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的红薯“三粉”加工,每天可生产5000多斤,年入70多万元

这个村的红薯“三粉”加工,每天可生产5000多斤,年入70多万元

创业故事 薯制品米制品 4年前 (2021-12-31)

进入冬季,正是加工“三粉”的季节,走进安徽省界首市泉阳镇王付全村粉丝加工车间,粉面搅拌机、打粉机,机声隆隆。“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靠‘三粉’加工,红薯是当地群众种的,我们把它收回来以后,加工成粉面,再加工成粉丝、粉皮粉粽,现在我们每天可以生产5000多斤,今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70万元。”泉阳镇王付全村党总支书记王允龙说。按照以下方法保存的红薯,即使放了2个月,吃起来还是香甜的。

全国“十四五”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印发,上海举办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全国“十四五”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印发,上海举办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创业新闻 家畜养殖 家禽养殖 4年前 (2021-12-22)

近日,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系统总结“十三五”以来畜牧兽医工作成效,全面分析判断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对“十四五”时期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作出系统安排。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积极引导畜牧兽医全行业了解掌握“十四五”期间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推动各省(区、市)畜牧兽医工作的谋划和开展,强化督促检查,力争使《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湖北竹山有“拐枣”,亦药亦果亦富民,附人工种植方法

湖北竹山有“拐枣”,亦药亦果亦富民,附人工种植方法

创业故事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1-12-21)

走进湖北省竹山县竹坪乡,套种在茶叶地里的成千上万株拐枣树,散发出醇厚、清香的甘甜味,十分诱人。当地村民正在忙着对鲜拐枣初加工,为酿拐枣酒备料。我国拐枣的栽培和食用历史,至少在2000多年以上。它是原产我国的一种果树。它的种植历史已经比较长了,但拐枣这种植物的在地球上存活的时间更长,拐枣这种植物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000多万年,堪称果树中的“活化石”。拐枣果树的人工种植方法

何谓半成品菜?我国有哪些半成品菜生产企业?

何谓半成品菜?我国有哪些半成品菜生产企业?

农产加工 4年前 (2021-12-21)

所谓半成品菜,就是将食材预先加工好,通常七成熟并且已经有过调味,稍加配菜回锅后即可食用的一种方便快捷菜品。半成品菜因快捷、实惠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用餐模式。半成品菜不同于成品菜(外卖),所有的食材均切好、配料配好,顾客带回家后直接下锅,省时省力,颇受生活节奏较快的年轻人欢迎。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餐饮需求的改变,惠康抢抓机遇,遵循中央厨房运营模式,先后创立了“谷言”、“捷百味”

2022年种植食用菌的创业前景怎样?有什么创业价值?

2022年种植食用菌的创业前景怎样?有什么创业价值?

创业项目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12-20)

栽种食用菌只需棉壳、玉米秸秆、木屑、玉米秸杆、稻草、油菜子壳、豆秆等农业和林业废弃物中的一切一种或几类混合作主料,配上麦麸、玉米面粉等辅材就可生产。这种原材料在中国经常可以看到,原料易取而价格划算,项目投资少。并且,食用菌生长发育快,周期时间短,如香菇种植后一个月出菇,2个月取回成本费,四到五个月为一个周期时间,投入产出比可以超过1:2以上,盈利比1:1以上,是一项非常好的家庭副业和致富门路。

北纬31°地带:湖北优质香菇产业大基地!稳居省级出口农产品“第一把交椅”

北纬31°地带:湖北优质香菇产业大基地!稳居省级出口农产品“第一把交椅”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12-20)

刚刚闭幕的湖北首届农博会,湖北食用菌(香菇)产业链大放异彩。除了首度移师武汉的随州菇博会端出丰盛的“随州香菇”大餐,食用菌产业链展示专区里,干菇、香菇酱、香菇脆等产品琳琅满目,香飘全场。地处“北纬31°香菇黄金带”的8个县市区——随县、广水、曾都、郧阳、房县、南漳、远安和钟祥,已形成香菇大基地生产、大市场交易、大规模加工、大批量出口的“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产业格局,产业地位处于全省之首、全国前列。

