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部推出143条线路,其中包括山西省5条乡村文旅融合线路
文旅部推出了143条线路,其中包括山西省的5条线路,旨在促进乡村文旅融合,让游客体验农耕文明的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出的线路将乡村农耕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文物古建等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线路通过不同的主题,让游客亲近乡土,感受耕作的艰辛,体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文旅部推出了143条线路,其中包括山西省的5条线路,旨在促进乡村文旅融合,让游客体验农耕文明的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出的线路将乡村农耕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文物古建等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线路通过不同的主题,让游客亲近乡土,感受耕作的艰辛,体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
近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黄山市召开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按照部署,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加快形成“千村引领、万村升级”的乡村建设新格局。由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甘肃省文旅厅承办的2023年美丽乡村国际论坛美丽乡村博物馆展览于7月26日至27日在陇南康县长坝镇举办。
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旨在打造村美院净乡风好、兴业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黄山市近年来发展了徽茶、菊花、中草药、泉水鱼等特色产业,并投入6.69亿元发展到村级产业项目1604个。同时,通过“五微”行动,培育出了176个“微景区”,打造了10条旅游风景道,乡村旅游覆盖全市七成以上村庄。
“今天主要是讨论开办‘一桌饭庄’的事,大家在这个方面有些什么想法?”近日,在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湾子会上,党支部委员向村民们介绍了“一桌饭庄”的概念和意义。不搞单打独斗、坚持融合发展一直是向巷村的发展基调。“一桌饭庄”从启动营业至今,生意兴隆,每天订单不断,预订不停。一桌饭庄为什么生意这么火爆?是因为它有几大优点区别于其他农庄。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培育8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出10大乡村休闲度假区、30个旅游民宿集聚区、50个休闲度假乡村和200家休闲度假民宿,基本建成全国知名的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
天津区乡村旅游在2023年将通过再添80个精品民宿,举办第2届民宿设计大赛,实施全区旅游环境整治,制定《乡村休闲旅游规划》,修改《农家院开办必备条件》,发布《农家院(民宿)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3月23日,农业农村部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举办2023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动,现场发布56条春季精品线路,以及190个精品景点。
近年来,九龙坡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着力推动乡村产业、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重庆九龙坡相继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全国休闲农业暨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等殊荣,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乡村振兴步履铿锵。
冬季的北方田野里一片萧瑟,副中心采摘园里却绿意盎然。大棚里如春天般温暖,游客们提着篮子,携家带口,穿梭在草莓、番茄、萝卜等果蔬大棚里,体验采摘乐趣。稀有的果蔬品种成为采摘园的“流量密码”,不仅让游客体验到田间乐趣,也在寒冷的冬季带火了都市农业。……走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石门寨镇北杨庄村,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目前,喀什全地区拥有A级景区61家,星级饭店26家,旅行社54家,旅游民宿226家,星级农(牧)家乐86家。据了解,2022年1至6月全地区共接待国内游客888万余人次。走进(新疆喀什)帕哈太克里乡尤喀尔克喀库拉村,犹如走进了一个江南村庄,由自然水系形成的河流,缓缓穿村而过,小河上古色古香的小桥,与岸边错落有致的房屋、堤岸,形成一派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
集安市,由通化市代管之吉林省辖县级市。东南与朝鲜隔江相望;集安市北温带大陆性气候,且山多地少,属中低山区,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家家户户便串起了美丽乡村。集安市以建设中国最美边境城市为主线,按照“九有六无”标准,加快推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如诗画、忆乡愁式的美丽乡村近在眼前,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徐徐展开。
竹子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习俗和风情息息相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形成了独特瑰丽的民族竹文化。近期,广东省林业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竹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竹林精准培育、竹子精深加工、竹文旅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实施意见》的出台
