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 (2021-01-21)  创业视频 创业项目 食用菌类 评论关闭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导语: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因采取立体悬挂摆放的方式,在相同面积下,其摆放数量是传统地栽木耳的3倍以上,使得农户在相同的土地面积有更高的产量。同时,由于棚室生产黑木耳生长过程受天气影响小,品质纯净、无污染,栽培利润高,经济效益可观。黑木耳吊袋栽培生产工艺流程: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菌袋—刺孔管理—吊袋--催耳—出耳管理—采收—后期管理。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视频:吊袋木耳一斤卖到1000元,1年能收入50万元!

木耳吊袋栽培怎么操作?

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因采取立体悬挂摆放的方式,在相同面积下,其摆放数量是传统地栽木耳的3倍以上,使得农户在相同的土地面积有更高的产量。同时,由于棚室生产黑木耳生长过程受天气影响小,品质纯净、无污染,栽培利润高,经济效益可观。

吊袋木耳一斤卖到1000元,1年能收入50万元!黑木耳吊袋栽培怎么操作?

1、黑木耳吊袋栽培生产工艺流程

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菌袋—刺孔管理—吊袋--催耳—出耳管理—采收—后期管理。

1.1原料选择及配方:

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应选用韧性好,抗拉力比较强的优质菌袋。黑木耳的主要原料是阔叶树硬杂木木屑为好,粗细配比为3/7比较适宜。辅料以麦麸或者米糠为主。如果使用的玉米面、豆饼粉都要粉碎的细一些,利于混拌均匀和溶融碳氮,提高培养基的固型性、持水性和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吊袋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

常用培养基配方:硬杂木屑80%、麦麸或者细米糠20%、石膏粉1%。石灰粉0.5%,含水量60%左右。

1.2拌料装袋:

棚室吊袋栽培菌包的拌料方法与常规菌包生产的拌料方法一样,目的是使主料、辅料和水充分混拌均匀。

棚室吊袋栽培更要提高装袋的标准,培养料不但要装实,更要上下松紧一致,料面平整无散料,袋料紧贴,料袋无褶皱。提高装袋的质量,关键是所用装袋机的好坏,采用防爆袋装袋机,袋装的不但标准,还可以使用薄菌袋,是克服袋料分离较有效的办法。装袋过程要轻拿轻放。如果发现菌袋有破口或者微孔。要立即处理。

菌袋装好以后。使用人工或者扎口机在菌包中间打孔,将料面上部的菌袋窝入中间的孔中,然后将灭菌棒插入中间的孔中。将菌袋口朝下放入周转筐内,然后装在灭菌车上推人灭菌室进行灭菌。

吊袋木耳一斤卖到1000元,1年能收入50万元!黑木耳吊袋栽培怎么操作?

1.3灭菌与接菌:

灭菌是菌包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大部分厂家和种植户多采用常压灭菌,常压灭菌要求温度达到100度后、保持8-10小时以上,高温季节或者装袋数量较大的,要适当延长灭菌时间。灭菌结束后再闷锅3-5小时。出锅时要趁热将菌筐运送到冷却室、接菌室。

接菌是在接种箱或者接种室内无菌条件下操作。把灭菌棒拔出,将菌种接到培养基内,然后用无菌棉塞封闭袋口,接菌成功的基本条件:1、严格遵守无菌生产工艺操作流程:2、接菌室消毒灭菌要彻底。3.菌种一定要保证优质。不可使用带有隐患的菌种。4、抢温接菌需规范:接种操作一定要快捷,干净,利索

1.4培养室处理及菌包培养

培养室的墙面和地面要求光滑平整,首先将室内杂物清理干净,并使用灭菌杀虫药物进行密闭熏蒸。保持48小时之后通风换气,之后地面撒一层生石灰防潮、防杂菌。培养室必须干净和干燥。并做好预防鼠害的防治措施菌包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各个生长阶段协调和控制好温度,培养室的最适温度为22℃~25℃,由于袋内培养料温度往往高于室温2℃~3℃,所以培养室的温度不宜超过25℃。待别是在培养后期(即菌丝长到培养料高度约1/2以上),温度超过25℃,在袋内会出现黄水,水色由谈变深,并由稀变粘,这种粘液的产生,容易促使霉菌感染。培养室的相对湿度55%~65%,如果湿度太低培养料水分损失多,培养料干燥,对菌丝生长不利,相对湿度超过70%,棉塞上会长杂菌。光线能诱导菌丝体扭结形成原基。为了控制培养菌丝阶段不形成子实体原基,培养室应保持黑暗或极弱的光照强度。培养室内四周撒一些生石灰,使成碱性环境,减少霉菌繁殖的机会。栽培袋放在培养架上或堆积在地面上培养菌丝时,不宜多翻动。因为塑料袋体积不固定,用手捏的地方体积变化,把空气挤出袋处,当手去掉时,其体积复原,就有少量的空气入内。这样就有可能进入杂菌孢子。另外,在手接触袋壁的地方;增加了塑料袋与培养料的压力,遇到较尖锐的培养料(锯木屑、棉籽完)就会刺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孔,杂菌孢子也会由此而进入,增加感染率。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尽量少动,在检查杂菌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发现杂菌应及时取出,另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继续观察。若污染程度比较轻,可用甲醛药液注射到杂菌处,并用小块胶布把针眼贴着,可控制杂菌继续蔓延。每天通风1-2次,保持培养室空气清新。这样有利于菌丝体健壮生长。

2、黑木耳棚室吊袋的刺孔及复壮

2.1菌包入棚及复壮菌丝: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黑木耳菌包一般35-40天左右即可长满菌袋,然后后熟培养10-15天左右。待菌丝复壮变白后就可以刺孔了。

2.2刺孔和封闭孔眼:

