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茬黄颡鱼+1茬南美白对虾,这种养殖模式一年一亩稳赚2万元纯利!
近期水产养殖网小编无意中接触到武汉的一个养殖户,他这两年慢慢摸索出来的模式,或许和现在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养一茬黄颡鱼然后一茬南美白对虾,低密度低投入低产量,但他一年一亩能稳赚2万元的纯利润,应该又会让很多养殖户无比羡慕的。25岁开始进入水产养殖业的易武发老板,到今年已经是第12年


水产养殖是1个“污染”与“反污染”过程:养殖不改底,亏掉你老底!
改底,一般情况来说,可以说是改善养殖水体底部环境,提高养殖水体底质。俗话说,“养殖先养水,养水先改底”,良好的池塘底质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水产养殖是一个“污染”与“反污染”过程过程,除了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残饵、粪便和死藻类外,大部分都沉积在池塘底部,因此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大量有机物在底部积累。

我国水产品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广东水产品总量全国第一
1989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总产量达到6549万吨,其中养殖产品占比达到79.8%,202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6690万吨。目前,中国养殖水产品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表示,2019年以来我省水产业连续两年领跑全国,水产品总量蝉联全国第一。

创业故事:稻鳖共养合计收入每亩1.1万元,80亩年收入88万元
宿松县高岭乡青云村郭屋组:“我们一共建了18个鳖池,每个鳖池的四周都安装了铁皮护栏,主要是为了防止鳖从池子里逃离出去。”8月21日上午,在高岭乡青云村,村党总支书记唐中揭开了披在郭屋组稻田的这层神秘面纱。鳖和稻米的收入加在一块,亩产值可达到11000元,除去成本,可创造5000余元的纯利润。

鱼塘诱虫灯可以捕虫喂鱼,降低水产养殖成本,但有这些弊处!
利用诱虫灯为水产养殖,特别是鱼类养殖降低养殖成本,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这样做好处有很多,但有时候反而会造成减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集约化高密度养鱼的养殖水体中,因为水体是瘦水,鱼类在水体中无法获得营养来源,完全依靠人工饲料投喂。食物来源单一,鱼类的肠道会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导致肠炎发作。

遭遇60年以来最强的高温干旱天气,水产养殖如何应对?
7月以来,湖北、安徽等地晴热少雨,近期更是极端高温频现,省内多数地区相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水产养殖业面临严峻挑战,稳产保供压力骤增。据最新天气预测,未来一周极端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干旱加剧,当前渔业管理部门和水产养殖户应积极做好应对,强化养殖细节管理,将当前不利天气对渔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渔业稳产保供。


虾与蟹同居,养殖收入翻番!水产科技园内的水产立体混养成功!
和虾一起养殖的螃蟹,更是带着咱们渤海湾海鲜特有的鲜甜口,每次都是供不应求。在一个水体中,上层水养虾,池塘底部养蟹。通过对原有盐田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达到了互利共生的目的。立体养殖,既有利于生态互补,又可提高经济效益,是未来水产养殖发展的方向,对于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淡水鲈鱼应该怎么养?给你分享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从鲈鱼的生活习性中,我们可以得知,鲈鱼既可以生活在海水里,也可以生活在淡水里,所以就有了淡水鲈鱼的称呼。而淡水养殖鲈鱼的重点也是养殖技术,所以掌握养殖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综合对比来看,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为代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在产量、效益和养殖稳定性上要明显优于传统大塘养殖模式。


陕西汉中:稻渔种养总面积8万多亩,形成12种稻渔种养结合模式
汉中,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近年来,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82448亩,形成稻鱼、稻虾、稻鳅等12种模式,覆盖全市11个县(区)90个乡镇283个村,规模位居陕西第一。据统计,汉中市培养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365家。巩固12106户20929人稳定脱贫。2021年,稻渔综合种养产值实现4.63亿元。


这家水产公司年销售额达1.2亿元!主打良种虾苗育繁推一体化
以第三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为契机,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策划“水产种业振兴中国行”活动及系列宣传,在全国挖掘一批水产种业振兴领头羊。致力于种苗生产与研究27年,海威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种苗、养殖、加工、动保、研发一体化的新型民营企业,虾苗销售覆盖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1.2亿元。目前,海威集团共拥有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25项,

创业故事:工厂化海水养殖2.4万平米,创业经验搬上央视致富经
程佳禹出生于曹妃甸区第一农场,父母从事水产养殖。从小耳濡目染,他心里早就种下了水产养殖梦,他想像父亲那样,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十年如一日,程佳禹初心不改,不断探索创新,用青春燃烧梦想,用奋斗书写华章,与父亲一起闯出了一条水产养殖的致富路,实现了自己不甘平庸的人生理想。

种稻养螺项目:100亩稻田的田螺年收益可超40万元!
6月13日,西林县在八达镇木呈村大从屯举行田螺苗发放活动。木呈村大从屯130亩水田,当日投放6170斤田螺苗,按照每亩田螺产量约500斤,100亩年产量约5万斤左右,市场价卖8元每田螺,年收益达40多万元,受惠群众76户共304人。西林县“水稻+田螺”生态种养的民生项目,切实为人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大鳌镇的工厂化集约养殖之路:“双循环”+数字化水产养殖系统
近日,以“鱼米之乡”著称的江门新会大鳌镇引入了首家预制菜产业园,计划围绕当地特色的南美白对虾开发特色预制菜产品,以带动当地乡村振兴。特色水产“牵手”预制菜产业,在产品标准化压力倒逼下,品质必然需要提升。记者近日在当地走访时了解到,大鳌镇有企业开始利用“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和数字水产养殖系统,走工厂化集约养殖的“新路子”。

视频:探访大型鲶鱼养殖场!鲶鱼是如何人工养殖的?
视频:探访大型鲶鱼养殖场!鲶鱼是如何人工养殖的?视频:原来鲶鱼还可以这样养殖,不在河沟里也能养!鲶鱼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底层凶猛性鱼类。

视频:福建完成首例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项目
视频:福建完成首例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项目。2022年5月,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该交易平台由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设立,提供农业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服务。碳汇交易,是指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

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何推动渔旅融合发展?
通过渔旅融合,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渔业文化、挖掘传统渔业文化的价值、彰显渔业文化的多功能特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和渔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休闲渔业是以钓鱼运动为核心的综合性休闲旅游产业。


视频:公开一例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听证会,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认识
视频:公开一例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听证会,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渔业法》第三十八条 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

2022年养殖泥鳅有前景吗?怎么养好泥鳅?
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鱼类,历来被人们称之为“水中之参”。而且它肉质鲜嫩味美,很受市场欢迎,目前在我国养殖分布也是十分广泛。根据养殖实践,泥鳅亩产量约1000-2000斤,按照一般的市场行情来算的话,泥鳅养殖每亩产值可达3万元。而且销路方面也是不愁的,养殖前景十分广阔。鳅病害少,繁殖简单,运输方便,因此,养殖泥鳅难度不大,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