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水产公司年销售额达1.2亿元!主打良种虾苗育繁推一体化

这家水产公司年销售额达1.2亿元!主打良种虾苗育繁推一体化

3年前 (2022-06-28)

以第三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为契机,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策划“水产种业振兴中国行”活动及系列宣传,在全国挖掘一批水产种业振兴领头羊。致力于种苗生产与研究27年,海威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种苗、养殖、加工、动保、研发一体化的新型民营企业,虾苗销售覆盖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1.2亿元。目前,海威集团共拥有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25项,

创业故事:工厂化海水养殖2.4万平米,创业经验搬上央视致富经

创业故事:工厂化海水养殖2.4万平米,创业经验搬上央视致富经

3年前 (2022-06-26)

程佳禹出生于曹妃甸区第一农场,父母从事水产养殖。从小耳濡目染,他心里早就种下了水产养殖梦,他想像父亲那样,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十年如一日,程佳禹初心不改,不断探索创新,用青春燃烧梦想,用奋斗书写华章,与父亲一起闯出了一条水产养殖的致富路,实现了自己不甘平庸的人生理想。

设施大棚种植蒜黄赚钱吗?一平方米一年真能产出1890元?!

设施大棚种植蒜黄赚钱吗?一平方米一年真能产出1890元?!

3年前 (2022-06-23)

让人惊讶的是,能收这么多蒜黄的棚,每个面积只有80平方米。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收割现场,今年46岁的宋维刚说出这样一句话:“我的大棚内,一平方米一年能产蒜黄630斤。”近几年,这片设施农业区内所产的蒜黄,平均收购价在3元以上。如此说来,棚内一平方米的年产值达1890元。而这里,共种着7680平方米的蒜黄。

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蜂语”萦绕耳畔,职业蜂农的致富故事

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蜂语”萦绕耳畔,职业蜂农的致富故事

3年前 (2022-06-22)

在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小东川村,漫山遍野的繁花竞相怒放。种得百花鲜,迎来生活甜。由于技术过硬,石成强当年就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收益。如今,石成强蜜蜂养殖规模已经达到800箱。依靠养蜂的收入,石成强不仅翻新了旧居,建起了二层小洋楼,还购买了一辆小轿车,彻底摆脱了贫困,成为竹山县远近闻名的养蜂技术能手和产业发展带头人。

上林县西燕镇云桃村的致富新模式:订单农业+电商推广+休闲采摘

上林县西燕镇云桃村的致富新模式:订单农业+电商推广+休闲采摘

3年前 (2022-06-20)

在“订单农业”的带动下,村里种菜、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客户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萌生出承租农家小院、打造民宿等想法,村里的闲置资产也逐步被盘活。通过订单农业项目以及未来合同收入,预计可为村民增收近20万元。“如今村里环境好了、产业旺了,无人问津的村子成香饽饽了。”周开封说。

创业故事:农业领域创业赚钱慢,但让我们感到特别踏实有价值

创业故事:农业领域创业赚钱慢,但让我们感到特别踏实有价值

3年前 (2022-06-17)

“今年即便是因为疫情把我们销售人员困在家中,但还是有订单源源不断地进来。”中青益草联合创始人、中国农业大学饲草加工团队王学凯、徐晶晶说:“我们去年刚开始有了营业额,农业领域赚钱慢,或许永远赚不到大钱,但让我们感到特别的踏实、有价值。”发展畜牧业,国家需要好草,那我就要把草做好。”

医院副院长辞职种地,创业投身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科普教育

医院副院长辞职种地,创业投身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科普教育

3年前 (2022-06-16)

为什么要轮作?轮作中如何安排各阶段的农作物?如何生物防虫?过去农民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哪些误区?会造成哪些危害?每天,吴双都会认真回复粉丝评论或私信中咨询的问题。他总是穿着一身深色工服,走在肥沃的黑土地上,向粉丝分享目前土地的耕作环节,每条视频“揭秘”一个知识点,将有机农业的一切内幕毫无保留地揭开。

致富故事:建厂处理秸秆,不但有补助资金,还有产品利润

致富故事:建厂处理秸秆,不但有补助资金,还有产品利润

3年前 (2022-06-13)

当前正是油菜集中收割期,满载油菜秸秆的卡车、农用车络绎不绝地来到启东雄愈生态农业公司。过磅称重、记录、送入液压打捆机……经过多道工艺,秸秆被压缩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目前,启东共有此类秸秆处理点7处,日均可处理秸秆超1000吨。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

农村创业孵化园致富故事:手纳千层底布鞋,年销售额约30万元

农村创业孵化园致富故事:手纳千层底布鞋,年销售额约30万元

3年前 (2022-06-10)

短视频直播3年多,从没有人关注到如今每天成交上百单,王玲坦言,虽然销量不多,但靠本事发家致富,挺有成就感。“要想让传统布鞋发光发热,就必须要借助网络平台的力量!微视、快手、抖音……几乎所有的电商路子我都蹚了一遍。”拍照、批量处理图片、剪辑视频,王玲游刃有余。王玲销售的产品也由原来单一的手纳千层底布鞋,年销售额约30万元。

