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各地小龙虾批发价大跳水, “稻虾憨”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应运而生
小龙虾是湖北省当季重要农产品,进入四月以来,湖北各地小龙虾批发价普遍大跳水,出现市场偏冷、产品滞销等现象。2021年,湖北“稻虾憨”等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应运而生,将“土憨巴” (学名沙塘鳢)与小龙虾在稻田养,形成“一季虾、一季稻、一季土憨巴”的“一水三收”新模式。既能控制小龙虾苗种密度、提高“大虾”产量,又能防范风险,提升综合效益。
小龙虾是湖北省当季重要农产品,进入四月以来,湖北各地小龙虾批发价普遍大跳水,出现市场偏冷、产品滞销等现象。2021年,湖北“稻虾憨”等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应运而生,将“土憨巴” (学名沙塘鳢)与小龙虾在稻田养,形成“一季虾、一季稻、一季土憨巴”的“一水三收”新模式。既能控制小龙虾苗种密度、提高“大虾”产量,又能防范风险,提升综合效益。
鑫顺奶牛养殖基地占地526亩,是峡阳镇2021年引进的市级重点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建设标准化牛舍19座,养殖奶牛规模5000头,预计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产鲜奶5万余吨,新增产值1.5亿元,带动周边近300人就业。“基地走的是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采用最新技术建设的原异味发酵厂保证了废水零排放,牛粪经无害化粪物处理后则可用做垫料和有机肥料,真正做到了全程自产自销零污染。”
在互联网上,小龙虾、猫、狗、鸡、猪、牛,甚至植物都能成为“云养”对象,云养”客户人群则主要以亲子家庭和年轻人为主。“云养鸡+共享农场”模式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农民销路问题,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据了解,双堰社区跑山鸡养殖基地全年出栏量达3万羽,预计销售额可达300万元,纯利润有80万元,双堰社区从最初的空壳村转变为了年收入突破100万元的“云养小康村”,村民的收入也在节节攀升。
依托电商销售渠道,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农文旅产品得以输出到外地、不再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与此同时,山东各地还培育孵化了一批淘宝村、淘宝镇,形成了非遗关联产业的规模化效应,从而带动了乡村产业模式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山东滨州市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湾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安之庆介绍
黑莓别称露莓,是这种多年生长 蔓生植物,其果子被欧洲国家称赞为“性命之果”、“黑钻石”,但是黑莓很不易储存,通常四钟头内不开展急冻储存得话,非常容易导致营养成分很多外流。果子带有原花青素、硒、营养元素等营养元素,拥有很高的营养成分。百汇园集团投资建成的黑莓产业园种植面积近6000亩,其中农户自主种植约2000亩,是国内最大的黑莓种植基地。在推进黑莓产业种植过程中,企业免费提供苗种、种植技术,
说到碳中和,人们总是率先想到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制造、建筑等高碳行业,而农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则是天然具有“环保”、“生态”的低碳buff。事实上,农业生产是重要的碳排放源,占到全球人为总排放的18.4%。要想实现低碳农业,就得从源头减量和回收利用两头着手,控制经由农业生产相关活动排放进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农业革命以来,我们的粮食需求似乎常常是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来满足的。今天,科技开始大范围地参与到环
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鱼菜共生,作为一种融合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技术的循环生态种植方式,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在温室大棚里既养鱼又种菜,不光产量高还能节水节肥,最重要的是绿色无污染。如今这样的“黑科技混搭风”已经引入到了乌鲁木齐县。在新疆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大庙村,新引入的“鱼菜共生”模式,让一池碧水循环使用,鱼肥菜壮。板子上的生菜、芹菜等叶面青翠,一株株草莓挂着或红或绿的果实。
在双阳区双顶子村十社的东龙度假村,游客有的掏雪洞、玩雪滑梯,有的玩超大秋千……每处欢声笑语中,除了游客们拍照打卡外,村里的主播在镜头前大声叫好,一时间,嬉笑声、打闹声搅热了乡村。尉氏县十八里镇氏的农产品通过像贾苗这样的直播带货的‘新农人’飞到了全国各地,也促使了会庄村及周边村一二三产的融合。江山市农业农村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开展“益农+村播”服务模式,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
