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 (2021-11-29)  创业新闻 评论关闭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导语:济宁市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在任城区试点推行“信用+”治理模式,在激励群众主动参与、长效维护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泗阳县农业农村局以信用为基础创新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时,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给予即时办理。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济宁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用+乡村治理”模式

【山东农业信息网】济宁市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在任城区试点推行“信用+”治理模式,在激励群众主动参与、长效维护人居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济宁市在全市推广任城区的做法,致力于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信”模式。目前,已经有4个县市区50多个乡镇街道建立农村人居环境信用积分制度,建设积分超市18处,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融入群众的信用生活。经验做法被《信用中国》《大众日报》《山东改革》等重要媒体予以刊发。

济宁市与泗阳县:推广以信用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管理模式

一、加强信用监管,人居环境由“突击战”变为“长效抓”

2021年,任城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会信用中心,全域打造农村基层治理社会信用体系,探索推行“信治善治”模式。在具体工作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信用体系建设,激励群众主动发挥主体作用。

为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印发《任城区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办法》,明确把志愿服务、义务出工、门前“三包”等列为村民信用监管重点事项,为全区18周岁以上的村民全部建立了信用档案。对自愿参加卫生扫除、义务植绿护绿、创建美丽庭院等58项正面行为,进行信用加分;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损坏公共设施等54项负面行为,扣减信用分,并依托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综合各方面评价情况,自动生成信用等级。对庭院卫生环境较差的,依据村规民约,由村信用评审会发放《限期改正通知书》,及时进行提醒,督促抓好整改;对整改不力、屡教不改的,发放《失信减分告知书》,将其失信行为记入信用档案。通过推行信用监管,强化日常保洁,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村容村貌,大大减少了以往乱堆乱放、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有效避免了临时会战、突击整治现象,建立起了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全区有116个村成功实现了人居环境整治“零雇工”。

二、开展信用活动,广大群众由“旁观者”变为“主力军”

坚持“党委政府工作开展到哪里,信用建设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将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基础设施维护、卫生死角清理等村级公共事务与信用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常态化、大规模招募志愿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信用+”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村民主动参与村庄治理。

紧紧围绕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各镇(街道)精心设计了“信用+环卫保洁”、“信用+绿化养护”、“信用+路面整修”、“信用+沟渠疏通”等10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实行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按照志愿招募—培训动员—活动实施—成果验收—积分兑换—信息公示“六步工作法”,统一发布招募令,规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效果。5月份以来,全区累计开展“信用+”志愿服务活动4723场次,招募党员群众志愿者60000余人次,辐射带动数十万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了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叫响了“信用+”服务品牌。二十里铺大屯村自行购买绿化修剪工具,全村老少齐上阵,每年节省绿化维护费用8万元。7月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师生到村实地调研,给予高度评价。

三、善用信用激励,村民观念由“顾小家”变为“为大家”

为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信用建设,助力村级公共事务,支持党委政府工作,区财政每年列支1000余万元,推出10大惠民便民“诚信礼包”,对诚信等级高的村民,提供免费乘公交游景点、免费健康体检、免缴水费物业费、补贴养老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真正体现“诚信有礼、信用有价”。区财政提供每村每月750元的补助资金,对参加“信用+”志愿服务活动的群众,当场发放“信用积分兑换卡”,凭卡可到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各镇街拨付专项资金,支持每村每月表彰5—10名“信用之星”,发放价值600—1000元的实物奖励,增强诚信村民的荣誉感,让他们既得实惠、又有面子。在村内显著位置设立村民信用等级公开栏,以家庭为单位制作信用二维码,实时公示每个家庭、每个村民的信用星级,切实强化了群众的荣耻观念。通过旗帜鲜明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导向,提升了村民素质,净化了村风民风,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动局面。

四、坚持信用引领,村级事务由“少数干”变为“众人扛”

针对农业税取消后村级组织发动群众缺少抓手的问题,指导各村组建类型多样的“信用+”志愿服务队伍,协助做好服务群众、建设村庄等各项工作,不仅破解了以往“干部干,群众看”的工作难题,也有效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推行信用建设半年来,全区269个村以志愿服务、义务出工的形式,发动群众疏通沟渠21千米、整修路面10千米、清运垃圾2900余车,直接节省村级支出1100余万元,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在信用的感召引领下,捐资捐物、扶贫救困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不少村民自发为疫情卡点捐赠口罩、空调、饮水机,南张街道、长沟镇的一些村民为村里义务维修电路、主动照顾孤寡老人,安居街道、喻屯镇的多位村民免费出车为村里服务、汪西村23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自发捐款19600元建设信用超市,营造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的浓厚氛围。九龙家电公司、任城人寿保险、济宁农商银行等一批爱心企业也加入到信用建设中来,共捐赠物资价值90多万元,支持镇街表彰“信用之星”,倡树了崇信向善、尚德仁义的良好风尚。

济宁市与泗阳县:推广以信用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管理模式

泗阳县农业农村局以信用为基础创新监管机制

一、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

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时,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给予即时办理。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书面承诺履约情况记入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不履约的申请人,视情节实施惩戒,并依托诚信泗阳网站向社会公开。

二、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

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根据权责清单建立信用信息采集目录,在办理注册登记、资质审核、日常监管、公共服务等过程中,及时、准确、全面记录市场主体信用行为,特别是将失信记录建档留痕,做到可查可核可溯。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整合形成完整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并通过“诚信泗阳”网站等渠道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

三、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

依据在事前、事中监管环节获取并认定的失信记录,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制度。按程序将涉及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违法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对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进行失信惩戒,并将相关失信行为记入其个人信用记录。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济宁市与泗阳县:推广以信用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管理模式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

  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2023新农人最需要了解学习的农村创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免费共享!关注@69农村创业网,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创业风险更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