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镇探索农旅新模式,北京2021年实现休闲农业旅游收入32.6亿元

长白镇探索农旅新模式,北京2021年实现休闲农业旅游收入32.6亿元

休闲农业 创业新闻 3年前 (2022-05-12)

长白镇依托大棚种植,探索“农业+旅游”农旅融合新模式,以城中镇的独特区位优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积极拓展农业新功能,以大棚经济产业为载体,深入推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这里就是现实版“归园田居”的所在地,密云区溪翁镇的金叵罗村。老辈人传说,金叵罗村里的田是神田,这里产的谷物金黄,樱桃香甜。

视频:内蒙小伙返乡创业,靠养骆驼年入百万元

视频:内蒙小伙返乡创业,靠养骆驼年入百万元

创业故事 创业视频 特种养殖 3年前 (2022-05-05)

视频:内蒙小伙返乡创业,靠养骆驼年入百万元。今年3月,艾合买提家有6峰骆驼生了小骆驼,每天一大早,艾合买提就会将妻子挤好的驼奶送到客户家中。 “现在每天都能有十几公斤驼奶出售,一公斤能卖45元,除去喂养成本,收入还不错。” 艾合买提说,骆驼浑身都是宝,除了卖驼奶,他还卖骆驼毛、绒、肉,这些都能给他家带来不错的收益。

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猛增,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猛增,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创业故事 3年前 (2022-04-14)

《202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年末全市农民工总量756.3万人,比上年增长2.7%。2020年,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是214.3万人,通过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去年全市增加了28万多人在家乡创业、就业。这除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外,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又如何让他们在家乡安居乐业?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河南省返乡创业渐成风尚,邓庄村把高科技产业链嵌入乡村沃野

河南省返乡创业渐成风尚,邓庄村把高科技产业链嵌入乡村沃野

创业新闻 3年前 (2022-04-10)

为了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程相超又萌生了在上庄乡邓庄村设立分厂的想法。新野县、乡积极与程相超对接,争取政策、创造条件,最终占地2000平方米的高标准车间顺利建成,分公司位于新野县上庄乡邓庄村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西侧,于2020年10月份建成。2021年9月18日,2021年度“凤归中原”河南省返乡创业大赛在郑州圆满结束。全省共146个项目进入总决赛,河南凯旋裕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初创组二

农副产品直播带货:他们靠入股半年分红就回本收益

农副产品直播带货:他们靠入股半年分红就回本收益

创业故事 创业项目 3年前 (2022-04-05)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被写入一号文件,现在网络直播平台,还有电商都在发展农产品带货。两天前,四川眉山市永寿镇乡村振兴电商服务站举行年终分红大会,报恩村、永胜村、永新村分红最多,分别拿到约10万元。“去年6月,镇上牵头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我们村用集体经济入股,投入的金额就是10万元。”

河南宝丰县龙王沟: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发展的经验做法

河南宝丰县龙王沟: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发展的经验做法

休闲农业 3年前 (2022-03-04)

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地处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西北部,辖7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1924户,7474人,辖区总面积11.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3611亩。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龙泉寺村、王堂村、杨沟村相继荣获了“中国绿色村庄”“中国最美乡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文化馆广场舞基层推广基地”“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平顶山市十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

浙江:强力政策扶持农创客,培育一批三农新职业新业态

浙江:强力政策扶持农创客,培育一批三农新职业新业态

创业故事 3年前 (2022-03-01)

2015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创客”概念并开始培育,激励引导有志青年“上山下乡”,投身农村创业创新;2019年,该省实施“两进两回”,积极推进科技、资金进乡村,青年、乡贤回农村;今年浙江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10万名农创客,辐射带动100万农民增收致富。短短数年间,农创客在浙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重庆铜梁养鸽第一大户:5年内达到10万对,实现产值破千万元

重庆铜梁养鸽第一大户:5年内达到10万对,实现产值破千万元

养鸽 创业故事 特种养殖 4年前 (2022-02-10)

2月8日上午,细雨纷飞,寒气逼人。在重庆铜梁区东城街道飞凤村铜梁飞凤乳鸽养殖场,市人大代表、养殖场业主阳攀和几名工人正在忙着给鸽子添料、捡蛋。群众都富起来了,我这个人大代表才没有白当。加之我的目标是全国大市场,再多的产品也不愁销。”阳攀说,目前,自己正着手组建农业发展公司,争取在5年内将养鸽量达到10万对,实现产值突破千万元,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圆致富梦。

除了直播带货外,返乡创业还有哪些项目选择?

