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稻渔种养总面积8万多亩,形成12种稻渔种养结合模式

陕西汉中:稻渔种养总面积8万多亩,形成12种稻渔种养结合模式

创业新闻 水产养殖 粮食油料 3年前 (2022-07-05)

汉中,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近年来,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82448亩,形成稻鱼、稻虾、稻鳅等12种模式,覆盖全市11个县(区)90个乡镇283个村,规模位居陕西第一。据统计,汉中市培养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365家。巩固12106户20929人稳定脱贫。2021年,稻渔综合种养产值实现4.63亿元。

2022年的水稻种粮大户赚钱吗?700亩可以纯赚10多万元!

2022年的水稻种粮大户赚钱吗?700亩可以纯赚10多万元!

创业故事 创业项目 粮食油料 3年前 (2022-07-04)

近几年,为鼓励农民种粮,各级政府出台许多高“含金量”的政策。多年在建筑工地当包工头的甘秋中,很快从中琢磨出了门道:买农机,是投入的大头,国家有补贴,可以少花不少;收入,地里的水稻产出有一块,同时各级政府发放的补贴越来越多,标准在不断提高,两项加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更重要的是,国家重视粮食生产,值得长久干。

视频:农村大妈用稻草编鸟窝,一天编20多个,每个卖4块钱

视频:农村大妈用稻草编鸟窝,一天编20多个,每个卖4块钱

农产加工 创业视频 3年前 (2022-06-25)

视频:农村大妈用稻草编鸟窝,一天编20多个,每个卖4块钱。每年麦收时节,临沂市郯城县农民把收获的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晾晒消毒后,编织成鸟巢等工艺品出口创汇,既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有10多个专业村上万名农民从事农作物秸秆编织加工业

上林县西燕镇云桃村的致富新模式:订单农业+电商推广+休闲采摘

上林县西燕镇云桃村的致富新模式:订单农业+电商推广+休闲采摘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3年前 (2022-06-20)

在“订单农业”的带动下,村里种菜、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客户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萌生出承租农家小院、打造民宿等想法,村里的闲置资产也逐步被盘活。通过订单农业项目以及未来合同收入,预计可为村民增收近20万元。“如今村里环境好了、产业旺了,无人问津的村子成香饽饽了。”周开封说。

种稻养螺项目:100亩稻田的田螺年收益可超40万元!

种稻养螺项目:100亩稻田的田螺年收益可超40万元!

创业项目 水产养殖 粮食油料 3年前 (2022-06-18)

6月13日,西林县在八达镇木呈村大从屯举行田螺苗发放活动。木呈村大从屯130亩水田,当日投放6170斤田螺苗,按照每亩田螺产量约500斤,100亩年产量约5万斤左右,市场价卖8元每田螺,年收益达40多万元,受惠群众76户共304人。西林县“水稻+田螺”生态种养的民生项目,切实为人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昆明市宜良县花海景观乡村游线路:冬林苑,山后樱花谷…

昆明市宜良县花海景观乡村游线路:冬林苑,山后樱花谷…

云南农庄 休闲农业 3年前 (2022-05-23)

冬林苑位于宜良县狗街镇玉龙村东南玉龙山,距宜良县城约15公里,山中原有“云泉飞瀑”,为宜良古八景之一。宜良山后樱花谷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山后社区,距宜良县城9公里,占地面积5000亩。园区历经近14年的努力,使荒山变密林,在山后社区投资建设了宜良县樱花谷景区。阿路龙田园综合体聚焦“有生态、有特色、有基地、有规模、有主体、有业态、有市场、有品质、有智慧”九大要素

认养农业:重庆向社会开放3.8万平米稻田认养,华宁县推出柑橘认养服务

认养农业:重庆向社会开放3.8万平米稻田认养,华宁县推出柑橘认养服务

创业新闻 粮食油料 3年前 (2022-05-20)

近日,“为村共富农场”何家岩云稻米项目启动,该项目用田园诗句将这3.8万平米的稻田划分成了15块区域,每一句诗都对应酉阳文化、贡米历史等内容,每一块地也都拥有一个诗歌名。对于用户来说,只需要花一分钟时间,在腾讯开发的名为“何家岩云稻米”小程序上动动手指,就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地块上在线认养至少1平米的真实农田,由农户线下为认养人耕种。云南华宁县农业农村局推出“体验式”认养服务,

五一假期,短途周边乡村游成为主流!南川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五一假期,短途周边乡村游成为主流!南川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休闲农业 3年前 (2022-05-09)

五一假期,美丽乡村成为游玩赏景的好去处,短途周边游成为主流,红色旅游、短线休闲游、乡村民俗游、生态休闲游等受到市民游客青睐。例如,福建省宁德市文旅局7日透露,“五一”假期宁德市累计接待旅游人数119.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350.42万元;城市周边游、乡村游成为游客自驾游的首选线路。

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年产8000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可行性报告

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年产8000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可行性报告

农产加工 创业项目 3年前 (2022-04-30)

本项目利用农林余料(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生产颗粒燃料,建成后形成年产8000吨生物质燃料的生产能力。总投资120万元人民币,项目占地面积为5610.7m2 ,总建筑面积为1109.91m2。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选址合理。项目在建设运行期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在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本可行性报告提出的各项规定

创业项目:如何让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经济和生态效益怎样?