江苏阜宁有哪些农产品公用品牌?蓟州区采用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

江苏阜宁有哪些农产品公用品牌?蓟州区采用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12-19)

在这场比赛中,东台西瓜、射阳大米、盱眙龙虾、阜宁黑猪、邳州白蒜、兴化大闸蟹、宜兴红、响水西兰花、泗洪大米、阳山水蜜桃等品牌纷纷亮出核心竞争力,将一个个生动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展现给评委和消费者。蓟州区通过全国大型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等,树立品牌形象,打响品牌效应,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电商销售,通过抖音、天猫、京东等线上店铺,带动线上销售热潮,提高“蓟州农品”在全国市

昭通市:大力发展万寿菊产业,2022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投资小见效快

昭通市:大力发展万寿菊产业,2022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投资小见效快

中药材类 创业项目 花卉苗木 4年前 (2021-12-16)

据了解,万寿菊耐寒耐旱,适应种植区域在海拔1500米至3200米。种植万寿菊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每亩只需投入300元左右,这让农民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苏甲乡渔坝村3组村民康山俊由于2021年没种植万寿菊,心里还有些后悔,他计划2022年种植150亩万寿菊。1.发酵:采收的万寿菊鲜花,通过输送装置或人工放置到发酵池密封发酵,大概15天-20天左右。经过发酵工序后,万寿菊就会被送到颗粒生产车间,甩

做竹制品加工厂有发展前景吗?这个山区小镇的竹品加工企业就有10多个

做竹制品加工厂有发展前景吗?这个山区小镇的竹品加工企业就有10多个

农产加工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1-12-15)

竹制品加工项目发展前景好吗?据了解,我国竹材相关产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76.9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38.94亿元,竹制品在建材、家具、日用、餐具等领域的频率越来越高,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而且随着竹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产品品种及品质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改善,生产和经营成本大幅下降,竹制品消费将完全摆脱过去区域消费的特征,更多的符合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理念且性价比高的竹制品进入到消费领域。

安徽:推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启动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

安徽:推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启动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

农产加工 4年前 (2021-12-12)

12月10日,农业农村部与安徽省在京举行工作会谈,签署共同推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合作框架协议。希望农业农村部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打造生产能力稳固、加工提档升级、销售渠道畅通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带动安徽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日前我省部署启动实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根据计划,今年首先遴选13个品种19个基地,试点构建2个农产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综

小小香菇的产业致富故事,打造香菇种植到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条

小小香菇的产业致富故事,打造香菇种植到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条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12-06)

阜平县食用菌办公室副主任刘光东表示,小小香菇能成为顾家台的富民产业,得益于全县食用菌产业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目前,阜平食用菌产业不仅从品种研发到制棒,从香菇种植到产品深加工,从冷鲜收储到冷链物流,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还凭借产业规模和高品质掌握了市场定价权,为包括顾家台在内的全县菇农抵抗市场风险提供了强大后盾。

我国审定通过三个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镇原县打造百亿级肉鸡产业链

我国审定通过三个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镇原县打造百亿级肉鸡产业链

养鸡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12-05)

2021年12月3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和思玛特(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沃德188”等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我国肉鸡市场将拥有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近年来,镇原县把肉鸡产业作为全县首位产业来抓,以创建国家现代肉鸡产业园区为目标,倾力打造百亿级肉鸡产业链条,推动1.2亿只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

长治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增量居山西全省第一,跨界创新大有作为!

长治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增量居山西全省第一,跨界创新大有作为!

