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小平菇撑开“致富伞”,赤峰小香菇长成“大产业”

内蒙古:通辽小平菇撑开“致富伞”,赤峰小香菇长成“大产业”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12-04)

走进苏家堡村平菇暖棚,一个个菌棒垒起的菌棒墙一字排开,很是壮观。马景立正带着几个合作社社员,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采收头茬菇。说到收入,马景立算了这样一笔账:“5块钱1斤,除去成本和人工等投入,一个棒保守着说也能出10块钱,这个棚是1000平,装了28000个菌棒,所以一个棚预计能出30万元左右。”马景立说,到明年6月份清棚时,基本就能收回成本了。政种了一万棒的香菇,一年收成好的时候能挣两万多块钱

四川这个“亿元村”是怎么做到产业致富的?

四川这个“亿元村”是怎么做到产业致富的?

创业故事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1-12-03)

从成都出发,一路向南,只需不到一个小时,便来到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小雪已至,天气愈发寒冷,这个主打葡萄产业的村落里,仍是一派火热的忙碌景象,修枝、整形、覆膜……在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的18个四川“亿元村”中,果园村赫然在列。谁也想不到,曾几何时,果园村的村民并不种果。现在,这里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更是达到3万元以上,一串串葡萄成为了当地村民们的“致富密码”。

创业项目:中药材市场一片大好,2021年种植黄精亩收益4万元以上

创业项目:中药材市场一片大好,2021年种植黄精亩收益4万元以上

中药材类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1-12-02)

11月18日,在崇阳县肖岭乡台山村太子参基地,一台翻土机在田间来回翻耕,10多位村民在一旁忙着施肥、播种和覆土,一派繁忙景象。“现在中药材市场一片大好,家乡又有政策支持,所以选择回乡成立专业合作社,承包100多亩地种植黄精等中药材,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志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志超告诉记者,目前每亩黄精收益在4万元以上。台山村的太子参基地、白马村的黄精基地只是肖岭乡中药材种植的缩影。

进村旅游成潮流!多地开展乡村旅游季活动

进村旅游成潮流!多地开展乡村旅游季活动

休闲农业 4年前 (2021-12-01)

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选编》、2021年山西省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活动举行、《贵州省推进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近日,多地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上频频出招,为乡村旅游发展按下“快进键”。日前,农业农村部对外发布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和监测结果

济宁市与泗阳县:推广以信用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管理模式

济宁市与泗阳县:推广以信用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管理模式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11-29)

济宁市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在任城区试点推行“信用+”治理模式,在激励群众主动参与、长效维护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泗阳县农业农村局以信用为基础创新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时,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给予即时办理。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

特种水生蔬菜:藕田套种慈姑,一年二次好“丰”景

特种水生蔬菜:藕田套种慈姑,一年二次好“丰”景

创业项目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11-29)

慈菇是一种水生蔬菜植物,具有很好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市场需求大,很多地区都有种植。慈菇亩产可达千斤左右,高的可达1500斤,每年都有几十万斤上市。初冬时节,柳江区百朋镇种植的慈姑抢鲜上市,香甜的慈姑配上腊肉一起翻炒,更是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11月19日,笔者来到百朋镇百朋村寺门屯,田间地头一大片绿油油的慈姑长势喜人,村民三三两两地穿梭于慈姑田中,采挖、清洗、搬运慈姑,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多地野猪泛滥破坏庄稼,农民擅自猎杀野猪会违法获刑!

多地野猪泛滥破坏庄稼,农民擅自猎杀野猪会违法获刑!

