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启动: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青海第30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
近日,农业农村部、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农业农村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并明确以“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为路径,紧紧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增加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把青海打造成生态环保、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近日,农业农村部、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农业农村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并明确以“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为路径,紧紧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牧产业,增加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把青海打造成生态环保、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呈现普涨的态势,60%的中药材品种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甚至有些药材涨幅超过100%。黄芩、板蓝根、半夏、牛蒡子、连翘等这些抗病毒的药材,更是变得很紧俏。甘肃华池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如今,在华池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也加入了“种药大军”。靠着这几年脚踏实地的付出,小白的种药事业稳步提升,今年他种的260亩板蓝根就要成熟了,按照每公斤13.5元的价格计算,能收入40多万。
“近年来,不少涉农高校招生就业趋于‘两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可度、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呈现‘双高’。”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春认为,这得益于两个转变。“一是社会对农业高校认识的转变。端稳手中的饭碗、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地位,社会各界对涉农高校的认识发生了积极转变。二是涉农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例如我们学校,全面育人的质量观、一专多能的人才观越树越牢
这两年,有的人说外面整体的经济不太景气,很多生意都比较难做,生活的压力太大了。农村村创业方面的渠道其实还是比较广泛的,如果一个地方不行,也是可以试着转变一下方向,如今农村很多行业都还在刚刚兴起阶段,存在的市场空间大,以下就有3个收益高的门路,前途也不可限量的,想创业的朋友不妨去农村大展身手。在农村从事二手车服务的项目,确实能给农民带来不少实惠,自己通过这门生意也能创造比较好的收益。
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发布了《农村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示范文本)》(下称《出租合同示范文本》)和《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合同(示范文本)》(下称《入股合同示范文本》)。为帮助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认识、理解、用好《出租合同示范文本》和《入股合同示范文本》,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出租合同示范文本》和《入股合同示范文本》有哪些主要内容?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农业农村部28日发布2021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线路和精品景点,包括浙江安吉采摘迎丰收休闲游等52条秋季精品线路,瑶山古寨、桂园农庄等198个精品景点。此次推出的秋季精品景点线路,结合农时展现乡村丰收盛况和乡土文化风情,汇集乡村特色美食。品尝农家美食、采摘新鲜果蔬、观赏四季花海……在青海各地,乡村游给游客带来多样化的体验。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青海省乡村旅游已初步形成乡村旅游接待点、乡
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期间,还有4年多的时间里,国家对农业发展大为重视,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和惠农政策,以稳住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在这一风口之下,农民只要抓住机会,必然能大赚一笔,希望大家别错过。2021-2025年,国家五年规划中将对以下5个创业方向进行重点支持,这些项目里面有很多掘金的机会,农民朋友要早点行动,抓住机会!做好了月入万元并不难!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弥勒市东风农场小平地社区葡萄架下套种的6700余亩蜜本南瓜也迎来了丰收。以今年收购均价1.5元每公斤计算,预计可促农增收2000万元。【种植户 冉月雄】:我家今年栽了5亩蜜本南瓜,一亩的产量大概在两三吨左右,估计今年这5亩的收入能达到2万元左右。记者看到,农户用三轮车将蜜本南瓜拉到收购点,排队等待收购商收购。【南瓜收购商 董选存】:我是宣威的,过来弥勒东风收南瓜。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农产品行业进行大力扶持,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食用菌产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食用菌产品需求持续扩大,精深加工成趋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家镇官田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通过“品牌产业 致富带头人 农户”的模式发展林下养鸡,打造官田村“顺溜鸡”品牌,增加群众收入,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养殖户每一只鸡的利润大概是有30元,一年养5000只鸡的利润就是7万到8万元。苹果园里因为养鸡,不仅免去了锄草,还有了有机肥;林下养殖的鸡,不但能自由生长,还能将树叶、青虫当成饲料,这样的“立体养殖”模式就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帅堡村。
近日,新平县漠沙镇曼勒社区小曼妹小组何正辉家正在采摘秋葵。据了解,曼勒社区自2017年引进秋葵试种成功后,社区围绕农民增收,逐年扩大秋葵种植面积。去年,该社区共有1000余户农户种植秋葵,面积2186亩、产值1874.9万元,平均亩产值达8577元。随着甘肃省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甘肃鲜洋葱出口量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今年前8个月,全省鲜洋葱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值达到2438.8万
