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 (2021-02-21)  创业新闻 蔬菜种植 评论关闭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导语:隆冬时节,记者走进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朱家庄村韭菜冬棚内,看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管护,绿油油的韭菜长势喜人,满棚的绿色预示着增产增收的“希望”。“朱庄”牌冬棚韭菜产品己成为肃宁县当地的蔬菜拳头产品。在三和村,一幅美丽新农村田园美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老百姓精气神更足了,人人忙着学技术、搞生产,向致富之路迈出坚实步伐。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河北肃宁县“冬棚 暖棚”种植千亩韭菜(长城网)

长城网讯(记者 吴苗苗 通讯员 刘巨雷 杨进涛):隆冬时节,记者走进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朱家庄村韭菜冬棚内,看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管护,绿油油的韭菜长势喜人,满棚的绿色预示着增产增收的“希望”。

河北肃宁县“冬棚+暖棚”种植千亩韭菜,甘肃省皋兰县一把小油菜种出致富路

种植户在大棚里收割韭菜。刘巨雷 杨进涛 供图

“为了保证冬棚韭菜长得好、长得快,我们时刻关注气温变化,太阳下山时就给冬棚加盖保暖草帘,白天阳光充足时就及时撤下保暖草帘,从2020年11月中旬种植至今,从未间断。”朱家庄村韭菜种植大户刘占良对记者说。种植户们利用保暖草帘给韭菜暖棚保温,保证韭菜在适宜的温度生长,经过精心照料,韭菜一天天长高,目前已逐步开始收割上市。

河北肃宁县“冬棚+暖棚”种植千亩韭菜,甘肃省皋兰县一把小油菜种出致富路

韭菜种植人员刘俊江利用保暖草帘给韭菜暖棚保温。刘巨雷 杨进涛 供图

由于种植经验丰富,朱家庄村种植的冬棚韭菜亩产可达3000斤,主要集中在春节前上市,目前主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的大型蔬菜交易市场。“朱庄”牌冬棚韭菜产品己成为肃宁县当地的蔬菜拳头产品。

河北肃宁县“冬棚+暖棚”种植千亩韭菜,甘肃省皋兰县一把小油菜种出致富路

朱家庄村的韭菜喜获丰收。刘巨雷 杨进涛 供图

据了解,朱家庄村的特色韭菜产业采取“冬棚 暖棚”的种植方式错季生产,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全村冬暖两棚韭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年总产量1200万斤,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600万元。

河北肃宁县“冬棚+暖棚”种植千亩韭菜,甘肃省皋兰县一把小油菜种出致富路

种植户们利用保暖草帘给韭菜暖棚保温。刘巨雷 杨进涛 供图

近年来,邵庄乡朱家庄村在农业经济转型的道路上不断尝试探索,面向市场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模式,着力打造以“冬棚 暖棚”相结合的高标准韭菜种植基地,帮助村民逐步实现规范化种植、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钱赚。

甘肃省皋兰县:一把小油菜 种出致富路(天津日报)

河北肃宁县“冬棚+暖棚”种植千亩韭菜,甘肃省皋兰县一把小油菜种出致富路

村民打理油菜大棚

三和村地处甘肃省皋兰县黑石镇北部,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三和村生产条件落后,2013年被定为甘肃省省级贫困村。自2017年东丽区对口帮扶皋兰县以来,双方紧盯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因地制宜施策,经过几年来的精准帮扶,三和村靠着农业设施项目种出的“一把小油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大棚种植专业村。

兰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东丽区援建皋兰县的项目之一,在此工作的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合作社的大棚里,三和村村民魏玉梅正忙着采摘、捆绑刚刚成熟的油菜,打包好的油菜会运往甘肃省的各大超市和北京、天津的各个农贸市场进行销售。魏玉梅说:“我在合作社一个月能挣三千块钱,不仅满足了家里的日常开销,还能存些钱,日子越过越好啦。”

2017年以前,魏玉梅所在的三和村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农业种植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基础农业种植,收入微薄,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一心想带领全村人脱贫的村干部利用省、市、县资金建起了蔬菜大棚,但受技术、资金问题制约,蔬菜大棚只是在原有蔬菜基地的基础上,简单地搭建起架子、盖上塑料薄膜,供农户种植。这样建起的蔬菜大棚一年只能种植一茬,虽然每亩收入约有三千元,但辛苦了一年的农民算下来家庭收入还是没有增加多少,三和村依然属于贫困村。

随着东丽区帮扶皋兰县的进一步升级加力,双方都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2018年初,甘肃兰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东丽区送来了帮扶资金和农业种植技术。甘肃兰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主管袁明说:“我们这个项目是东丽区援建项目,一共投资了92万,建设了37个新型高架大棚,还有2个日光温室。”

有了东丽区的援建资金再加上甘肃省、皋兰县的专项扶贫资金,新型日光温室高架大棚很快就建起来了。新成立的合作社在皋兰县和镇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产业扶贫,采取“合作社 贫困村 贫困户”的模式,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扶持农户发展蔬菜种植,引领农户调整种植结构,解决了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袁明说:“现在合作社一年产值120万元,本村和附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增产增收。”

在东丽区和皋兰县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9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皋兰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后的皋兰县把培育富民产业放到了第一位。合作社利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的先进技术,搭建“产学研用”创新合作平台,不仅可以吸纳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合作社打工挣钱,而且为黑石镇发展设施农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周边群众不出山沟就能学习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调整种植模式,增加收入。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农业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社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贫困户家庭产业经济,油菜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扶贫产业。袁明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通过合作社的努力,带动周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参与进来,增收致富,大家生活越来越红火。”

如今,在三和村,一幅美丽新农村田园美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老百姓精气神更足了,人人忙着学技术、搞生产,向致富之路迈出坚实步伐。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河北肃宁县“冬棚+暖棚”种植千亩韭菜,甘肃省皋兰县一把小油菜种出致富路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

  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2023新农人最需要了解学习的农村创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免费共享!关注@69农村创业网,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创业风险更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