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三江:孟寨村做大泥鳅产业,20亩泥鳅基地获利25万元

柳州三江:孟寨村做大泥鳅产业,20亩泥鳅基地获利25万元

养泥鳅 创业新闻 4年前 (2021-04-09)

近日,柳州市三江县同乐乡孟寨村福泰养殖专业合作社邀请三江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来到泥鳅地田边给泥鳅喂食并细心查看泥鳅进食情况。看着满田的泥鳅争先恐后进食,合作社负责人杨丽能脸上洋溢着满满笑容。项目主体工程为占地322.91平方米的泥鳅苗繁殖厂房,包括恒温孵化室、标准孵化池和培育池,能够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繁殖,养殖面积20亩,是目前三江县唯一一个可实现泥鳅繁殖的基地

山东省郯城县:林下种植赤松茸撑起“致富伞”

山东省郯城县:林下种植赤松茸撑起“致富伞”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4-07)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着力在产业振兴上做文章,依靠当地丰富的林木资源优势,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赤松茸种植,所需原料大都是当地的玉米芯、稻糠、木屑,林下种赤松茸一能利用树林空间,村民增收致富,二能充分利用当地玉米、水稻秸秆,变废为宝,赤松茸采摘后,废弃的原料做底肥,促进树木快速生长,实现了“一箭三雕”。

90后夫妻的草莓合作社,大胆尝试新品种,第一年收入20多万

90后夫妻的草莓合作社,大胆尝试新品种,第一年收入20多万

创业故事 果树茶树 4年前 (2021-04-07)

去年,柳林村引进新的草莓品种“香野”,提供草莓苗的企业打算在村里选择两栋大棚进行试验种植。在大家都在疑惑和观望时,唐厚振夫妻俩果断决定拿出自家一栋大棚,种植新品种。如今,“香野”草莓已成功结果,在合作企业的兜底保障下,草莓不仅不愁销路,而且还卖上了好价钱,与此同时,夫妻俩还跟技术人员学到了草莓种植管理技术。

珍珠鸡,大雁,非洲雁,柴鸡,牛蛙…发展特色养殖,拓宽致富路

珍珠鸡,大雁,非洲雁,柴鸡,牛蛙…发展特色养殖,拓宽致富路

创业新闻 水产养殖 特种养殖 4年前 (2021-04-02)

安次区杨税务镇军芦村付万新开发利用近60亩沙荒地,栽植海棠、紫叶李、栾树等苗木,并利用林下空间养殖珍珠鸡、大雁、非洲雁、柴鸡、鸭、鹅,目前已繁殖到400多只,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探索出一条发展特色养殖、培育新兴产业的途径。走进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石房村这是村民王玉芳的牛蛙养殖基地,目前,共养殖牛蛙1万余只,预计收入可达4万元。

肉牛标准化养殖项目:让养牛赚钱变轻松,收益提高10%以上

肉牛标准化养殖项目:让养牛赚钱变轻松,收益提高10%以上

养牛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03-30)

走进这座现代化饲养场,只见4栋蓝色钢架结构的牛舍整齐排列,宽敞通风,牛舍建设、肉牛管理、饲料管理以及防疫管理等按照标准贯穿肉牛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了养殖全过程的程序化操作和模式化管理。目前饲养场建立起畜禽标识佩戴、隔离观察、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年出栏肉牛1500余头,年收益可达700余万元。

湖南新田县:食用菌产业“多点开花”,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湖南新田县:食用菌产业“多点开花”,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创业新闻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3-30)

在新圩镇社湾村及周边村流转土地580亩,投资1.5亿元建设食用菌产业园130亩、示范种植基地450亩。产业园于2018年6月完工投产,年产各类菌包超过5000万筒。另一方面,新田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统筹规划项目,先后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000余万元,培育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30多个,建设标准种植基地30个,其中百亩以上示范种植基地2个,有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多点开花”。

稻田种粮食不赚钱?“虾-稻-螺-菜” 立体种养“钱”景好!

稻田种粮食不赚钱?“虾-稻-螺-菜” 立体种养“钱”景好!

养虾 创业项目 特种养殖 4年前 (2021-03-28)

“我在8亩虾稻池里共投放了200公斤螺苗,又利用田埂上的土地种植了油菜,实现了一田四收,预计可以实现年增收5000余元。” 钟磊介绍,渔洋镇在3月11日举办了春季农业生产现场培训会,他在现场发现“虾-稻-螺-菜”立体种养前景特别好,于是便联系一亩地田螺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红模。得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社员”模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技术成熟,销售顺畅

种1亩莲藕收入1万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致富模式是这样铸就的

种1亩莲藕收入1万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致富模式是这样铸就的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3-27)