将培养好的菌袋运进棚后,用开口机开口,一般开“1”、“Y”或“O”形小口,开口直径0.3~0.4cm,孔深0.6-0.8cm.开口数量180~220个。开口后将菌袋码跺放在大棚内,一般4~5层菌袋高为好,刺孔后袋温控制在22℃以下,湿度保持菌包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渍。温度高孔口封闭快,避免堆温过高。大棚覆盖遮荫网遮荫,要求散光照射,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达到80% 左右,。刺孔后5天-7天在遮阳条件下菌丝即可封闭孔眼,最好刺孔后3天-5天将菌包上下对倒一次,再过3天-4天即可进行吊袋作业。

3、棚室吊袋的具体方法

3.1吊袋时间:

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可实现一年栽培两个生产周期,即春耳4月挂袋,6月上中旬收结束;秋耳8月底至9月初挂袋,11月上中旬结束采耳。其他地方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生产周期。

3.2吊袋方式:

菌包刺孔后当孔眼被菌丝封闭时即可进行吊袋,吊袋方式主要有“双线挂钩”和“三线挂钩”两种。“双线挂钩”是将两根细尼龙绳拴在吊梁上,另一头系死扣,吊袋时先将一个菌包放在两股绳之间,菌包的上面用16#铁丝做的钩,(钩的形状如手指锁喉状,长4公分)用钩将绳向里拉束紧菌包,上面再放菌包,菌包上再放钩子,以此反复进行,每串挂7袋--8袋;“三线挂钩”是用三股尼龙绳拴在吊梁上,另一头也系死扣,吊袋前先放置7个--8个等边三角形塑料角扣或三角型12#铁丝钩,作用也是束紧尼龙绳固定菌包,吊袋时先将一个菌包放在三股绳之间,菌包的上面放下一个角扣,再放一个菌包放下角扣,以此每串挂7袋--8袋。相邻两串间距为20公分--25公分。吊袋时,最底部菌包应距离地面30~50cm左右,利于通风,防止产生畸形木耳,提高产量。为了防止通风时菌袋随风摇晃,相互碰撞使耳芽脱落,吊绳底部用绳链接在一起,这样风再大,菌袋可以随风共同摆动,不相互碰撞。吊袋密度、每平方米在60袋--70袋左右。

4、黑木耳棚室吊袋的出耳和采收

4.1催芽期管理:

吊袋后到原基形成阶段。春季技术管理要点是:增温、保湿、轻通风。这一阶段对于温度的要求以保持在20-22度左右为宜。要注意早晚增温。这个管理阶段空气湿度是非常重要的。吊袋后如不及时浇水催芽,很容易造成菌丝老化,影响出耳和产量。催芽期应将地面浇透水,并结合空间喷雾状水保持棚内昼夜湿度80%以上,使菌袋表面有一层薄而不滴的“露水”,这样可保证耳芽出的又快又齐;吊袋黑木耳的空气湿度主要是依靠喷施雾状水最好,可防止水滴进入菌袋产生青苔。要根据大棚内木耳生长情况和外界气温情况。灵活掌握通风换气的时间和次数。以保证大棚内空气清新为宜。在调控温度,湿度,空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光照的管理。催耳阶段大棚内要有一定的散射光照。这样有利于耳芽的形成和生长。经过精心管理。一般正常情况下7--10天左右形成黑木耳原基。

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立体吊袋栽培黑木耳,大棚内温度控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尤其是菌袋密集程度高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温度,防止高温“烧菌”,“烧菌”的菌袋再遇高温高湿很容易造成一片“绿海”

4.2出耳管理:

当原基生长至直径0.5公分(耳芽形成到黄豆大小),进入子实体管理阶段,即出耳管理阶段。形成耳片后,这一阶段管理的技术要点:控温、增湿、常通风。这一阶段湿度始终保持在85%左右,减少干湿交替,防止产生憋芽和连片。加强通风,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产生畸形耳,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这一阶段更要防止高温伤菌,棚顶的自动雾化装置就要发挥降温保湿的作用了。棚内温度以保持在25℃以下为宜,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菌包流“红水”和感染绿霉菌。

子实体边缘分化出耳片,并逐渐向外伸展。这阶段应逐渐加大浇水量、加大通风量,喷水尽量喷雾状水,为保证耳片黑、厚,要适当控制耳片生长速度,原则上棚内温度超过25℃不浇水,早春一般在午后3点至次日9点之前进行间歇喷水,5月后一般在午后5点至次日7点之前浇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保持在90%~95%。采取间歇式浇水,浇水30min~40min,停水15min~20min,重复3次~4次。根据气温情况,一般浇水时放下棚膜,不浇水时将棚膜及遮阳网卷到棚顶进行通风和晒袋。正常情况下,用500-1000倍益富源菌菇生态宝稀释液喷水后通风,每天通风3次~4次,天热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在中午通风。温度高、湿度大时还可通过盖遮荫网、掀开棚四周塑料膜进行通风调节,严防高温高湿。

4.3采收干制

当黑木耳耳片长到合适大小(依据品种而定)就可以采收,每天可安排采摘3次左右。及时晾晒干制,防止中途淋雨,注意防潮。

4.4转潮管理

一潮采收完毕后,将大棚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卷至棚顶,晒袋5d左右,然后再浇水管理,即“干干湿湿”水分管理。晒袋管理是避免耳片发黄的关键措施。不见光、温度高、耳片生长速度过快是耳片黄、薄的主要原因。第2潮耳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耳大致相同,大湿度、大通风是关键技术。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吊袋木耳一斤卖到1000元,1年能收入50万元!黑木耳吊袋栽培怎么操作?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

  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2023新农人最需要了解学习的农村创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免费共享!关注@69农村创业网,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创业风险更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