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来自卢氏深山的一个香菇新品种刚刚通过鉴定,菇农种植香菇有了更好的品种选择。8月18日,记者从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通过野生驯化系统选育的“豫香2号”香菇新品种近日已顺利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成为河南省第二个自主选育的香菇新品种。
“我们从卢氏县狮子坪乡采集的野生香菇子实体,经过组织分离、纯化培养、栽培驯化、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终于培育出了‘豫香2号’。”牵头香菇育种的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杜适普介绍,“豫香2号”生育期120天左右,产量高、菇质硬、商品性好,出菇试验总产量比生产常用品种高4%以上。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10~11月份接种“豫香2号”,来年3月中旬刺孔转色,4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7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层架出菇,或在300米以上的阔叶树林下出菇。
近年来,河南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产量和产值已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位。河南早已成为食用菌种植大省、出口大省,2019年食用菌总产量541万吨,出口额超过16亿美元,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鲜香菇产量达到312万吨,占全部产量的57.6%。
杜适普表示,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新品种还不多,自育品种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当前我省工厂化的金针菇、双孢蘑菇等品种仍然由日韩和欧美垄断,羊肚菌、鸡枞等品种来自四川、上海等食用菌育种强省。早期从日本引进的香菇等品种由于栽培年限过长相继出现优良种性退化、产量品质变差等问题,食用菌生产中急切需要优良的替代品种,更需要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
目前,我省通过省级鉴定的食用菌新品种仅有8个。其中,香菇2个、平菇4个、猴头1个、毛木耳1个。
“作为食用菌大省,我省亟需加强食用菌育种团队建设,培育种业龙头,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占据产业链上游,由生产大省向强省转变。”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孔维丽认为,河南全省经估算至少有四五百种野生食用菌,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食用菌育种大有可为。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