创业项目:如何让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经济和生态效益怎样?

创业项目 3年前 (2022-04-18)

农作物秸秆一直影响着乡村文明建设并污染环境,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南城县通过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制作秸秆蛋托、秸秆还田、秸秆覆盖,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走出了一条技术可行、模式可用、处理高效、产品高质的资源循环利用之路。生产一次性秸秆托盘采用机械制浆技术,经过制浆、烤压、裁边、质检、消毒、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后,由水稻秸秆变身为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的环保托盘。

种业创业机会: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国内种业的机会

种业创业机会: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国内种业的机会

创业新闻 种植 3年前 (2022-04-06)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旨在推进种源技术自主创新,保持水 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其他品种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良种自主可控 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尽早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的目标。根据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贯彻落实新种子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安徽省全面净化种业市场环境,湖北研发鉴定种子知识产权的分子鉴定技术

安徽省全面净化种业市场环境,湖北研发鉴定种子知识产权的分子鉴定技术

创业新闻 粮食油料 3年前 (2022-04-03)

2022年3月2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2023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的通知,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种业违法行为。江汉大学彭海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出新型分子鉴定技术——植物MNP(多核苷酸多态性)标记法,突破技术瓶颈,将标记检测的准确率提高到99.98%以上,可快速准确地鉴定种子的知识产权归属,为解决种子资源确权难题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广西“番茄村”年产番茄1500万公斤,上海合作社打造新特优番茄农庄

广西“番茄村”年产番茄1500万公斤,上海合作社打造新特优番茄农庄

创业新闻 蔬菜种植 3年前 (2022-03-28)

广西百色田阳区大力发展番茄产业,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创建的兴城村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番茄)示范村”“广西番茄村”。目前,该基地种植番茄达4000余亩,年产量1500万公斤,平均亩产值3万元左右。位于奉贤区金汇镇的上海华日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近日又报喜讯。在农产品的擂台赛中,荣获小番茄类产品金奖,不但产品销售一空,还斩获诸多后期订单,真正做到了供不应求。

榆树市:推行脱贫攻坚“五项措施”,粮食产量连续18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

榆树市:推行脱贫攻坚“五项措施”,粮食产量连续18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

创业新闻 3年前 (2022-01-27)

2021年以来,榆树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靶向防贫,致力振兴,推行五项举措,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不动摇,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充足,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字,2021年榆树市粮食产量62.13亿斤,比2020年产粮59.31亿斤增产2.82亿斤,同比增长4.75%,连续18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

桃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做活“桃经济”?

桃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做活“桃经济”?

创业新闻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2-01-24)

审视当下,随着各地桃子“冲击”全国市场,桃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据了解,近年来,缺乏强势而统一的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奉化水蜜桃,更是面临来自江苏、山东、四川、陕西、河北等地的多重夹攻和竞争,市场份额受到极大挤压。自2012年开始,仰山村依托桃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该村在围绕“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目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还新建了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环线、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

菌菜轮作一年四种四收,亩收益15万!还能解决重茬问题!

菌菜轮作一年四种四收,亩收益15万!还能解决重茬问题!

创业项目 蔬菜种植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2-01-16)

一年四种四收,收益翻番,一亩可达15、16万!还能让土壤增肥、提高有机质、解决重茬难题!可谓一举多得!李骥鸿,是山东省第一个采用菌菜轮作,一年四种四收的人。一轮草菇、一茬叶类菜、一轮羊肚菌后再种上一茬叶类菜,种植菌类的下脚料成了蔬菜的有机肥,不仅仅解决了大棚的土传病害,效益也翻番,李骥鸿估计,一亩收益高的可达20多万,一般情况也能有15、16万。菌菜轮作四种四收,可依据自身种植情况,合理进行品种搭

瓜蒌种植项目:市场行情三年低迷后迎来上涨,亩收入达1.5万元

瓜蒌种植项目:市场行情三年低迷后迎来上涨,亩收入达1.5万元

中药材类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1-11-13)

瓜蒌,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其商品又分为瓜蒌子、瓜蒌皮等。瓜蒌系列品种在前两年行情均显低迷,进入2021年7月后,市场行情迎来明显好转上涨趋势!“今年是个丰收年!”福庆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占尧一边笑着讲话,一边拿把剪刀,手起瓜落,动作娴熟。今年是他种植瓜蒌的第三年,也从投入期进入到了收获期,每亩瓜蒌综合收入在12000-15000元之间,他这片400多亩的种植基地年收入约达500万元。

一个村集体的肉鸽养殖: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不错!

