。”
南木镇,隶属于广贵港市桂平市,属亚热带温和气候,水源充足。南木镇西北部属山区,东、南、北得江沿岸和西南黔江沿岸属平原、丘陵相间,呈东西走向。桂平市,别称浔州,是广西第一人口大县,是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2019年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目前,桂平市建成稻虾田面积5.3万亩,稻虾年产量超过9000吨,年综合产值近10亿元。
标准化牛舍,活动场地,办公大楼,食堂,饲料仓库,搅拌车间,有机肥料仓库,饲料处理设备,饲料加工设备,梨树县蔡家镇“姚家村”的中辉畜牧有限公司,一应俱全。重庆市酉阳县浪坪乡浪水坝村的一家规模高达3亩的牛场,配有贮牛场、牛粪处理场、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日前,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牛场。该项目的总投资为460万元人民币,年出栏200头左右。
闲置20余年的村小(乡村小学)"蝶变"为休闲农庄,不仅成为周边休闲游玩的打卡点,更是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这是汨罗古培镇"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盘活闲置资产、促进家门口就业的一个缩影。该农庄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吸纳了16名周边村民就业,每月发放工资6万余元,邻里乡亲的蔬菜和鸡鸭鱼也有了新的销售渠道。
早春时节,安徽大别山中依然寒风凛冽,但岳西县白帽镇朱查村的羊肚菌大棚内一片生机勃勃,一朵朵可爱的菌菇“打”着小伞肆意地生长着。2月11日,春雨欲来雾蒙蒙,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松树沟村羊肚菌栽培基地,一列列温室大棚错落有致,村民们正忙着铺展保温卷帘,为羊肚菌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农业技术人员汤守喜一边忙活着,一边讲解道。
作为安徽省辖地级市,近年来,宣城市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主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到十一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1.8%,位居全省第一,累计增长7.1%,位居全国第七位。昆明按照昆明市发布的《昆明市农业现代化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年)》,到2024年,昆明市重点工业的产业链规模将从2021年的1866亿元增至2000亿元。
山药有二重属性,既属于蔬菜,也属于中药,对人们生活来说常常可药食两用。保定市蠡县是“中国山药之乡”,全县麻山药种植面积近10万亩,产量25万吨,年产值达20亿元。蠡县搭建功能完备的市场平台,实现麻山药产品流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21年,“蠡县麻山药”获省级“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云南山区村利用气候和土地优势种植山药,群众靠山药种植走上了致富路,一亩山药抵得上10亩玉米的价值。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福桥村的一千多亩的大白菜在2023年1月上旬喜迎丰收。基地内,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车,运输……八步区的三大绿色生产模式,为绿色优质的蔬菜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近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文公布了全省“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名录库,苏州市申报的10.42万亩、370个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全部纳入省级名录库管理,基地数量和面积位居全省前列。
迷迭香是一种喜温耐旱的植物,但不耐水,喜欢阳光充足的光照,但不耐低温。迷迭香种一次,可收获八年,不用打农药,四季常绿,市场发展看好。今年试种亩产量达1吨左右,2元一斤也可以达到2000元左右。到明年以后,每年可以采收两茬,产量可到3—4吨左右,亩产值在6—7千元,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品种。
黑皮鸡枞菌属于珍稀菌类,药用食用价值很高,与松茸、羊肚、黑虎掌同列为中国四大名菌。眼下,在河北盐山县小营乡黑皮鸡枞菌种殖基地,一朵朵黝黑的黑皮鸡枞菌破土而出,工人们忙着把采集好的鸡枞菌分捡、装箱,陆续发往北京、上海等地。“每个大棚黑皮鸡枞菌一个生长周期产菇约1万斤,产值大约在15万元左右。”该种植基地负责人张利平说。
杭州余杭区做好生猪产业“三高一促”工作(即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推进、高水平建成,促进高质量发展)。11月22日下午,生猪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院校银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余杭区瓶窑镇浙江清渚农牧有限公司顺利举行。清渚农牧是余杭区推动生猪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设计之初便坚持以“六化”为引领,项目建成即成功创建“浙江省美丽牧场”,
