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花白种植致富故事:种植简单,养护成本低,产值26万元
作为村民组长和安乐老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杨洪荣,今年带领村民种植莲花白250余亩,第一季300吨,第二季200吨,销往广东、广西、重庆等地,产值26万元。杨洪荣说:“像今年这样的极端气候,夏季这样大旱两三个月,能取得这样的收成已经不错了,种植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气好的时候亩产能有6000多斤。”
作为村民组长和安乐老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杨洪荣,今年带领村民种植莲花白250余亩,第一季300吨,第二季200吨,销往广东、广西、重庆等地,产值26万元。杨洪荣说:“像今年这样的极端气候,夏季这样大旱两三个月,能取得这样的收成已经不错了,种植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气好的时候亩产能有6000多斤。”
无患子又被称为“假龙眼”,果肉、果核和树干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本草纲目》中唯一记载具有洗护功效的植物,兼具入药和洗护功效。眼下,正是无患子丰收的季节,一颗颗金黄的的果子挂满枝头,煞是好看。基地负责人董华贵说,现在培育的这个品种,长得比较矮,树冠比较大,所以我们采摘的时候不需要攀爬,或者是用竹子去打和敲,
秋风送爽之时,正是蟹肥膏红之日。在鱼米之乡安徽无为,当地依托河蟹养殖的传统,引导蟹农发展规模化特色化养殖,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特产“名片”。今年,16万亩生态河蟹喜获丰收。在建湖,像邵建华这样养螃蟹创收的村民为数不少。据了解,螃蟹养殖是建湖特色富民产业,目前,该县养殖的10万亩螃蟹全部进入丰收期,在当地蟹农的螃蟹养殖基地,
在天祝县打柴沟镇多隆村村民祁学福的养殖小区,大棚里进食的绵羊个个膘肥体壮。“我现在养了900多只天华美利奴肉羊,比起以前的高山细毛羊,这个品种的羊肉多、毛好、体质也好,收入比以前高多了,一年下来纯收入20多万元。”祁学福高兴地说。多隆村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天华美利奴肉羊培育项目中来,全村羊产业年实现经济效益566万余元,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笑哈哈……”近日,莲花县荷塘乡文塘村八月瓜种植基地喜迎丰收,一个个果实饱满的八月瓜,在翠绿藤蔓间“荡秋千”,自然成熟的果皮绽开,露出白色的果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十分诱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今年严重干旱情况下,预计可销售鲜瓜15000斤,加工药片3吨,总产值25万元 ,因为新奇,自从种出了“八月炸”后,慕名而来的顾客不少。
一张2米长、1米宽的蚕丝棉片,在4名村民的拉伸下,逐渐变成一床被子。“这是用刚刚收获的蚕茧加工的。”张风印说,这几天来买蚕丝被的人特别多。这让他十分开心。桑蚕产业一直是恩施州来凤县旧司镇的传统产业,已有近40年的历史。以往每逢丰收季,蚕茧都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烘干处理后销往浙江、广东等地,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价值。
9月15日,CCTV-17《致富经》播出节目《白雉山上合伙人》,讲述湖北鄂州90后小伙杨旭如何带着一群青春合伙人的创业故事。杨旭养殖的白雉山七彩山鸡一年可带来收入500多万元,这种鸡不仅能飞善跑、身手敏捷,外观上也与普通的鸡有所区别,公鸡羽毛五彩斑斓,母鸡羽毛呈棕褐色。
9月27日,湖北宜城市王集镇观音村同景光伏电站,种植户徐华军正组织民工在光伏板下采收南瓜。从近日全国南瓜批发市场价格上来看,平均价格在2.65元/公斤左右。光伏电站种植南瓜的三批采收合计亩产为4300斤,因此总计收入为5697.5元,非常可观!杨家窑村去年开始建设的占地1200多亩的“农光互补”项目,是该县引进的万亩“农光互补”项目之一,
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乡村公路干净整洁……蓝天白云下,漫步在阜城县张家桥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美丽乡村建设重在规划,该市坚持不规划不建设、不设计不施工,科学确定村庄类型,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县级统筹编制美丽乡村片区建设规划,明确路网、管网、林网、水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设施建设重点
近年来,云南保山市昌宁县针对核桃初加工机械化生产的短板,开展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的示范和推广,探索了一条提升核桃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加工之路,有效提振了核桃种植户的信心。拉西瓦镇,隶属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该镇农作物以小麦、青稞、油菜、胡麻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牲畜为主。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是沿黄区县,黄河过境47公里,境内河湖、湿地资源丰富。近年来,高青县依托母亲河,将黄河沉沙池改造成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区,利用黄河水发展荷虾共养、稻蟹共生等立体养殖,推动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富,高青黄河岸边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