广东省林业局日前公布2021年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名单,包括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等23个基地。试点两年经过复核后,可正式确定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月9日,2022年贵州省林业工作会议在贵阳市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21年全省林业工作情况,提出了2022年全省林业工作目标。完成《林下经济发展统计监测研究》,在全国率先创立林下经济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率先推出“贵州林木种苗APP管理”模式;率先创
在青浦练塘镇东庄村,有这样一片森林,通过与菌菇企业的“亲密接触”,正转身成为充满童话色彩的神秘基地。“蘑幻森林”以林下菌菇产业化种植为基础,因地制宜结合食用菌生物特性与东庄村林间自然环境,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内容,规划了林下采摘区、科普教育区、农事体验区、休闲游乐区、林间观光区和菌菇美食品鉴区,为开展亲子采摘、企业团建、家庭聚会、生态研学、休闲观光的群体提供了一处“森林蘑幻秘境”。
在湖南省双牌县野也味电子商务特产店里,“生姜姐”蒋丽萍一大早就赶到店里打包货物。“由于疫情的原因,广东、福建等地就地过年人数增多,我们的虎爪姜质量过关、口感好,再加上通过电商线上直播带货的方式,订单自然也是供不应求。近日,2022年陕西省定边县优质农产品网上销售活动在定边县举行。荞麦、挂面、香醋等定边县40种优质农特产品以“电商+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推广销售。
2021年粤桂两省区携手打造“一县一园”平台,共建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开始发挥效用。东西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品中心在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正式挂牌,标志着该中心全面转入市场运营阶段。东西部名品中心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规划建设立东西部农产品名品国际交易中心、RCEP国际大宗农产品数字化交易平台、东西部中央大厨房预制菜数字化展销中心、广东省数字化农业展览馆、“粤菜师傅”研发中心、预制菜美食城等
何谓4.0版农业新模式?精炼来说,即社会化生态农业,通过互联网等工具,将农业多功能属性所内含的教育文化历史传承等非经济功能彰显出来,带动农村经济回嵌乡土社会,农村经济回嵌资源环境,最终达到人类回嵌自然的生态文明新时代。社会化运作的生态农场,建设在城市周边,它不仅承担着有机种植的作用,为城市生活的家庭提供有机产品,还有为城里的孩子做土地教育、劳动教育的作用。
2022年1月29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遴选、推选了四种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模式及七个典型案例,其中包含蚯蚓养殖处理有机废弃物技术模式,并推介了该模式的案例。在投资建设方面,合作社投资310万元,建设蚯蚓养殖生产车间,配套购置粉碎机、蚯蚓收获机、电动喷雾器等,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同时,流转600亩林木基地用于林下蚯蚓养殖。
青岛九福堂芍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南墅镇东馆村落户,主要致力于芍药新品培育、规模化种植、芍药产业综合利用及其技术开发、推广。目前,公司已经发展芍药种植576亩,年销售收入约18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及大型药材公司。基地带动了周边村集体发展芍药种植52亩,农民年收入增加5000多元,开创了集“休闲”、“养生”、“健康”“旅游”于一体农业发展新模式。每到春暖花开季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让偏僻的小
武山县有种植蔬菜的传统,设施蔬菜起步早、效益高,坐落于渭河流域的山丹镇周庄村就是当地果蔬种植“先行者”,打造出了“盘龙韭菜”“周庄西瓜”等优质品牌。如今,为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周庄村将“开心农场”建在地头,把“果蔬走出去”变为“顾客迎进来”。2022年1月14日,记者来到周庄村,只见成片的蔬菜大棚星罗棋布,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辉。走进大棚瞬时暖意融融,菜农们正忙着除草、堆土。
中小学“双减”与劳动教育政策大力实施以来,一些拥有土地的农场主们,其实是迎来了软性需求变成刚需的利好。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很多农场主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后期的运营到底怎么来操作,如何与学校产生链接。另一方面,“双减”政策以来,劳动教育的刚需之下,很多中小学校却找不到对口的教育农场,尤其是对于生产性劳动,学校存在缺场地、缺工具和缺老师的尴尬境地。下面我们看看如何通过“教育农场”解锁乡村旅游发展。
