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养殖“8-2养鱼模式”,其主要技术要点有哪些?
“8:2养鱼模式”是一种具有高产、高效、无公害的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不仅提高了养鱼单产和效益,也是推动和促进渔业产业化和产品商品化的主要措施。80%的主养鱼类,从饲料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来讲,最好为一种、而且鱼体规格尽量一致的鱼种。而20%的鱼类可以由几种鱼类组成。这样,原有的“8:2”模式的概念发展为:在养殖一种占总量80%摄食鱼类为主的情况下,饲养20%的其它鱼类;
“8:2养鱼模式”是一种具有高产、高效、无公害的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不仅提高了养鱼单产和效益,也是推动和促进渔业产业化和产品商品化的主要措施。80%的主养鱼类,从饲料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来讲,最好为一种、而且鱼体规格尽量一致的鱼种。而20%的鱼类可以由几种鱼类组成。这样,原有的“8:2”模式的概念发展为:在养殖一种占总量80%摄食鱼类为主的情况下,饲养20%的其它鱼类;
受益于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水产养殖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223.4亿元。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从2016年的4793.2万吨增长至5388万吨。预计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至5630万吨。我们正处于水产行业由复苏走向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相信2022年,水产人能够创造更多,收获更多!
2020年,总产量达到6549万吨,其中养殖产品占比达到79.8%。目前,中国养殖水产品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上游原料的产品种类、质量、供应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水产加工产品的质量、种类及产量,水产加工行业的发展也能增加对上游原料的需求,促进上游行业的更加稳定、健康发展。提高水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开发多元化水产食品、产品加工向深加工及保健品方向发展,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2年2月14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的通知》(农渔养函〔2022〕11号),我局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各省级渔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五大行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在各类渔业发展相关支持政策中统筹
春节过后,受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不少蔬菜和水产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由于近期我国多地的低温雨雪天气,蔬菜价格又出现新一轮增长。本月22日晚,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与未来渔业的发展走向、前景及投资机会息息相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这与未来渔业的发展走向、前景及投资机会息息相关。与水产行业密切相关的政策条款
《天津市渔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到2025年,天津市渔业经济总产值将达到8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水产养殖面积将达到100万亩,水产品产量将达到28万吨。202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生态渔业,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振兴特色产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022年1月11日,渔业渔政管理局对邹宁提出的关于在山东沿海打造优质水产苗种繁育基地的建议给予了答复。答复中提到,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倾斜力度,扩大对水产种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从保、育、测、繁多方面加强投入,推进重点品种、优势区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地申报创建种业产业园,并按规定安排资金给予积极支持,加快推进现代水产育种和苗种繁育体系创新发展
2021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名单(2021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该创建活动,经各主体自愿申请、县市省逐级审核、省级验收公示,以及农业农村部公开征询意见,共有65家单位符合创建标准。其中,湖北潜江市、荆州市公安县、云梦北湖垸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及洪湖市万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名单现予以公示,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温雨雪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12月24日寒潮来袭,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第一时间派5个工作指导组,赴全省各地开展抗灾现场指导。黑龙江省气象台11月20日11时发布大暴雪和暴风雪预警,为最大限度地减小此次大暴雪和暴风雪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省农业农村厅紧急提示,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指导服务,重点做到“六要”,全力做好应对防范工作,确保全省农业生产
水产良种团头鲂“浦江1号”辐射全国生根开花,曾一度绝迹的历史名产松江鲈鱼重现江湖,松江特产“黄浦江大闸蟹”成为上海地产河蟹著名品牌,翘嘴鲌等黄浦江“土著”鱼群体强力增长……处在长江出口淡海水交汇上游的松江,具备适宜鱼类的生长、洄游、繁殖的自然条件,这个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因此拥有丰富独特的水产种质资源。松江区水产良种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养殖户中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渔民养鱼要致富,‘浦江1号’是出路。
沙棘,是一种古老的植物,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果实。它起源于中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经历了两亿三千多年的沧桑岁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截至目前,全县沙棘种植总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采摘沙棘原果6万吨,年可采摘沙棘果产值4.8亿元。”围场相关工作人员说。
传统农业以亩产论英雄,现代农业以品质论英雄。江西彭泽县地处长江之滨,水产资源丰富,为将虾蟹产业做大做强,全域推进有机农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过去老百姓种田300块钱一亩,现在经过稻虾共作、共养,现在一亩田能挣到3000-5000元,又有养殖、又有种植、又有加工,还能务工,回来发展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我们之前考察了很多县,发现彭泽县在招商引资方面有独到之处,当地政府下了很多功夫。
