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农庄的模式、背景与设计,海南出台11条措施支持共享农庄发展
海南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解决共享农庄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题”,促进共享农庄健康有序发展,把共享农庄作为乡村振兴有力抓手。共享农庄是一种农村开发模式,其以线上—线下—游客三方组成,由公司或外来资本整合资源。其中线上端包括互联网平台,线上合作商家;线下端包括实体商家、当地资源和劳动力;客户端即消费游客或潜在游客,包括城市居民或互联网使用者
海南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解决共享农庄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题”,促进共享农庄健康有序发展,把共享农庄作为乡村振兴有力抓手。共享农庄是一种农村开发模式,其以线上—线下—游客三方组成,由公司或外来资本整合资源。其中线上端包括互联网平台,线上合作商家;线下端包括实体商家、当地资源和劳动力;客户端即消费游客或潜在游客,包括城市居民或互联网使用者
山西省安排20亿元专项信贷规模支持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支持省级及以上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辖区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11月14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贵州省委主办的“村有界 创无边”2021年贵州省第三届乡村旅游创客大赛决赛在黔西南州贞丰县成功举办。同时,大赛还评出了最佳风采奖、和最佳组织奖
(河南南阳市)西峡县淅川县生态农业采摘休闲游路线:简村-老界岭-黄狮村-邹庄丹江绿色果蔬园。简村占地面积1.1万亩,林地面积3000亩,拥有猕猴桃标准化基地2450亩。2014年作为美丽乡村的试点村,投资1200万元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硬化街道、改造和美化屋面,实现乡村宜居宜业。该村在各级政府领导和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产业富民”战略,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旅游联合发布《2021年上半年在线旅游资产指数报告》,对国内目的地和景区今年1-6月期间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衡量与测评。报告显示,乡村游的年轻化趋势显著,凭借亲近自然的乡村露营、民宿、骑行、探险、徒步等高品质体验,乡村游在“后疫情时代”脱颖而出。总的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在许多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实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问题,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解决。
会议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全面落实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村容村貌改变。要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资源全面调查,以科学规划为引导,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万”工程,打造特色民宿集群、“非遗”村落、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精品点和精品线路,让产品更多元、业态更丰富、特色更鲜明。桦甸市乡村旅秋游路1:名峰生态度假
【湖北日报】9月17日,团省委在宜昌举行2021年“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宜荆荆恩”城市群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为18个获奖项目颁奖。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四地团组织还共同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青年创新创业联盟,将致力于深化青年创新创业集聚效应,助推“宜荆荆恩”城市群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鹤峰县群鹤飞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向红分享了自己的追梦故事。
游客来民俗村是免费的,不收门票,而且游客免费参观马嵬驿历史雕塑馆、看秦腔表演,所以吸引了海量人流。马嵬驿的店铺不收租金,小吃商户只要愿意来,就免费给店铺。马嵬驿主要通过供应链来赚钱,入驻的商户什么都不能带进景区,肉菜米面油、锅碗瓢盆筷等等,所有材料都必须从马嵬驿总部采购。当所有材料都由马嵬驿统一采购,需求量大,马嵬驿在上游供货商就有议价权,从中赚取利润,还保证了食材的安全性。
闽侯县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山区高山反季节蔬菜、半山区时令蔬菜和平原区短期绿叶菜,助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以农业为依托的农家乐、果蔬采摘、民俗旅游等项目也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开花结果,吸引着八方游客。一幅以农业产业为基石带动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正在闽侯缓缓展开。种植金姜出售,仅仅是个开端,显然,卢长汉还有更长远的计划——依托金姜带动乡村旅游,打造金姜全产业链。“今年是开荒的第一年,也是第一期,后续会有第二期、
