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塔温觉肯乡:8.6万羽鹌鹑带来近50万元收入
走进博湖县塔温觉肯乡东大罕村2组双虎湖鸭养殖农场:
一阵阵“唧唧啾啾”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层层阁楼式的养殖笼一眼望不到头,
一只只羽色饱满、灰褐斑相间的鹌鹑,或悠闲觅食、或竞相争抢,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别小瞧这些小家伙,它们可是这方水土最受宠的“小明星”,
双虎湖鸭养殖农场负责人陈盼盼,
充分利用博湖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发展特色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径,
01
从2018年每年增加养殖1万只鹌鹑,逐年推进,保持稳步增长,年销售额达到50万元以上。
说起陈盼盼养鹌鹑,其实他也是半路出家。
2017年的一天,陈盼盼的父亲陈绳观正在养殖场捡鹌鹑蛋,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在住院期间,父亲老挂念那些鹌鹑没人喂养,儿子陈盼盼看到父亲焦急的样子,毅然辞职接过父亲养殖鹌鹑的“接力棒”。
创业之路多磨难。鹌鹑体型小,抗病能力差,从育苗到产蛋,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比养自己的孩子还要细心。初接手养殖的负责人陈盼盼白天学习搅拌饲料、鹌鹑病害防治,深夜值班喂养鹌鹑,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02
县卫生健康委员会驻村工作队得知后,主动帮他联系专家上门提供技术指导,介绍养殖经验,陈盼盼逐渐掌握了控温、控湿、防疫等技术要点。闲余时间,工作队员帮他打扫禽舍卫生、捡鹌鹑蛋等相关工作。
在工作队的帮助和引导下,陈盼盼不仅很快理顺了家里这一摊子事,到了年底,这1万羽鹌鹑给家里带来了近5万元的收入。
这5万元的“第一桶金”让他坚定了继续养下去,并扩大规模的想法。
03
如何让贫困户的扶贫资金钱生钱?
东大罕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郭秀梅思前想后,觉得搞特色养殖不错。养鹌鹑不但成熟早、产蛋多,生产周期短,见效快,而且鹌鹑蛋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在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很大。
为了打消村民疑虑,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工作队员多次登门讲政策、讲利益、讲分红时。
25户贫困户积极入股到东大罕村双虎湖鸭养殖农场,同时还带动周边贫困户到鹌鹑场捡蛋务工,15元每小时,提高贫困户收入。
“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坚信村第一书记能带大伙儿挣钱致富。”71岁的贫困户童柱元坚定地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8.6万羽鹌鹑还给养殖农场带来了近50万元的收入。
如今,新一批鹌鹑已经开始产蛋。每天产蛋约600公斤,后期将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牙哈镇:百万鹌鹑养殖预计年利润800万元
1月18日,从库车佳农种禽繁育专业合作社传来好消息,阿克苏地区工信局“访惠聚”驻库车市牙哈镇吾斯塘博依村工作队百万只鹌鹑养殖项目效益初显。
经过技术员的精心孵化和养殖,3.26万枚鹌鹑种蛋通过孵化器孵化出了2.2万只鹌鹑雏鸟,育苗42日龄产下第一枚鹌鹑蛋。鹌鹑蛋比鸽子蛋要小,重量只有10克左右,营养价值是鸡蛋的三倍。
目前该项目立体式鹌鹑笼正在全面加快组装,通过入笼养殖,后期日产蛋量将逐步增加,预计日产蛋可达1万枚左右。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由阿克苏地区工信局驻村工作队总负责,会同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库车市相关部门,通过合作社围绕消薄(即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试点项目加大实施力度。阿克苏地区工信局与驻村工作队、牙哈镇政府、合作社深入交流,确定发展思路,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许建忠介绍,该项目实施后,将覆盖牙哈镇5个行政村,受益群众7412人。预计年收益达3230万元左右,年耗基础成本约2045万元,预计年利润800—1000万元左右,将有力改善村集体经济状况,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助力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专题系列中第5 / 8篇:10鹌鹑与鸵鸟:特禽养殖可行性研究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