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云南祥云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综合产值达5亿余元。祥云县充分发挥技术、信息、气候、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重点扶持蔬菜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并辐射带动周边蔬菜种植户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实施精品战略,推行精细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陕西榆林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不断吸引各地投资者前来,高山冷凉蔬菜成为榆林农业新特色。2021年,榆林市蔬菜种植面积达60万亩,总产达115万吨。榆阳区、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等开展了千亿级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建设。
云南省祥云蔬菜年产值超5亿元
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把发展蔬菜种植作为富裕农村、繁荣市场、保障供给的“菜篮子”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扶持引导,打牢发展基础,逐渐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订单化生产的发展格局。目前,祥云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综合产值达5亿余元。
辐射带动,打牢绿色蔬菜品牌发展基础。祥云县充分发挥技术、信息、气候、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重点扶持蔬菜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并辐射带动周边蔬菜种植户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实施精品战略,推行精细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同时,大力扶持蔬菜重点龙头企业,通过示范带动,推进蔬菜产业稳步发展。祥云县龙云经贸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企业,建成标准化冷库2000平方米、标准化保鲜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集配区交易场地3000平方米,成为全县南菜北运农产品流通综合试点项目承办单位。
科技支撑,助力绿色蔬菜品牌稳步发展。祥云县植保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蔬菜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有效的管理生产流程及措施,减少病害造成的生产性损失数千万元。县农村科技人员到实地与企业生产人员共同研究、讨论、分析,制定、完善清洁健康生产方案,不断提高土壤质量。随着土壤深翻耕与休耕绿肥种植、十字花科与菊科轮作、设施水肥一体化及微喷雾技术、全程绿色植保技术等科技成果的应用,实现了蔬菜生产节水省肥减农药,绿色蔬菜生产渐成气候。
健全服务,推进绿色蔬菜品牌快速发展。为实现绿色蔬菜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祥云县依托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发挥交通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业,加速物流园区建设,培植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立和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加工转化、收储调节、流通追溯“五大体系”,形成了安全畅通、调节灵敏的南菜北运农产品流通格局,有力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0.4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基地5万亩),鲜菜年产量达22万吨,年产值突破5亿元,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之一。
陕西榆林蔬菜总产达115万吨
陕西榆林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不断吸引各地投资者前来,高山冷凉蔬菜成为榆林农业新特色。2021年,榆林市蔬菜种植面积达60万亩,总产达115万吨。榆阳区、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等开展了千亿级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建设。
【陕西日报2022-03-03】望着眼前的大棚,46岁的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许家崖村村民马玲梅常有种时来运转的感觉,“自从开始大棚种植,爱人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既可以顾家又能挣到钱。”已是一名资深主播的马玲梅,常常还会在网上“带货”。
前些年,村里推广大棚种植,从未接触这个“新鲜事物”的马玲梅决定试一试。“询问了搞大棚种植的亲戚,都说这个可以做,这也坚定了我的决心。”
几年下来,凭着勤奋与努力,马玲梅与老公承包了3座大棚,除了秋季种一茬西红柿、豆角等蔬菜外,春季还会再种一茬香瓜和草莓,“一年下来有近20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也越来越舒心了。”2月10日,望着自家大棚里已经成熟的香瓜,马玲梅高兴地说。
在许家崖村,像马玲梅这样依靠大棚种植过上好日子的村民越来越多。
如今,不仅在榆阳区,榆林市大棚蔬菜种植已经在榆林市的长城沿线和无定河流域广泛推广起来。当地老一辈人眼中苦寒的长城沿线区域,现在已是榆林市重要的大漠高山冷凉蔬菜种植区域。
近年来,榆林市以实施乡村振兴为契机,依靠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 X”工程,实现了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同步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保障了“菜篮子”的有效供给。
目前,榆林蔬菜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榆林市长城沿线和无定河两岸为重点,夏秋露地蔬菜区、冬春设施生产区和特色蔬菜区三大板块同步推进的发展模式。
位于榆林市长城沿线的榆阳、定边、靖边等地利用荒地、沙地,建成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培育了近30万亩冬春棚室、夏秋露地的高山冷凉蔬菜优势产区;无定河两岸的绥德、清涧等地重点建设日光温室和大中小拱棚蔬菜基地,形成了越冬生产、春提前秋延后和粮菜露地套种的蔬菜优势生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神木、府谷工矿区利用自身经济优势发展了近郊果蔬产业。
位于榆阳区北部风沙草滩区的芹河镇张滩村,开创了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销统供的“张滩模式”。该村以种植麦芹为主,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纽带,通过推广订单生产、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营销模式,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效衔接,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自产自销的致富路。
据统计,2021年,榆林市蔬菜种植面积达60万亩,总产达115万吨。榆阳区、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等开展了千亿级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建设。
为了进一步培育优势产业,榆林市狠抓大漠高山冷凉蔬菜基地建设,在靖边县建设了万亩胡萝卜示范基地,在定边县建设了万亩辣椒示范基地,在米脂县建设了万亩山地红葱示范基地,在绥德县建设了万亩瓜菜、粮菜套种基地。
榆林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不断吸引各地投资者前来。2021年,定边沃野农业速冻蔬菜加工生产线全面投入运行,年产速冻蔬菜3000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苗霞表示,下一步,榆林将以长城沿线和无定河两岸为重点,大力推进设施农业项目建设,确保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有效助力榆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