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在“懒人经济”的催生及“宅经济”风口下,这种省时、健康、高性价,且不需要洗菜、择菜的预制菜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今年天猫“双11”期间,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亮眼的数据背后,也宣告着预制菜行业的崛起,农产品加工迎来新热潮。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厂商通过中央厨房提前把菜加工好,然后再采取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售卖。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2445亿元,B端市场为1956亿元,C端市场489亿。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冷链物流布局,预制菜市场将向BC端同时加速发展,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165亿元,远期预测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超3万亿元。
面对预制菜发展的一片蓝海,众多企业开始纷纷布局。2021年上半年,味知香抢到“预制菜第一股”的名号上市,千味央厨、安井食品、九毛九、盒马鲜生、叮咚买菜、锅圈、望家欢等企业也纷纷涉足预制菜。赛道之中不乏美团、IDG资本、英诺天使基金等的支持。
天眼查大数据显示,目前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包含“速冻、预制菜、预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净菜”的国内企业已有超过6.9万家。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的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9400家,占比13.71%。河南、江苏、广东也均拥有超过5000家相关企业,分别位列全国第二、三、四位。
农产品预制化已成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催生的家庭备餐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对于预制菜产品的需求大幅上涨。
在上班族缺少做饭时间的情况下,预制菜在C端的发展潜力巨大。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用户中超八成每周消费预制菜产品,顾客购买预制菜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在价格方面,用户单次消费21-30元占比最多,其次11-20元和31-40元占比均达20%以上。
【羊城晚报(许悦)】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行业的头部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就是一家苏州企业,而酒店菜这一部分的头部品牌则主要分布在福建地区。
经济大省广东很快也发现了预制菜的市场前景。很多人不知道,经济大省广东,也是一个水产大省。2020年广东渔业经济总产值达3840.71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从去年开始,广东农业农村部门就将农产品食品化工程列入广东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中,以水产企业为突破口,鼓励农业企业变水产品加工为海洋食品制造,同步打造为餐饮企业服务的水产类预制菜中央厨房。
最近在香港第十九届亚洲顶尖国际食品餐饮及酒店设备展上,海润食品的各种预制菜产品如卤水牛展、沙嗲牛肉、瑞士汁鸡翼等人气爆棚。恒兴酸菜鱼、一夜埕金鲳鱼等水产美食,近日也登上了广州塔,亮相广州直播电商节。
就在今年4月,为探索农产品食品化,解决生产与市场之间效率和价值最大化问题,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带队,遂溪县、化州市等地方政府、农业龙头企业、餐饮企业等组成的“广东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食品化工程”学习调研组,就深入山东调研以中央厨房为载体的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智慧模式。
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书记、南雄银杏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组组长黄建民此行的重要目的,就是寻找银杏食品化开发的有效路径。“以南雄银杏来说,以前它只是经济林,如果进行药品化和食品化开发,其市场潜力就会充分体现,价值链、产业链双提升,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采访中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中央厨房模式需要大量、稳定、标准统一的农产品,以满足食品生产所需,这让食品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更加紧密。在中央厨房农产品原料供给端,广东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拥有众多优质农产品可满足中央厨房需求。同时,工业化也是广东的强项。因而,无论在上游农产品原料供给,还是下游食品工厂化生产,广东都具备中央厨房模式发展的先天优势。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