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青浦练塘村成功种出“菌中皇后”,“小伞菌”成“致富菇”
2018年9月“乐缘”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林业总站合作在练塘涵养林开展羊肚菌试验栽培种植并取得成功。2020年7月23日,在练塘镇、青浦区绿化市容局的支持下,“乐缘”又与蒸浦村、练塘镇林业养护中心、青浦区林业站签订协议,启动了295亩林下羊肚菌栽培种植基地项目。羊肚菌不仅可以达到保健美容的效果,其本身味道也是非常鲜美的,因此很多人都在争相购买。
2018年9月“乐缘”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市林业总站合作在练塘涵养林开展羊肚菌试验栽培种植并取得成功。2020年7月23日,在练塘镇、青浦区绿化市容局的支持下,“乐缘”又与蒸浦村、练塘镇林业养护中心、青浦区林业站签订协议,启动了295亩林下羊肚菌栽培种植基地项目。羊肚菌不仅可以达到保健美容的效果,其本身味道也是非常鲜美的,因此很多人都在争相购买。
仲春时节是耕作时节,也是收获时节。眼下,七星关区田坝镇444个大棚的羊肚菌已全面成熟进入了采收期,每天都有数十名工人从早到晚采摘新鲜羊肚菌。“现在的羊肚菌市场非常紧俏,只要我们基地有现货就会被抢购一空。这不,福建的批发商已经在基地门口等着装车了。”田坝镇羊肚菌基地负责人王江在大棚里来回穿梭,细心指导工人采收羊肚菌。
鸵鸟全身都是“宝”,鸵鸟皮供给意大利某奢侈品品牌做皮具,鸵鸟蛋做蛋雕工艺品,鸵鸟肝脏打碎做高档宠物饲料,鸵鸟油做化妆品。为把行业搞活,刘福辰“花式”开发鸵鸟经济,成为行业里的“鸵鸟大王”。“今年1月,我国将非洲黑鸵鸟列入特种畜禽的引入品种。”刘福辰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鸵鸟养殖业形成产业化。未来,刘福辰计划把养殖场改造成观光农业园
在重庆潼南区米心镇苦竹村,村民们养殖有近400只鸵鸟,千元一只的小鸵鸟经过一年的养殖,可以卖到上万元的好价钱。而一只只壮硕的鸵鸟背后,是村民们日益鼓起来的钱包,奔小康,他们在路上……说到鸵鸟,每个人都不应该陌生。它是生活在天气比较炎热的非洲和澳洲的一种大鸟,肇州县双发乡光明村积极发展鸵鸟养殖,经济效益可观,为肇州县农民又增添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说起山东莘县,别说其他省份,就连山东省内也有不少人没听过。但莘县很早就成了“中国蔬菜第一县”,其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域之首。不过,莘县这个第一当得却并不好受,因为客观上面临着品牌影响力弱、农产品市场话语权低等诸多“痛点”。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莘县蔬菜产业也开始向数字化加速转型,莘县智慧农业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创业者。吴彦㛃一直有个“柑橘梦”,这个“梦”犹如一张拼图,正在逐渐完整。她说,下一步计划是打造面向全球的柑橘全产业链平台。该平台将涵盖苗木输出、基地果园管理、鲜果销售、橙汁贸易、技术输出、科技转化等内容,并将通过“1+N”模式孵化、培育更多农业品牌,共同生产、提供更多健康食品。
走进博湖县塔温觉肯乡东大罕村2组双虎湖鸭养殖农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8.6万羽鹌鹑还给养殖农场带来了近50万元的收入。如今,新一批鹌鹑已经开始产蛋。每天产蛋约600公斤,后期将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从库车佳农种禽繁育专业合作社传来好消息,阿克苏地区工信局“访惠聚”驻库车市牙哈镇吾斯塘博依村工作队百万只鹌鹑养殖项目效益初显。
随着天气转暖,广大蟹农又开始忙碌起来。连日来,南京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蟹农们正忙着为今年首次启用的标准化蟹塘消毒、增肥,投放优质蟹苗,以期金秋能有个好收成。据悉,本月底蟹苗投放工作将基本完成。以前高淳螃蟹每年亩均收益2000元-3000元,规模化养殖后预计每亩蟹塘每年可节约1000元成本,亩均效益有望实现8000元。
