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发新芽”,这个村庄是如何做大蔬菜特色产业的?

蔬菜产业“发新芽”,这个村庄是如何做大蔬菜特色产业的?

5年前 (2021-01-28)

有了合作社和试验田在前边探路,村民搞产业升级再也不用担心走了弯路。目前,该村已经有100多个蔬菜经营户加入了合作社。去年,有26个蔬菜大棚户调整了蔬菜种植品种,引进的特种大辣椒、番茄、黄瓜等远销北上广,每亩大棚预计比往年增收上万元。让彭善明等蔬菜大棚户更高兴的是,当地政府对蔬菜产业升级发展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镇上争引60万元、村集体配套20元对自来水进行了改造

西藏林芝市:小小藏香猪“拱”出致富小康路

西藏林芝市:小小藏香猪“拱”出致富小康路

5年前 (2021-01-26)

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猪种,林芝气候湿润、植被茂盛,为适合放养的藏香猪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因口感鲜美让食客赞不绝口。近些年,藏香猪的销路越来越广,也让林芝村民的致富道路越来越宽。“三区三州”行,走进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甲竹村。村民乔顿珠过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却成为了当地的致富能手。这种转变是怎样发生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女大学生回乡创业养牛,订单农业预售方式,高品质牛肉被预定一空

女大学生回乡创业养牛,订单农业预售方式,高品质牛肉被预定一空

5年前 (2021-01-26)

马啸小黄牛一直供不应求。陈柳主要采用的是预售方式,做订单农业,即客户先下单,农户再养牛。客户可以到养殖现场亲自看牛,什么时候宰杀也由客户决定,往往产品一经上线就销售一空。陈柳公司的养殖规模已从创业初期的100头牛增加到2000多头,每头牛的利润也从最初的2000元增加到7000元。在抖音上,陈柳的名字是“柴刀帮帮主”,目前已经有8万多粉丝。

80岁高龄的辣椒种植达人!培育出3米高辣椒树,产期达3年之久

80岁高龄的辣椒种植达人!培育出3米高辣椒树,产期达3年之久

5年前 (2021-01-24)

辣椒的种植,按照常规理念,都是一年一种,种完采摘完毕后就要拔除,再种植;但是,在湖南省却有一位辣椒种植达人,80岁的高龄,一点也没闲着,种出一棵高达3米的辣椒树,这棵辣椒树一年能产10多斤辣椒,产期长达3年之久!太神奇了!这个高产高质的辣椒还未在全国各地区市场推广开来,目前还只是在培育试验阶段,要入市还需要一段时间!大家伙期待吗?

返乡创业养羊故事:爱“泡”羊圈的女大学生!

返乡创业养羊故事:爱“泡”羊圈的女大学生!

5年前 (2021-01-23)

家住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合道镇的王美玲,2012年毕业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工作会和羊扯上关系。“听说家乡有很多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我就想着回来尝试一下,挑战自己。”2019年,环县成立大学生养羊产业协会,在填补产业发展人才缺口的同时,为年轻力量干事创业搭建了施展拳脚的平台。

广西田林八亨村:他的养殖火鸡让生活“火”起来

广西田林八亨村:他的养殖火鸡让生活“火”起来

5年前 (2021-01-22)

走进田林县者苗乡八亨村韦桂荣的火鸡养殖场,还没走近鸡舍,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鸡鸣声,鸡圈里各色火鸡交杂在一起。“这两年,八亨村养的火鸡在田林市场备受欢迎,尤其是县城客商特别青睐。”该乡党委书记廖瑜说,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火鸡养殖的队伍中来,火鸡养殖已经成为八亨村的特色产业,相信八亨村村民们的产业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稳,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勉县乡村“牛司令”带领农民一起“牛”,全村养殖大户发“牛财”

勉县乡村“牛司令”带领农民一起“牛”,全村养殖大户发“牛财”

5年前 (2021-01-18)

王关录是个有心人,在养牛过程中,他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牛经。不到三年时间,他家的养殖规模发展到了22头,成了远近闻名的“牛司令”。2016年王关录正式脱贫摘帽,2019年他被武侯镇党委表彰为“脱贫致富创业带头人”。现在,养牛的基本防疫问题和日常疾病,他都可以轻松处理。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26户养殖大户发“牛财”,每家养牛3至8头不等。

阿里加码农业“最先一公里”科技投入,冬天也有新鲜的“枝头水果”

阿里加码农业“最先一公里”科技投入,冬天也有新鲜的“枝头水果”

5年前 (2021-01-17)

在互联网行业中率先布局“最先一公里”的阿里巴巴,2020年在全国建成五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进入新年以来,五大产地仓都在引入新的智能设备,提升科技含量。过去,耙耙柑的分选主要靠人工,且不测糖度。由于技术问题,柑橘类的机器分选,带叶带把的实现难度高。自1月8日起,通过阿里成都产地仓的全新分选线,粑粑柑将首次实现“带叶带把”机器分选,并进行糖度检测。