农业科普 创业视频 野猪 4年前 (2021-11-27)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不断好转野猪种群日渐扩大,已成泛滥之势危及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在四川巴中野猪大量繁殖破坏庄稼成为庄稼人的心病,老百姓在保护自己庄稼的时候还时有野猪伤人事件发生。2021年出台的《通江县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了野猪猎捕方式及实施步骤即成立专业猎捕队进行猎捕主要方式有枪猎、笼捕、围栏诱捕,禁止使用电击、兽夹等非法手段猎捕。

广西融安“金桔之乡”正值甜蜜丰收季,湖南新宁50万亩脐橙开园采摘

广西融安“金桔之乡”正值甜蜜丰收季,湖南新宁50万亩脐橙开园采摘

创业新闻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1-11-27)

当前,作为我国金桔主要产地之一的广西融安县正值金桔上市季。电商园里,新鲜采收的金桔经过农残检测、分拣、包装后,即可装车运往全国各地。2021年,融安金桔种植面积达20.72万亩,预计总产量19万吨,总产值25亿元,加工产值1.6亿元,实现品牌价值19.42亿元,农民人均单项收入7000多元。在新宁县金石镇月汉村万亩脐橙示范园,

创业故事:贵溪姑娘创业种出“活体芽苗菜”,产品供不应求

创业故事:贵溪姑娘创业种出“活体芽苗菜”,产品供不应求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11-26)

“生态豌豆芽,供不应求,今天又发了3000斤到外地……”近日,贵溪市鸿塘镇塘湾村豌豆芽种植大户刘藕兰一边给豌豆芽浇水一边和记者聊起了自己的“活体蔬菜”经济。回乡后,刘藕兰注册了贵溪市绿田农业有限公司,在山清水秀的塘湾村,一个个种植大棚就这样建起来了。公司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基地建设,目前占地20余亩,拥有种植大棚6个,日产量可达5000余斤,每天冷链发往南昌、上饶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四川省打古镇黄桷村:生态养牛年入150万元的创富故事

四川省打古镇黄桷村:生态养牛年入150万元的创富故事

养牛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11-23)

抓住养牛市场的行情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降低养殖的风险。最近牛的行情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很多养牛人开始恐慌,心里没底了,这牛的行情会不会一直掉下去呢?在创业初期,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农场里部分牛出现胃炎等情况,赵小波向兽医和专业养殖户请教、对症下药,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边干边学。目前,赵小波今年年初购买回来的80头牛已全部出售,年收入达150万余元。

天柱县:万亩“油茶林+生态土鸡”产业模式串起乡村致富链条

天柱县:万亩“油茶林+生态土鸡”产业模式串起乡村致富链条

养鸡 创业故事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11-20)

白市镇三间桥油茶林示范基地主人杨平说,他多年在300多亩的油茶林下养鸡,县里有了两条产业链,他每年出栏的1万多只油茶鸡和出产的20多万斤油茶果不愁销路。每年养鸡收入80多万元,油茶果收入50多万元。村中入股种植油茶的42户村民分红最多的达1.1万元,分红最少的也有几千元。村中和附近村寨60多人在油茶基地施肥、拣油茶果,人均就业每年有4000多元的进项。到2025年,天柱县油茶林总面积达50万亩,油

村民如何申请自建住房?河南省发文明确农村自建住房管理办法

村民如何申请自建住房?河南省发文明确农村自建住房管理办法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11-18)

为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村民新建、改建、扩建和翻建住房(以下统称自建住房)规划和用地管理,11月11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农村自建住房规划和用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农村自建住房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办法》明确,需办理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由县级政府批准;农村自建住房必须符合村庄规划;

创业故事:这个食用菌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农业创业创新园区

创业故事:这个食用菌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农业创业创新园区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11-14)

近日,记者来到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是一排排食用菌大棚。在泾龙村,小小的蘑菇已经发展成了大产业,成了当地的主导产业。而这大棚的主人就是宁夏青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立勇。经过苏立勇的努力,宁夏青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业创业创新园区,目前也是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引进的羊肚菌新品种试种,经过多年研究探索,目前单产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

瓜蒌种植项目:市场行情三年低迷后迎来上涨,亩收入达1.5万元

瓜蒌种植项目:市场行情三年低迷后迎来上涨,亩收入达1.5万元

中药材类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1-11-13)

