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 (2021-02-01)  创业新闻 特种养殖 评论关闭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导语: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龙台村,小蚯蚓让村内的不同产业形成了生态循环。小蚯蚓,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让村民认识到,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实现增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开始大力发展关联产业:地下,发展了近百亩独活中药材;地上,种上了800多亩脆李树。每到春夏,脆李、独活花开,满山芬芳。村民们又养了400多群中蜂,形成了村里的“空中”产业。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龙台村,小蚯蚓让村内的不同产业形成了生态循环,让村民看到了产业致富的希望。曾经深度贫困的龙台村,如今花果吐香,蜜蜂飞舞,地下、地上、空中的“立体产业”格局,让全村脱了贫、群众增了收。

一个山村的生态循环产业:牛粪养蚯蚓-有机肥-中药材与果园—蜜蜂

龙台村位置偏远,距离巫溪县城2个多小时车程,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海拔较高,村里一直缺乏产业,群众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2018年,小蚯蚓开始“进驻”这个小山村,悄然撬动了村里的“立体产业”。

“当时我们去村里扶贫,分析了村里的特点后,决定发展蚯蚓产业。”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陈柯宇说,蚯蚓产业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又可以消化村里几家养牛户的牛粪,同时蚯蚓粪便又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以用作田间肥料。而蚯蚓,则可以做成鱼饵、中药材、化妆品,产生较高的附加值。

当年底,蚯蚓们便“进驻”了村里的5个大棚,村里的1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它们的“主人”。“我每天过来查看大棚的湿度、温度,给蚯蚓们喂牛粪。”60多岁的丁维米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也是蚯蚓的“主人”之一,她和村里的几名贫困户每天照看蚯蚓,每月领一两千元的工资,到了年底还能享受1200元的分红。

小蚯蚓,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让村民认识到,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实现增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开始大力发展关联产业:地下,发展了近百亩独活中药材;地上,种上了800多亩脆李树。每到春夏,脆李、独活花开,满山芬芳。村民们又养了400多群中蜂,形成了村里的“空中”产业。

在蚯蚓的牵动下,村里的立体产业形成了生态循环链:养殖户的牛粪,过去处理起来很头疼,现在成了蚯蚓的“美食”;蚯蚓产生的粪便,成了脆李树果园有机肥,让结出的果子更好吃、更值钱;脆李树和独活,又给中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产业之间,一环扣一环,环环受益。

“在‘立体产业’带动下,龙台村村民的收入大幅增长。201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7000元,去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1万多元,整村实现了脱贫,贫困户也全部清了零。”巫溪团县委书记鲁晓光说,别看蚯蚓个头小,给村里注入的能量却很大。去年8月,村里又新增5个蚯蚓大棚,这意味着养殖户可以养更多牛,脆李树有更多有机肥了,蚯蚓在村里生态循环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了。

来源:新华社记者韩振、周文冲、陈青冰

本专题系列中第5 / 6篇:30蚯蚓:特种养殖可行性研究专题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一个山村的生态循环产业:牛粪养蚯蚓-有机肥-中药材与果园—蜜蜂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

  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2023新农人最需要了解学习的农村创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免费共享!关注@69农村创业网,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创业风险更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