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3月22日,春光明媚,位于潜江市渔洋镇七一村的一亩地田螺养殖专业合作社“虾-稻-螺-菜”立体种养基地内,社员钟磊正在合作社负责人谢红模的指导下投入田螺苗。
投苗、投饵……钟磊额角浸出的汗水在暖阳下晶莹发亮,折射出致富的希望。
“我在8亩虾稻池里共投放了200公斤螺苗,又利用田埂上的土地种植了油菜,实现了一田四收,预计可以实现年增收5000余元。” 钟磊介绍,渔洋镇在3月11日举办了春季农业生产现场培训会,他在现场发现“虾-稻-螺-菜”立体种养前景特别好,于是便联系一亩地田螺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红模。得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基地 社员”模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技术成熟,销售顺畅,他果断加入到合作社,开展“虾-稻-螺-菜”立体种养。
“田螺适应性强,生长期、收获期与小龙虾大致相同,虾农为保证小龙虾正常生长,会在虾池里投放过多的饵料,田螺恰恰可以消化这些过剩的饵料,起到优化底质、净化水体的良好作用。” 谢红模介绍,经过两年的摸索,合作社目前掌握了一套“虾-稻-螺-菜”立体种养技术,田螺市场广大,螺源紧俏,养出来的田螺不愁没有销路。
2018年,渔洋镇积极招引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谢红模回乡,在七一村创办了集田螺加工、经销调味田螺预制品于一体的楚螺香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公司的田螺产品销售 有了稳定渠道,销售网覆盖省内外多个县市。
“以前公司的田螺原料都是从山东和全市各个农户的虾稻池一点一点收购上来的,不仅耗时、耗力、耗钱,还远远满足不了公司的生产需求,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让我头痛不已。”谈起建立合作社的初衷,谢红模感慨连连,有一次去虾稻池收购田螺时,一个念头萦绕在他的脑际:既然田螺可以在虾稻池里收购到,那是不是意味着它们可以共生共养?
得益于渔洋镇充分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好政策,该镇为谢红模找来了水产专家,并帮助他配套了立体种养试验田。随着种养经验的不断积累,2019年底,谢红模顺利突破技术瓶颈,“虾-稻-螺-菜”立体种养模式应运而生。
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今年3月,合作社发展了38户社员,建立了500亩立体种养基地。
“目前,周边农户陆续与我联系,表达了他们想加入合作社的意愿。虽然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但‘虾-稻-螺-菜’立体种养毕竟还是新的模式,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在第一年控制种养规模,避免风险。”谢红模表示,如果今年效益可观,合作社将会进一步扩大立体种养面积,扩充社员数量,带领更多乡亲走上致富之路。
来源:潜江日报(文/图 杨靖 周瑞)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