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赤松茸是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学名大球盖菇,价格只有松茸的十分之一。近年来人工培育成功,开始推广应用,该菇系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赤松茸极佳的口感品味及丰富的营养,产品一投放市场,很快就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
【安徽日报农村版2022-05-07】4月中旬以来,气温回升加快,在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有机稻田内,利用稻草、稻壳等秸秆种植的赤松茸进入了采收季,菌农们正在抢抓时节采收这春天的“宝藏”,并快速装进保鲜箱内,销往各地。
在基地的一排排田垄上,朵朵饱满圆润的赤松茸“害羞”地藏于稻草秸秆下,微微露出红褐色的“小脑袋”。赤松茸是近年菌菇类兴起的新品种,被誉为菌类贵族。赤松茸生长条件较为苛刻,适宜生长温度为20到25摄氏度之间,湿度要保持在80至90%,皖南山区3月中旬到5月,是赤松茸生长和收获的最佳季节。
“种植赤松茸的关键在于秸秆分层覆盖技术,不需要施任何肥料,接近野生生长条件,而且还能消耗附近水稻和玉米产生的秸秆,赤松茸剩下的菌渣又能增加土壤肥力,在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同时,降低种植成本,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基地负责人方秀全说,2014年创业之初,基地只是单纯种植有机水稻,为了解决稻草难题,2019年在徽州区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基地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首次引进大球盖菇种植项目,在稻草堆上种植赤松茸,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增加了效益。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方秀全主动向农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带动群众种植赤松茸菇达30亩,走出了一条稻菇轮作助农致富的新产业。今年西溪南镇赤松茸种植面积60余亩,目前日产量50余公斤,最高峰日产可达500公斤,预计2022年总产量超过3万公斤。
“纯天然种植出来的松茸菇品质非常好,切片之后烤、烧、炖汤都非常鲜美,有春天的味道。”西溪南镇赤松茸种植户方志军说,赤松茸主要销往长三角地区,每斤约20块钱,一亩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方秀全表示,下一步公司还将不断探索,把更多的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到农业发展中,加大有机绿色优质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及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