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种植:今年亩产值能达八千元,明年预期持续高价或再涨

瓜蒌种植:今年亩产值能达八千元,明年预期持续高价或再涨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11-10)

走进石盘冲村的100多亩瓜蒌种植基地,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每斤瓜蒌籽回收价格在27元左右,品质优良的能达到每斤30元,瓜皮每斤5元,预计今年第一年亩产值能达到八千元,瓜蒌籽收入80万元。从近几年货源走销情况看,瓜蒌需求有所增加。一是中药配方颗粒的开放,增加了瓜蒌一定的需求;二是瓜蒌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近两年疫情反复,在需求上有所拉动。对于未来行情走势,不排除瓜蒌的行情继续上行。

生态果蔬采摘带火近郊乡村旅游,“蔬菜采摘+土地认养”受青睐

生态果蔬采摘带火近郊乡村旅游,“蔬菜采摘+土地认养”受青睐

休闲农业 果树茶树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9-16)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分赴果蔬飘香的采摘园、蔬菜种植基地等处,发现乌鲁木齐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乐意种植新品种、运用新技术,生态果蔬采摘带火“后备箱经济”。品牌农业提档升级背后所折射的,正是乌鲁木齐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生动注脚。在位于乌鲁木齐市近郊乌五公路边的耕读园、塞外水乡等大型农庄、度假村,市民自驾到这里打理菜园、收获果实。“蔬菜采摘 土地认养”成了他们休闲度假的好方式。

贵州铜仁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3.6万亩,实现产值12.52亿元

贵州铜仁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3.6万亩,实现产值12.52亿元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09-15)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哄娃娃……”这段时间,德江县高山镇300亩八月瓜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今年通过精心管护,八月瓜长势很好,产量有所增加,目前已被大量外地消费者提前预订,即将发货。”基地负责人曾顺国说。铜仁全市中药材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达73.6万亩,实现产量8.94万吨,实现产值12.52亿元,种植黄精位居全省第一,天麻位居全省第二。将加强项目库建设,重点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

佛手瓜嫩茎是个宝!小小龙须菜“敲开”这些村庄的致富门

佛手瓜嫩茎是个宝!小小龙须菜“敲开”这些村庄的致富门

创业新闻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9-08)

记者走进云浮市云城区高峰街道大台村委的龙须菜种植基地,见到一片片掌形绿叶间吐出鲜嫩的菜须,丝丝卷卷,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抢抓有利时机进行采摘,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家庭,现在我们就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有3000多元,又可以照顾家庭,一举两得。”村民冯姨说。“龙须菜3月初开始采收上市,主要销往北京、西安、贵阳等地,市场行情很好。目前订单价平均每斤2元,已经卖出60多万斤,销售收入110多

农业创客故事:把荒山变果园,打造优良品质葡萄园,年入50余万元

农业创客故事:把荒山变果园,打造优良品质葡萄园,年入50余万元

创业故事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1-09-02)

金洞管理区石鼓源乡五星村生态葡萄园基地,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果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几名外地游客来到园中,一边品尝着葡萄,一边连声夸赞“好吃、好吃!”。葡萄架下一名年约30岀头、皮肤黝黑的汉子正在忙碌。他叫奉光红,是基地负责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挂果预计25000多公斤,按照目前市场平均价格10元/斤计算,收入可达50余万元!”他从做农业创客时起,就把“个人富不算富,

山西太原市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荐这6条精品线路给你!

山西太原市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荐这6条精品线路给你!

休闲农业 4年前 (2021-09-02)

线路名称:太原市(阳曲)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线路图:店子底→桦桂→青草坡→录古咀→西沟果岭→万向现代农业园。桦桂休闲农业综合体位于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规划占地面积约2300亩,总投资约2亿元。计划五年内建成集循环农业、餐饮、体育、教育、科普为一体的产业聚合体。开展种养循环,构建绿色生态农业,形成有机肉菜、水果为主的特色餐饮业。

富裕县与平阴县:中草药种植成村民增收新路

富裕县与平阴县:中草药种植成村民增收新路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08-28)

初秋时节,在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塔哈镇一家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各种中草药长势喜人,斑斓的苗木、盛开花朵,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平阴县孝直镇小天宫村常年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走进小天宫中药材种植基地,黄芪和桔梗在炎炎夏日迎来了它们最美的时刻。黄芪和桔梗不仅长得美、闻着香,更是村民眼里的香饽饽。另外,柴胡也在这个夏季用尽浑身解数努力“破苞而出”。

东北大地上的菇娘种植基地:成本低,风险小,易管理,效益高,好销售

东北大地上的菇娘种植基地:成本低,风险小,易管理,效益高,好销售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1-08-22)

以往村里种植大豆、玉米比较多,一般年头一垧地玉米毛收入为1万多元,去除成本后的纯收入也就是7000多元。而种植菇娘的话,一垧地纯收入最低也能达到3万元,效益十分可观。”成本低、风险小、易管理、效益高、好销售的特点,让建设村农户对菇娘产业发展前景充满希望。“现在大家都喜欢种菇娘,它特别出钱,张志菇娘项目这几年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菇娘种植户孙磊满脸喜悦地说。

华池县与交口县:迈向食用菌产业“新蓝海!