除了直播带货外,返乡创业还有哪些项目选择?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2-01-04)

3月15日,农业农村部等共同召开全国推动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就业工作视频会。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广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经验的通知》,为返乡创业者发放“红包”。相关人士预计,2021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将比去年增长幅度更大。利用互联网工具销售农产品的项目最常见,很多返乡农人都可以上手,并且只要愿意坚持,也容易见效。从事创业培训多年的他透露,自己接触过的返乡创业者,这样的项目是首选。

创业项目:用籽粒苋加工土家族传承的“土糖”,年销售1500多万元

创业项目:用籽粒苋加工土家族传承的“土糖”,年销售1500多万元

创业故事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2-01-02)

9年来,刘伟通过产销本地特产崖谷糖,年销售额超1500万元,并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崖谷糖是土家族传承久远、质朴地道的美食,已有百余年历史。“小时候家人经常做给我吃,给清贫的家庭带来了别样的甘甜。据了解,中华籽粒苋全产业链项目是从中华籽粒苋种业繁殖开始、带动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商品销售及科研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项目所属产业为绿色食品。项目计划投资6.783亿元,新建中华籽粒苋种繁基地2000亩

山东“10大返乡创业农民工”:黄金籽西红柿+网络直播+共享新模式

山东“10大返乡创业农民工”:黄金籽西红柿+网络直播+共享新模式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12-19)

经过反复选品、试种,梁其安最终选定了“黄金籽”西红柿,并在乔官镇大面积种植。结果,从“火山土”里种出来的酸甜可口的西红柿一上市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于是,梁其安抓住“黄金籽”西红柿这一农品品牌,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利益“共享”新模式,从农民当中培养出了一批网红主播,同时设立“消费扶贫基金”,筹集善款70余万元。梁其安说:“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可能就是想赚点钱。但当我真正进入了创业这个领域之后,发现这是

进村旅游成潮流!多地开展乡村旅游季活动

进村旅游成潮流!多地开展乡村旅游季活动

休闲农业 4年前 (2021-12-01)

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选编》、2021年山西省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举行、《贵州省推进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近日,多地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上频频出招,为乡村旅游发展按下“快进键”。日前,农业农村部对外发布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和监测结果

拒绝城市内卷,返乡创业开一家乡镇彩票站

拒绝城市内卷,返乡创业开一家乡镇彩票站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1-11-24)

近年来,“内卷”一词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互联网上,不管是工作、学习、生活,都随处可见,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卷呢?在有限的资源内产生大量竟争,这样的现象其实在大城市尤为明显,一个不错的工作永远有比你优秀的人和你竞争,所以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返乡人员回乡镇回家乡工作。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管庄镇的福彩43123941号投注站,站主许永平作为一名乡镇投注站站主,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连续两年销量位居全县第一

四川省打古镇黄桷村:生态养牛年入150万元的创富故事

四川省打古镇黄桷村:生态养牛年入150万元的创富故事

养牛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11-23)

抓住养牛市场的行情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降低养殖的风险。最近牛的行情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很多养牛人开始恐慌,心里没底了,这牛的行情会不会一直掉下去呢?在创业初期,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农场里部分牛出现胃炎等情况,赵小波向兽医和专业养殖户请教、对症下药,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边干边学。目前,赵小波今年年初购买回来的80头牛已全部出售,年收入达150万余元。

瓜蒌种植项目:市场行情三年低迷后迎来上涨,亩收入达1.5万元

瓜蒌种植项目:市场行情三年低迷后迎来上涨,亩收入达1.5万元

中药材类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1-11-13)

瓜蒌,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其商品又分为瓜蒌子、瓜蒌皮等。瓜蒌系列品种在前两年行情均显低迷,进入2021年7月后,市场行情迎来明显好转上涨趋势!“今年是个丰收年!”福庆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占尧一边笑着讲话,一边拿把剪刀,手起瓜落,动作娴熟。今年是他种植瓜蒌的第三年,也从投入期进入到了收获期,每亩瓜蒌综合收入在12000-15000元之间,他这片400多亩的种植基地年收入约达500万元。

返乡大学生回家“种药”,碰上中药材“涨价潮”,年入超40万元!

返乡大学生回家“种药”,碰上中药材“涨价潮”,年入超40万元!

中药材类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10-03)

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呈现普涨的态势,60%的中药材品种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甚至有些药材涨幅超过100%。黄芩、板蓝根、半夏、牛蒡子、连翘等这些抗病毒的药材,更是变得很紧俏。甘肃华池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如今,在华池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也加入了“种药大军”。靠着这几年脚踏实地的付出,小白的种药事业稳步提升,今年他种的260亩板蓝根就要成熟了,按照每公斤13.5元的价格计算,能收入40多万。

2021农村创业有补贴吗?申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怎么申请?

2021农村创业有补贴吗?申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怎么申请?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09-28)

对于农村创业补贴,相信不少人都是清楚的,可以说这两年国家一直在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关于农村创业补贴政策的详情介绍就到这里了,疫情当前,农民失业率正在不断提升,返乡创业的农民也越来越多,国家对于这部分人开始实行创业补贴政策,不过创业者需要满足经营6个月以上的原则,才会给予发放补贴,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国家还会根据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这对于创业者来说,短时间内就解决了就业压力,而且还有生意可做。

经过6年的返乡创业试点工作,有哪些典型案例经验获得全国推广?

