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我国审定通过三个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2021年12月3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通过福建圣泽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北农业大学和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圣泽90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广东佛山市新广农牧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广明2号”,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和思玛特(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沃德188”等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我国肉鸡市场将拥有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
据介绍,这3个白羽肉鸡品种生产性能的特点是体型大、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适合生产分割鸡肉,方便制作快餐、团餐及深加工制品,这将丰富国内肉鸡市场品种,更好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需求。这是我国畜禽企业与科研机构在国家有关方面支持下,十余年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潜心躬耕的初步成果,表明我国畜禽育种取得可喜进展、迈出重要一步。
从畜禽育种科学规律看,品种性能提升是一个持续精进的过程。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方面深入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部署,加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种质资源基础,用好现代生物技术,加强种源疫病净化,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产业化应用,不断提高我国自主培育品种性能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镇原县打造百亿级肉鸡产业链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近年来,镇原县把肉鸡产业作为全县首位产业来抓,以创建国家现代肉鸡产业园区为目标,倾力打造百亿级肉鸡产业链条,推动1.2亿只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
2018年10月,镇原县成功引进白羽肉鸡行业龙头企业福建圣农集团入驻,并与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成立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规划投资60亿元建设1.2亿只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拟通过“抓生产”“抓扩能”“抓上市”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助推全县农业转型升级、农户增收致富、县域经济提速的目的。
9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屯字镇包城行政村瓜坪自然村的圣越农牧苗鸡孵化中心实地采访。干净整洁的生产厂区、全自动的孵化育苗过程,颠覆了人们对鸡苗孵化的传统认知。
据介绍,该孵化中心于今年3月23日投产使用,采用世界领先的农业4.0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模式,配备智能箱体式孵化器,拥有先进的种蛋处理自动化、落盘自动化和活胚鉴别等技术,使种蛋收集-入孵-出雏-分级的整个孵化流程,做到了全自动化的高效精准控制。该孵化中心已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务工100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瓜坪苗鸡孵化中心,是甘肃圣越1.2亿只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中的重要一环。该项目达产运行后,可实现年创税3亿元以上,带动全县规模化种植玉米70万亩,直接解决用工1万人,间接带动5万户10万人就业,促进种植养殖、冷链包装、餐饮住宿、商贸物流、交通运输、建筑房产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借助项目落地东风,依托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契机,镇原县谋篇布局加快发展肉鸡养殖、屠宰、肉品加工、熟食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的扩建,健全肉鸡企业化运作、工厂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全产业链。
据介绍,镇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形成了以城关、临泾、南川、屯字、上肖、中原等12个重点乡镇为核心的种鸡孵化、肉鸡养殖区。园区通过对鸡肉的精深加工,实现了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中低档向高档、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实现了产业链延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截至目前,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投资50.17亿元,投入运营孵化中心2个、种鸡场11个、肉鸡场27个、肉鸡加工厂1个、饲料厂1个、有机肥厂2个。今年已饲养肉鸡3257万只,存栏495万只,生产鸡肉产品5.6万吨,生产饲料12.4万吨。
据了解,通过发展肉鸡产业,镇原县将探索形成集饲料种植到肉鸡繁育到屠宰分割再到熟食加工,直至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建成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白羽肉鸡产业体系。同时,形成以“种—饲—养—加—销—余料转化”六大板块和“资源—产品—废 弃物—再生资源”的高质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