华池县与交口县:迈向食用菌产业“新蓝海!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8-20)

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园由华池县政府与天津齐心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园区投资3000万元,建成年产1000万棒香菇菌棒生产车间一处、四季出菇大棚89座以及净化、养菌车间,配套100吨保鲜库及包装、烘干车间。这是七月末在交口县天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香菇种植基地的一幕景象。眼前的现代化种植大棚内,密密麻麻的菌菇棒在架上层层分立,散发着阵阵清香,马上将迎来新丰收。

内蒙古呼伦贝尔小沙果,新疆阿拉尔小冬枣:变身村民的致富“幸福果”

内蒙古呼伦贝尔小沙果,新疆阿拉尔小冬枣:变身村民的致富“幸福果”

创业故事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1-08-14)

时下,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一团17连的阿拉尔市塔克拉玛果业有限公司冬枣种植基地里,密密匝匝的冬枣压弯枝头,有的青翠如玉,有的绿中带红,令人目不暇接,采摘工人挎着篮子来回穿梭忙碌。公司技术员刘永刚说,今年我们的冬枣每公斤可以卖到40元,亩产达到1.5吨左右,亩收益近2万元。主要销往浙江、广州等经济发达省市的高端水果店和大型商超。

金羊网:八百亩果园“葡”写致富经,荣获“国家级示范社”

金羊网:八百亩果园“葡”写致富经,荣获“国家级示范社”

创业故事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1-08-12)

黄宁,女,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松种养专业合作社销售与推广经理。这个热爱家乡的80后女生,放弃了上海的工作,回到家乡带动当地20余位留守妇女就业,指引20多家农户种植葡萄,面积达800多亩,间接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引导10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助力农户收入翻一番。“他们一家人都很勤快、热心、善良,十里八村找不到第二家。”当地村民提起黄宁,都竖起大拇指。

小泥鳅翻起“致富浪”,“小灵芝”撑起“致富伞”

小泥鳅翻起“致富浪”,“小灵芝”撑起“致富伞”

养泥鳅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8-10)

李先芝终于摸索出一套养殖方法。经她生态喂养的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销路不愁。当年她投入打井排灌、安装鱼池、引进人工繁育的种苗、配方饲料、消毒增氧设备等成本5万多元不仅全部回本,还盈利2万元。目前灵芝长势也比较良好,预计在下个月10号左右就可以进行首次采收了。”灵芝种植户任良凯信心满满,今年他家承包了20亩土地,总投资在80万元,预计应该是在120万到130万的收益。

创业致富故事:太行深处黄芪香,山村种出“致富茶”

创业致富故事:太行深处黄芪香,山村种出“致富茶”

中药材类 农产加工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07-11)

郭家峪村位于涞水县西北部太行深山区,黄芩是太行山区原有的中草药物种之一,牙叶可以做茶,多年生枯芩(黄芩根)是道地中药材。以前,当地村民经常上山采摘黄芩卖钱,也会采些茎叶当茶饮。走进制茶车间,“农民娃”炒茶师张术勇说起制茶工艺头头是道:“从采茶、杀青、炒制、轻柔到成品,需要八道工序,哪道工序不到位或被简化,都会影响茶的口感……”。

创业故事:200多万抖音粉丝的“乡村网红”是如何的?

创业故事:200多万抖音粉丝的“乡村网红”是如何的?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7-03)

离乡四年,王静回到大山,埋头创业。借助抖音分享自己所学农业技术和知识,拍摄短视频记录农村生活,传播苗族特色文化。开设抖音帐号两年多来,她被各种人质疑过,也曾一度停滞不前。在她“不甘心”的坚持下,如今成为200多万粉丝的“乡村网红”,还通过传播农业技术,还带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乡们一起赚钱,带动当地产业扶贫。返乡七年后,她已经决定扎根农村。

秀美金花小镇:小小金针菜,乡村致富大密码

秀美金花小镇:小小金针菜,乡村致富大密码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6-21)

走进银江镇明新村50亩的金针菜种植基地,正处于展叶期的金针菜。“今年销路很大,价格高的时候能卖50块钱一斤,少的也有30到40块钱一斤,村民对金针菜的种植有很大积极性。”明新村党支部书记房国杰兴奋地说。在金针菜产业园里,明新村集约周边土地,规划建设文体广场、休闲观光步道、文化长廊等,打造一个集农业种植、赏花采摘、休闲健身、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产业休闲区。

云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已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近13亿元

云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已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近13亿元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06-16)

