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陵水荔枝又是一个丰收年!陵水荔枝文化节落幕
满山青翠,早荔添红。海南陵水地处北纬18度,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独特的自然环境使陵水荔枝上市时间为全国最早,被称为“中国荔枝第一红”。2022年,陵水荔枝又是一个丰收年。为让国内外消费者品尝到新鲜的陵水荔枝,陵水相关部门举行2022年陵水“云享嗨购”荔枝文化节。文化节以陵水荔枝产业和产品特色为核心,打造全新线上直播带货方式,促进陵水荔枝销售。
满山青翠,早荔添红。海南陵水地处北纬18度,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独特的自然环境使陵水荔枝上市时间为全国最早,被称为“中国荔枝第一红”。2022年,陵水荔枝又是一个丰收年。为让国内外消费者品尝到新鲜的陵水荔枝,陵水相关部门举行2022年陵水“云享嗨购”荔枝文化节。文化节以陵水荔枝产业和产品特色为核心,打造全新线上直播带货方式,促进陵水荔枝销售。
在海口最大近郊蔬菜基地——龙华区苍东蔬菜基地,记者看到,菜农们正在田里作业,保障海口市民正常蔬菜需求。昨天,记者来到始兴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的一家大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基地菜场场长周治强介绍,在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长假,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工人们舍弃了假期,都在田地里忙活。“争取今年收成更上一层楼,实现开门红。”
在成都市大邑县沙渠街道龙冠社区的农场里,刘谦种植的200亩蓝莓即将成熟,采收季节会一直持续到6月底,今年收成如何,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起着决定作用。“四川蓝莓鲜果比率为60%,能否占领鲜果市场直接检验了优势品种、优势产区、优势品质、优势价格。”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小军说。
随着春意盎然的季节到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黄平县重安镇大石村皎沙河畔的百亩大樱桃种植基地的果实也陆续成熟,两厘米大小个头的樱桃这几天吸引着众多纷至沓来的游客采摘,成为当地田间自助旅游的一道风景。蒲江樱桃山:蒲江的樱桃山上整座山都是樱桃,可以从4月初摘到5月初。面积大、樱桃多、可烧烤!山上的农家乐很多,摘樱桃还可以搭配着去农家乐吃烧烤、农家饭。双山樱桃节是铜梁“一镇一主题”系列活动之一。
春节前夕,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中道紫苏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内,一条自动化的加工生产线正有序运转,一粒粒紫苏籽经过自动加工设备的筛选、榨油、灌装、封盖等程序,提取成一瓶瓶紫苏油,准备销往全国各地。在彭水县苏麻产业的发展中,科技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李永均表示,一直以来,无论是种子的选育、田间的管理,还是生产加工,他非常注重技术改良和科技研发。
近年来持续增加的城市消费群体带来了旺盛的牛肉消费需求以及牛肉品质升级的呼声,肉牛养殖产业正在进入一个超长景气周期,收益与成本均在提升,潜在风险也在扩大。养殖场负责人赵兴华说:“近几年,肉牛行情好,特别是西门塔尔品种肉牛,养殖前景非常乐观。今年1至3月,共出售40余头,增加收入50多万元。”河南省近日印发《关于河南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推进肉牛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广东罗定市作为广东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加速推进10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在圆满完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础上,广西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区为目标,开启了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可入药也可当野菜食用,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春天正是蒲公英开花的季节,在蒲公英种植基地,一朵朵雪白的“小绒球”傲然挺立,在绿叶和黄花的映衬下格外美丽。一个棚一茬产鲜菜2500斤左右,一年可产六、七茬
特菜(特种蔬菜)是蔬菜行业对名、特、优、新蔬菜品种的统称。和蔬菜打交道50多年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曹华见证了特菜走进北京的历程。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北京市农业工作者开启了特菜种植之路。北京市陆续发展起昌平的小汤山、顺义的沿河、朝阳的太阳宫、丰台的西局、通州的宋庄等9个特菜种植基地。2021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市民选择留京过年,为了丰富春节期间蔬菜市场,京郊引种了芽球菊苣、球茎茴香、宝塔菜花