“今年是羊肚菌试种植的头一年,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亩产能够达到五六百斤,效益也还是比较可以的。”汪为民介绍,种植菌类十分考验技术与细心程度,温度、土壤、湿度等,对菌类的影响非常大。“前两年儿子回来了,帮着一起种植,分担了我的压力,也带回了新思路。”目前该公司在白花镇火地村共有5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有羊肚菌、黑皮鸡枞菌等食用菌。
提取洋芋(也叫马铃薯、土豆)淀粉、配料打芡、放入漏条机、过凉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洋芋粉条便出锅了。三角城村委会院子里,整齐晾放着一排排洋芋粉条。洋芋粉条,是青海人必备的美食,是远在省外的青海人对家乡的念想。2月20日,在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村民在田间收砍青菜头。时下,涪陵榨菜原料青菜头进入丰收季。
新春时节,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境内,红彤彤的草莓成为最喜庆的装扮,这一颗颗小小的草莓,带动起一个致富产业,也助力长丰县从脱贫走向乡村振兴。这个春节,39岁的长丰县水湖镇拐王村村民闫如广比往常任何时候都忙。“今年草莓大丰收,草莓长得快,一茬接着一茬长。”闫如广说,春节期间草莓的价格也好,能卖到约40元每斤。长丰县还规划建设了面积3.96平方公里的草莓小镇。
张华敏边喂食边说:“白鸽养殖投入低,风险小。平常有技术员进行免费技术指导。销售这块也不用操心,养殖基地的人直接过来拉货,价格随行就市。”鸿祥鸽业基地占地70余亩,拥有养殖车间10个,现有白鸽3万只,实现利润200多万元。“刚开始先尝试着养一两千对白鸽,养殖过程中我发现出产率相当高,一对一年下来就是80多块钱,养殖效益相当好,我就寻思着扩大规模。”张心玉说。
有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之称的先锋村,依托黄鳝特色养殖,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绘就“富民强村图”。如今,村集体每年收入300多万元。“这都是养鳝鱼的网箱,别看一口网箱只有4平方米至5平方米,行情好的时候,收入可达上千元。”如今,全村养鳝面积4500亩,村民90%以上都是鳝农。养鳝、卖鳝,大伙一起把黄鳝产业盘得有声有色。“社员收入都在十万元以上,多的一年能挣二三十万元。”
王世亮在北京从事IT行业,收入十分可观。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特菜’这一市场,于是,2006年,他决定辞职,回到家乡辛兴镇任家朱庙村,租了20亩地开始建棚种菜。而这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里,他的特菜不仅远销上海、江苏、浙江、海南、哈尔滨等地,卖出几百万的利润,还打响了“诸城特菜”这一品牌。他的“青鸟农庄”特菜基地,更是引领着农耕新时尚的浓郁氛围。
春节临近,坐落在南昌县蒋巷镇立新村的江西瑞升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门前,高高挂起了一对喜庆的红灯笼,门两旁贴上了“生意兴隆”的对联。“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我们新宰杀的鸡鸭、土鸡蛋等农产品,两天内就可以通过快递到达全国各地。公司销售规模还会不断扩大!”马月介绍道,公司发展起来,养殖规模越扩越大,需要扩招养殖员。
近日,总投资4.5亿元的罗牛山儋州乐满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正式投产。记者在该基地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清理消杀猪舍、排检仪器设备,做好防疫检测。罗牛山将以儋州乐满2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为核心,在儋州打造“猪-沼-果-林-肥”模式为主的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实现高效种养结合,变废为宝、资源再生,为周边农户和种植基地提供有机肥、沼气、灌溉用水等。
