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上种蟠桃树“摘果”,树下养知了猴“掘金”,每亩增收万元!
故城县茂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金蝉 有机果品”特色种养示范基地占地1100亩,地上种蟠桃树等果树,地下养金蝉,亩均可增收万元以上,带动房庄镇、夏庄镇、三朗镇等10个乡镇农民发展金蝉养殖特色产业达到20000多亩,覆盖农户2500余户。2025年将带动周边发展到10万亩,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产业振兴。
故城县茂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金蝉 有机果品”特色种养示范基地占地1100亩,地上种蟠桃树等果树,地下养金蝉,亩均可增收万元以上,带动房庄镇、夏庄镇、三朗镇等10个乡镇农民发展金蝉养殖特色产业达到20000多亩,覆盖农户2500余户。2025年将带动周边发展到10万亩,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推动产业振兴。
随着游客的增多,周边村民开发民宿、农家乐的意愿逐渐增强。以农带旅、以旅兴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优质项目,徐水区在瀑河水库的西侧还投资建设了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仿野生中药材种植数字农业溯源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草药经济,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把家门口的好风景逐渐变成群众致富的好“钱”景。
山药有二重属性,既属于蔬菜,也属于中药,对人们生活来说常常可药食两用。保定市蠡县是“中国山药之乡”,全县麻山药种植面积近10万亩,产量25万吨,年产值达20亿元。蠡县搭建功能完备的市场平台,实现麻山药产品流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21年,“蠡县麻山药”获省级“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云南山区村利用气候和土地优势种植山药,群众靠山药种植走上了致富路,一亩山药抵得上10亩玉米的价值。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地占总面积88%以上,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2022年6月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近年来,青川县通过健全完善产业配套、培育种苗繁育主体、规范建设种养基地、探索推行林药保险等方式,推进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成为青川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初步统计,全国共有72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94,000多个,带动农民560万户,广泛分布于种植、养殖、农机、植保、加工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织力量。新修改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特别增设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盟”一章,使合作社联营在法律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迷迭香是一种喜温耐旱的植物,但不耐水,喜欢阳光充足的光照,但不耐低温。迷迭香种一次,可收获八年,不用打农药,四季常绿,市场发展看好。今年试种亩产量达1吨左右,2元一斤也可以达到2000元左右。到明年以后,每年可以采收两茬,产量可到3—4吨左右,亩产值在6—7千元,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品种。
创业故事视频:小伙放弃20万年薪,决定回家养肉兔,却遭遇一波三折。“当年我们建成了占地110亩的肉兔养殖一期项目,引进了伊拉兔母兔2500只,种公兔150只。”该养殖基地负责人吴胜江说,伊拉兔具有生长周期短,产仔率、产肉率高的特性,一般饲养7个月就能达到出栏标准。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优势,将林草中药材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核桃+芍药”“马尾松+茯苓”“柏林+菖蒲”等“林+药”立体种植模式,目前已建成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10万亩,今年预计实现总产量6万吨,总产值10亿元。惠州今年启动惠城中心区新建改造10个口袋公园,目前已完成8个“口袋公园”建设
2022年之末,已有多种中药材价格出现不同涨幅,2023年中药材种植市场前景广阔,是很不错的一个创业项目,这让很多种植户看到了种中药材致富的希望。例如,随着疫情防控新十条落地,薄荷属清热消炎类中药材,家庭备药较多,市场走动开始加快。以甘草为例,因甘草属于常用大宗药材,为药食兼用品种,年需求量约6万吨左右,居诸药之首。
2022年以来,农发行重庆市分行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兼顾、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助推乡村振兴,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投放贷款405亿元,贷款余额达1955亿元,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先锋主力模范作用。重庆政银企三方将联手创建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区
