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金融服务工作如何入手?天津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提级晋档振兴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根据乡村经济的特点,创新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日前,天津市金融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进一步支持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引导规模资金支持天津市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全面梳理“小站稻、蔬菜、畜牧、水产”4条农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形成企业库。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根据乡村经济的特点,创新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日前,天津市金融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进一步支持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引导规模资金支持天津市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全面梳理“小站稻、蔬菜、畜牧、水产”4条农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形成企业库。
兴趣电商平台蔓延至三四线城市,给农村市场带来了哪些创业商机?事实上,抖音电商平台早在几年前便开始实施了农村电商战略,持续通过短视频、直播、商城等全域兴趣电商模式助力农产品上行,让远在各地乡村、尚未被更多人看见的优质农特产出山,走向全国消费者和更大的市场。以福建菌菇汤包为例,在全域兴趣电商的模式下,“餐盘上的福建风味”就能够展现本土的风味价值和家乡的情感价值。
7月5日,“农行杯”第七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决赛在太原成功举办。大赛共有170个项目参赛,创业组和创新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及优秀奖25名。主办方将给予获奖选手和项目物质奖励和跟踪服务。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举办了2022年度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和致富能手颁奖暨2023年推选活动启动仪式。同时,2023年度典型案例和致富能手的推选正式启动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地处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玉兰花绽放山间、瓜片茶冒出嫩芽,美丽的乡村生机勃勃。甩掉了“穷帽子”,“红色山城”踏上了乡村振兴路,并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推进乡村建设,同步提升乡村发展“软件”和“硬件”水平,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全市62个村庄开展规划编制
3月24日,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西城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北京市西城区菜篮子联合会共同协办的河北“菜篮子”品牌农产品在京进社区专题推介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社区正式启动。本次展会共吸引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市的千余家企业参展,600多家来自国内外的专业采购商到广东洽谈,寻求务实合作。
在2022年,甘肃省将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业总产值的1.8:1。3月8日上午,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引资推介洽谈会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甘闽两省农业农村系统、地方政府及甘肃省内外70余家农业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共聚一堂,面对面精准对接洽谈,签署特色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供销合作协议12份,协议总金额23.15亿元。
近年来,九龙坡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着力推动乡村产业、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重庆九龙坡相继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全国休闲农业暨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等殊荣,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乡村振兴步履铿锵。
春节临近,走进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茉莉六合农特产超市,只见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许多蔬菜、水果被包装成精品礼盒供市民精心选购。这是六合区为助力市民过一个祥和富足的春节,稳产保供全面推行“1+9+N”订单农业模式发挥的积极作用。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销售渠道与生产基地形成的稳定供应链。上海浦东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以“订单农业”促进农业稳增长。
亚热带水果植物火龙果,借助温室大棚北移种植在北京、西安、甘肃及黄土高原后,生长及经济效益良好,为当地的休闲体验、生态采摘及观光农业注入新鲜血液。此外,香蕉、桔子、菠萝等热带水果,也都能在我国北方的温室大棚里安家,收获丰盛,为观光农业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初步统计,全国共有72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94,000多个,带动农民560万户,广泛分布于种植、养殖、农机、植保、加工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织力量。新修改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特别增设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一章,使合作社联营在法律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1月22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在长沙召开全省化肥减量增效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推进会,22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逐一交流了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日前,杭州市萧山区发布新型稻渔综合种养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区建设新型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500亩,实现亩均产出水产100斤、水稻1000斤