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以来,湖南乡村建设探索“驻村设计服务”和“建设售后服务”相结合的陪伴式设计模式,有效推进美丽宜居共同缔造试点。作为湖南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汝城县、宁远县等将“驻村设计师”引入乡村建设,形成美丽宜居共同缔造驻点帮扶机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是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慕名来此,也让石蟆镇羊石中坝岛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雨霖村通过挖掘和转化闲置旅游资源,发展以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吸引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民居建筑被装点一新,宽阔的旅游公路修到村里,游客纷至沓来。11月4日,蕲春县狮子镇长林村七星岛上红叶基地,如霞似锦,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近百名游客在那里赏景、游玩、拍照。随后又来到客船上体验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抓工作机制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19项具体任务。置身于泰州市泰兴市祁巷村的田间采挖、分拣香荷芋,来一场寓教于游的劳动实践……金秋时节,江苏大地,沃野正忙,如诗如画的美景、喜迎丰收的村民以及纷至沓来的游客
今年国庆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房庄村的清河客栈、老君顶等民宿被游客预订一空,依山邻水、背靠长城的房庄村游客如织。海港区共有农业村262个,农村人口19.1万人。近年来,该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建设美丽乡村。以观赏农业、采摘农业为龙头,壮大“美丽”经济。今年以来,全区乡村旅游人数达50余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近2亿元。
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乡村公路干净整洁……蓝天白云下,漫步在阜城县张家桥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美丽乡村建设重在规划,该市坚持不规划不建设、不设计不施工,科学确定村庄类型,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县级统筹编制美丽乡村片区建设规划,明确路网、管网、林网、水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设施建设重点
2022“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南京)专场推介暨第十八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定于9月16日至11月10日举办,并于9月16日上午在江宁区湖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稻乐园举办开幕式。将围绕“农民的节日 市民的盛会”活动主旨,打造一场极具特色的农业嘉年华盛会。结合活动的举办,全市还将推出十条金秋乡村休闲旅游线路
视频:湖上乡百合种植基地航拍。目前,中壤塘镇百合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酒红色、粉色、白色、黄色以及橘黄色五种色系百合,年产百合花2万余支,一个种植周期预计百合果实产量达12万余斤,预计果实产值达100万余元。
近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乡村振兴局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联合主办,以“游美丽乡村 品特色美食”为主题的首届“农行杯”农(牧)家乐美食大赛。《若干措施》从打造山东非遗保护特色品牌、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弘扬力度、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膏田镇水田村第一书记周胜龙点燃“三把火”,把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到了村民的心坎上,让这个有1600余人的小村庄日渐“火”了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周胜龙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水田村独特的清凉环境成为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村民们在家里开起了民宿,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生活正一天天变好。
与城市的不断扩大的夜经济相比,乡村夜经济则是一块较新的“消费蓝海”,“任督二脉”处于相对堵塞的状态,有待进一步被打通,仍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条烟火夜市,满满乡村风味。“夜经济”不仅是城市的独特风景,新“夜”态也在点亮美丽乡村。位于宝丰县大营镇白石坡村龙凤山一处农家院内,十几桌顾客正在品美食、听音乐,尽情享受夏日休闲时光。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定期举办全国农民运动会的国家。2020年全国农民体育工作现场会暨“大碧头杯”第四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在广西举行,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和美丽乡村健康跑于2020年9月分别在广西、江苏举行,长春市体育总会于2021年9月承办的第五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在农博园主广场落幕,剥玉米、插秧比赛……武汉市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于于2021年9月开赛。
5月上旬,重庆多地已进入枇杷采摘季,包括南岸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大足区、合川区等。部分地区更举行了枇杷采摘节,吸引不少市民前去果园体验采摘乐趣。据悉,今年重庆枇杷采摘季将持续至5月底。作为中国枇杷之乡的临平区塘栖镇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此时的塘栖一带随处可见黄澄澄的枇杷果实。值得欣喜的是,过去的这个冬天还算风调雨顺,让塘栖枇杷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伍家台贡茶休闲农业园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先后获得国际魅力茶乡、全国最美茶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称为“荆楚最美村镇”,已成功举办五届“伍家台贡茶文化节”。铜板屯四面环山,海拔较高,常年空气清新,高山盆地地形地貌造就的“桃花源”般的幽静。再加上李花盛放这一景观,使人身在犹如置身世外桃园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南方雪景”。加之如今下层的金灿灿油菜花
五一假期,美丽乡村成为游玩赏景的好去处,短途周边游成为主流,红色旅游、短线休闲游、乡村民俗游、生态休闲游等受到市民游客青睐。例如,福建省宁德市文旅局7日透露,“五一”假期宁德市累计接待旅游人数119.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350.42万元;城市周边游、乡村游成为游客自驾游的首选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