9月22日至25日,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将在上海举办。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介绍,全球水产养殖大会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每十年举办一次,此前已举办三届。此次会议是首次在中国举办。本次大会以“面向食物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为主题,旨在全面总结近十年全球水产养殖发展成就,分析全球水产养殖发展的机遇、问题和挑战,提出未来十年水产养殖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公布推广虹鳟“水科1号”、禾花鲤“乳源1号”、翘嘴鳜“广清1号”、建鲤2号、半滑舌鳎“鳎优1号”、三角帆蚌“申浙3号”、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皱纹盘鲍“寻山1号”、文蛤“科浙2号、海带“中宝1号”、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等11个水产新品种。中国水产养殖发展模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渔业工作者通过技术模式集成组装、新型技术模式熟化提升,传统技术模式升级改造,一二三产业融合
9月14日,珠三角百万亩池塘升级改造暨全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现场会在佛山市召开,部署开展珠三角百万亩池塘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三年行动,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会议指出,珠三角地区要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完成100万亩池塘的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五年完成总面积的60%。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共有池塘159万亩,要按照今年完成10%、三年完成30%、五年完成50%的进度,进
近期市场上猪肉“跌跌不休”,鱼价却出现连续20周上涨,目前四大家鱼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翻番。作为淡水养殖第一大省,湖北已采取多项措施稳价保供。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动员省内水产养殖合作社、渔民将达到规格的水产品起捕上市,加大供应。目前,已摸排湖北25个国营渔场,鲜鱼存量5.9万吨,这些渔场正在报批安排限额起捕。
忻城县陆基集装箱循环水生态养殖产业园投产仪式在思练镇桥头村举行。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优质鱼15000吨,年销售鲜活鱼产品5000吨,加工鱼片原料10000吨,产品产值10亿元以上,年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公司在整体基地建成以后可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随着生产基地和休闲农业的布局建设,将逐步设立鱼苗培养、养殖水产、水产品加工以及物流配送等产业吸纳群众进行就业。
“虾苗饱满,有活力无病害,品质非常好。”4月26日一大早,1000公斤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苗,从运粮湖管理区颜德满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出发,送到50多公里外的江陵县普济镇,受到当地养殖户的欢迎。“仅仅两年时间,虾稻共作已经超过4万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阳河农场营销经理常超介绍,“一稻三虾”既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又提高了渔业收入。
到2030年,预计中国需要600万至1800万吨进口海产品。现如今,海产品进口是支撑中国市场消费的重点,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产品进口国之一,进口增加600万吨或以上将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海产品的供应和市场。对于未来,我们认为目前主要商品的进口可能会增加,同时,未来中国海鲜进口数量的增长,将与欧盟和美国等其他大型消费国产生激烈竞争。
4月12日,或受水产投苗旺季来临影响,水产养殖板块出现拉升。概念股美好置业、大湖股份触及涨停。机构分析,目前国内水产价格正在回升,同时,水产养殖行业迎来投苗旺季。春来水暖鱼儿肥,春收渔民捕捞忙。连日来,广西东兴市潭吉村的渔业健康养殖基地里,呈现出一派人欢鱼跃春收忙的喜人场景。绿水粼粼的鱼塘里肥美的鱼儿翻腾跳跃,工人们赶在早晨忙活起分区捕捞。撒网、收网、分拣、装运……
到2026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将达到23千克,占总消费量的比重将达到36%左右。与此同时,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水体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时有出现。如何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水产品?4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1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农渔发〔2021〕8号)。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兽药及其他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在新圩镇社湾村及周边村流转土地580亩,投资1.5亿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园130亩、示范种植基地450亩。产业园于2018年6月完工投产,年产各类菌包超过5000万筒。另一方面,新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统筹规划项目,先后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000余万元,培育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30多个,建设标准种植基地30个,其中百亩以上示范种植基地2个,有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多点开花”。
高振红是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畜牧水产推广中心高级水产工程师,也是周边养殖户们口中的“鱼池诸葛亮”。刚刚过去的周末,一批来自安徽无为市的优质蟹种投放到了兴庆区河蟹生态养殖基地,一同运抵的还有6000公斤伊乐藻水生水草,将投放到去年新建的宁夏青鳞水产名特优生产基地。随着淡水蟹市场的走俏,兴庆区成为宁夏公认的最佳水产养殖地之一。
华东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我国水产养殖发源地和制高地之一。鱼虾在清水中欢快畅游,池中的尾水或经处理灌入周边菜地,滋养出一畦畦鲜嫩的蔬菜,或排入沉淀池,通过滤食性鱼类和水生植物净化后再回水利用。原本因尾水排放问题面临关停的养殖场,如今形成了‘鱼肥水—水肥菜—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呈现一派生机勃勃、鱼菜共生的和谐景象。
今年是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转入禁捕新阶段的关键时期。自2021年1月1号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行禁捕退捕,十年禁渔由攻坚战转向持久战。3月12日,湖北省17个市州的79个县市区同步开展销毁禁用渔具活动,进一步掀起打击非法捕捞行动强大声势。据统计,活动当天共销毁电鱼、毒鱼、炸鱼设施设备1118套,地笼、拖网和张网11959个,违规钓具3280套,非法船舶197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