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练塘村成功种出“菌中皇后”,“小伞菌”成“致富菇”

上海青浦练塘村成功种出“菌中皇后”,“小伞菌”成“致富菇”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5年前 (2021-03-18)

2018年9月“乐缘”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林业总站合作在练塘涵养林开展羊肚菌试验栽培种植并取得成功。2020年7月23日,在练塘镇、青浦区绿化市容局的支持下,“乐缘”又与蒸浦村、练塘镇林业养护中心、青浦区林业站签订协议,启动了295亩林下羊肚菌栽培种植基地项目。羊肚菌不仅可以达到保健美容的效果,其本身味道也是非常鲜美的,因此很多人都在争相购买。

养鹿养鸵鸟赚大钱?是否掌握养殖技巧,才是选择特色养殖的关键

养鹿养鸵鸟赚大钱?是否掌握养殖技巧,才是选择特色养殖的关键

创业项目 特种养殖 5年前 (2021-03-15)

养鹿养鸵鸟赚大钱吗?选择特种养殖好,还是选择普通的土鸡和鸭子养殖比较好?其实,选择哪种养殖项目的关键还是看你是否掌握了养殖技术。例如在你还没有完全掌握养鹿和养鸵鸟的技术要求时,应该还是选择你熟悉的土鸡和鸭子养殖项目为好。案例:青海省甘德县岗龙乡恰不将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原特色马鹿及梅花鹿养殖产业,建设鹿养殖场及鹿产品加工厂。

现在的羊肚菌市场非常紧俏,我们基地现货被抢购一空

现在的羊肚菌市场非常紧俏,我们基地现货被抢购一空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5年前 (2021-03-13)

仲春时节是耕作时节,也是收获时节。眼下,七星关区田坝镇444个大棚的羊肚菌已全面成熟进入了采收期,每天都有数十名工人从早到晚采摘新鲜羊肚菌。“现在的羊肚菌市场非常紧俏,只要我们基地有现货就会被抢购一空。这不,福建的批发商已经在基地门口等着装车了。”田坝镇羊肚菌基地负责人王江在大棚里来回穿梭,细心指导工人采收羊肚菌。

重庆与肇州县农民:鸵鸟养殖成为致富增收新路子

重庆与肇州县农民:鸵鸟养殖成为致富增收新路子

创业故事 特种养殖 5年前 (2021-03-10)

在重庆潼南区米心镇苦竹村,村民们养殖有近400只鸵鸟,千元一只的小鸵鸟经过一年的养殖,可以卖到上万元的好价钱。而一只只壮硕的鸵鸟背后,是村民们日益鼓起来的钱包,奔小康,他们在路上……说到鸵鸟,每个人都不应该陌生。它是生活在天气比较炎热的非洲和澳洲的一种大鸟,肇州县双发乡光明村积极发展鸵鸟养殖,经济效益可观,为肇州县农民又增添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哪些菌类具有药用价值?食用菌生产有哪些特点与优势?

哪些菌类具有药用价值?食用菌生产有哪些特点与优势?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饮食健康 5年前 (2021-03-09)

菌类食品不仅仅作为食材被广泛认可,而且因其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早已被列入珍贵药材之列,香菇、木耳、灵芝等多种食用菌的药用价值常见于中国医学典籍中。香菇还具有能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香菇中含有的香菇多糖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开发出多种菇类药物和保健品。发展食用菌保健和药用制品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

种植名贵药材重楼会有哪些风险?今年想要种的快来看看!

种植名贵药材重楼会有哪些风险?今年想要种的快来看看!