沃柑由于是在3月前后上市,能够与其他品种错开上市,因此价格好,销量高。公司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不断扩大柑橘种植规模,连年喜获大丰收。“农产品没有经过加工就销售,或市场销售时间过短而不容易错峰上市,导致产业竞争压力变大。”梁春说,2022年,桂洁农业公司引进了国际最先进水平的水果产后处理设备,分选线扩大至12条,单日柑橘加工处理能力达到2.5万公斤以上。
走进(新疆昌吉市)华兴生态旅游景区,人工湖小木屋、烧烤园小池塘、水上游乐场迷你动物园、卜鲁格云小院等,成为游客休闲体验的童话世界。看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潜能,近年来,华兴生态旅游景区先后投资1亿多元用于农家乐升级,新增了100亩蟠桃采摘园,新建了民宿篝火营地,并精心打造千亩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和葡萄酒庄。现在这家由昌吉民营企业华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景区不仅是“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
在通江县新场镇红岩村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里,飞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薛金益正在组织村民们忙着采摘新鲜的羊肚菌。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大大小小的羊肚菌像一把把小雨伞铺满地,长势喜人。阳春三月,正是羊肚菌收获的时节。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夹石镇三阳村沿河惠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羊肚菌种植基地,羊肚菌撑开一张张棕色“小伞”,长势喜人。由于今年霜冻少,气温适宜,羊肚菌出菇率足,个头壮,该基地羊肚菌产量也比较高。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镇马蹄村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金耳进入春季采摘季,农民们抓紧采摘金灿灿的金耳。据悉,民乐县大力推行以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循环模式,形成了“种—养—菌—肥”一体化现代绿色生态循环农业,食用菌种植成为众多农户增收的又一新途径。河南省清丰县大力实施“党建 扶贫 食用菌”工程,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由传统种植模式向工厂化生产转型,带动1.5万个农户参与产业发
在青浦练塘镇东庄村,有这样一片森林,通过与菌菇企业的“亲密接触”,正转身成为充满童话色彩的神秘基地。“蘑幻森林”以林下菌菇产业化种植为基础,因地制宜结合食用菌生物特性与东庄村林间自然环境,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内容,规划了林下采摘区、科普教育区、农事体验区、休闲游乐区、林间观光区和菌菇美食品鉴区,为开展亲子采摘、企业团建、家庭聚会、生态研学、休闲观光的群体提供了一处“森林蘑幻秘境”。
金银花食用及药用价值极高,已收入国家药食同源名录。目前我国金银花的需求量约1.3万吨,其中以王老吉、加多宝等为代表的凉茶饮料的年用量约6500吨,中成药以及药妆、兽药等年用量分别为5500吨和1000吨。这里是南京六合区竹镇镇侯桥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在当地,这些金银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花”。2020年底生产线正式投产,金陵药业金银花深加工基地也同时揭牌,加工厂在第一年就产生了一笔收益。
上海市宝山区通过罗泾镇“五村联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让五村产业统筹发展、各具特色、相互补位,为市民串联出乡村游玩新体验。2022年新年之际,在新陆村采摘赤松茸,观赏中草药铁皮石斛;中午带着亲手采摘的赤松茸、蔬菜来到塘湾村的网红农家餐馆“王家小院”加工成新鲜、地道的农家菜;下午,在周边的乡村走走逛逛,逛累了到海星村星空营地租一个星空屋小憩一下;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因菌盖部分凹凸成蜂窝状,形态酷似翻开的羊肚(胃)而得名,一般在春夏之交出菇。“100公斤鲜货,还在地里就销售一空,采购商提前预订、上门取货。”28日上午,望城区靖港镇复胜村,从600多个标准温室大棚里传来喜讯,羊肚菌一上市便迎来“开门红”,以每公斤240元的喜人价格成交,湖南望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建永喜上眉梢。