种草故事:种植这种小草,一样可以成就大产业

种草故事:种植这种小草,一样可以成就大产业

3年前 (2022-06-09)

抚州市荣山镇,是我国最大的灯芯草生产基地之一,村民每年种植的灯芯草面积在2万亩以上,年产值能够达到3亿元的规模,可见灯芯草的价值相当巨大。近年来,该乡依托灯芯草这个传统产业,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群众致富本领。目前,全乡有1000余人从事灯芯草种植、加工和销售。

湘妹抖音电商之路:一场直播带货售出家乡腐乳40万元,粉丝达300多万

湘妹抖音电商之路:一场直播带货售出家乡腐乳40万元,粉丝达300多万

3年前 (2022-06-06)

2019年10月,曾庆欢开始在抖音电商带货白溪腐乳,曾创下一场直播带货40万元的佳绩,是一家腐乳厂平常3个月的产量。白溪腐乳渐渐在抖音电商打响了名号,带货的达人也多了起来,新化几个腐乳厂要加班加点才能保障供应。曾庆欢以一己之力带动当地腐乳产业,有网友开玩笑说,她是“当代的豆腐西施”。

岚皋县农民在山里养黑土鸡,每只鸡卖100元以上,稳稳年赚30万元

岚皋县农民在山里养黑土鸡,每只鸡卖100元以上,稳稳年赚30万元

3年前 (2022-06-02)

“目前,黑土鸡每斤30元,每只鸡能卖100元以上,大一点的能买到120左右元。黑土鸡价格比市场上的鸡售价要高出10余元/斤,但依然供不应求。截止目前,养鸡场养殖“安康黑土鸡”1万多羽,今年黑土鸡出栏已收入7万多元。”这几年,他从一个养鸡的“门外汉”变身为养鸡能手,每年能实现30万元收益,既圆了李长松脱贫梦,还带动周边38户农户一起走上了致富之路。

林地创业项目介绍:林下仿野生红托竹荪种植项目

林地创业项目介绍:林下仿野生红托竹荪种植项目

3年前 (2022-06-02)

红托竹荪是一种极其名贵的食用菌, 肉厚味香,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对防治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减少腹壁脂肪的贮积有较好疗效,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当前新鲜红托竹荪一斤市场价可达 45元,其干货产品更是可达300多元一斤。3月10日,南海网记者来到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新高峰村菌菇种植基地,种植竹荪的大棚内,多名新高峰村村民在采摘红托竹荪。

一个村的农业新功能开发故事:休闲、教育、养老……

一个村的农业新功能开发故事:休闲、教育、养老……

3年前 (2022-05-31)

山东省高青县菁盛桑蚕基地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波游客——学生和家长。伴随着技术人员的解说,学生们对丝绸技术的历史、缫丝的原理和工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传统的手摇纺车前,学生们尝试着让蚕丝在指尖飞舞,体验缫丝的乐趣。除了休闲和教育,随着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工商资本与“三农”结合,企业赚钱、群众受益的双赢局面已经出现,“以地养老”成为农业新功能。

80后新农人创业故事:绿色健康米品加工+互联网销售变现

80后新农人创业故事:绿色健康米品加工+互联网销售变现

3年前 (2022-05-29)

当下,短视频是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最有利的窗口之一。跳出农门去城市追寻更好的生活,好不容易在城市小有成就却重回农村,他的举动不被人理解。山东鹤来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刚就是这样一名“逆流而行”的回乡创业者。盘活农村宅基地、农产品、乡村自然风光、劳动力等资源、把家乡大米等农产品“搬”上了互联网、带动百余名村民就业、建设乡村装备式别墅……李小刚作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四川合江县凤鸣镇:3.5万亩规模化中药材种植,产值达2.2亿元

四川合江县凤鸣镇:3.5万亩规模化中药材种植,产值达2.2亿元

3年前 (2022-05-26)

铁皮石斛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药材,有“药中黄金”之称,为九大仙草之首,其滋阴补虚效果卓著,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作用。凤鸣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历史已久,先后建成3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个“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以金钗石斛为例,目前全镇金钗石斛产量占全县总量70%以上;从2010年起,全镇已发展中药材面积3.5万亩,产值达2.2亿元,其中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329人。

创业故事:把羊肚菌做成致富产业,仅菌种收入就有二三十万元

创业故事:把羊肚菌做成致富产业,仅菌种收入就有二三十万元

3年前 (2022-05-23)

羊肚菌人工栽培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在我国许多省份的企业和种植户都在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2021年,陈明军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不仅在大方县的羊场、鼎新等乡镇种植,而且种到了黔西、百里杜鹃管理区等周边的县市,面积近200亩。陈明军算了一笔账,每亩羊肚菌可以采收600斤鲜菌,鲜菌每斤的市场价在50元以上,烘干的话市场价在500元以上,单是羊肚菌一项的年纯收入就有100多万元。

农村创业故事:做咸菜拍短视频,日销售额达3万元!