中药材类 创业项目 5年前 (2021-03-08)

由于医药行业对重楼原材料的大量需求,目前重楼种植的市场风险并不高。近年来的种植户虽然增加,貌似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其实仔细观察和分析,只是换换地方而已,实际上种植面积并没有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减少,因为换地方过程中损耗了不少重楼材料。因此,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不会导致以后市场的不稳定。等到种子育苗的日渐成熟,人工小苗大量上市,那也是10年后的事情。

四川绵阳梓潼:探索“鱼苗代养”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四川绵阳梓潼:探索“鱼苗代养”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创业新闻 水产养殖 5年前 (2021-03-08)

梓潼县结合地方实际,以“水”做文章,推进集体经济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鱼苗代养由公司免费提供幼苗、养殖技术和管理,生态鱼苗回收价格高于市场价3%-5%,村集体零风险且有固定收入。刘长成说:“现在有效解决了长期肥水养鱼的问题,每年至少是5至7万元的收入,这样壮大了集体经济。”该镇对所有水库陆续收回管理权、经营权,积极探索“鱼苗代养”模式,总结思考“二三二”工作机制。

梓潼县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如何做好开春养殖清塘工作?

梓潼县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如何做好开春养殖清塘工作?

水产养殖 5年前 (2021-03-04)

截至2020年底,梓潼县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鱼种投放2100吨,实现水产品生产总量1.25万吨,产值2.5亿元。其中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500多万元,逐步解决“空壳村”问题,为乡村振兴聚集财力。池塘底部拥有大量寄生虫、细菌、疾病毒等疾病原体。做好清塘工作。许多养殖池塘普遍存在底质老化、淤泥过厚等情况,清塘工作做的好是开春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8.6万羽鹌鹑带来近50万元收入,百万鹌鹑养殖预计年利润800万元

8.6万羽鹌鹑带来近50万元收入,百万鹌鹑养殖预计年利润800万元

创业故事 家禽养殖 特种养殖 5年前 (2021-03-02)

走进博湖县塔温觉肯乡东大罕村2组双虎湖鸭养殖农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8.6万羽鹌鹑还给养殖农场带来了近50万元的收入。如今,新一批鹌鹑已经开始产蛋。每天产蛋约600公斤,后期将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从库车佳农种禽繁育专业合作社传来好消息,阿克苏地区工信局“访惠聚”驻库车市牙哈镇吾斯塘博依村工作队百万只鹌鹑养殖项目效益初显。

探访南京高淳区水产生态养殖基地,养蟹人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探访南京高淳区水产生态养殖基地,养蟹人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养螃蟹 创业故事 5年前 (2021-02-28)

随着天气转暖,广大蟹农又开始忙碌起来。连日来,南京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蟹农们正忙着为今年首次启用的标准化蟹塘消毒、增肥,投放优质蟹苗,以期金秋能有个好收成。据悉,本月底蟹苗投放工作将基本完成。以前高淳螃蟹每年亩均收益2000元-3000元,规模化养殖后预计每亩蟹塘每年可节约1000元成本,亩均效益有望实现8000元。

江西萍乡与河北唐山:铁皮石斛助农增收致富

江西萍乡与河北唐山:铁皮石斛助农增收致富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5年前 (2021-02-28)

2021年2月25日,工作人员在江西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大田村铁皮石斛组培室管理种苗。近年来,萍乡市安源区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铁皮石斛生态种植业,通过采用"公司+基地+技术培训+农户"的运营模式,形成铁皮石斛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唐山市丰润区泉河头镇罗文口村聚福缘家庭农场的工人在采摘铁皮石斛花。

洋芋粉条变“金条”,“青疙瘩”涪陵榨菜变“金疙瘩”

洋芋粉条变“金条”,“青疙瘩”涪陵榨菜变“金疙瘩”

创业故事 蔬菜加工 5年前 (2021-02-26)

提取洋芋(也叫马铃薯、土豆)淀粉、配料打芡、放入漏条机、过凉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洋芋粉条便出锅了。三角城村委会院子里,整齐晾放着一排排洋芋粉条。洋芋粉条,是青海人必备的美食,是远在省外的青海人对家乡的念想。2月20日,在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村民在田间收砍青菜头。时下,涪陵榨菜原料青菜头进入丰收季。

西北地区可以种热带水果吗?开看这个农村“热带果园”如何吸引八方来客

西北地区可以种热带水果吗?开看这个农村“热带果园”如何吸引八方来客

休闲农业 果树茶树 5年前 (2021-02-21)

木瓜、芭蕉、火龙果……这些生长于亚热带地区的水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常客”。但想吃到这样一口美味,往往需要在果实仍呈青涩之色时将其摘下,长途运输至北方。而今年新春,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园艺镇底埂村,这个远离海洋千里之外的西北农村,种出了一个“热带果园”,吸引了八方来客。“我们今年将启用一座大棚种植葡萄,做精特色农业,打造集生态、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

湖北郧阳与贵州玉屏:食用菌生产、采收忙!