农业服务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有着丰富的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记者来到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凤岐村,一片300亩的柠檬园内,只见一对父子穿梭在柠檬树下,为所在社区的果园管理带来了新技术,也源源不断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新鲜
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超过3500家,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农村创业园区(基地)。到2021年底,1120万人返乡入乡创业创新。随着羔羊成活率不断提高、数量逐渐增大,薛景霞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养殖专家,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化养殖道路,从200只羊的小型养殖场,发展到现在年出栏5000余只的大型养殖场,每年销售近4000只,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日前,保定市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以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激励各类人才到农村一线干事创业,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2021年1月,山东省印发《关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面向全省全面推开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
“安徽宣城大麻鸭7000羽可以发货”“河南许昌花边鸭3000羽可以发货”……清晨5点多,南昌苗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称“苗旺公司”)的鸭苗集散中心就热闹起来。一批批刚出栏的鸭苗被送到这里,经过品种分区、公母分区、接种疫苗等程序后,装车销往全国各地。“最近每天要发走40万羽鸭苗。”集散中心调度员雷小勇告诉记者。
疫情持了2年多,尤其是近期,上海市疫情持续处于高位,日新增感染者超过2万例;4月8日,广州市新发疫情,可能已经发生社区传播,存在疫情扩散风险。那么,疫情持续之下,搞农业创业有哪些新的项目商机?疫情刺激下,直播电商似乎进入了“万物直播”时代,不少娱乐、科技圈名人也纷纷加入直播带货阵营。农村的红人有很多,通过开直播也有成为网红的可能,只是道路还是比较艰难,但是做好前期的策划以及后期的宣传还是可以的,现
所谓劳务,就是劳动的后勤服务。以劳动形式为他人提供某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以实物形式,而是以活劳动形式提供某种服务。农业劳务(劳动服务)具体指:1)提供农业劳动人力资源,2)提供农业生产生产工具资源。在时间上,农业劳动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在空间上,农业劳动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随着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各地农村悄然兴起“田间劳务市场”及农事“钟点工”。
2021年7月份官方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接下来要进行3年试点,每个省申报3个县、3个服务化组织,对试点地区将加大政策支持。该《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加快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支持并引导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轨道,引导技术、高水平人才、资本进入社会化服务领域,并以服务小农户为基准,带领其进入现代化农业中去,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前三季度,长治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总量162.1亿元、增量80.1亿元,增量位居山西省全省第一,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202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23.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7.3万家,加工转化率提升到68%,吸纳3000多万人就业,辐射带动了1亿多小农户增收,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需求。加工是农业产业体系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
近年来,廉江发掘本地土质优势、气候优势,大规模引进红薯种植。引进什么样的薯苗,才能保证廉江红薯的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廉江的思路是,市场份额已经饱和的,不种;市场份额还有很多缺口的,优中选优。这样一来,“紫薯贵经8”“西瓜红(普薯32号)”“济薯26号”这几个品种就成为大规模引进种植的第一选择。
食用菌作为玉屏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玉屏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工厂化、规模化生产食用菌,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并吸纳群众进入相关企业务工以增加收入。对于公司下一步的规划,赵飞介绍说,在未来发展当中,公司还将建设培训中心及观光园,将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我们第一批是先投入1万只蛋鸭,第二批在四月份投入(达)两万只,到5月尾投入三万只,我们优先录取附近脱贫户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广西梧州市藤县塘步尚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莫明东微笑着说。藤县塘步镇南安村通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2020年,全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2021年,藤县一二三产业保持稳定发展,预测一季度生猪总存栏24.6万头,累计出栏13.5万头;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对于蔬菜种植补贴的政策内容了解得差不多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各类蔬菜有种植补贴,但是质量不达标的蔬菜是拿不到补贴的,这也是为了鼓励农户加大蔬菜种植规模,提高蔬菜的生产品质,达到蔬菜种植规模后,就可以促进我国蔬菜可持续发展。另外,小编提醒符合国家规定蔬菜种植补贴的农户朋友们,一定要记得及时跟进国家的申报时间
听到记者的问题,他笑了,“打造现代化农业企业是我的初心和梦想,虽然回到农村创业很艰辛,但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返乡创业,愿意做农业,一起为咱河南发展成农业强省做努力。原本,张继强可以继续过着衣食无忧的光鲜生活,可6年前,他决定回乡创业当“农民”。创业不易,他经历了太多磨难,包括这次死亡威胁也让他觉得害怕,但在他心里却一直有个信念在支撑,那就是“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