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 (2021-09-02)  创业故事 果树茶树 评论关闭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导语:金洞管理区石鼓源乡五星村生态葡萄园基地,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果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几名外地游客来到园中,一边品尝着葡萄,一边连声夸赞“好吃、好吃!”。葡萄架下一名年约30岀头、皮肤黝黑的汉子正在忙碌。他叫奉光红,是基地负责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挂果预计25000多公斤,按照目前市场平均价格10元/斤计算,收入可达50余万元!”他从做农业创客时起,就把“个人富不算富,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永州新闻网】7月29日,金洞管理区石鼓源乡五星村生态葡萄园基地,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果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几名外地游客来到园中,一边品尝着葡萄,一边连声夸赞“好吃、好吃!”。

葡萄架下一名年约30岀头、皮肤黝黑的汉子正在忙碌。他叫奉光红,是基地负责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挂果预计25000多公斤,按照目前市场平均价格10元/斤计算,收入可达50余万元!”

昔日入伍保家卫国,如今退伍从事农业创客,奉光红用军人钢铁般意志和执着精神,书写别样的精彩人生。

农业创客故事:把荒山变果园,打造优良品质葡萄园,年入50余万元

开垦:誓把荒山变果园

1985年,20岁的奉光红入伍到了陆军驻兰州某师。在新兵连,身高1.83米、体重70余公斤的奉光红训练起来毫无优势,各项排名都是倒数。

好胜的他不甘人后。为了迎头赶上,别人训练的时候他在训练,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训练,从5公里、单双杠到投弹,每个课目都不落下。

新兵连结束时,奉光红的训练成绩冲到前列,还因此获得连嘉奖。站在领奖台上,他懂得了军人的自信源于“永不言败”。

1987年,22岁的奉光红退伍返乡。婚后,为了养家,他随父亲辗转各地打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务。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有着稳定的收入,全家人的生活总算过得有滋有味。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奉光红得知处于同样地理位置的隔壁乡镇利用荒山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使村民摆脱了贫困,都过走了幸福的生活。

此时,奉光红心想,打工四处飘泊,就像一株无根的浮萍,心总是悬着的。“我的根在家乡,别人通过种植葡萄能发家致富,我同样也能!” 奉光红说,“ 回乡创业,最便利的就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设计方向,并加以充分利用。村里的荒地属沙土地质,有利于葡萄根系通畅呼吸,种出来的葡萄颗粒饱满、口感香甜。”

说干就干。是年底,奉光红主动放弃在广东的基建业务,回到家里以300元/亩的价格主动流转村里40余亩荒山开辟新的“战场”。

农业创客故事:把荒山变果园,打造优良品质葡萄园,年入50余万元

一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其艰难。奉光红要把40余亩荒山打造成生态葡萄产业园,砍青、烧荒、翻土、整地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在没有道路、四处荆棘密布、杂草丛生的前提下,任何现代机械都排不上用场,他只能用最原始的劳作方式,简易的镰刀和双手,一点点地开荒拓土。

为赶季节,奉光红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带着砍刀、扛上锄头上山了。茅草丛生的地方,他就一点一点地割;杂树密布的地方,他就一刀一刀地砍,这一干就是一个月,体重从原来180斤,下降到130斤,一双手也早已是层层老茧,白嫩的皮肤晒得黝黑发亮,当年31岁的年纪,看上去像是40多岁的人。

父亲奉德顺看到了儿子奉光红身上那股坚毅勇气和不懈坚持,也倍感欣喜和骄傲。“那种精神就像在部队里保卫着国家,在家里就是保卫着我们,一家人都靠着他,儿子真的是很辛苦!”

奉光红身上的那股“铁军精神”,在感动家人的同时,也重拾了全家人开荒种果的信心。一家人男女老少齐上阵,战天斗地抢进度,苦战5个月,硬是把40余亩荒山开成了阶梯式的优质葡萄园

求知:打造葡萄优良品质

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奉光红清楚地记得,种植葡萄的第一个年头,进入夏季后,原本嫩绿的葡萄却一颗颗变黑。这是怎么了?奉光红心急如焚,他找到当地农技部门专家,把他们请到葡萄园。

“葡萄得了炭疽病。”专家教给了奉光红防治方法,并且告诉他,种葡萄也需要技术,特别是病虫害防治技术。

技术从哪里来?学!

专家一席话点燃了奉光红的求技欲望,为尽快掌握葡萄种植技术,一方面,他挤出时间跑到毗邻的常宁市拜师,实地跟着师傅学习打岔、绑枝、疏果等种植管理技术;另一方面,他每年拿出3800元参加湘潭知人农业学院的学习,通过视频教学、群里交流等方式,分享先进科学的葡萄种植技术

很快,奉光红就从葡萄种植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掌握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也越来越多,且日趋成熟。“现在我一眼就可看出葡萄生没生病、生什么病、怎样防。” 奉光红自信地说。

有了技术支撑,奉光红种植葡萄在“品质”上下功夫,坚持以绿色环保、高品质、高要求为核心,统一技术种植,不用除草剂,不打农药,葡萄架下适度养殖一些鸡鸭,增加土地有机质,引用山泉水灌溉等,提高葡萄果品品质。

“实际上阳光玫瑰亩产可以很高的,别人可以做到7000斤左右。但我只想做‘小而精’的果业,所以我将亩产控制在2000斤左右。” 奉光红说,如此一来,他每亩收入至少少了30万元,但他不觉得可惜。“只有种好了才有钱赚,如果光求产量,品质上不去,价格到时候照样会滑下来。”

目标: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奉光红出身农村,深知群众所想、所需、所盼;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深感肩上担子重大。他从做农业创客时起,就把“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作为行动指南。

主动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每年安排20多名村民在园区从事除草、除虫、施肥、修剪和采摘等工作,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在葡萄种植基地干活,不光有年轻人,更多的是老年人。” 奉光红说,“葡萄园有体力活,也有精细活,老年人比年轻人有耐心,在精细活上干得比年轻人还好。”

“我家就住在葡萄园南边,我和我丈夫平时都在这里打工,一天80块钱。这里都是技术活,不算累,等学到了技术,我也想种几亩葡萄。”正在葡萄园干活的邓阿姨乐呵呵地说。

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釆取“种植大户带头+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服务管理”的模式,做大做強葡萄种植产业。现在,五星村已有10户村民开始发展葡萄种植产业。

“未来我们要扩大葡萄种植产业,带领更多的邻里乡亲通过种植葡萄发家致富。“奉光红说,“我一定要让小小葡萄串起村民的甜蜜幸福的生活。”

创客农业,大力发展有机葡萄种植业……退伍后,每天穿梭在葡萄生态园的奉光红,忙碌而充实。秉承“绿色、生态、健康、营养”的生产消费理念,奉光红在人生中新的“军营”——五星村荒山上继续奋斗,赚起“绿色钞票”,靠生态种植发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农业创客故事:把荒山变果园,打造优良品质葡萄园,年入50余万元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

  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2023新农人最需要了解学习的农村创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免费共享!关注@69农村创业网,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创业风险更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