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召开。会上发布了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并向部分入选镇(乡)代表授牌。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传来好消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关于第二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名单的公示》的公示名单,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一村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经过反复选品、试种,梁其安最终选定了“黄金籽”西红柿,并在乔官镇大面积种植。结果,从“火山土”里种出来的酸甜可口的西红柿一上市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于是,梁其安抓住“黄金籽”西红柿这一农品品牌,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利益“共享”新模式,从农民当中培养出了一批网红主播,同时设立“消费扶贫基金”,筹集善款70余万元。梁其安说:“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可能就是想赚点钱。但当我真正进入了创业这个领域之后,发现这是
水产良种团头鲂“浦江1号”辐射全国生根开花,曾一度绝迹的历史名产松江鲈鱼重现江湖,松江特产“黄浦江大闸蟹”成为上海地产河蟹著名品牌,翘嘴鲌等黄浦江“土著”鱼群体强力增长……处在长江出口淡海水交汇上游的松江,具备适宜鱼类的生长、洄游、繁殖的自然条件,这个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因此拥有丰富独特的水产种质资源。松江区水产良种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养殖户中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渔民养鱼要致富,‘浦江1号’是出路。
根据11月9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的通知》,辽宁省有4人上榜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推荐名单:初树东(辽宁省福满田园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杨富安(铁岭县李千户镇深山里榛子专业合作社)、李晓波(朝阳广硕牧业有限公司)及李艳东(义县嘉恒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介农村创业创新的典型案例,用鲜活的事例激励人、拼搏的精神鼓舞人、创意的点子启迪人
一棵菜也能换来万斗金。随着冷凉蔬菜产业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主导产业,农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李晰告诉记者:“当地最先买车的都是菜农,从最初几万元的车,到现在二三十万不等。”看到越来越多的菜农通过种菜发家致富,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回乡,加入新型农民的队伍。“以前村里80%以上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如今以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已经不足20%。”“鱼菜共生”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新路径
三家镇官田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通过“品牌产业 致富带头人 农户”的模式发展林下养鸡,打造官田村“顺溜鸡”品牌,增加群众收入,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养殖户每一只鸡的利润大概是有30元,一年养5000只鸡的利润就是7万到8万元。苹果园里因为养鸡,不仅免去了锄草,还有了有机肥;林下养殖的鸡,不但能自由生长,还能将树叶、青虫当成饲料,这样的“立体养殖”模式就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帅堡村。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经公布了2批共20家休闲观光牧场,仅河南省就有3家。观光牧场是一种新业态,是宣传奶业的新窗口新阵地,但建设观光牧场不可一哄而上,要分批分步实施。要冷静分析奶牛场自身的条件,根据奶牛场的生产规模、资源环境、交通区位、人文历史等条件和优势,积极探索,突出个性和特色,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等模式,融入农事体验、果蔬采摘、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等元素,因地制宜、审慎决策,构建独具特色的休闲模
今年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肉葫芦生长,眼下正是农闲时节,被誉为“肉葫芦之乡”的榆树市八号镇却显得格外忙碌,肉葫芦种植户们正抢抓天气晴好有利时机,适时掀起了削葫芦条晾晒的高潮,连片的肉葫芦地和晾晒场里呈现出繁忙的丰收景象。据万发村党总支书记孙汉卿介绍,万发村肉葫芦种植面积稳定在50公顷以上,20-25斤肉葫芦出一斤葫芦条子,纯利润是种植普通玉米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