湖北郧阳与贵州玉屏:食用菌生产、采收忙!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5年前 (2021-02-20)

2月18日,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野鸡坪村一家食用菌生产基地,村民在切割精选食用菌。目前,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食用菌进入收获旺季,农民采收、精选、切割、晾晒食用菌,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发展食用菌产业,在引导农户实行规模化种植的同时,引进企业建设标准化、工厂化养菌车间,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周年化生产。

湖北仙桃市先锋村:“网箱养鳝第一村”的小康路

湖北仙桃市先锋村:“网箱养鳝第一村”的小康路

养黄鳝 创业故事 5年前 (2021-02-19)

有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之称的先锋村,依托黄鳝特色养殖,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绘就“富民强村图”。如今,村集体每年收入300多万元。“这都是养鳝鱼的网箱,别看一口网箱只有4平方米至5平方米,行情好的时候,收入可达上千元。”如今,全村养鳝面积4500亩,村民90%以上都是鳝农。养鳝、卖鳝,大伙一起把黄鳝产业盘得有声有色。“社员收入都在十万元以上,多的一年能挣二三十万元。”

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计划种茶50万株!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计划种茶50万株!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休闲农业 果树茶树 5年前 (2021-02-15)

最近是种茶的好时节,在龙颈镇的尚品德茗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里,村民们正抓紧时机忙着种茶。在茶园里,村民们正忙着把一棵棵绿油油的小茶苗种下。这种茶名叫“鸿雁12号”,目前在广东种植较多。据悉,龙颈镇围绕“五大行动”的工作部署,在“北优”方面,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尤其是特色化、产业化及农旅结合的项目,因地制宜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福安强力整治海上超面积养殖违法行为,全国人委启动渔业法执法检查

福安强力整治海上超面积养殖违法行为,全国人委启动渔业法执法检查

创业新闻 水产养殖 5年前 (2021-02-09)

2021年2月7日,为巩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成效,福安常态化巡海已经成为制度。利用执法船舶高音喇叭在海上对渔民、养殖户以及沿海村庄、码头进行广泛宣传,要求养殖户共同维护通航秩序。同时,定期联合沿海乡镇开展海域巡查,严厉打击禁养区新增养殖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和清理挤占航道、锚地的水产养殖设施。

湖南绥宁:青年返乡种植有机果蔬,追逐绿色生态农业梦

湖南绥宁:青年返乡种植有机果蔬,追逐绿色生态农业梦

创业故事 果树茶树 蔬菜种植 5年前 (2021-02-09)

面对人生中又一次转行,她充满激情,说干就干,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流转土地50多亩、搭建大棚6个3.4亩,种上了草莓、蔬菜。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精品水果蔬菜,种出“安全、绿色、放心”的水果蔬菜,让群众吃得安全放心,吃得更健康、更有品质。并给自己的农场取名为食小甘有机农场,意为食甘寝宁,吃得香甜,睡得安稳

数百户鹦鹉人工繁育养殖户陷困局:养了30年咋就“突然”犯法了?

数百户鹦鹉人工繁育养殖户陷困局:养了30年咋就“突然”犯法了?

