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金华市婺城种粮大户张俊礼在“非粮化”整治工作后,借势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通过科技投入实现粮食生产的机械化运作,成为当地的“种粮大户”。他利用土地的肥沃条件种植富硒米,并计划将家庭农场的经验推广给更多种粮大户,以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张俊礼支持青年回乡创业,认为农村的发展前景光明,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回到农村创业。
即使面临疫情和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的农作物收成仍然表现良好,早稻的粮款达到了100多万元。在琅琊镇上盛村的丰收景象中,种粮大户张俊礼站在广袤的农田中,感受着风吹稻浪的壮观,闻着十里飘香。
自从张俊礼从部队退伍后,他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在城市里奔波,并创建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琅琊镇上盛村。看着眼前的这片“绿水青山”,一个在农村创业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他尝试经营乡旅公司和农庄、养殖泥鳅等,但经过一番尝试后,最终以失败告终。然而,这些失败的创业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更热爱农村,并相信农村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自从婺城区开展“非粮化”整治工作以来,琅琊镇加强了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管理与保护,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整治。借着这股东风,张俊礼租赁了886亩土地用于种植水稻,正式创办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遇到了许多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由于场地有限,稻谷的晾晒成了一个大问题。张俊礼决定一次性购买五台烘干机,并建立了烘干房。周边农户对他的做法感到非常不解,问他能在创业初期承受这么大的成本吗?他告诉他们,有了烘干机,一天就能够烘干15000斤稻谷,百亩水稻不用几天就能完成烘干,提高了粮食的生产效率,而机器在空闲时还可以出租给他人使用。他的敢想敢做,在别人还在犹豫观望的时候,他已经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现在,张俊礼已经实现了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他用旋耕机和挖掘机进行土地翻土,用无人机代替人工锄草、除虫、施肥等。随着全套机械化农具的配备,育秧、收割、烘干碾米、包装等一系列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运作。科技的支撑使他的家庭农场蓬勃发展,他也成为了琅琊镇的“种粮大户”。
在土地流转后,原来的农民会做什么呢?张俊礼说:“土地流转费是每亩800元左右,这是他们的固定收入。土地流转给我之后,他们也可以继续留在我们农场工作,还能照看家人,工作家庭两不误。我们还雇用了一名残疾人做些简单活计,这样一来,他的生活费用也不愁了。我的想法是走出自己的路子,带动村民增收,再以自身经验带动更多种粮大户成立家庭农场,进行规模化种植,与村民们共奔富裕路,促进家乡发展。”
在未来,张俊礼计划稳扎稳打,在粮食商品化上再做文章。“我们的土地非常肥沃,种植出的富硒米营养价值高,我希望日后能打响琅琊自己的粮食品牌。同时,他利用自己从事互联网的经验,线上开通淘宝店铺、直播带货,线下采取社区团购、积分兑换等多种方式进行推广销售。此外,走农、体、旅融合的新路径排沙镇排球馆、民宿、农家乐、露营地、研学基地等项目也在落地生根。”
当被问及青年回乡创业时,张俊礼表示支持:“现在政府对于农业创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支持青年创业并且希望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目前来说农村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向农村回流我希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青年人回到农村创业是大有可为的。”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说的这段话令我深受鼓舞。”张俊礼认为随着现代化工具逐渐取代劳动力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回农村从事农业服务产业作为回乡创业的婺城新农人一名青年人他会继续响应政府号召守好农田种好口粮也期盼着更多青年人回到农村一起创业共绘婺城共同富裕新画卷。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