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安新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广西招商现代农业产业项目156个
广西农业农村厅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工作,今年截至5月底共新签156个项目,总投资304亿元,到位资金215.4亿元。雄安新区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智慧农业水平,吸引国内外一流农业科技和人才资源,打造农业科研基地和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广西农业农村厅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工作,今年截至5月底共新签156个项目,总投资304亿元,到位资金215.4亿元。雄安新区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智慧农业水平,吸引国内外一流农业科技和人才资源,打造农业科研基地和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协会、企业等多方面的优势,重庆研学旅游产业研究院日前成立,以达到产教融合,共同发展的目的,推动重庆市研学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提升。而广西农村文化年,则以“四季村晚”等大型文化展览为先导,将农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忠良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度的发掘和整理,并对其进行了修缮,并对其进行了改造,
人工种植羊肚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市场前景较好。目前,大兴区长子营镇的蔬菜园区羊肚菌示范种植成功,平均亩产可达千斤。地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玛县属于三江源保护核心区,也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源地,班玛县采青滩蔬菜基地的羊肚菌试种技术成功,产量达到200千克以上,刷新了羊肚菌人工种植新纪录。
前不久,世界旅游组织发布了“2022年度最佳旅游村庄”的评选,目的是通过发展旅游来促进当地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该名录中的部分村落,在国家相关政策和产业组织的扶持下,通过发掘乡村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坚持全面保护和适度开发并重,推动城乡融合、经济发展。
“村晚”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风尚,它丰富了基层人民的节日文化生活,传承了年俗文化,培养了农村的文明。文化部网站日前发布了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点名单,74个活动场所如凤县百福司镇被选中。据了解,2021年共有15个“村晚”示范展览点,2022年建成80个国家“村晚”示范示范点。广东与广西各有三家上榜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点名单!
两年来,持续的疫情让乡村旅游一度“一蹶不振”,“流量一年比一年差,当下恰逢冬季,今年旅游人数更少了。”老白认为,在数年疫情中,民众习惯了短途旅游,他也要抓住当下短途旅游的发展机遇做好乡村旅游。随着疫情平稳后,春节后的游客数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除了“围炉煮茶”外,徐黎明正准备开春后,在民宿里推出丽水当地面食——爽面的中小学研学课程。
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重庆12个村榜上有名。据悉,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评选启动以来,重庆已有59个村成功入选。“重庆入选的12个村有优势资源挖掘充分、经营业态丰富、联农带农成效显著、配套设施功能完善四大特点。”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房山区渔儿沟村:环境整治示范村介绍
2020年,渔湾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占地87亩,修复灌溉渠道1600米,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0亩,并将一座废弃的水电站设计改造成渔湾村生态社区中心。凤山镇二道河自然村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基,把村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业,农户与景区建立起利益联结
吕巷镇是瓜果飘香的特色水果小镇。近年来,吕巷镇努力建设“湾区桃源 幸福吕巷”,依托中运河延伸段河道整治工程,在水果公园核心片区开挖白龙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吕巷镇也深入挖掘本土小白龙信俗、土布贴画、小白龙米糕等文化,开展适合家庭深度体验的活动,打造乡村旅游“新玩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7月13日至16日,重庆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与綦江区安稳镇人民政府联合开展“‘休闲农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暨綦江区安稳镇休闲农业资源与居民愿景调研”活动。进入7月,北京平谷的蟠桃也迎来了成熟季,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体验田园风光、观看动物表演、采摘应季蔬果...休闲农业带火了乡村旅游。
与城市的不断扩大的夜经济相比,乡村夜经济则是一块较新的“消费蓝海”,“任督二脉”处于相对堵塞的状态,有待进一步被打通,仍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条烟火夜市,满满乡村风味。“夜经济”不仅是城市的独特风景,新“夜”态也在点亮美丽乡村。位于宝丰县大营镇白石坡村龙凤山一处农家院内,十几桌顾客正在品美食、听音乐,尽情享受夏日休闲时光。
近年来,乡村文旅已经成为我国文旅行业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来乡村旅游的人数和乡村旅游收入年均增幅明显。乡村文旅的形式将从简单的采摘、农家乐、单业态民宿等低质低价游产品,升级为科技农业体验、文化研学、民宿集群、田园露营地等品质游产品,更加注重休闲中的交互体验与社交属性。
5月上旬,重庆多地已进入枇杷采摘季,包括南岸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大足区、合川区等。部分地区更举行了枇杷采摘节,吸引不少市民前去果园体验采摘乐趣。据悉,今年重庆枇杷采摘季将持续至5月底。作为中国枇杷之乡的临平区塘栖镇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此时的塘栖一带随处可见黄澄澄的枇杷果实。值得欣喜的是,过去的这个冬天还算风调雨顺,让塘栖枇杷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新疆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行业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积极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带建设,引导各地打造“画家村”“摄影村”“作家村”“非遗村”等一批特色村落村,根据季节特点和节假日,有侧重、分时段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引导他们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创新推动农村文化大院试点建设,挂牌202个“文化大院”,把农民的家变成乡村文化的
