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农业政策利好,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空间大,商业模式有待升级
当下,前全球经济下滑下行,但总有些行业却保持了稳健的步伐。在光伏电站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预留给农业种植、养殖所必需的空间,确保在光伏电站正常发电的同时,满足植物、动物的生理需求,达到农光互补的效果和效益,实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集成与创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当下,前全球经济下滑下行,但总有些行业却保持了稳健的步伐。在光伏电站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预留给农业种植、养殖所必需的空间,确保在光伏电站正常发电的同时,满足植物、动物的生理需求,达到农光互补的效果和效益,实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集成与创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7月以来,湖北、安徽等地晴热少雨,近期更是极端高温频现,省内多数地区相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水产养殖业面临严峻挑战,稳产保供压力骤增。据最新天气预测,未来一周极端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干旱加剧,当前渔业管理部门和水产养殖户应积极做好应对,强化养殖细节管理,将当前不利天气对渔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渔业稳产保供。
在青水山畲家庭农场里,标准化钢构生产大棚、自动化菌包生产流水线、自动化烘烤设备、自动化保鲜冷藏设备、自动化喷水等五大新技术的同步推广,为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据悉,石阡县2022年种植食用菌7500万棒,培训基层干部和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900余人次,预计产量3.5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
8月中旬,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总结发布会在昌平区阳坊镇政府召开。据了解,为积极探索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新路径,昌平区科委、昌平区阳坊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三方团队通力合作,共同建设了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并取得示范成功。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落户青岛
庆元入选浙江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食用菌产业数字化提升项目获得省里重点扶持。搭乘政策东风,在政府支持下,2021年3月,叶高在濛洲街道大坑村流转土地,投资2600多万元,启动全自动数字化菌棒集中生产厂项目建设,并在2022年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装袋机械,实现了高效灭菌和无菌车间全自动接种,这让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为推动人才赋能乡村振兴,激发“返乡入乡在乡”人才投身农村创业创新活力,为“返乡入乡在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样板支撑,助力天津市更多农民就业创业,加快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近期,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主办、市农村中心承办的“农担杯”第六届天津市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大赛正式启动。
番荔枝,也叫释迦果,不是荔枝,只因外形与荔枝相似,都是凹凸不平,故又名“番荔枝”。番荔枝是非常著名的热带水果,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方也有栽培。因为外形像荔枝,所以,叫做番荔枝,又名洋菠萝、佛头果、释迦等。番荔枝5、6月开花,6至11月结果,当做水果吃的是果皮与种子之间的白色果肉,质地细腻、鲜甜美味。
云南省人社厅等3部门日前印发通知,多举措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符合相关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基层就业奖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奖补、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多项支持。对毕业3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云南省辖区内乡(镇)、村创业且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按规定给予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湖北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21年8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组建了101支执法队伍,全面建成“省局、市支队、县大队”的执法体系。近两年来,全省出动执法人员11.3万人次,开展种子市场检查近千次,摸排244家办证种子企业、48264家种子经营门店,立案查处种子案件480余件,罚款391万元,
8月6日,山西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清徐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商山西省预制菜发展大计。大家表示,预制菜要抓好原料供应、技术研发、规模效益、市场主体等关键因素;“我家小园就种了1分地的手指型胡萝卜,产量400斤,净赚1200元。”在杜尔伯特县克尔台乡乌诺村,说起庭院小菜园,村民李平不停地夸着驻村工作队。
日前,浦东苗荟合作社、星光合作社、张磊合作社等品牌“南汇蜜梨”基地瓜果飘香,水蜜桃进入最后采摘阶段,翠冠梨接档上市。记者从浦东农协会获悉,2022年8月1日,上海消费者喜欢吃的当季消暑水果、润肺保健的“南汇蜜梨”上市。据统计,至2021年底,浦东新区种植南汇蜜梨面积7525亩,年产量4260余吨。
7月29日,在2022年北方奶业大会暨第四届河北国际奶业博览会上,河北品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君乐宝乳业集团奶源管理中心、乐源牧业共同启动“奶牛生产性能提升、牧场经营效益提升”行动。7月30日,总投资13.8亿元的优然牧业3万头高产奶牛牧场示范项目在沧州市献县开工建设。