宠物 特种养殖 5年前 (2021-02-09)

养鹦鹉30年了,咋就“突然”犯法了?在河南商丘,数百户鹦鹉养殖户眼下愁眉不展,还有点担惊受怕。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地已有30年历史的人工繁育养殖费氏牡丹鹦鹉产业,已经多次被外地公安部门认定为非法销售野生保护动物。40万只鹦鹉销售受阻,相关人员被抓捕,众多养殖户资金链断裂,面临着“养不起”“卖不掉”“放不了”的困境。

湖北这个村500亩胡萝卜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价钱也给力

湖北这个村500亩胡萝卜种植基地迎来大丰收,价钱也给力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5年前 (2021-02-09)

2月2日,立春的前一天,在湖北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崔营村惠德农业蔬菜基地,20多名村民正在忙碌着收获胡萝卜。装上拖拉机的胡萝卜被转运到300米开外的加工车间,进行冲洗、分拣、装袋,然后销往全国各地。“今年行情好,500亩胡萝卜迎来大丰收。”伞福臣高兴地说,亩均产量8千斤,每斤1块5,胡萝卜丰收,价钱也给力。

内蒙古食用菌产业:小蘑菇为村民撑起“致富伞”

内蒙古食用菌产业:小蘑菇为村民撑起“致富伞”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5年前 (2021-02-06)

记者了解到,随着蘑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村民近30多人实现稳定就业,工人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富贵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冬宝说:“内蒙古香博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我们帮助特别大,为我们提供免费菌棒,教会养护方法,还会不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目前我们也积累了些经验,种的蘑菇销量还不错,

返乡创业搞养殖,—把山鸡养成“招财鸡”,年销售额500万余元

返乡创业搞养殖,—把山鸡养成“招财鸡”,年销售额500万余元

养鸡 创业新闻 野鸡山鸡 5年前 (2021-02-03)

隆冬时节,通江县铁佛镇观山坪村一段狭长的河谷上方,面积约200亩的养殖场被分割成一个个规模相当的鸡舍,家禽散养其中,悠然自得。“鸡司令”王世杰提着玉米、麦子、豆子拌的早餐,“喔……喔……”呼唤,山鸡闻声赶来,“咯”声阵阵,围绕在他身边抢起食来。对四川省巴蜀森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杰来说,山鸡是他发家致富的“金凤凰”。

一个甘肃村民的创业故事:直播卖宠物草巧致富

一个甘肃村民的创业故事:直播卖宠物草巧致富

创业故事 宠物 5年前 (2021-02-02)

“刚开始的时候,我想着继续卖家乡的土特产品,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某大型公司一个月仅宠物草就卖了1万多单,10多吨,我也萌生了卖宠物草的想法。”张丁卯说。可是,北方的宠物草到底有没有人买?别人怎么会相信宠物会吃这大山里的草?张丁卯在收草、装草、发货的空闲时间,就在现场做直播,给网友展示兔子吃草的场景,并讲解宠物饲草的投放量,让网友放心购买。

你知道吗?每吃3朵秀珍菇,就有2朵是来自福州这里!

你知道吗?每吃3朵秀珍菇,就有2朵是来自福州这里!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5年前 (2021-01-31)

靠着创业创新的“种菇精神”,下长治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变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为全省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并助力起步镇创造一个“种菇传奇”——全国每3朵秀珍菇中就有2朵来自这里。王伟介绍,公司将围绕食用菌做文章,建设生产区、加工区、体验区、品鉴区、生态循环区、观赏区等六大模块14个子项目,推出全菇宴、菇棚咖啡屋等网红项目

蔬菜产业“发新芽”,这个村庄是如何做大蔬菜特色产业的?

蔬菜产业“发新芽”,这个村庄是如何做大蔬菜特色产业的?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5年前 (2021-01-28)

有了合作社和试验田在前边探路,村民搞产业升级再也不用担心走了弯路。目前,该村已经有100多个蔬菜经营户加入了合作社。去年,有26个蔬菜大棚户调整了蔬菜种植品种,引进的特种大辣椒、番茄、黄瓜等远销北上广,每亩大棚预计比往年增收上万元。让彭善明等蔬菜大棚户更高兴的是,当地政府对蔬菜产业升级发展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镇上争引60万元、村集体配套20元对自来水进行了改造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