9月3日上午,走进沈丘县周营镇六六吉祥养鸽基地,只见一排排干净整齐的鸽笼中。所到之处,不少鸽子都发出"咕咕"的叫声。欧书玲道出了自己的"养鸽经":"鸽子的繁殖速度快,盈利周期短,是个投资小、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它主要以麦子、玉米、豌豆等精配而成的完整颗粒小杂粮为食。 一般情况下, 一对种鸽可饲养5至6年,每月能产下4至6枚鸽蛋,一年可产蛋60枚。我们基地孵化繁育出的肉鸽每年能卖出2万对左右,经济效益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哄娃娃……”这段时间,德江县高山镇300亩八月瓜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今年通过精心管护,八月瓜长势很好,产量有所增加,目前已被大量外地消费者提前预订,即将发货。”基地负责人曾顺国说。铜仁全市中药材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达73.6万亩,实现产量8.94万吨,实现产值12.52亿元,种植黄精位居全省第一,天麻位居全省第二。将加强项目库建设,重点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
云南鼎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万亩果园内建起了4个单元的生猪养殖场,负责人杨发明说:“种养结合绿色发展让企业实现了经济生态双丰收。”从龚其荣的家庭农场,到鼎成公司的企业农场,再到规模化种猪肥猪养殖场,看到的是新平县紧扣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立足“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路径,政企农携手培育现代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让“猪宝宝”成为乡村振兴致富“金元宝”的生动实践。
记者走进云浮市云城区高峰街道大台村委的龙须菜种植基地,见到一片片掌形绿叶间吐出鲜嫩的菜须,丝丝卷卷,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抢抓有利时机进行采摘,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家庭,现在我们就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有3000多元,又可以照顾家庭,一举两得。”村民冯姨说。“龙须菜3月初开始采收上市,主要销往北京、西安、贵阳等地,市场行情很好。目前订单价平均每斤2元,已经卖出60多万斤,销售收入110多
通过近几年的数据信息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近年的就业形势都是非常严峻的,对青年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此开始了一轮新的创业机会,特别是现在的农村,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农村怎么创业?有哪些适合做的小型加工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吃到的辣白菜、萝卜、酸豆角等都算是腌制品,而这种腌制品在我国市场上是比较受欢迎的,腌制品的口感很丰富,具有开食促消的作用,可以提高人的食欲,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有着非常庞
“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9月2日,“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核心区、被誉为“中国香榧之乡”的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正式进入香榧青果采摘期。嵊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江透露,“2020年嵊州香榧产业总产值超10亿元(人民币,下同),带动了5万多户榧农增收致富。”当天,2021中国·嵊州香榧节暨嵊州香榧开摘启动仪式在嵊州市谷来镇榆树村举行。
《绿色高效大米生产、联结大户增产增收》《5G 智慧共享云农场》《“7.2 度蓝”蓝莓生态共享平台》《香水莲花技术创新及市场推广》《今“肥”昔比,无废乡村建设新模式》……大赛现场,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强的项目一一登场,既有关注生态种植的新技术,也有聚焦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的新模式,还有致力于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的新业态。
从璧山区开过来的大货车驶进铜梁区土桥镇高桥村的养殖基地,一千多只肉兔很快装运上车拉走--这里是“兔管家”铜梁百万只肉兔综合示范园。“平均每周要出栏优质肉兔4千只,全年出栏30万只以上。”重庆兔管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铜梁养殖基地负责人江欢介绍。据悉,重庆兔管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饲料研发生产、种兔繁育、商品肉兔养殖、无抗和富硒兔肉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牧科技企业。
近年来,大沙镇积极向数字化养殖转型,打响特色水产品牌,助力当地水产养殖走上了品牌化、标准化的快速发展道路。目标打造1.2万亩数字化养殖鱼塘,直至目前已完成超7500亩,完成推广亩产产值提高15%。目前大沙镇正积极规划在安平村1300亩、陈冲村1200亩和仁马村1600亩高标准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数字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休闲农业体验基地,引领带动数字化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
东丰县仁合林场日光温室大棚培育的刺嫩芽已陆续上市,这种“回归自然”的无公害山野菜满足了人们对“美味山珍”的需求,成为广大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一天能摘五六十斤,收入上百元,赚得比在城里打工还多!”早晨6时,清远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的千亩桑芽菜基地里,农户陈井清正在忙活。在他身后,摩托车穿梭在田埂上,快速把采摘好的桑芽叶快速运往村内加工厂。
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园由华池县政府与天津齐心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园区投资3000万元,建成年产1000万棒香菇菌棒生产车间一处、四季出菇大棚89座以及净化、养菌车间,配套100吨保鲜库及包装、烘干车间。这是七月末在交口县天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香菇种植基地的一幕景象。眼前的现代化种植大棚内,密密麻麻的菌菇棒在架上层层分立,散发着阵阵清香,马上将迎来新丰收。
近年来非常多的农户都会选择自行种植蔬菜,来满足家庭饮食需求。但是种什么什么时候种就成了比较头疼的问题。而且种菜也有很多的小细节需要注意,因此就需要选择一些较为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法。一年四季可以种植的蔬菜有许多,比如:大蒜,小葱,韭菜,番茄,白菜,豆芽等。下面来为大家介绍韭菜,小葱以及番茄这三种一年四季都可以种的菜。
黄宁,女,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松种养专业合作社销售与推广经理。这个热爱家乡的80后女生,放弃了上海的工作,回到家乡带动当地20余位留守妇女就业,指引20多家农户种植葡萄,面积达800多亩,间接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引导10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助力农户收入翻一番。“他们一家人都很勤快、热心、善良,十里八村找不到第二家。”当地村民提起黄宁,都竖起大拇指。
雨涝灾害后,高温潮湿的田间环境易使蔬菜发生多种病害。专家提出防治建议如下:1. 灾后蔬菜根腐病、软腐病、灰霉病等极易发生,可混合施用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2021年7月28日上午,云港市赣榆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全传富、局科教科科长刘敏、区蔬菜站站长张翠玲带领工作人员到多个乡镇蔬菜种植点,了解蔬菜种植户在田蔬菜受害受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