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中新网宁波6月27日电(记者 林波)】从“论斤卖”的推进到“论个卖”的逆袭,几年前还只是2元一公斤的桃子,如今身价翻了数倍,精品水蜜桃更是售出了平均每只15元的高价……这是中国水蜜桃之乡——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做强桃产业的缩影。6月27日,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邬纪庆在2021奉化水蜜桃——欢喜奉桃上市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其它产地水蜜桃向全国进军,在杭州、宁波市场与奉化水蜜桃形成正面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影响奉化水蜜桃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审视当下,随着各地桃子“冲击”全国市场,桃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据了解,近年来,缺乏强势而统一的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奉化水蜜桃,更是面临来自江苏、山东、四川、陕西、河北等地的多重夹攻和竞争,市场份额受到极大挤压。为打响奉化水蜜桃产业品牌,奉化区积极推进水蜜桃产业革命,加速构建优质、高效、现代化的水蜜桃产销体系。
安徽来安:做活“桃经济!
在来安县张山镇仰山村,此时虽是严冬,但道路两边民房上灿若云霞的桃花彩绘,仿佛把人带进了桃花盛开的季节。桃子灯、桃花墙、桃花泉、望桃亭……在仰山村,“桃”不仅是产业,更成为了文化,让这个小山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蝶变。
53岁的村民陈良松正和老伴忙着和面、剁馅,准备蒸包子,阳光明媚的小院里,咸鸡、香肠、腊肉等年货挂满了整整三根晾衣架。“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今年我和老伴儿打算多准备点年货。”提到即将到来的新年,陈良松的脸上笑开了花。
陈良松是仰山村最早种植桃树的那批人,早在1995年,在大部分村民还在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时,他便响应村里的号召,在自家的3亩多地里种上了桃树。“收成还不错,就是卖桃太难了。”陈良松回忆道,到了桃子收获的季节,天刚蒙蒙亮就开上拖拉机把桃子运到城里,找个路口等顾客上门,常常要等上一天,才能把一车桃子卖完。
“零散种植不成气候,种出规模、种出名气才能打开市场。”仰山村党总支书记陈佩洋介绍,2004年开始,张山镇组织当地农民去山东参观学习,并从山东请来了技术员,指导大家种桃树,发展“桃经济”。渐渐地,仰山村的桃园面积发展到2000余亩,每到阳春三月,连片桃花次第开放,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踏春赏花。
自2012年开始,仰山村依托桃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该村在围绕“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目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还新建了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环线、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深入挖掘“桃文化”,修建桃文化展示馆、望“桃”亭等网红打卡点,修缮千年古树、桃花泉等景点,丰富旅游资源,提升游客体验。目前,该村已成功举办10届桃文化旅游节,共吸引100多万人前来游玩采摘,2020年,仰山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名单,2021年该村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仰山镇的桃子出了名,上海、浙江、江苏的水果经销商都来了,为了方便群众卖桃,仰山村还专门成立了合作社,并在桃园边上建起了瓜果交易市场。到鲜桃成熟时,桃文化广场上停满了全国各地的大货车,高峰期时,每天有20多万斤桃子从仰山村运往全国各地。
桃子有了好销路,陈良松又流转了20亩土地,种植了锦绣、锦春等多个桃品种。“我现在不出村,桃子就能全部卖完,去年,卖桃子挣了十多万元呢。村里环境变美了,产业兴旺了,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这年味啊,是越来越浓了。”陈良松笑眯眯地说。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