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印发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北京开展果蔬机械化移栽作业比武
今年6月,我国首部《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由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制定印发,为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南。各地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已形成特色经验做法,如山东在设施农业品种培育上聚力攻关,提高种子国产化率;上海建设无人农场和果蔬“机器换人”基地;江西将大棚蔬菜等纳入地方特色保险补贴范围,招商引资设施农业项目;甘肃利用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
今年6月,我国首部《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由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制定印发,为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南。各地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已形成特色经验做法,如山东在设施农业品种培育上聚力攻关,提高种子国产化率;上海建设无人农场和果蔬“机器换人”基地;江西将大棚蔬菜等纳入地方特色保险补贴范围,招商引资设施农业项目;甘肃利用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
我国哪个省域的水果产量最高?2022年广西水果种植面积超2000万亩,产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产业发展成果显著,成功研发多种水果种植技术,选育出多种新品种,品牌价值高。2023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百强名单中,广西有6个果品品牌入选。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果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广西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水果产业健康发展。
走进(福建省)云霄县和平乡和平农场,这里有一片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芬芳迎面而来的沉香林品种改良示范片。该片区于2014年开始种植土沉香,面积180亩,有沉香树4.5万株。2021年嫁接5000株奇楠沉香(香霸、黑珍珠品种),2022年嫁接1万株奇楠沉香(金丝油品种),剩余3万株将规划嫁接其他品系奇楠沉香。沉香集药用、香料、宗教文化与收藏等方面的价值于一体
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旨在打造村美院净乡风好、兴业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黄山市近年来发展了徽茶、菊花、中草药、泉水鱼等特色产业,并投入6.69亿元发展到村级产业项目1604个。同时,通过“五微”行动,培育出了176个“微景区”,打造了10条旅游风景道,乡村旅游覆盖全市七成以上村庄。
广西农业农村厅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工作,今年截至5月底共新签156个项目,总投资304亿元,到位资金215.4亿元。雄安新区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智慧农业水平,吸引国内外一流农业科技和人才资源,打造农业科研基地和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培育8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出10大乡村休闲度假区、30个旅游民宿集聚区、50个休闲度假乡村和200家休闲度假民宿,基本建成全国知名的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甘肃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完成5个省级示范市(州)、10个省级示范县(市)、50个省级示范乡(镇)建设任务,每年创建500个省级示范村。,从2020年开始重点培育发展民宿产业,提高产业品质和文旅消费水平。目前,精品民宿已发展到220家,民宿产业对蓟州区文旅产业产生巨大引领作用。
我国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阵地,应该积极发挥先行者和践行者的示范作用,不断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返乡创业正当其时,但也面临各种挑战,突出表现在资金及技术二个难。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这次也提了一个提案。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推进大学生到乡村创业就业:
2月2日,来自省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海省已选取200个村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并全部编制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或实施方案,整合行业部门乡村建设资金,形成了同仁市特色村寨、都兰县路衍经济等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模式。近日,青海省公布第三批青海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大通县东峡镇南滩村等33个村入选。
在“双碳”发展目标前提下,国家积极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了农业、农村的绿色、低碳发展。低碳发展是一种能源消耗低、污染少、排放低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围绕以上3个切入点,我们可以看到以下8个方向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的产业大赛道,得到政策及资本的聚焦与助力。随着产业成熟之后,“低碳”赛道必将会成为新经济领域创业的焦点。
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以来,湖南乡村建设探索“驻村设计服务”和“建设售后服务”相结合的陪伴式设计模式,有效推进美丽宜居共同缔造试点。作为湖南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汝城县、宁远县等将“驻村设计师”引入乡村建设,形成美丽宜居共同缔造驻点帮扶机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是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慕名来此,也让石蟆镇羊石中坝岛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通化县坚持农用优先、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秸秆处置“5+1”模式,按照肥料化和饲料化为主,能源化为辅,原料化和基料化为补充原则,大幅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武冈市邓元泰镇天心村蘑菇种植基地,村民正忙着将秸秆发酵,为培育蘑菇做准备。“利用秸秆种植蘑菇,2个月就能出效益,1亩田至少可产出2000公斤蘑菇。
记者从2022年钦州市钦南区百香果产业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该城区高度重视特色农业发展,推动百香果产业做大做强。目前该区百香果种植面积达1.17万亩,全年产量预计1.12万吨,年产值超过1.12亿元。金秋时节,平滩镇高坪村的一个小山坡上,成片的柚子随风摇曳,煞是喜人。“等到11月上旬,柚子水分更充足,到那时就可以开园采摘了。”
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牢固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坚持良种选育、严格落实良种培育补助资金、明确要求造林绿化项目中使用林木良种等多项措施,加大林木良种造林力度。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实施意见》,为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四川省林草局组织了专题学习。
9月29日,首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论坛在北京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本省份实施方案,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做好组织落实。
走进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犹如置身生态画廊。当地农民70%以上的收入来自林果、林菌、林药种植业。林下经济不与粮争田,不与林争地。近年来,西峡积极拓展林下空间,开展复合经营,产业链不断延长,催生特色林产品电商企业50多家、微商2000多户,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浙江省林业局日前印发《浙江省木本油料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柳州油茶精深加工基地引领广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发挥柳州市工业发展优势,从油茶精深加工方面着手,科学规划和发展油茶产业,以二产带动一产、提升三产,构建柳州市现代油茶产业发展体系,扎实引领广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把乡村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力抓手,作为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建设西部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实施特色旅游村镇、农家乐、精品民宿品牌工程,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民宿,推出了一批乡村旅游主题线路产品,打造高品质乡村振兴“旅游版”,全面打响做亮“陇上乡遇”乡村旅游品牌。
日前,广东省林业局印发《广东省林草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南》,指出要以林草中药材生态培育为核心,突出大宗和特色岭南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链完整、质量生产全程可控的广东林草中药材产业综合发展体系,筑牢有广东特色的林草中药材保护与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合发展,拓展中医药旅游产业链
7月20日,由中国肉类协会、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玉树)牦牛产业大会在玉树市隆重开幕。近期,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组建牦牛繁育、技术推广、良种改良和疫病防控等领域资深专家服务团队,科学指导牦牛新品种培育、优良品种繁育、种质资源保护和草料科学配比饲喂等技术
日前,保定市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以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激励各类人才到农村一线干事创业,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2021年1月,山东省印发《关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面向全省全面推开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
近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印发的《旅游企业贴息帮扶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提出,省市县三级财政将合计支持湖北文旅企业贴息资金大约3.5亿元;各市县按《方案》要求贴息比例不低于50%,单户最高限额原则上不低于600万元。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
近年来,乡村文旅已经成为我国文旅行业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来乡村旅游的人数和乡村旅游收入年均增幅明显。乡村文旅的形式将从简单的采摘、农家乐、单业态民宿等低质低价游产品,升级为科技农业体验、文化研学、民宿集群、田园露营地等品质游产品,更加注重休闲中的交互体验与社交属性。
6月8日,由广东省林业局等联合主办的“绿建未来·2022科学绿化看广东”暨广东“双碳”达标先锋战略研讨会在广州顺利举办。本次活动开创了“政府+媒体+高校+企业+行业协会”携手推动“双碳达标”的新模式,点亮了“绿建未来”的品牌,搭建了“跨界联动”的平台。《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已于近日正式发布。
根据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22〕12号),2022年,中央财政在服务业发展资金中安排约25亿元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在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建设一批田头小型冷藏保鲜设施,推动建设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