记者走进云浮市云城区高峰街道大台村委的龙须菜种植基地,见到一片片掌形绿叶间吐出鲜嫩的菜须,丝丝卷卷,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抢抓有利时机进行采摘,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家庭,现在我们就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有3000多元,又可以照顾家庭,一举两得。”村民冯姨说。“龙须菜3月初开始采收上市,主要销往北京、西安、贵阳等地,市场行情很好。目前订单价平均每斤2元,已经卖出60多万斤,销售收入110多
东丰县仁合林场日光温室大棚培育的刺嫩芽已陆续上市,这种“回归自然”的无公害山野菜满足了人们对“美味山珍”的需求,成为广大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一天能摘五六十斤,收入上百元,赚得比在城里打工还多!”早晨6时,清远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的千亩桑芽菜基地里,农户陈井清正在忙活。在他身后,摩托车穿梭在田埂上,快速把采摘好的桑芽叶快速运往村内加工厂。
8月17日一早,南召县太山庙乡梁沟村党员王莉家的小型冷库前,几名工人正在忙着装箱,箱里是一瓶瓶冷冻的爬叉。爬叉又名金蝉,俗称马知了、知了猴,因其营养丰富,具有药食保健的作用,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梁沟村柳树组60岁的农民苏玉臣和老伴儿周金芳,每天晚上到村旁树林逮爬叉,一晚上能逮500个左右,卖300多元。去年夏季逮爬叉,老两口卖了1万多元。今年夏季逮爬叉,已卖8000多元。
七月的镇赉正铺展开一幅最美的生态画卷:绿色的稻田一片连一片,风吹稻叶沙沙作响,一只只小螃蟹正在这片稻田中“安家落户”……7月21日,记者来到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简单说,这就是一种‘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通过养殖螃蟹改变稻田的生态环境。”吉林省好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土地管理部经理边忠和介绍说,河蟹能为水稻松土、除草、捉虫、施肥,而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走进银江镇明新村50亩的金针菜种植基地,正处于展叶期的金针菜。“今年销路很大,价格高的时候能卖50块钱一斤,少的也有30到40块钱一斤,村民对金针菜的种植有很大积极性。”明新村党支部书记房国杰兴奋地说。在金针菜产业园里,明新村集约周边土地,规划建设文体广场、休闲观光步道、文化长廊等,打造一个集农业种植、赏花采摘、休闲健身、文化展示于一体的产业休闲区。
千米海拔上,云雾缭绕间,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向家村83岁村民姚本汉正在为家门口移植的野生黄精培土。看着屋前这两亩地的黄精,姚本汉骄傲地介绍:“家门口的两亩黄精都是去年从山上移植来的,还需要3到5年成熟,成熟了卖个大价钱没问题!”野生黄精的种植靠的是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村民在不耽误外出务工的前提下,平均每年每亩还能增收一千元收入。
说到农村养殖,除了常见的鸡、鸭、鹅、鱼、猪、牛、羊等,还有人养昆虫,譬如弱不禁风的花蝴蝶。在乐山一个小村庄里,就有一个小伙子爱和蝴蝶打交道,最后还靠它发家致富。如今,熊飞饲养的蝴蝶品种已达到了8种,年纯收入接近50万元,接下来,他想把蝴蝶产业融入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和研学,还有庆典放飞,标本,工艺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蝴蝶行业,爱上蝴蝶。
关中驴既可以圈养,也可以放养,不过目前比较常用的模式是圈养。关中驴是草食动物,具有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因此养殖起来较为容易。只要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就能养好,另外,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做好舍内卫生工作,留意观察驴的健康情况,可有效保证关中驴的健康生长。驴是草食动物,其食草尤以干、硬、脆的农作物秸秆为佳,例如玉米、谷子、豆蔓等质地较硬的秸秆,用铡草机切成3~4厘米长的短段
张华敏边喂食边说:“白鸽养殖投入低,风险小。平常有技术员进行免费技术指导。销售这块也不用操心,养殖基地的人直接过来拉货,价格随行就市。”鸿祥鸽业基地占地70余亩,拥有养殖车间10个,现有白鸽3万只,实现利润200多万元。“刚开始先尝试着养一两千对白鸽,养殖过程中我发现出产率相当高,一对一年下来就是80多块钱,养殖效益相当好,我就寻思着扩大规模。”张心玉说。
2021年2月7日,为巩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成效,福安常态化巡海已经成为制度。利用执法船舶高音喇叭在海上对渔民、养殖户以及沿海村庄、码头进行广泛宣传,要求养殖户共同维护通航秩序。同时,定期联合沿海乡镇开展海域巡查,严厉打击禁养区新增养殖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和清理挤占航道、锚地的水产养殖设施。
有了合作社和试验田在前边探路,村民搞产业升级再也不用担心走了弯路。目前,该村已经有100多个蔬菜经营户加入了合作社。去年,有26个蔬菜大棚户调整了蔬菜种植品种,引进的特种大辣椒、番茄、黄瓜等远销北上广,每亩大棚预计比往年增收上万元。让彭善明等蔬菜大棚户更高兴的是,当地政府对蔬菜产业升级发展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镇上争引60万元、村集体配套20元对自来水进行了改造
在水湖村,每天至少有30万枚金蛋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数量超过1.5亿枚,实现产值近3个亿。成本只有一两块钱的金蛋,却被村民硬生生做成了上亿的大产业。水湖村有一对兄弟,分别垄断了北京和上海超过70%的市场份额。还有人头一年建厂,第二年就买了两辆奔驰。现在的水湖村,不仅金蛋产业蓬勃发展,甚至还带动了食品、包装、物流等行业的发展,俨然已形成了一个「金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