一头牛身价竟能超10万?农户养上十来头,年纯收入近20万

一头牛身价竟能超10万?农户养上十来头,年纯收入近20万

5年前 (2021-01-14)

唐坊镇仉家村村农民曹茂彬,跟牛打交道15年,直言这几年养牛是“最好的活计”:“300公斤的小牛,一万来块钱一头买回来,育肥两年到800公斤出栏,玉米、豆粕和饲草都是自己的,一年下来养殖成本也就两三千块钱。纽澜地公司按一公斤38元的价格回收,一头牛稳稳地卖到3万多元,基本上纯挣一半。”靠着纽澜地公司完备的服务,曹茂彬养牛十来头,每年的纯收入接近20万元。

在野生沙棘林里散养麻鸭,特色养鸭闯出致富路

在野生沙棘林里散养麻鸭,特色养鸭闯出致富路

5年前 (2021-01-06)

尤喀克亚曼苏村紧邻托什干河,辖区内分布着大量野生沙棘。村“两委”考虑到这个天然优势,便动员村民发展特色养殖。经过调研,村“两委”建议大家在沙棘林里散养麻鸭,不仅可以吃掉落地的沙棘果和虫子提升品质,排泄物还能提高沙棘林土壤肥力,起到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2021年他要扩大养殖规模,挣更多的钱,不仅如此,他还要动员乡亲们跟他一起养麻鸭,让大伙儿都富起来。

返乡创业故事:他靠养猪种香菇走上致富之路!

返乡创业故事:他靠养猪种香菇走上致富之路!

5年前 (2021-01-05)

“香菇近期就开始采摘了,刚好赶上双节,可以卖个好价钱!”近日,郏县李口镇寺杨村的温室大棚里,今年38岁的杨登举看着已经出袋的香菇高兴地说。去年9月,村民赵小飞在杨登举的帮助下也走上了养猪致富路。他在庭院养了12头猪,杨登举全程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在登举的帮助下,我养的猪长得很壮实,到春节前就能出栏了!”看着满圈肥壮的猪,赵小飞心里美得像喝了蜜一样。

高能!男子靠养蟑螂致富,每公斤烘干后能卖这么多钱!

高能!男子靠养蟑螂致富,每公斤烘干后能卖这么多钱!

5年前 (2021-01-05)

“用了100多个平方米在养,这100多个平方米经过改造之后,实际养殖面积可以达到2000多个平方米,因为它能产生很多很多缝隙,有很多石棉网在里面,总体出来一年也要出个一吨半成品,也还算不错。”张建军说。张建军说,蟑螂的生命周期在合适的环境下大概六至七个月。一年可以采收两次,每公斤烘干后的蟑螂高达320元。除去养蟑螂的成本,利润十分可观。

农村创业的大坑,2年赔200多万,这样搞农业很可能血本无归

农村创业的大坑,2年赔200多万,这样搞农业很可能血本无归

5年前 (2021-01-04)

2016年赔了点钱,但是我想着农业要慢慢来才能出效益(我的第四个错误:做农业不为做效益),所以2017年我又筹了些资金投进去,接着干。没成想粮价跌得厉害,并且根本没人来收(我的第五个错误:只生产不销售,坐等别人收购)。我一共投进去300多万,最后赔了200多万才脱身。其实我把农民的地租过来,再雇人种地,我哪里是什么地主?

农村大哥做红薯粉条,足不出户售出2万斤,深加工解决种植难题

农村大哥做红薯粉条,足不出户售出2万斤,深加工解决种植难题

5年前 (2021-01-01)

“我今年种植了50亩红薯,全都是高淀粉红薯,大家都知道,高淀粉红薯比较便宜,即便是规模种植,也是很难赚到太多钱的,最后算来,基本和种植小麦玉米差不多。但高淀粉红薯在咱这里有个优势,那就是可以进行深加工,想省事儿的,直接加工成红薯淀粉出售,想再深入一些,可将红薯淀粉加工成红薯粉条,这样种植利润就大大提高了很多。”如今,他家的粉条生产销售都已临近尾声

流转248亩的家庭农场,2020年种粮食盈利20万,是咋做到的?

流转248亩的家庭农场,2020年种粮食盈利20万,是咋做到的?

5年前 (2020-12-27)

今天咱来聊聊这个家庭农场,这也是2020年,俺这个在创业路上的老农民最高兴的一件事:邻居刘全家庭农场,流转农户248亩耕地,今年全年盈利不低于20万。刘全家庭农场今年能获得如此利润,他高兴,作为邻居也十分高兴啊!当然俺所说的是邯郸东部平原,冬小麦下茬夏玉米连作一年两熟制耕作模式。俺这里再插一句:这个农场主必须是当地农民,是当地农民中的种地能手

创推对虾和加州鲈轮养模式,他成为带领乡亲致富的“火车头”

创推对虾和加州鲈轮养模式,他成为带领乡亲致富的“火车头”

5年前 (2020-12-12)

今年,安乡县谭子头村的对虾养殖户,在安乡宏茂南美白对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帮助和指导下,养虾成绩不仅有了极大的突破,还开启了新的养殖模式——对虾和加州鲈轮养模式,使得对虾池塘有了很大的利用空间,同时还增加了不少效益。如今,他合作社的规模越做越大,新成员也在不断加入。每次,只要养殖户养殖成功,钟宏华都会开心的喊出那句口号,“选择粤海,选择成功!”