农村创业故事:做咸菜拍短视频,日销售额达3万元!

3年前 (2022-05-22)

咸菜厂是廖梦娇爸妈二十多年前一手创办的,不过到她接触时,厂子却处于亏损状态。如何使咸菜厂扭亏为盈?廖梦娇一方面跑线下市场,另一方面尝试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路。白天两人一起上班或是一起下田种地,每天晚上忙完之后,再一起“头脑风暴”下期视频的文案和拍摄。在两人的努力下,社交平台的粉丝一天天增长,目前每天的销售额已达3万元,平均每天能卖出2000单。

种花菜也能快速爆红网络?而且还年收入达到50万元!

种花菜也能快速爆红网络?而且还年收入达到50万元!

3年前 (2022-05-21)

幸运的是,通过父子俩的精心培育,第一年3.5公顷的花菜顺利上市,并销往郑州、山西等市场,收益30余万元,这让常永杰更加坚定了信心。通过两年的不断摸索,常永杰从当初的3.5公顷蔬菜大棚发展到现在的10余公顷的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有机花菜、西瓜、水果玉米、冬瓜等,年收入达到50万元

拐枣不是枣!陕西旬阳拐枣成为生态产业新名片

拐枣不是枣!陕西旬阳拐枣成为生态产业新名片

3年前 (2022-05-18)

拐枣不是枣,而是一种鼠李科枳椇属乔木的果实。因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加工成拐枣保健饮料、功能食品,颇受现代都市人青睐。根据中国绿色时报报道(2022-05-17,刘斯文 张金波),地处秦岭南麓的陕西省旬阳县,立足资源优势,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拐枣产业,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退耕还林工程成为老百姓的富民工程和扶贫工程。

养殖甲鱼30万只,年创收入3000万元,而且供不应求!

养殖甲鱼30万只,年创收入3000万元,而且供不应求!

3年前 (2022-05-16)

这次亏损,让高远意识到甲鱼苗是甲鱼养殖的关键。不服输的他卖掉了汽车,借了贷款,从头再来,全身心扑在摸索甲鱼鱼苗繁育和养殖技术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地考察学习和钻研实验,他选用了新型杂交品种。新品种甲鱼,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而且他还紧随时代,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从甲鱼繁殖、孵化到饲养、销售为一体的养殖发展之路。

海口最大近郊蔬菜基地,广东最大现代化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海口最大近郊蔬菜基地,广东最大现代化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3年前 (2022-05-13)

在海口最大近郊蔬菜基地——龙华区苍东蔬菜基地,记者看到,菜农们正在田里作业,保障海口市民正常蔬菜需求。昨天,记者来到始兴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的一家大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基地菜场场长周治强介绍,在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长假,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工人们舍弃了假期,都在田地里忙活。“争取今年收成更上一层楼,实现开门红。”

返乡创业故事:700亩荒山沙骨土种药材刨出致富“方子”

返乡创业故事:700亩荒山沙骨土种药材刨出致富“方子”

3年前 (2022-05-11)

徐晓娜今年34岁,两年前在外地经营一家药店,2020年拉着退役的90后弟弟张军回革命老区创业,在荒山种起了中草药。不到两年,姐弟俩把家乡近700亩荒山开垦出来,将药材销往亳州、平邑等地,带动当地100余名村民脱贫致富。“今后将总结经验,选出最合适的草药品类并加大种植力度,形成特色品牌,通过电商快车,将家乡的中草药销往全国。”徐晓娜说

皖南山区:秸秆“变”宝藏,春季是赤松茸生长和收获的最佳季节

皖南山区:秸秆“变”宝藏,春季是赤松茸生长和收获的最佳季节

3年前 (2022-05-08)

赤松茸极佳的口感品味及丰富的营养,产品一投放市场,很快就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4月中旬以来,气温回升加快,在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有机稻田内,利用稻草、稻壳等秸秆种植的赤松茸进入了采收季,菌农们正在抢抓时节采收这春天的“宝藏”,并快速装进保鲜箱内,销往各地。赤松茸主要销往长三角地区,每斤约20块钱,一亩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视频:内蒙小伙返乡创业,靠养骆驼年入百万元

视频:内蒙小伙返乡创业,靠养骆驼年入百万元

4年前 (2022-05-05)

视频:内蒙小伙返乡创业,靠养骆驼年入百万元。今年3月,艾合买提家有6峰骆驼生了小骆驼,每天一大早,艾合买提就会将妻子挤好的驼奶送到客户家中。 “现在每天都能有十几公斤驼奶出售,一公斤能卖45元,除去喂养成本,收入还不错。” 艾合买提说,骆驼浑身都是宝,除了卖驼奶,他还卖骆驼毛、绒、肉,这些都能给他家带来不错的收益。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