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蛙养殖创业故事:70亩稻田养蛙收入有60多万元
稻蛙养殖是一种结合农业和生态的种养模式,它通过在稻田中养殖蛙类,实现了一地多收、提质增效的目的。养殖基地提高了水稻种植密度,一年至少进行两次大规模消毒。精细管护下,基地渐入正轨。今年以来,基地靠销售青蛙收入60多万元。给蛙群遮阴的稻谷收割后售卖又有一笔收入。眼见产业红火,先后有5名村民入股投资,周边350余个村民来基地务工,村合作公司支付劳务费14.8万元。
稻蛙养殖是一种结合农业和生态的种养模式,它通过在稻田中养殖蛙类,实现了一地多收、提质增效的目的。养殖基地提高了水稻种植密度,一年至少进行两次大规模消毒。精细管护下,基地渐入正轨。今年以来,基地靠销售青蛙收入60多万元。给蛙群遮阴的稻谷收割后售卖又有一笔收入。眼见产业红火,先后有5名村民入股投资,周边350余个村民来基地务工,村合作公司支付劳务费14.8万元。
视频:罗非鱼养殖场的养殖、捕捞与加工方法介绍。罗非鱼,别称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罗非鱼肉质细嫩鲜美、味道好、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罗非鱼和其他淡水鱼类的生长环境不同。罗非鱼是一种热带淡水鱼,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地区。则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淡水和咸水环境中。
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养活虾、养好虾,实属不易,这离不开高水质、高智能、高科技的强力支撑。与传统的土塘子和露天式的养殖模式不同。位于临泽县鸭暖镇的张掖市丰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富锶白对虾迎来丰收,只见虾池星罗棋布,一只只白对虾在供氧水泵形成的浪花里游弋,其色泽清亮透明、个头均匀,标志着白对虾已经成熟,即将捕捞上市。
最近几年,青海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水域环境。这些措施包括建立长江、黄河、青海湖等重点水域禁渔期管理制度,进行水生生物执法检查,实施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及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等。经过20多年的不懈攻关,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摸索出了一套“驯养—繁殖—养殖”的成套技术,用于保护和开发土著鱼类,以留住它们的美味。
青海省是黄河经济最弱的省之一,黄河发源于甘肃玉树(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曲麻莱县),每年都有大量的洁净水资源流入该地区。黄河青海地区拥有208.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占整个流域的38.9%,对提高水资源涵养力和缓解水资源供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从山西省偏关县的老牛湾流入,从垣曲县的磨盘沟流出,穿过山西,穿过山西四市十九个县,如一条蜿蜒曲折的蛟龙,
1月1日,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喜庆之中,赵府社区洪庙圩水产养殖基地几十名渔民已经开始了新年的繁忙,正在进行捕捞作业。一时间,聚拢在网箱里的鱼儿活蹦乱跳,一台起降机将一篓篓鲜活的鱼儿装车外运,整个养殖场,一派繁忙景象。丰收后的渔民欢声笑语。通过种植莲藕,郭成虎成为明光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受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最高气温下降5~7℃,同时将出现雨雪。寒潮降温的突然“袭击”,会对河南省水产养殖造成一定影响,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尽量降低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保障水产养殖安全有序。现根据河南省实际,提出寒潮降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供渔业主管部门和水产养殖从业者参考。
进入11月,常规鱼还是要做好投喂管理,可以在天气晴朗,每天中午投喂一次,由于大部分鱼达到起捕规格,此时要对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常规鱼类适时起捕,抓紧时间上市销售。11月气温下降后,可以使用通威生物肥水王、黄金肽等培育水质,同时适量补充磷肥,培育藻类,提供花、白鲢生物饵料。
1989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总产量达到6549万吨,其中养殖产品占比达到79.8%,202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6690万吨。目前,中国养殖水产品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表示,2019年以来我省水产业连续两年领跑全国,水产品总量蝉联全国第一。
7月以来,湖北、安徽等地晴热少雨,近期更是极端高温频现,省内多数地区相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水产养殖业面临严峻挑战,稳产保供压力骤增。据最新天气预测,未来一周极端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干旱加剧,当前渔业管理部门和水产养殖户应积极做好应对,强化养殖细节管理,将当前不利天气对渔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渔业稳产保供。
视频:公开一例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听证会,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渔业法》第三十八条 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
随着渔业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加工业也随之发展壮大。水产品加工主要包括对各种水产品的加工,粗加工制成冷冻水产品以及腌制食品,精加工进一步制成休闲食品、保健食品、预制菜和罐头食品等。上游主要涉及各类鱼、虾、蟹、贝、龟等水产,下游则是渠道,加工而成的水产品通过电商、商超等渠道流向消费者。据推测,2021年我国水产品产量可达6575万吨。
2020年,总产量达到6549万吨,其中养殖产品占比达到79.8%。目前,中国养殖水产品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上游原料的产品种类、质量、供应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水产加工产品的质量、种类及产量,水产加工行业的发展也能增加对上游原料的需求,促进上游行业的更加稳定、健康发展。提高水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开发多元化水产食品、产品加工向深加工及保健品方向发展,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水产品加工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原料价格上升、养殖原料安全风险较高、劳动力成本持续走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提高水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开发多元化水产食品、产品加工向深加工及保健品方向发展,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业内公司预测,2021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达6570万吨,2022年将达6610万吨。水产养殖产量则会继续增加,预计在2022年达5270万吨。中国人的水产品消费增长仍然强劲。
蛙肉是野味珍品,牛蛙、美国青蛙的皮是高级皮革制品的上等原料。其他蛙类的皮可以提炼加工成皮胶,供作珠宝、翡翠、钻石等装饰品的黏胶;还可把碎皮烹制成佳肴,其美味胜过甲鱼的裙边;蛙皮中还能提取抗生素及抗癌药物。装运时应先洗净蛙体,然后装入包装用具。成蛙在装运前2~3天,应停止投饵,以免运输途中排出粪便,造成包装用具内环境污染。
“传统的休闲垂钓都不以营利为目的,对渔业资源的损害是极其有限的,所以长江的十年禁渔令,禁的是生产性捕捞。”他说,但不规范的垂钓行为“变样”了,要采取措施进行规范。农业农村部日前召开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强化政策扶持,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今年是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转入禁捕新阶段的关键时期。自2021年1月1号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行禁捕退捕,十年禁渔由攻坚战转向持久战。3月12日,湖北省17个市州的79个县市区同步开展销毁禁用渔具活动,进一步掀起打击非法捕捞行动强大声势。据统计,活动当天共销毁电鱼、毒鱼、炸鱼设施设备1118套,地笼、拖网和张网11959个,违规钓具3280套,非法船舶197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