《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十四五”规划》于近日正式出台,明确要在广东推进形成“四边三道两特一园”的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到202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发展要成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展望203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要打造成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有望达到3亿人次以上,建成1-2个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全力打造“碧水穿城中,青山渗两翼,靓点耀村庄,绿网织田园”山水城市生态网络。目前,安陆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3平方米。建成国家森林乡村1个;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5个,省级绿色示范村119个;市级美丽乡村55个。河北省保定市在营造林方面实施六大重点工程。依托乡村绿色生态资源,用好古村落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古迹
山西乡宁县乡村游精品点: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大河村,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坂儿上村,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康家坪村...大河村自然景观独特奇异,相对海拔近千米,境内的云丘山上古时亦被称为昆仑,层峦叠嶂,松柏苍翠,气势磅礴。目前塔尔坡村已打造成了民俗文化村,村民在这里不仅向游客展演水席烹饪、蒸花馍、打铁、磨豆腐、刺绣、纺织、扎染等传统手工艺,销售其附属旅游产品,而且还为游客表演婚俗、皮
截至去年,云南祥云县东山乡干海村全村梅树下套种百合共计516亩,亩产值1.2万元,品质最好的亩产值可达到4万元,实现百合产值620万元。梅花与百合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带动产业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在位于昌平区流村镇北庄村的北京市园霖昌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百合示范园内,农户们忙着翻土挖槽、铺埋育苗。目前在北庄村,每亩百合收益可达到八九千元,农户们也因种植百合,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视频:食用百合与观赏百合有
宁夏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评定复核、审定等程序,对拟批准的23家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公示。其中,银川市兴庆区五渡桥农庄、西夏区万盛山庄、灵武市银湖沙漠生态园、灵武市长枣庄园、贺兰县天骏青青生态园、贺兰县金贵牡丹花乡等6地方入选。《条例》提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村落等工作,加强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推进乡村文化产业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特色民宿、医疗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鄂尔多斯市乡村旅游之冬季休闲旅游精品点:伊金霍洛旗美好农场,伊金霍洛旗龙活音扎巴村,达拉特旗林原村,准格尔旗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美好农场建设朵日纳美好农场、美好村庄、美好果坊、美好小厨四大品牌。龙活音扎巴村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是典型的城郊结合型村庄。林原村不断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近日,记者来到宣威市才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高山雪莲果种植基地,在现场看到,务工群众翻开泥土,再用手使劲一薅,雪莲果便连根拔起,一根藤上挂着七八个果实,个个分量十足。“我们种植雪莲果已经5年了,主要销往广东、福建,线上交易就是依靠拼多多和天猫、淘宝等平台。周边村民愿意种,我们就帮他们销售。”农产品销售直接关系到农民生计问题,‘12221’市场体系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会以“冬农趣”为主题,按照“皖中温泉养生休闲游、皖北田园风光体验游、皖西美丽乡村赏景游、皖南古村民居赏秋游”整理出十八条安徽冬季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为广大城乡居民体验“四季安徽”的特色农耕提供方便与参考。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近日,围绕“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带”和“环嵩山乡村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推出7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20个试点村寨。11月14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贵州省委主办的“村有界 创无边”2021年贵州省第三届乡村旅游创客大赛决赛在黔西南州贞丰县成功举办。本届大赛以“村有界 创无边”为主题,设置“真黔味”“贵中宿”“速来黔”“耍贵气”“有黔景”“最黔货”六条赛道,
为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村民新建、改建、扩建和翻建住房(以下统称自建住房)规划和用地管理,11月11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农村自建住房规划和用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农村自建住房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办法》明确,需办理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由县级政府批准;农村自建住房必须符合村庄规划;
山西省安排20亿元专项信贷规模支持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支持省级及以上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辖区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11月14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贵州省委主办的“村有界 创无边”2021年贵州省第三届乡村旅游创客大赛决赛在黔西南州贞丰县成功举办。同时,大赛还评出了最佳风采奖、和最佳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