和虾一起养殖的螃蟹,更是带着咱们渤海湾海鲜特有的鲜甜口,每次都是供不应求。在一个水体中,上层水养虾,池塘底部养蟹。通过对原有盐田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达到了互利共生的目的。立体养殖,既有利于生态互补,又可提高经济效益,是未来水产养殖发展的方向,对于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极少作为美食登上历史舞台,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不爱吃鹅。如今,因鹅肉质粗而有禽味,烹饪好其实不太容易。但对于爱吃的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事儿!今年,舒兰市把白鹅产业确定为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来抓,确定了将“白鹅产业建成世界最好的鹅绒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白鹅养殖基地、中国最大的白鹅产业专业园区”的发展目标。
2022年7月28日,河南省“四优四化”香菇生产技术培训会在香菇主产区三门峡市卢氏县召开,此次培训会由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卢氏县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卢氏县食用菌产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像庙台村这样的以大棚袋料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县有100多个,辐射带动了3.6万户菇农,从业人员达11.8万人。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场观摩推进会上获悉:我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由2018年底2.3万亩,发展到近20万亩,种养规模翻了近10倍。7月29日,直播电商大咖、本土网红代表与电商爱好者集聚湘潭县梅林桥村,湘潭市“百村千主播 电商富万家——电商直播进乡村”网络宣传暨电商培训活动在此举行。
近年来,中药材质量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中药材质量高低优劣,直接影响中医临床治疗效果。药材好,药才好。如果没有好药材,再高明的中医也难以施展医术。目前,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环节有种植、炮制和流通。据张洪春介绍,“中医药学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中药炮制经验,中药炮制技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洋沙湖镇,属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下辖镇,地处县城东南,多为丘陵地形。大湖之南,洋沙湖镇万亩良田错落有致,水村山郭民风醇厚,琅琅书声清脆响亮,从美丽乡村的“蓝图愿景”正走向“现实图景”。下一步,小镇将持续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绘好乡村振兴的魅力画卷。
近日,云南省印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提出要聚焦发展花卉等14个重点产业,到2024年,全省鲜切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鲜切花产量、花卉全产业链产值分别增加至200亿枝、1480亿元。福建省将乐县加快林产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以二促一带三”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截至6月底,全省开工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215个,开工率95.97%,提前完成三季度目标任务;完成年度投资674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今年以来,保定市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全市共实施农业产业重点项目178个,总投资63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44亿元,已完成投资120亿元,总投资、计划投资、完成投资数均居全省第一。
眼下正是鲜食玉米黄金采摘期。在株洲市渌口区渌口镇玉米地采摘“松西子香糯玉米”的村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渌口区还将引导符合条件的乡镇、村,扩大种植面积,擦亮“松西子香糯玉米”品牌。据悉,2022年北京京郊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比去年增长3000亩,总面积约达40000亩。但仍面临不小的需求缺口。
7月20日,由中国肉类协会、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玉树)牦牛产业大会在玉树市隆重开幕。近期,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组建牦牛繁育、技术推广、良种改良和疫病防控等领域资深专家服务团队,科学指导牦牛新品种培育、优良品种繁育、种质资源保护和草料科学配比饲喂等技术
7月19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举行新闻发布会,炎陵黄桃将于7月21日开园上市。今年,炎陵黄桃继续保持增产提质的态势,种植面积达9.6万亩,预计产量7.8万吨。盛夏时节,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某家庭农场的工人们忙着采摘蜜桃、装箱、发货。这是直播带货发往广东顺德的蜜桃,目前可卖到16元/斤,
“春风万里,绿食有你。”7月12日,全省“两品一标”工作座谈会暨绿色食品宣传月在宜昌启动,进一步提升绿色意识,加快品牌创建,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据统计,湖北“两品一标”品牌数量再创新高,有效期内“两品一标”品牌超3000个,总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其中,2021年新认证402个。
湖北宜昌市核桃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宜昌核桃种植面积占全国的0.8%,全省的23%,居十堰之后位列全省第二。宜昌核桃专业合作社44家,平均每家带动100多核桃种植户。核桃林下间作模式普及率也已提升到20%,更多核桃种植户将在明年获得双丰收。近年来,重庆巫山县从改良品种、规范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因地制宜的核桃科学发展举措,昔日的“铁核桃”如今结出了“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