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蛙养殖创业故事:70亩稻田养蛙收入有60多万元
稻蛙养殖是一种结合农业和生态的种养模式,它通过在稻田中养殖蛙类,实现了一地多收、提质增效的目的。养殖基地提高了水稻种植密度,一年至少进行两次大规模消毒。精细管护下,基地渐入正轨。今年以来,基地靠销售青蛙收入60多万元。给蛙群遮阴的稻谷收割后售卖又有一笔收入。眼见产业红火,先后有5名村民入股投资,周边350余个村民来基地务工,村合作公司支付劳务费14.8万元。
稻蛙养殖是一种结合农业和生态的种养模式,它通过在稻田中养殖蛙类,实现了一地多收、提质增效的目的。养殖基地提高了水稻种植密度,一年至少进行两次大规模消毒。精细管护下,基地渐入正轨。今年以来,基地靠销售青蛙收入60多万元。给蛙群遮阴的稻谷收割后售卖又有一笔收入。眼见产业红火,先后有5名村民入股投资,周边350余个村民来基地务工,村合作公司支付劳务费14.8万元。
李国鹏在鞍山经济开发区的养鱼大棚中养殖观赏鱼,大棚长60米,有33座养殖池。观赏鱼养殖带来的收入比种植蔬菜高两三倍,现在有科技特派团专家的技术指导,养殖户增收的底气更足了。李国鹏满脸洋溢着增收的喜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鱼的养殖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城市居民中,观赏鱼的养殖成为了一种热门的休闲活动。
中国去年的水产品总产量6866万吨。中国将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包括做强水产养殖、推进远洋渔业规范安全发展、发展现代设施渔业等方面。水产种业需振兴,选育新品种并建设基地。同时,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改造水产养殖池塘,推进智慧渔业。湖北淡水养殖产值突破1577.12亿元,产量达到498.02万吨,已连续27年蝉联全国淡水水产品产量第一大省。
视频:天山雪水养殖的沙漠大闸蟹上市,野性十足!新疆大闸蟹养殖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新疆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为发展渔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其次,新疆的气候条件适宜大闸蟹生长,尤其是南疆地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为大闸蟹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
澳洲淡水龙虾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水产养殖前景的淡水虾类。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澳洲淡水龙虾的市场需求也逐渐扩大。近日,新疆麦盖提县养殖的澳洲淡水龙虾新鲜上市,不仅色泽鲜艳、个头肥硕,而且肉质嫩滑、口感鲜甜...本文将详细介绍澳洲淡水龙虾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水产行业的潜在价值。
视频:苍南县渔民发展生蚝特色养殖,生蚝品质高!插竹饲养:将竹子插入海底进行饲养,把竹子进行处理,然后每6根竹子为一堆,整体为漏斗形状扣在海泥上。竹子长度需要控制在1.5米左右,直径需要在10cm以上,触摸海泥的地方,需要用绳子围绕起来进行加固,一般合适在软泥较多、海水活动缓慢的海底饲养。
就着108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稻田养鱼的热劲,今年,海浒社区扩大了稻鱼综合种养面积,并计划于9月底到10月初举办丰收节活动,邀请八方游客品生态水稻、尝生态稻花鱼、赏田园风光,提升社区知名度,推进旅游、摄影、餐饮等特色产业开发。“我们打算在丰收节时以稻花香里捉鱼趣为主,融合稻米、稻鱼、农耕、炊锅宴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视频:罗非鱼养殖场的养殖、捕捞与加工方法介绍。罗非鱼,别称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罗非鱼肉质细嫩鲜美、味道好、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罗非鱼和其他淡水鱼类的生长环境不同。罗非鱼是一种热带淡水鱼,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地区。则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淡水和咸水环境中。
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牛蛙养殖尾水污染治理不到位、违禁药物检出率偏高等问题,影响了牛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一些地方出现随意停养、强拆、甚至“一刀切”禁养牛蛙的情况,损害了牛蛙养殖主体的合法权益。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对“一刀切”禁养牛蛙的不合理政策,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推动予以纠正。
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养活虾、养好虾,实属不易,这离不开高水质、高智能、高科技的强力支撑。与传统的土塘子和露天式的养殖模式不同。位于临泽县鸭暖镇的张掖市丰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富锶白对虾迎来丰收,只见虾池星罗棋布,一只只白对虾在供氧水泵形成的浪花里游弋,其色泽清亮透明、个头均匀,标志着白对虾已经成熟,即将捕捞上市。
最近几年,青海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水域环境。这些措施包括建立长江、黄河、青海湖等重点水域禁渔期管理制度,进行水生生物执法检查,实施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及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等。经过20多年的不懈攻关,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摸索出了一套“驯养—繁殖—养殖”的成套技术,用于保护和开发土著鱼类,以留住它们的美味。
在那里,我听到了蛙声此起彼伏,看到了蛙池里挤满了肥嘟嘟的牛蛙。这些牛蛙被按照个头大小分在不同的养殖池里。基地内的工人们正忙着给养殖棚加盖遮阳网,调节养殖池水位以帮助牛蛙防暑降温。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养殖牛蛙面积达1200平方米,投放蛙苗28万尾,每平方米产商品蛙约130斤,一年养殖两批,一批产量预计可达15万斤。