“这里自然环境好,菊花花型优美,气味芳香,品质上乘。从前期试销情况看,很受市场欢迎。今年基地预计可以采摘鲜花35万公斤,产值超过150万元。”姐妹俩告诉记者,从亳州来到合肥种植菊花,第一年就获得丰收,对明年种植信心更足了。张梅告诉记者,金丝皇菊可以作为药、茶两用佳品,还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一亩瓜蒌可产300斤瓜蒌子,按照现在市场价40元1斤,亩均收益可达12000元。”杨智告诉记者,瓜蒌浑身都是宝,不仅瓜蒌子可做食品,瓜蒌皮、瓜蒌根还可以做中药材。小小的瓜蒌,如何长成大产业?近日,记者来到安徽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的“瓜蒌部落”种植基地,一个个瓜蒌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杨智购置了两台炒制机,建起了瓜蒌加工厂,从一产延伸到了二产。
近日,《湖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印发实施。“十四五”期间湖北将围绕中部地区中医药服务、中西医结合、中医药人才、科技创新和中医药产业“五大高地”建设。近日,湖南发布了“2022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包括养神、养肺、养胃、养元、养身、养心等6条线路,覆盖14个市(州)53个县(市区),串联68个中医药康养体验基地。
五味子,味具辛、酸、甘、苦、咸,入五脏补气敛气,五行相生济。“原来种苞米,一亩地也就收入四五百元,跟种植中药材没法比。现在我们村有150亩地都种上了中药材,估算平均一亩地每年收入1万元。”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镇牛角沟村王金凤说。根据安徽亳州的市场反馈信息,五味子目前统货要价64元/公斤左右,选货66-68元/公斤。
金线莲能被分成人工培育和天然的二种,人工培育的价格也划算,天然的会贵很多。一般,人力种植得话一斤价是在200-700块左右,如果天然的得话,一斤都已经达到2000元。由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选育试种的金线莲经过6个月的生长期,进入了全面采收阶段。2022年7月,为提高温宿当地林果业亩产收入,丰富南疆经济作物品种多样性。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依托当地丰富植物药用资源和人工栽培基础,发展以“林药”“林菌”为主的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林下生金的路子。福建省级林下经济建设项目是2021年度福建省级林下经济发展补助资金建设项目,有16个子项目,总投资1030万元。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把科技支撑落到实处,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笑哈哈……”近日,莲花县荷塘乡文塘村八月瓜种植基地喜迎丰收,一个个果实饱满的八月瓜,在翠绿藤蔓间“荡秋千”,自然成熟的果皮绽开,露出白色的果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十分诱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今年严重干旱情况下,预计可销售鲜瓜15000斤,加工药片3吨,总产值25万元 ,因为新奇,自从种出了“八月炸”后,慕名而来的顾客不少。
走进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犹如置身生态画廊。当地农民70%以上的收入来自林果、林菌、林药种植业。林下经济不与粮争田,不与林争地。近年来,西峡积极拓展林下空间,开展复合经营,产业链不断延长,催生特色林产品电商企业50多家、微商2000多户,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浙江省林业局日前印发《浙江省木本油料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
着人们对蚯蚓作用的认知,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蚯蚓干价格也迎来了水涨船高,早在10年前蚯蚓每公斤30元,之后又涨至70元,而如今又涨到300元每公斤。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心脑血管用药需求增长,近10年整体保持(地龙)需求上行。近期,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通知,组织排查整治非法捕杀野生蚯蚓行为,促进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
视频:饲养憨憨的蟾蜍,原来癞蛤蟆也可以这么可爱;视频:为了养蜈蚣,打造一个间脚蜈蚣的生态饲养缸。蟾蜍是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大约有300多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中药材,但蟾蜍属于“三有动物”,受法律保护!
连晴高温天气,(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杨柳村的中药材受影响不小,唯独无土栽培的天麻长势依然良好。从那以后,袁建民似乎打开了财富之门,在中药材行业做得顺风顺水,也赚得盆满钵满,十年时间,他挣了100万元。天麻无土栽培不仅方法简单,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通过3年的培育,已成为西南片区最大的天麻无土栽培试验基地。
随着田间冷库的大批建成,全省鲜活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能力提升。在湘南,依托田间冷库支撑,特色蔬菜源源不断南销,打造粤港澳菜篮子基地添底气。在湘赣边,冷库建在田间地头,助力“湘赣红”打响品牌,茶陵三宝、炎陵黄桃俏销北上广。在大湘西,冷链延伸千家万户,茶叶、猕猴桃、柰李、杨梅等走出深闺,脱贫产业活力十足。在湘北湖区,冷链助力,汉寿围堤湖蔬菜、澧县阳光玫瑰葡萄、沅江芦笋、桃江竹笋、
药用蔬菜作为一种新兴的保健食品,在许多城市的超市和菜场都能买到。但要提醒的是,药用蔬菜不宜替代日常蔬菜经常摆上餐桌,需要考虑其安全性。薄荷是常用中药材,薄荷叶清爽可口、香味独特,是许多西餐甜点和糖果制品的重要调味料。对于薄荷的吃法,人们各有各招,最多的是传统吃法“凉拌薄荷”,也有人爱用薄荷煲鲫鱼粥。
视频:五味子竟然有五种味道?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依托独特的山水优势和气候条件,流转闲置土地,成立五味子专业合作社,形成以五味子为主导产业的特色种植,同时积极发展五味子苗木繁育,加大系列产品的研发力度。目前全县进入采摘期的3000余亩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