面对人生中又一次转行,她充满激情,说干就干,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流转土地50多亩、搭建大棚6个3.4亩,种上了草莓、蔬菜。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精品水果蔬菜,种出“安全、绿色、放心”的水果蔬菜,让群众吃得安全放心,吃得更健康、更有品质。并给自己的农场取名为食小甘有机农场,意为食甘寝宁,吃得香甜,睡得安稳
2月2日,立春的前一天,在湖北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崔营村惠德农业蔬菜基地,20多名村民正在忙碌着收获胡萝卜。装上拖拉机的胡萝卜被转运到300米开外的加工车间,进行冲洗、分拣、装袋,然后销往全国各地。“今年行情好,500亩胡萝卜迎来大丰收。”伞福臣高兴地说,亩均产量8千斤,每斤1块5,胡萝卜丰收,价钱也给力。
“这就是咱合作社的主打品种南美白对虾,在市场上卖得特别好,这一茬能卖到春节之前。”温热湿润的养殖室内,虾池整齐排列,看着满池活蹦乱跳的对虾,黄骅市广鑫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东高兴地介绍说。“现在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厂每年能向市场供应14万斤成虾,平均每天5000斤到6000斤左右,经济效益不错。”提及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前景
今年40岁的张少敏投资500万元,建起了一座可容纳3000头育肥生猪的智能化生猪养殖场。张少敏说:“我创办的这个生态智能化养殖场从投料、饮水、药物保健、疫情防控、环境温度控制到粪污清理均由一台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操控运行,节省人工成本,减少生猪与外界接触风险。猪场目前存栏3000头,预计年出栏6000头,实现产值500万元。”
鲳鱼为什么这么贵?小时记者打听到,昨天已经立春,而鲳鱼号称春日第一鲜,是这个季节最好吃的海鲜,肉质紧实鲜美,外观也是洁白如玉。“如果是刚刚捕捞上来的(宁波人称之为热气货),品相好,全身没有掉一片鳞的,肯定能卖出好价格。”一位水产老板说道。“白鲳价格一天一个价,昨天冲到(每斤)500啦!”
春节临近,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微型菇房”的工作人员忙着采收、分拣双孢菇,供应各地市场。近年来,滦平县立足食用菌产业基础,通过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研发,打造具有占地面积小、具有可智能化管控等特点的“微型菇房”,采取统一提供培养基料、技术培训指导、收购产品、加工销售的企业农户联营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
“刚开始的时候,我想着继续卖家乡的土特产品,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某大型公司一个月仅宠物草就卖了1万多单,10多吨,我也萌生了卖宠物草的想法。”张丁卯说。可是,北方的宠物草到底有没有人买?别人怎么会相信宠物会吃这大山里的草?张丁卯在收草、装草、发货的空闲时间,就在现场做直播,给网友展示兔子吃草的场景,并讲解宠物饲草的投放量,让网友放心购买。
鸡枞菌又叫鸡肉丝菇,是一种大型菌盖,素有“野生食用菌之王”的美誉。其营养功效丰富,市场价格昂贵,因此也吸引了不少种植户的目光。济南市历城区苌家庄村寒雾缭绕,位于此处的济南林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大棚内却温暖潮湿。伴着轰鸣的机器声,一朵朵黑皮鸡枞菇在架子上茁壮成长,肥肥胖胖的身影显得分外可爱。附:鸡枞菌栽培技术
靠着创业创新的“种菇精神”,下长治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变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为全省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并助力起步镇创造一个“种菇传奇”——全国每3朵秀珍菇中就有2朵来自这里。王伟介绍,公司将围绕食用菌做文章,建设生产区、加工区、体验区、品鉴区、生态循环区、观赏区等六大模块14个子项目,推出全菇宴、菇棚咖啡屋等网红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