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2月2日,立春的前一天,在湖北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崔营村惠德农业蔬菜基地,20多名村民正在忙碌着收获胡萝卜。
装上拖拉机的胡萝卜被转运到300米开外的加工车间,进行冲洗、分拣、装袋,然后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行情好,500亩胡萝卜迎来大丰收。”伞福臣高兴地说,亩均产量8千斤,每斤1块5,胡萝卜丰收,价钱也给力。
伞福臣是东北人,曾在厦门从事过胡萝卜种植。2019年6月,伞福臣来到崔营村,流转了500亩土地,从事胡萝卜种植。“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土壤和水源。”老河口市位于汉水中游东岸,而崔营村又位于汉江的沙洲上,种植的胡萝卜水分足、口感好。“没想到来这里创业第一年,就遇到了疫情的影响。”伞福臣说,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伞福臣的惠德农业蔬菜基地种植的胡萝卜尽管丰收,却出现了滞销。“收获、清洗、分拣、装袋、装车都离不开人工。特殊时期,只能眼睁睁看着胡萝卜烂在地里。”
2020年8月,正是胡萝卜播种的季节。伞福臣组织8名拖拉机手,在20天时间内完成了500亩胡萝卜的播种。“这次我吸取疫情时人工紧张的教训,增加灌溉用电投资和分拣车间的自动化设备。”
惠德农业蔬菜基地位于崔营村外的沙洲上,距离10千伏电源和0.4千伏电源都很远,胡萝卜地里的喷灌设备过去勉强接上0.4千伏电源后,电压低,动力不足。2020年8月16日,老河口市供电公司得知惠德农业蔬菜基地的用电需求,当即为蔬菜基地提供可靠电源。有了可靠的电源作支撑,伞福臣的创业信心更足,他鼓励崔营村的富余劳动力到蔬菜基地务工,“忙碌的时候,有近百人同时劳作。”
2月2日傍晚,经过了近1个月的忙碌,500亩胡萝卜的收获接近尾声,物流车停在了加工车间门口。“今年的胡萝卜,供不应求!”伞福臣面带喜悦。
63岁的冯国云从伞福臣手里接过1745元工钱时,笑得合不拢嘴,“像我们这个岁数的老人,去哪儿都没人要,没想到在这里还能找到事儿干,还能有钱挣!”冯国云是崔营村的村民,她的爱人叫崔若太,今年64岁。1月14日,惠德农业蔬菜基地的500亩胡萝卜正式开始收获,冯国云和村里的30多名乡亲就一起加入到胡萝卜“收获大军”。“沙土地里拔萝卜,体力消耗也小。”冯国云说。崔若太的身体不好,3天前,看老伴儿每天去胡萝卜地里务工不算辛苦,就跟随老伴儿一起去干活。“一天能挣80多块钱!”
丰收田里农民工笑声朗朗,伞福臣也有了新的打算。
伞福臣在福建种植胡萝卜的同行们,目前最高亩产能达到1.8万斤,自己的胡萝卜种植技术还有待提高。由于老河口市地处鄂西北,四季分明,每年播种的有效时间有20天,“我想带动周边的村民一起来种植胡萝卜,我来传授技术,收获的胡萝卜我再帮助销售。”
“一亩胡萝卜,第一年投资5千元,后续每年投资不超过3千元。”伞福臣还为村民们算好了成本账。
小小胡萝卜,撬动新农业。伞福臣的500亩胡萝卜种植基地,正在形成蝴蝶效应,带动一方百姓实现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来源:中工网讯 (中工网记者邹明强 通讯员郭峰)责任编辑:杨晶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