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香菇近期就开始采摘了,刚好赶上双节,可以卖个好价钱!”近日,郏县李口镇寺杨村的温室大棚里,今年38岁的杨登举看着已经出袋的香菇高兴地说。
创业受挫不气馁
2005年初,在舞钢经营网吧的杨登举因生意不好,果断关了网吧,回到老家李口镇寺杨村办了个养猪场。当时,他从许昌襄城县一家养猪场购买了6头母猪,准备繁育仔猪滚动发展壮大,不料那年冬天发生了一场口蹄疫,所喂养的母猪全军覆没。2006年,杨登举筹集资金建起了猪舍,投资3.8万多元,购买了50头优质品种仔猪。但因再次遭遇病毒性感染,当年喂养的猪只卖了20头,还了外债后所剩无几。
面对连续而来的挫折,杨登举没有气馁。他总结经验教训后,开始刻苦钻研养猪技术,参加了郏县畜牧局举办的养猪技能培训班,还在网上学习养猪的先进经验,学会了给猪打针、防疫、保健等技能。
2007年,杨登举从头开始,筹借了6万元买来母猪进行喂养繁育,当年实现纯收入5万多元。经过多年的发展,2017年,生猪市场行情十分看好,杨登举的养猪场年出栏量达到了600多头,纯利润突破百万元。
致富不忘助乡邻
杨登举还种有20亩小麦、玉米和花生。他把养猪场的猪粪制成有机肥料,给农作物施肥,实现生态循环种养结合。
杨登举安排了4名村民在养猪场务工,除供应食宿外,每月他们还有2000元工资。另外在杨登举的帮助下,寺杨村已有4家村民靠养猪走上了致富路。
2016年,在杨登举的指导帮助下,村民杨明正购买了两头母猪开始搞养殖,当年所喂养的母猪就产下20多头仔猪。经过多年的发展,每年可出栏生猪40多头。去年,杨明正不仅在市区买了房,还买了车。“没有登举的热心帮助,哪有俺家的今天?真是太感谢他了!”杨明正说。
去年9月,村民赵小飞在杨登举的帮助下也走上了养猪致富路。他在庭院养了12头猪,杨登举全程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在登举的帮助下,我养的猪长得很壮实,到春节前就能出栏了!”看着满圈肥壮的猪,赵小飞心里美得像喝了蜜一样。
建起温室种香菇
去年7月,杨登举和村民赵小飞、赵战涛、赵广兵共同投资80多万元,在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流转土地48亩,首批建起了18座温室大棚,从汝州引回优质香菇品种,栽培了8棚香菇和10棚羊肚菌。
经过精心管理,目前杨登举等人栽培的香菇已进入采摘期,正好赶上双节市场供应。羊肚菌也已长出菌丝,到今年3月即可上市。
“试种成功后,我准备将温室大棚规模扩大到50个,再承包给其他村民,我义务提供技术,以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杨登举对未来充满希望。
近年来,李口镇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创业扶持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李口镇党委书记何鹏飞说:“杨登举通过勤劳创业走上了致富路,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当代青年人学习的榜样和典范。乡村振兴就需要有更多像杨登举这样的年轻人来创业带动,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加美满幸福。”
文章来源:河南经济报 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孙书贤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