瓜蒌,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其商品又分为瓜蒌子、瓜蒌皮等。瓜蒌系列品种在前两年行情均显低迷,进入2021年7月后,市场行情迎来明显好转上涨趋势!“今年是个丰收年!”福庆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占尧一边笑着讲话,一边拿把剪刀,手起瓜落,动作娴熟。今年是他种植瓜蒌的第三年,也从投入期进入到了收获期,每亩瓜蒌综合收入在12000-15000元之间,他这片400多亩的种植基地年收入约达500万元。

走进袁家湾村:天下百合第一村,甘肃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走进袁家湾村:天下百合第一村,甘肃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休闲农业 4年前 (2021-11-11)

初秋九月,站在袁家湾村一眼望去,连片的百合苗郁郁葱葱。近年来,袁家湾村紧扣村情实际,积极转变思路,抓好产业转型发展,探索出“党建+百合产业+乡村旅游”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2016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市级小康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袁家湾村总耕地面积1799亩,气候凉爽温润,土层深厚松软且排水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百合种植条件,历来有‘天下百合第一村’的美称。”袁家湾村

瓜蒌种植:今年亩产值能达八千元,明年预期持续高价或再涨

瓜蒌种植:今年亩产值能达八千元,明年预期持续高价或再涨

中药材类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11-10)

走进石盘冲村的100多亩瓜蒌种植基地,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每斤瓜蒌籽回收价格在27元左右,品质优良的能达到每斤30元,瓜皮每斤5元,预计今年第一年亩产值能达到八千元,瓜蒌籽收入80万元。从近几年货源走销情况看,瓜蒌需求有所增加。一是中药配方颗粒的开放,增加了瓜蒌一定的需求;二是瓜蒌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近两年疫情反复,在需求上有所拉动。对于未来行情走势,不排除瓜蒌的行情继续上行。

广州惠州90后小伙:从中药材的种植到加工的致富之路

广州惠州90后小伙:从中药材的种植到加工的致富之路

中药材类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11-06)

张智康,28岁,3年前回到家乡惠东县安墩镇和岭村投身中药材种植。如今,公司已有广金钱草、土茯苓、五指毛桃、姜黄等多种中药材的种植、仿野生抚育基地共150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众多农民加入种植中草药的行列,漫山遍野的中草药成为安墩一道新的风景线。如今,他又迈出从中药材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步伐,一步步朝着中药制药/饮片厂的远景目标前进。“下一步是制作成茶叶的形状,让其更有卖相,争取明年推向市场。”

吉林辽源:乡村旅游“乡味”浓,美丽山村处处是风景

吉林辽源:乡村旅游“乡味”浓,美丽山村处处是风景

休闲农业 4年前 (2021-11-02)

如今,辽源山乡处处是风景、村村有看头,不仅让游客“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据了解,辽源市已建成A级景区15家、其中4A级景区4家,旅行社40家,省级特色旅游名镇(乡)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东辽县朝阳村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东丰县一面山村、四平村,龙山区永治村被评为首批吉林省乡村旅游重点

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为村民提供直播阵地,引导村民发展直播经济

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为村民提供直播阵地,引导村民发展直播经济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10-13)

从微观看,直播电商对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新路径;从中观看,直播电商继续为我国就业开辟新思路,拓展新场景;从宏观看,直播电商在我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格局的形势下大有作为,未来可期。【中国红山】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红山区文钟镇文钟村党委立足城郊村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整合互联网平台、直播培训、特色农副产品等资源,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湖北长阳“土家妹”手工编织草鞋,年出货1万双销往全国各地

湖北长阳“土家妹”手工编织草鞋,年出货1万双销往全国各地

农产加工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10-09)

“我很高兴能让手工草鞋‘焕发新生’。”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晓麻溪村的张祖玉说,今年“十一”,她编织的五彩草鞋,受到了众多网友点赞。创业两年来,张祖玉已达到年出货1万双的规模,有近20人的团队,编织的草鞋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外的订单。除了发展电商,她还积极与代理商合作,为全国各地代理商供货,销售模式更加多元化。张祖玉说,未来还想注册品牌,把手工草鞋打造成旅游商品,进景区、进展会等。