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碧园村白石湖的山坡上,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肉鸽养殖基地已被搭建起来。在孵化室里,多台箱体式孵化机正在孵化种蛋,工人记录着鸽子出壳、出栏时间;在鸽子棚,一群羽翼丰满的鸽子扇动着翅膀,练习飞翔。截至今年9月,该公司的养殖规模已达到20万对,年销量400万只。陈伟波逐渐实现返乡青年的创业梦
9月10日,中秋节假期第一天,我市乡村游持续升温,有不少市民选择自驾前往乡村游玩,在青山绿水间享受闲暇时光。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中秋小长假期间,不少市民选择走进乡村,放松心情。大家在感受山水田园好风光的同时,共享阖家团圆。中秋小长假,宁乡市坝塘镇吉吉谷家庭农场迎来了一波波自驾游的客人。
进入9月,襄城县姜庄乡王屯村的400亩红薯田绿意盎然,硕果累累。等不了几天,这些红薯长成后,经过收获、分拣、装箱,很快就可以销往广东、辽宁等地。2020年,红薯收获前,他种的薯苗就已远销海南省,仅卖薯苗一项,收入达40多万元。2021年,他种的红薯亩产3500公斤,每公斤以10元钱的价格,亩产值3.5万元,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近日(2022.9.4-2022.9.10)大姜产区生姜价格涨跌互现,行情运行震荡。据清洗生姜的村民介绍,随着今年洗姜机的购入,每清洗100公斤生姜可以节约近2个小时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生姜市场价格好,前来收购生姜的老板也多起来了。目前,在龙怀乡每个村屯都有为村民销售生姜的老板,他们一边带动农业生产发展
随着时代变迁,欢兴村也逐步推动村庄的转型发展。目前,欢兴村正着力建设“保得住生态、留得住文化、记得住乡愁”的“最美乡村”,大力发展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鼓励村民加入美丽家园的建设之中,如今的欢兴村,已经显露出令人向往的田园景象。平整的村级公路、白墙灰瓦的民居、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这些都是以工代赈给欢兴村带来的新变化。
阿昌族汉子曹春生万万没想到,年少时捅野蜂窝的“呈能”如今居然变成了致富“技能”,而且还为村里人开拓出一条致富好路子。他说:“野蜂养殖投入低、费工少、不愁卖、效益好,是户早村拓宽增收渠道的一个好途径。下一步,我们将在规模化养殖、品牌打造、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下功夫,争取把这个产业做大,做成户早村的特色优势产业。”
9月6日,走进深州市乔屯乡林家铺村北曹家小院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在冷藏车内装着“深县黑猪”肉礼盒,为马上到来的八月十五节日备货、送货;院内100亩施用过猪粪做肥料的玉米长势喜人,个个颗粒饱满;饲养员正在猪舍喂着“深县黑猪”,“八戒”滋滋有味的吃着营养早餐。公司内呈现出一派绿色、天然、生态的阳光“底色”。
在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下寨村的竹荪种植基地,青翠的竹林下,看到到处散落着白色伞状菌体——长裙竹荪,下寨村党支部书记黄淦芳和村民们个个喜上眉梢。2017年,一直在外做生意的黄淦芳高票当选下寨村村委会主任。面对村里众多的弃耕山林和经济困境,他咬定要做的大事就是“向竹山要财”,种植竹荪发展“林下经济”。
在安徽陈茂芝的向日葵地里,一株株向日葵秆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炎炎烈日下,67岁的陈茂芝正忙着把剪下来的向日葵运出田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按照现在市场价每公斤12-13元计算,我这六亩向日葵,估计也能收入将近3万元。”陈茂芝一边忙活,一边算着收入。基于下游需求较强,预计未来全球葵花籽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每天给鸡听音乐,可以让鸡不容易受到惊吓,产蛋量也会提高,品质也上去。”公司负责人许武介绍,他于2018年创办了靖西市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不仅引进自动化的喂养设备,还开启了“快乐养殖”模式。养鸡第二年,就获利40万元。如今,养鸡场年出栏量超过11万羽、年利润达80万元。不少养殖户纷纷前来取经。
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重庆12个村榜上有名。据悉,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评选启动以来,重庆已有59个村成功入选。“重庆入选的12个村有优势资源挖掘充分、经营业态丰富、联农带农成效显著、配套设施功能完善四大特点。”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房山区渔儿沟村:环境整治示范村介绍
连晴高温天气,(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杨柳村的中药材受影响不小,唯独无土栽培的天麻长势依然良好。从那以后,袁建民似乎打开了财富之门,在中药材行业做得顺风顺水,也赚得盆满钵满,十年时间,他挣了100万元。天麻无土栽培不仅方法简单,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通过3年的培育,已成为西南片区最大的天麻无土栽培试验基地。
走进怀柔区汤河口镇后安岭村,记者看到农民们正忙着收获今年新播种的“黑玉米”——花青素玉米。与传统的大田玉米相比,花青素玉米营养价值更高,市场售价是传统大田玉米的5到6倍。今年这100亩地,预计能收获20万斤。不仅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而且香气浓,软糯可口。
从赶着牛羊上山放牧到家家户户建起养殖棚圈养、从本交繁育到科技加持育良种改良牛羊品种、从满山野洼粗放采食到粮改饲解决牧草......近十年来,临夏州广河县走出一条科技赋能扶植牛羊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助农增收新路子,牛羊欢歌的“广河模式”惊艳登场。“科技是肉牛羊产业发展最大的支撑!”广河县科技局局长马明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