农产加工 4年前 (2021-12-05)

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前三季度,长治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总量162.1亿元、增量80.1亿元,增量位居山西省全省第一,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202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23.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7.3万家,加工转化率提升到68%,吸纳3000多万人就业,辐射带动了1亿多小农户增收,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需求。加工是农业产业体系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

黑鱼全面涨价:3大因素刺激黑鱼上演“疯狂大逆转”

黑鱼全面涨价:3大因素刺激黑鱼上演“疯狂大逆转”

养鱼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12-05)

“大规格老鱼价格涨得太凶了,带动了其他规格的黑鱼全面涨价,从国庆节到现在连续涨了2个月了,今年黑鱼价格是最近四年最好的价格了”,广东珠三角地区黑鱼流通商告诉水产养殖网,由于最近老鱼抓一塘少一塘,再加上市场对大规格老鱼的需求量不小,导致收购价格不断上涨。广东作为全国养黑鱼最多的产区,广东鱼价的走势也影响着其他产区的价格,比如在2019年广东黑鱼最惨的时候,浙江山东的价格也都是7块多点点

猪瘟:2021猪瘟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乐山市紧抓非洲猪瘟防控不放松

猪瘟:2021猪瘟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乐山市紧抓非洲猪瘟防控不放松

养猪 饮食健康 4年前 (2021-12-04)

12月2日,2021猪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消灭猪瘟,我们的使命”。研讨会聚焦猪瘟、非洲猪瘟科技研究热点难点,探讨我国乃至全球猪瘟净化根除策略及非洲猪瘟防控方案。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出席并讲话。乐山市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非洲猪瘟防控部署和要求,压实各方防控责任,紧盯养殖生产、调运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健全常态化防控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视频:越南夫妇在湖南种植一种珍贵中药材,三年出货,如今身价上千万

视频:越南夫妇在湖南种植一种珍贵中药材,三年出货,如今身价上千万

中药材类 创业视频 4年前 (2021-12-03)

视频:越南夫妇在湖南种植一种珍贵中药材,三年出货,如今身价上千万。五指毛桃是桑科植物粗叶榕的干燥根。五指毛桃味辛、甘,药性平和。归肺、脾、胃、大肠、肝经。五指毛桃主要成分是香粜豆素垍頭樤、挥发油、甾类、黄酮、多酚、多糖、氨基酸、矿质元素等。其中,香豆素是主要活性成分。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宅经济”风口下预制菜行业崛起,广东以预制菜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业

“宅经济”风口下预制菜行业崛起,广东以预制菜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加工 4年前 (2021-11-26)

在“懒人经济”的催生及“宅经济”风口下,这种省时、健康、高性价,且不需要洗菜、择菜的预制菜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2021年天猫“双11”期间,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亮眼的数据背后,也宣告着预制菜行业的崛起。据天猫十大新年货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期间,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16倍。近日,在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上,各种预制菜名品集中亮相。

共享农庄的模式、背景与设计,海南出台11条措施支持共享农庄发展

共享农庄的模式、背景与设计,海南出台11条措施支持共享农庄发展

休闲农业 4年前 (2021-11-23)

海南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解决共享农庄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题”,促进共享农庄健康有序发展,把共享农庄作为乡村振兴有力抓手。共享农庄是一种农村开发模式,其以线上—线下—游客三方组成,由公司或外来资本整合资源。其中线上端包括互联网平台,线上合作商家;线下端包括实体商家、当地资源和劳动力;客户端即消费游客或潜在游客,包括城市居民或互联网使用者

“饿了么”升级买菜业务,近1000种菜品可提前加工

“饿了么”升级买菜业务,近1000种菜品可提前加工

创业新闻 蔬菜加工 4年前 (2021-11-22)

近日,饿了么宣布已联合锅圈食汇、叮咚买菜、钱大妈以及菜老包、旗鱼等数十家行业头部,在部分地区上线加工、包装,和净化服务,覆盖商品SKU数量近1000种。在此基础上,饿了么针对冬季还进一步推出区域特色的火锅食材搭配服务,为用户实现一键式购买的需求。不过,现实情况是目前线下菜场大多不能提供加工服务,部分生鲜电商平台具备自加工能力,但加工水平参差不齐,也无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天柱县:万亩“油茶林+生态土鸡”产业模式串起乡村致富链条