江西永修县于6月4日举办2023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江西永修小龙虾节,活动包括开幕式、发布会、技术培训会、创新争霸赛、趣味赛、品鉴会、展销会和推介直播等11项活动。近年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以打造国家级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为契机,努力将小龙虾产业打造成带动渔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小龙虾养殖规模近五年来实现翻番。以永修、彭泽、余干、吉水等16个县区为小龙虾产业集群核心县区
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肖店乡美丽乡村曹店,有一个生态甲鱼养殖基地,这里的甲鱼在清澈的水中畅游,荷叶随风摆动。该基地是由河南信阳平桥区怡和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官成在2020年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并规划建设的。该基地采用了“党支部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吸纳了周边90余户农户务工,既赚钱又能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产业带动就业。
春回大地,农田纷纷换上了“春装”,石屏县宝秀镇大闸蟹生态养殖基地也进入“水上春耕”阶段,迎来蟹苗投放的最佳时期,拉开新一年的养蟹序幕。4月16日,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湖南南县小龙虾节在南县举行。开幕式现场,发布2022至2023年度“南县稻虾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231.1亿元,在南方大米中居首位;
南木镇,隶属于广贵港市桂平市,属亚热带温和气候,水源充足。南木镇西北部属山区,东、南、北得江沿岸和西南黔江沿岸属平原、丘陵相间,呈东西走向。桂平市,别称浔州,是广西第一人口大县,是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2019年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目前,桂平市建成稻虾田面积5.3万亩,稻虾年产量超过9000吨,年综合产值近10亿元。
视频:鱼真大!三峡水库蓄水20年,成为淡水鱼的“天堂”!三峡水库不愧是鱼儿的乐园,随着2020年的禁渔政策,大量的鱼儿开始在三峡内繁殖,它们的数量和体形都在不断变大变强,其中以四尾锦鲤最为出名。据说,曾有人看到过一条三米多长,三百公斤重的银纹鲢。然而,和中华鲟比起来,它们就像是小巫见大巫了。
青海省是黄河经济最弱的省之一,黄河发源于甘肃玉树(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曲麻莱县),每年都有大量的洁净水资源流入该地区。黄河青海地区拥有208.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占整个流域的38.9%,对提高水资源涵养力和缓解水资源供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从山西省偏关县的老牛湾流入,从垣曲县的磨盘沟流出,穿过山西,穿过山西四市十九个县,如一条蜿蜒曲折的蛟龙,
3月3日从全省渔业渔政工作会上获悉,湖北省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802万亩,水产品产量102.3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小龙虾、黄鳝、黄颡鱼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河蟹、鳜鱼、龟鳖产量稳居全国第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可以产生三大效果。在云南省南部的元阳县,17万亩哈尼梯田今年再获丰收,创新了山区渔业模式,保护了“哈尼梯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一稻三虾”生态种养操作规程》技术推广已覆盖里下河广袤稻作区。2月24日,50余人组成观察团现场观摩学习“一稻三虾”种养技术的情况,负责“一稻三虾”种养的风向农业养殖基地的任维介绍,通过试点实验,目前基地已经确定了适用于望城地区“一稻三虾”模式下的稻田工程改造技术、水稻栽培管理技术。加上2023年的苗种销售,预计亩产综合效益达到11000元以上。
视频:鲑鱼(三文鱼)的人工孵化、养殖与收获。养殖成本:三文鱼养殖的成本包括种苗、饵料、养殖工具、人工管理等,因其养殖周期的长短而有所区别,三文鱼养殖的成本大概在十万元左右。池塘内必须有良好的底层质量,泥沙厚度在10厘米以上,水质要适中,桂鱼池塘内必须有足够的排水、供气设施。
水产生态养殖在食品安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保障食品安全:水产养殖可以提供新鲜、安全、优质的水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二是保护自然生态、提升水域生态环境:提升水域生态环境,改善水质。3月1日,农业农村部网站(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工作通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
越来越多的中高端特色农产品,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带动了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发展新道路。而在这条新道路上,阔步走来的是一批懂技术、有才干的“新农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其中的三位“新农人”的致富新思路。23岁的陶哲是湖北武汉永旺智慧农场(黄陂区永旺合作社)最年轻的农机手,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遥控搭载了北斗导航的智能无人拖拉机
今年四十岁出头的贡鸣成养殖小龙虾已有五个年头。2018年,出于对水产养殖的喜爱,贡鸣成辞掉工作,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开始了他的水产养殖之路。眼下正是本地小龙虾大量上市的时候。在延陵镇宝林村一片120亩的水塘边,龙虾养殖户贡鸣成高兴地向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小龙虾的产量喜人,比去年翻了整整一倍!”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占世界水产品产量的近半数。水产业可分为海水养殖与淡养两种。目前,海洋养殖已成为世界各国渔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但淡水养殖的重要性和潜力却被国际主流学术界忽视。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从养殖规模来看,2021年我国海水养殖行业产值规模达到4301.7亿元,占水产养殖总产值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