加州鲈养殖的“风向标”!高密度高产量,菱湖养殖户分享制胜经验

加州鲈养殖的“风向标”!高密度高产量,菱湖养殖户分享制胜经验

5年前 (2020-12-08)

如果用“厚积薄发”和“未来可期”来形容一个水产品种,那加州鲈鱼绝对“名列前茅”。作为上世纪80年代从台湾引进的一条美洲鱼,加州鲈这几年在大江南北迅速火热起来。随着消费习惯的升级和养殖技术的进步,加州鲈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鱼类养殖品种,并被业界普遍看好,有望发展成为“第五大家鱼”的潜力品种。陈邑村吴老板:从开冷库卖冰鲜鱼,转型做饲料经销商,未来可期

肇庆市高要区立体养殖第一人,把普通淡水品种养出高收益

肇庆市高要区立体养殖第一人,把普通淡水品种养出高收益

5年前 (2020-10-20)

肇庆市高要区立体养殖第一人,在养鱼不赚钱的困境下采用了草鱼混养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把基本亏钱的品种养出高收益!爆料!养殖草鱼、罗非、鮰鱼等鱼也能赚大钱,而且是年年赚钱,去年纯利赚了二十万,今年预计可以赚到三十多万,临近亏钱的品种都能有这么高的养殖收益,你见过么?据了解,截止至目前,今年已经出了50万斤,鱼塘里面预计还有十几万斤鱼!

安徽农民帮别人收玉米,将秸秆“变废为宝”,每天获利数百元

安徽农民帮别人收玉米,将秸秆“变废为宝”,每天获利数百元

5年前 (2020-09-26)

金色的田野,收获的海洋,时值秋收季节,庄稼人在忙碌的同时,却没发现身边还蕴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商机。在安徽省亳州市牛集镇孙小庄村,有两位村民正将车上的玉米秸秆塞到秸秆粉碎机里粉碎,下面是一个用塑料膜覆起来的大池子,不知道有什么功能。只是,这样的机会在收获季节稍纵即逝,并不能长久从事,加上更先进的玉米收割机的出现,收获玉米时,直接将秸秆打碎收集了

农村创业故事:四肢瘫痪的27岁女孩用嘴唇打字做电商 乐观开网店

农村创业故事:四肢瘫痪的27岁女孩用嘴唇打字做电商 乐观开网店

6年前 (2019-08-19)

“爸妈老了以后我该怎么办?”几年前,海浪总会觉得悲观。而如今海浪有了对未来的期望。她希望明年能开一家网店,售卖村里的农副产品。村中主要种植的核桃、苹果、花椒等农作物销路并不好。“我们村的农副产品,现在只能靠外地的收购商来收购。”海浪说,今年村里生产的苹果,只能以一块钱一斤的价格批发出售。“除了自己有赚的空间,也希望帮村民卖一个好价钱。”

人工饲养蝈蝈有什么用?怎么样?先看看这个创业小故事

人工饲养蝈蝈有什么用?怎么样?先看看这个创业小故事

6年前 (2019-08-18)

在河南民权县王庄菜市街南头,最近有一个卖蝈蝈的小摊引来众多好奇的行人围观,卖蝈蝈的宁洪周是专门饲养蝈蝈的。他说,养蝈蝈不用出家门,不用出大力气,不用大成本,行情还不错。饲养蝈蝈,还需要注意食物的新鲜度,无论是其它的小昆虫还是蔬菜它们都吃,一般是混合喂养。蔬菜上尽量不要有水分。一天喂养2次左右即可,喂养的东西现做现喂。

创业故事:她将玉米深加工确定为创业项目,走绿色有机食品道路

创业故事:她将玉米深加工确定为创业项目,走绿色有机食品道路

6年前 (2019-08-13)

高永红根据当地玉米资源丰富的特点,几经选择,最终将玉米深加工确定为创业项目。她和蓝海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建起了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线上销售。此外,公司的产品都新增了二维码标志,能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粮,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公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类别,先后推出了玉米渣、玉米面,五彩霁朗,六合同春,黄金八宝,五谷养生等十多个种类的产品,目前,已打入东三省的家乐福超市。

创业故事:一位农村小哥开生态农庄,创业走上致富路!

创业故事:一位农村小哥开生态农庄,创业走上致富路!

6年前 (2019-08-13)

1998年,他发展成为年产各种珍禽100多万只的规模,成为全国公认的“珍禽养殖大王”。1999年时他发现了野猪、野兔市场需求量大,广州市场野猪的毛重批价在30元/公斤,最高达到50元/公斤,野兔在30元左右/公斤,还经常没有货源。但是二者都适合农庄发展,现在公司每年获利几百万元。打造一个10-50亩小型生态农庄需要投资多少?那具体要怎么规划呢?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