宁夏隆源村:蔬菜种植和梅花鹿养殖两大产业,户均增收1.1万元

宁夏隆源村:蔬菜种植和梅花鹿养殖两大产业,户均增收1.1万元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9-30)

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现有蔬菜种植和梅花鹿养殖两大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发展,户均增收1.1万元。在隆源村的线椒种植基地,大货车、小型货车、农用三轮车来来往往,村民们正将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辣椒分拣、称重。寿光东斟灌村:小彩椒带动村子致富。从山东寿光东部边缘地带的一个小村子,到如今的先进村、富裕村,曾“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走过了一段锲而不舍的奋斗岁月。

玉树市安冲乡结拉村:古村落里的乡村旅游创业故事

玉树市安冲乡结拉村:古村落里的乡村旅游创业故事

休闲农业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09-19)

眼下,随着乡村民宿经济的兴起,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安冲乡的结拉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希望。初秋时节,益曲卡山庄试营业了,尽管气温有些低,却丝毫不影响游客的热情。许多西宁的游客带着孩子,驱车远道而来,沿着盘山公路进山,就是为了体验和参观山庄。他们拍的照片、写的文字,经网络传播,让益曲卡山庄一夜之间成了“网红”打卡地,也为结拉村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让平静的古村落又热闹了起来。

鸵鸟养殖经济效益:产蛋与卖苗,一只鸵鸟一年也能赚一万多块钱

鸵鸟养殖经济效益:产蛋与卖苗,一只鸵鸟一年也能赚一万多块钱

创业故事 创业项目 特种养殖 4年前 (2021-09-15)

道县龙江桥村退伍军人张小山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依靠鸵鸟养殖走上了致富之路。我养殖鸵鸟的经济效益一般以产蛋、繁殖、卖苗为主,一只鸵鸟一年下60个蛋,按照它的受精率50%的出壳率来算的话,就是可以孵30只小鸵鸟,一只小鸵鸟卖600块钱,30个就是一万八千块钱一年,然后再除去一些饲养成本,一只鸵鸟一年也能赚一万多块钱。目前,张小山已成立三个鸵鸟养殖基地,存栏量达到了80多只,鸵鸟的孵化饲养技术已经成熟。

湘潭县养蛙达人:开着“小火车”养青蛙,20亩蛙田带来百万收益

湘潭县养蛙达人:开着“小火车”养青蛙,20亩蛙田带来百万收益

创业故事 水产养殖 特种养殖 4年前 (2021-09-09)

湘潭县射埠镇的养蛙达人欧阳新龙,养蛙3年,他摸索出了自己的养殖经验,而且无偿提供给需要的村民。如今,射埠镇蟠龙村在他的带动下,有超过20位村民投身养蛙事业,绿色的小青蛙也成了当地致富的吉祥物。养殖青蛙,每亩一年可净赚4万元左右,如果行情好,这20亩蛙田能带来过百万的收益。眼看着这小青蛙的收益如此乐观,街坊邻居都上门请教,欧阳新龙也不藏私,把技术都倾囊相授

佛手瓜嫩茎是个宝!小小龙须菜“敲开”这些村庄的致富门

佛手瓜嫩茎是个宝!小小龙须菜“敲开”这些村庄的致富门

创业新闻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9-08)

记者走进云浮市云城区高峰街道大台村委的龙须菜种植基地,见到一片片掌形绿叶间吐出鲜嫩的菜须,丝丝卷卷,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抢抓有利时机进行采摘,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家庭,现在我们就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有3000多元,又可以照顾家庭,一举两得。”村民冯姨说。“龙须菜3月初开始采收上市,主要销往北京、西安、贵阳等地,市场行情很好。目前订单价平均每斤2元,已经卖出60多万斤,销售收入110多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