一个村集体的肉鸽养殖: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不错!

养鸽 创业故事 特种养殖 4年前 (2021-08-16)

究竟要发展什么产业?去年,孔车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以及村民代表多次召开会议商谈,并前往儋州、乐东等市县参观考察产业。“养殖肉鸽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不错。”孔车村委委员黄兴文说,当时,大家决定在村里发展肉鸽特色产业。去年8月,孔车村从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引进2000对银王种鸽进行养殖,目前养殖规模已扩大到2500对。

河南濮阳:小龙虾的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总结

河南濮阳:小龙虾的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总结

养虾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08-12)

濮阳县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大县,水稻耕作区面积20000 hm 2 。2017年以来,濮阳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濮阳县水产站把发展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作为水产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开展技术试验,推介先进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把近几年濮阳县渠村乡、海通乡等乡镇开展小龙虾生态养殖的技术总结如下。

东北吉林省:“蟹将”进稻田,吉林镇赉走出别样“致富经”

东北吉林省:“蟹将”进稻田,吉林镇赉走出别样“致富经”

养螃蟹 创业故事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07-24)

七月的镇赉正铺展开一幅最美的生态画卷:绿色的稻田一片连一片,风吹稻叶沙沙作响,一只只小螃蟹正在这片稻田中“安家落户”……7月21日,记者来到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简单说,这就是一种‘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通过养殖螃蟹改变稻田的生态环境。”吉林省好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土地管理部经理边忠和介绍说,河蟹能为水稻松土、除草、捉虫、施肥,而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广西上林县践行“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稻丰鱼肥生态美!

广西上林县践行“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稻丰鱼肥生态美!

养鱼 创业新闻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06-19)

上林县结合旱改水项目工作,以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实施三季水稻试验种植,目前共有3个试验基地300多亩。下一步,该县将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为契机,不断探索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做法,进一步丰富水产品品种,打造休闲农业、民俗体验等旅游产业,延长稻渔共生种养产业生态链,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山水田湖融合发展之路。

创业故事:说在农村就不能致富?这个有机家庭农场一年轻松获利20多万元

创业故事:说在农村就不能致富?这个有机家庭农场一年轻松获利20多万元

创业故事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06-01)

现在街道非常支持像卞旭这样的“新农人”回乡创业,通过好的政策扶持,好的团队帮助推广产品,减少创业者们的后顾之忧。带着稻种,开着机器,卞旭正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尝试水稻旱种新技术。“这种子是免费提供的,今年我准备先种30亩,如果效果好的话,即便产量稍微少一些也没关系,毕竟不用育苗、插秧,还节约了大量的地下水泡地。”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60后农村大姐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60后农村大姐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创业故事 粮食油料 4年前 (2021-05-07)

眼下正是水稻插秧的时节。在宁乡市东湖塘镇太平桥村连片的田间,农机手正驾驶着插秧机,将一盘盘青翠欲滴的秧苗栽进水田中,水田的主人杨蓉则立在田里,麻利地对插秧机不方便作业的角落进行手工补秧。56岁的杨蓉早已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但仍然坚持自己下田劳作,因为她热爱着脚下的土地,因为她始终觉得,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做一名新型职业女农民很幸福。

什么是中药农药?为什么他会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什么是中药农药?为什么他会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中药材类 农业科普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04-23)

中国科学家从传统中药材中觅得灵感,成功研发出纯中药制剂植物源生物农药当下正值小麦拔节期,在河南商水县张庄乡高标准农田里,有一方小麦颜色较深、根系发达、麦秆粗壮、叶片肥厚,微风吹拂下,小麦飒飒作响。“我的这些小麦喝了‘中药’,这是纯绿色。”种粮大户邱守先表示,他的小麦示范田与其它田块不同,没有使用常见的化学农药,他近年尝试使用中药农药,已经尝到“甜头”。

山东省郯城县:林下种植赤松茸撑起“致富伞”

山东省郯城县:林下种植赤松茸撑起“致富伞”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4-07)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着力在产业振兴上做文章,依靠当地丰富的林木资源优势,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赤松茸种植,所需原料大都是当地的玉米芯、稻糠、木屑,林下种赤松茸一能利用树林空间,村民增收致富,二能充分利用当地玉米、水稻秸秆,变废为宝,赤松茸采摘后,废弃的原料做底肥,促进树木快速生长,实现了“一箭三雕”。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