经过6年的返乡创业试点工作,有哪些典型案例经验获得全国推广?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1-09-22)

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分三批组织341个返乡创业试点县(市、区)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试点开展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整合相关政策、项目和市场资源,各试点地区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返乡创业发展路径,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返乡创业发展格局,对带动就地就近就业、繁荣乡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放大试点示范效应,现将三类试点典型案例经验归类如下

释迦果,世界上最甜的丑萌水果,南宁邕宁区种植基地的售价可达每公斤14元

释迦果,世界上最甜的丑萌水果,南宁邕宁区种植基地的售价可达每公斤14元

创业项目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1-09-16)

释迦果,可谓是丑萌的小可爱!之所以叫释迦果,是因为它的外形像佛教中释迦牟尼的头型,它出生在热带美洲,和榴莲一样,只在泰国等低纬度热带地区盛产。在广西南宁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释迦果树遍布山头,每棵果树上悬挂着数十个拳头大小的释迦果。目前,释迦果的市场收购价达到每公斤6元以上,零售价可达每公斤14元。除收购商直接到果林收购外,合作社还通过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渠道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甘肃皋兰县陈柏年返乡创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甘肃皋兰县陈柏年返乡创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粮食油料 豆品乳品淀粉 4年前 (2021-06-28)

陈柏年,1992年出生,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东湾村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创业7年来,主要加工、销售当地特色小麦面粉和面条等系列产品。经过多年努力,陈柏年经营的兰州乡韵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已被认证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截至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03人,带动原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每年分红1500元,并带动周边150户农户年均收入达5万元。

放弃高薪回乡创业,这位平远美女让小小花生变成致富“金豆子”

放弃高薪回乡创业,这位平远美女让小小花生变成致富“金豆子”

创业故事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06-24)

“平远卖东石花生的人很多,但是我比较早打出了品牌。”今年35岁的刘琼是平远县大柘镇人,8年前,她辞去高薪工作,返乡创业,成立梅州市金宝树农业有限公司,想在农村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当初,有人笑她傻,父母骂她太天真。如今,她把“痴梦”一步步变成了现实,让家乡的小小花生变成了致富的“金豆子”,让养在深闺的东石花生从田间地头走进了各大商超。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60后农村大姐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60后农村大姐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创业故事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05-07)

眼下正是水稻插秧的时节。在宁乡市东湖塘镇太平桥村连片的田间,农机手正驾驶着插秧机,将一盘盘青翠欲滴的秧苗栽进水田中,水田的主人杨蓉则立在田里,麻利地对插秧机不方便作业的角落进行手工补秧。56岁的杨蓉早已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但仍然坚持自己下田劳作,因为她热爱着脚下的土地,因为她始终觉得,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做一名新型职业女农民很幸福。

从拉面馆老板到种粮合作社负责人,麦田里创设农业“新模样”

从拉面馆老板到种粮合作社负责人,麦田里创设农业“新模样”

创业故事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04-27)

从拉面馆老板到种粮大户,再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27岁的姜明阳在过去5年多换了3次身份,终于在麦田里找到人生“奋斗目标”。如今,他通过订单农业,引导乡亲们把长期以来的“普通小麦田”发展成高效益的“高筋小麦田”,不仅帮助群众增了收,也在麦田里创设着年轻人对农业憧憬的“新模样”。“现在可以说找到终生奋斗的目标了,扎根农业,大有可为。”姜明阳说。

创业故事:白鸽养殖投入低风险小,带动15个村上千人脱贫致富

创业故事:白鸽养殖投入低风险小,带动15个村上千人脱贫致富

养鸽 创业故事 特种养殖 5年前 (2021-02-22)

张华敏边喂食边说:“白鸽养殖投入低,风险小。平常有技术员进行免费技术指导。销售这块也不用操心,养殖基地的人直接过来拉货,价格随行就市。”鸿祥鸽业基地占地70余亩,拥有养殖车间10个,现有白鸽3万只,实现利润200多万元。“刚开始先尝试着养一两千对白鸽,养殖过程中我发现出产率相当高,一对一年下来就是80多块钱,养殖效益相当好,我就寻思着扩大规模。”张心玉说。

返乡创业搞养殖,—把山鸡养成“招财鸡”,年销售额500万余元

返乡创业搞养殖,—把山鸡养成“招财鸡”,年销售额500万余元

养鸡 创业新闻 野鸡山鸡 5年前 (2021-02-03)

隆冬时节,通江县铁佛镇观山坪村一段狭长的河谷上方,面积约200亩的养殖场被分割成一个个规模相当的鸡舍,家禽散养其中,悠然自得。“鸡司令”王世杰提着玉米、麦子、豆子拌的早餐,“喔……喔……”呼唤,山鸡闻声赶来,“咯”声阵阵,围绕在他身边抢起食来。对四川省巴蜀森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杰来说,山鸡是他发家致富的“金凤凰”。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