天柱县:万亩“油茶林+生态土鸡”产业模式串起乡村致富链条

养鸡 创业故事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11-20)

白市镇三间桥油茶林示范基地主人杨平说,他多年在300多亩的油茶林下养鸡,县里有了两条产业链,他每年出栏的1万多只油茶鸡和出产的20多万斤油茶果不愁销路。每年养鸡收入80多万元,油茶果收入50多万元。村中入股种植油茶的42户村民分红最多的达1.1万元,分红最少的也有几千元。村中和附近村寨60多人在油茶基地施肥、拣油茶果,人均就业每年有4000多元的进项。到2025年,天柱县油茶林总面积达50万亩,油

创业故事:这个食用菌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农业创业创新园区

创业故事:这个食用菌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农业创业创新园区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11-14)

近日,记者来到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是一排排食用菌大棚。在泾龙村,小小的蘑菇已经发展成了大产业,成了当地的主导产业。而这大棚的主人就是宁夏青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立勇。经过苏立勇的努力,宁夏青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业创业创新园区,目前也是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引进的羊肚菌新品种试种,经过多年研究探索,目前单产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

80后姑娘返乡创业做农产加工“新农人”,直播带货拉动千万销售额

80后姑娘返乡创业做农产加工“新农人”,直播带货拉动千万销售额

农产加工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11-13)

这位来自山东临朐的80后山村姑娘,放弃大城市打拼十几年的事业,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在当地发展种植基地2000多亩,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借助农村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土特产源源不断地发往大中城市,带动乡亲们致富,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农人”。6年的付出,让刘兴伟获得“丰收”,绿色农产品实现了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销售额去年超过千万元。如今,父母用行动支持女儿,父亲在种植基地帮着照看,母亲在工厂

瓜蒌种植项目:市场行情三年低迷后迎来上涨,亩收入达1.5万元

瓜蒌种植项目:市场行情三年低迷后迎来上涨,亩收入达1.5万元

中药材类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1-11-13)

瓜蒌,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其商品又分为瓜蒌子、瓜蒌皮等。瓜蒌系列品种在前两年行情均显低迷,进入2021年7月后,市场行情迎来明显好转上涨趋势!“今年是个丰收年!”福庆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占尧一边笑着讲话,一边拿把剪刀,手起瓜落,动作娴熟。今年是他种植瓜蒌的第三年,也从投入期进入到了收获期,每亩瓜蒌综合收入在12000-15000元之间,他这片400多亩的种植基地年收入约达500万元。

长春千亩有机水稻“走俏”市场,庆安县有机稻田里住进鱼虾鸭

长春千亩有机水稻“走俏”市场,庆安县有机稻田里住进鱼虾鸭

创业新闻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11-12)

入冬后,正当大多数农民开始“猫冬”时,一辆辆货车开进九台区九郊街道聂家村的南山群英汇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烘干、清理、磨米、分装……稻米飘香的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忙着将新大米发往全国各地。近日,8000只鸭雏、200斤小龙虾和500斤鱼苗,被投放进庆安县东禾农业集团的万亩有机稻田。“这些鸭鱼虾在稻田里有浑水增温除虫除草的功效,同时它们的粪便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肉质也比养殖的要好。”技术员王可荣说

走进袁家湾村:天下百合第一村,甘肃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走进袁家湾村:天下百合第一村,甘肃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休闲农业 4年前 (2021-11-11)

初秋九月,站在袁家湾村一眼望去,连片的百合苗郁郁葱葱。近年来,袁家湾村紧扣村情实际,积极转变思路,抓好产业转型发展,探索出“党建+百合产业+乡村旅游”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2016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市级小康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袁家湾村总耕地面积1799亩,气候凉爽温润,土层深厚松软且排水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百合种植条件,历来有‘天下百合第一村’的美称。”袁家湾村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