构建了乌天麻GAP规范种植技术体系。明确了昭通天麻适宜种植生长的适宜气候环境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土壤环境条件;构建了昭通天麻仿野生规范化种植及管理技术体系;开发出天麻人工菌棒的种植技术,制作人工菌棒替代天麻栽培中的段木菌材,缩短天麻的传统种植周期和节约了成本;建立了昭通仿野生栽培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加产值7亿元以上。

廉江农业企业牵头引入红薯种植产业,销售额三年翻了10倍

廉江农业企业牵头引入红薯种植产业,销售额三年翻了10倍

创业项目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6-11)

近年来,廉江发掘本地土质优势、气候优势,大规模引进红薯种植。引进什么样的薯苗,才能保证廉江红薯的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廉江的思路是,市场份额已经饱和的,不种;市场份额还有很多缺口的,优中选优。这样一来,“紫薯贵经8”“西瓜红(普薯32号)”“济薯26号”这几个品种就成为大规模引进种植的第一选择。

商河打造鲁西北最大“花海药谷”,打造多元化中药材融合产业

商河打造鲁西北最大“花海药谷”,打造多元化中药材融合产业

中药材类 休闲农业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06-11)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沙河镇坚持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打造“金沙”品牌,先后建成金沙绿港、金沙银花等2个核心园区,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12个、3800亩,种植金银花、板蓝根、药菊等中药材品种16个,计划三年内打造1.5万亩“花海药谷”。沙河镇将规划建设沿大沙河中药材生态种植经济带,计划三年内实现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打造鲁北最大的“花海药谷”,并着力引进中医药生产企业和高端技术人才。

两当县与修文县:小小赤松茸,开拓致富新门路

两当县与修文县:小小赤松茸,开拓致富新门路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4-26)

近日,在两当县大大小小的赤松茸种植大棚内,一朵朵赤松茸在小麦、玉米等秸秆铺成的“温床”里,茁壮生长着,散发着浓郁的菌香。拨开秸秆,一个个“小蘑菇”从“温床”中钻了出来,看着自己辛苦种植出的赤松茸,景光明特别高兴,从他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对于今年赤松茸收成满满的期待。这两天,走进修文县阳明洞街道营官村小营林场,遮天蔽日的松林中,一朵朵、一簇簇仿野生赤松茸

这个小村庄建起江北地区最大规模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产值可观!

这个小村庄建起江北地区最大规模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产值可观!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4-11)

马家屯村目前已建起江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去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了27000元,马家屯村成功打开了致富“菌口袋”。如今,马家屯村种植的羊肚菌亩产千斤,总产值超4000万元。赵俊道的“探路成功”打消了村民的疑虑,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羊肚菌种植行列。大地之星生态园提供菌种、技术支持,并对种植出来的羊肚菌统一回购,第一批加入的村民,已经见到了实打实的收益。

贵州金沙:打造千亩重楼种植中药材种植基地

贵州金沙:打造千亩重楼种植中药材种植基地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04-03)

近年来,贵州省金沙县大田乡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中草药产业发展,将优秀企业“请进来”,引进贵州省钎汇草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千亩重楼种植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群众增收。当地政府将与重楼基地进行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公司(基地育苗)+政府(采购扶贫)+村民(领苗种植)+公司(与云南白药厂签约)+云南白药厂(收购成品)”五位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

湖南新田县:食用菌产业“多点开花”,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湖南新田县:食用菌产业“多点开花”,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3-30)

在新圩镇社湾村及周边村流转土地580亩,投资1.5亿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园130亩、示范种植基地450亩。产业园于2018年6月完工投产,年产各类菌包超过5000万筒。另一方面,新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统筹规划项目,先后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000余万元,培育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30多个,建设标准种植基地30个,其中百亩以上示范种植基地2个,有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多点开花”。

张掖全力打造百亿元绿色蔬菜产业体系,张掖提速高标准农田建设

张掖全力打造百亿元绿色蔬菜产业体系,张掖提速高标准农田建设

创业新闻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3-23)

近年来,张掖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全力打造百万亩绿色蔬菜基地、百亿级绿色蔬菜产业体系,推动蔬菜产业由总量偏小向规模扩张,由小型分散向集中连片,由注重一产向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高原夏菜、反季节蔬菜、加工蔬菜等类型齐头并进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走进甘州区小满镇店子闸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处是一番繁荣的新农村景象。

创业故事:父子携手创业,种植食用菌销往欧洲和日韩

创业故事:父子携手创业,种植食用菌销往欧洲和日韩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2-27)

“今年是羊肚菌试种植的头一年,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亩产能够达到五六百斤,效益也还是比较可以的。”汪为民介绍,种植菌类十分考验技术与细心程度,温度、土壤、湿度等,对菌类的影响非常大。“前两年儿子回来了,帮着一起种植,分担了我的压力,也带回了新思路。”目前该公司在白花镇火地村共有5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有羊肚菌、黑皮鸡枞菌等食用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