从“负”到“富”,从没经验到成为指导员,从一个人干到带动一群人干,红塔区北城街道刺桐关社区六组烟农龚琼英在种烟创业路上靠着烟叶子,盖了新房子,买了新车子,过上了好日子。“现在种烟效益一年比一年好,2019年,我开始跟着龚琼英扩种烤烟,今年我家种了30亩,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田绍兰说。
“这里自然环境好,菊花花型优美,气味芳香,品质上乘。从前期试销情况看,很受市场欢迎。今年基地预计可以采摘鲜花35万公斤,产值超过150万元。”姐妹俩告诉记者,从亳州来到合肥种植菊花,第一年就获得丰收,对明年种植信心更足了。张梅告诉记者,金丝皇菊可以作为药、茶两用佳品,还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金顶蘑又名金顶侧耳、榆黄蘑、玉皇蘑、黄金菇。1974年由山西大学从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分离获得金顶侧耳纯菌种,并针对其进行了驯化栽培试验。榆黄蘑出菇快、产量高,且营养丰富,很受市场欢迎,近年先后在宁夏隆德县、甘肃陇西县、重庆奉节及广西靖西等地试种成功。2022年初,黄绍开把原有闲置山地建为念笃村野生菌大厂房。
新疆的甜菜甜,甜菜事业更甜!”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甜菜糖分积累,是发展甜菜糖业的理想地域。眼下,天山南北种植的约110万亩甜菜采收工作已进入尾声,丰收的甜菜通过订单农业被运到就近的制糖企业加工。不起眼的甜菜疙瘩,正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丰富着内涵。
记者从2022年钦州市钦南区百香果产业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该城区高度重视特色农业发展,推动百香果产业做大做强。目前该区百香果种植面积达1.17万亩,全年产量预计1.12万吨,年产值超过1.12亿元。金秋时节,平滩镇高坪村的一个小山坡上,成片的柚子随风摇曳,煞是喜人。“等到11月上旬,柚子水分更充足,到那时就可以开园采摘了。”
金秋时节,稻浪滚滚,南川到处激荡着丰收的喜悦:在大石坝村,优质富硒米包装忙,通过物流加速跑;在盐井村,梯田成为网红引得游客无数;中图村稻米与稻鱼同养,一水两用,喜获双收……新模式、新种法、新理念。一方方最常见的稻田,正在南川“稻”出一个个新故事。融合增效益,越来越多的村庄将稻田作为发展“美丽产业”的主角。
进入9月,襄城县姜庄乡王屯村的400亩红薯田绿意盎然,硕果累累。等不了几天,这些红薯长成后,经过收获、分拣、装箱,很快就可以销往广东、辽宁等地。2020年,红薯收获前,他种的薯苗就已远销海南省,仅卖薯苗一项,收入达40多万元。2021年,他种的红薯亩产3500公斤,每公斤以10元钱的价格,亩产值3.5万元,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在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下寨村的竹荪种植基地,青翠的竹林下,看到到处散落着白色伞状菌体——长裙竹荪,下寨村党支部书记黄淦芳和村民们个个喜上眉梢。2017年,一直在外做生意的黄淦芳高票当选下寨村村委会主任。面对村里众多的弃耕山林和经济困境,他咬定要做的大事就是“向竹山要财”,种植竹荪发展“林下经济”。
连晴高温天气,(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杨柳村的中药材受影响不小,唯独无土栽培的天麻长势依然良好。从那以后,袁建民似乎打开了财富之门,在中药材行业做得顺风顺水,也赚得盆满钵满,十年时间,他挣了100万元。天麻无土栽培不仅方法简单,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通过3年的培育,已成为西南片区最大的天麻无土栽培试验基地。
在青水山畲家庭农场里,标准化钢构生产大棚、自动化菌包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烘烤设备、自动化保鲜冷藏设备、自动化喷水等五大新技术的同步推广,为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据悉,石阡县2022年种植食用菌7500万棒,培训基层干部和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900余人次,预计产量3.5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
在湖南浏阳市社港镇源田村红薯叶基地,20多位村民顶着烈日采摘红薯叶。林晚秀是其中之一。“最近订单量比较大,一天要发两趟红薯叶,我们都在抓紧时间‘备货’。”林晚秀说。“红薯叶能从5月一直卖到11月,去年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4000元,我们村还获评了社港镇‘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经过几年“摸着石头过河”与咬牙坚持,马建鑫创建的“红满天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他引领的杜仲种植和深加工、杜仲蛋鸡养殖等项目均颇有起色,在为家乡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获得了当地农林部门的关注支持。去年,马建鑫农场收获的杜仲叶,每公斤市场价6.5元。每亩地产杜仲树叶500公斤以上,仅此一项亩均收入超3000元。
每到周末早晨,河北保定市民孙佳豪都会驱车1个多小时到易县良岗镇大兰村。他说,这里可以在草丛中捡拾鸡蛋,这种鸡蛋较卫生,老人孩子吃着放心,捡拾的过程还非常解压,不少情绪能在找寻中得到发泄。当地2020年初发起了“我在牛岗有棵苹果树”的认领活动,认领人可通过移动设备实时看到苹果树的生长情况,苹果收获时可自行采摘或包邮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