近日,记者来到宣威市才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高山雪莲果种植基地,在现场看到,务工群众翻开泥土,再用手使劲一薅,雪莲果便连根拔起,一根藤上挂着七八个果实,个个分量十足。“我们种植雪莲果已经5年了,主要销往广东、福建,线上交易就是依靠拼多多和天猫、淘宝等平台。周边村民愿意种,我们就帮他们销售。”农产品销售直接关系到农民生计问题,‘12221’市场体系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童话湾里田园综合体是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地,围绕“留住乡土记忆,创建幸福家园”,重点打造美栗谷、往日时光风情民宿、中华老种子博览园等三大版块,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利用“旅游 ”“生态 ”等模式。杨阁湾生态农场规划以《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为设计蓝本,将鹅文化贯穿农场各个板块,以青少年自然生态教育、户外益智拓展、户外生活体验、鹅美食为特色,是集吃住游娱学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
进入冬季,正是加工“三粉”的季节,走进安徽省界首市泉阳镇王付全村粉丝加工车间,粉面搅拌机、打粉机,机声隆隆。“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靠‘三粉’加工,红薯是当地群众种的,我们把它收回来以后,加工成粉面,再加工成粉丝、粉皮粉粽,现在我们每天可以生产5000多斤,今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70万元。”泉阳镇王付全村党总支书记王允龙说。按照以下方法保存的红薯,即使放了2个月,吃起来还是香甜的。
在来凤,依托武陵山国家农民培训基地(来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着力打造“两个课堂”,一个田间课堂,一个车间课堂,在理论和实践中培育乡土人才。“在偏远的山沟里,是这些藤茶让村民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近日在湖北省来凤县沙道湾村茶园里,藤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永胜说。“没有产业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藤茶、黄精等是来凤的主导产业,也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重要载体。”来凤县委书记李伟说
据了解,万寿菊耐寒耐旱,适应种植区域在海拔1500米至3200米。种植万寿菊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每亩只需投入300元左右,这让农民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苏甲乡渔坝村3组村民康山俊由于2021年没种植万寿菊,心里还有些后悔,他计划2022年种植150亩万寿菊。1.发酵:采收的万寿菊鲜花,通过输送装置或人工放置到发酵池密封发酵,大概15天-20天左右。经过发酵工序后,万寿菊就会被送到颗粒生产车间,甩
农园培训中心依托自身资源,给学员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农产品订单服务、农产品展销展示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等4种全方位服务,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体系。牵头建立来凤县高素质农民创业孵化基地,按照产业分类,分别设立规模创业孵化基地10个、乡村旅游孵化基地10个、电商孵化端口30个。按创业孵化服务需求,配套建立高素质农民创业服务中心、高素质农民创业问诊室、高素质农民创业联谊会等机构,设立武陵山新型农民创业论坛。
11月18日,在崇阳县肖岭乡台山村太子参基地,一台翻土机在田间来回翻耕,10多位村民在一旁忙着施肥、播种和覆土,一派繁忙景象。“现在中药材市场一片大好,家乡又有政策支持,所以选择回乡成立专业合作社,承包100多亩地种植黄精等中药材,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志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志超告诉记者,目前每亩黄精收益在4万元以上。台山村的太子参基地、白马村的黄精基地只是肖岭乡中药材种植的缩影。
这位来自山东临朐的80后山村姑娘,放弃大城市打拼十几年的事业,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在当地发展种植基地2000多亩,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借助农村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土特产源源不断地发往大中城市,带动乡亲们致富,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农人”。6年的付出,让刘兴伟获得“丰收”,绿色农产品实现了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销售额去年超过千万元。如今,父母用行动支持女儿,父亲在种植基地帮着照看,母亲在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