“现在种植一亩莲藕可以收入一万多元,除去成本后,还有六七千元的效益。我本人种有莲藕十余亩,现在还在找土地扩种。”面对镜头,陶新村村民陈水金信心满满。陶新村位于汕尾市海丰县陶河镇东部,自古以来就是优质莲藕的生长宝地。近年来,陶新村打造以莲藕种植为主导,荷花观赏、农业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业态,释放“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能量,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奔康的新路子。

新疆和田与广西昭平县:鹧鸪养殖铺就村民创收致富路

新疆和田与广西昭平县:鹧鸪养殖铺就村民创收致富路

创业新闻 家禽养殖 特种养殖 4年前 (2021-03-27)

在广西昭平县文竹镇纸社村集体经济项目的鹧鸪养殖场,一万羽鹧鸪不停地鸣叫着。被聘请为饲养员的两位脱贫户在分拣鹧鸪蛋、喂预防肠炎的药剂。该养殖场的种鸪日均产蛋3500多枚,2台孵化机已安装调试就位。2019年,朗如乡建立鹧鸪养殖基地,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基地+贫 困户”的方式,由村委会主导,成立合作社负责经营, 产出鹧鸪幼苗交由贫困户饲养,经过3个月养殖,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

家庭农场创业故事:从养牛到生态观光,牛产业拉起“牛经济”!

家庭农场创业故事:从养牛到生态观光,牛产业拉起“牛经济”!

养牛 创业故事 4年前 (2021-03-25)

奶牛吃得好,才能产好奶。为了给奶牛提供最新鲜的青贮原料,农场在周边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用于青贮专用玉米种植,同时也解决了粪污的消纳问题。“奶牛产生的粪便也是‘宝贝’,可以用作天然有机肥料,真正实现生态循环模式。”农场主成美玉介绍,一头奶牛一天就是60多元的“伙食费”。我希望把农场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寓教于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观光园区

张掖全力打造百亿元绿色蔬菜产业体系,张掖提速高标准农田建设

张掖全力打造百亿元绿色蔬菜产业体系,张掖提速高标准农田建设

创业新闻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3-23)

近年来,张掖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全力打造百万亩绿色蔬菜基地、百亿级绿色蔬菜产业体系,推动蔬菜产业由总量偏小向规模扩张,由小型分散向集中连片,由注重一产向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高原夏菜、反季节蔬菜、加工蔬菜等类型齐头并进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走进甘州区小满镇店子闸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处是一番繁荣的新农村景象。

鸭子住上“吊脚楼”:水禽旱养项目拓出环保养殖新路!

鸭子住上“吊脚楼”:水禽旱养项目拓出环保养殖新路!

养鸭养鹅 创业项目 4年前 (2021-03-21)

福建省农科院家禽健康养殖与产业化生产技术服务团队,来到延平区峡阳桂盛安窠养殖小区开展科技服务,指导养殖户试行“肉鸭高床旱养技术”。据了解,养殖小区是延平区桂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指导下建设的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一期项目建设,投资约6300万元。主要建设饲料车间、养殖区、冷库、办公楼及宿舍楼,购置加工、运输等生产设备。

养鹿养鸵鸟赚大钱?是否掌握养殖技巧,才是选择特色养殖的关键

养鹿养鸵鸟赚大钱?是否掌握养殖技巧,才是选择特色养殖的关键

创业项目 特种养殖 4年前 (2021-03-15)

养鹿养鸵鸟赚大钱吗?选择特种养殖好,还是选择普通的土鸡和鸭子养殖比较好?其实,选择哪种养殖项目的关键还是看你是否掌握了养殖技术。例如在你还没有完全掌握养鹿和养鸵鸟的技术要求时,应该还是选择你熟悉的土鸡和鸭子养殖项目为好。案例:青海省甘德县岗龙乡恰不将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原特色马鹿及梅花鹿养殖产业,建设鹿养殖场及鹿产品加工厂。

创业故事:父子携手创业,种植食用菌销往欧洲和日韩

创业故事:父子携手创业,种植食用菌销往欧洲和日韩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4年前 (2021-02-27)

“今年是羊肚菌试种植的头一年,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亩产能够达到五六百斤,效益也还是比较可以的。”汪为民介绍,种植菌类十分考验技术与细心程度,温度、土壤、湿度等,对菌类的影响非常大。“前两年儿子回来了,帮着一起种植,分担了我的压力,也带回了新思路。”目前该公司在白花镇火地村共有5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有羊肚菌、黑皮鸡枞菌等食用菌。

探访广州供港澳蔬菜基地:为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探访广州供港澳蔬菜基地:为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创业新闻 蔬菜种植 4年前 (2021-02-26)

在广州增城区幸福田园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业的运输车辆、农业机械来回穿梭,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刘冠梅称,从这里种植的优质蔬菜,每天源源不断地运往港澳地区,直达同胞们的餐桌。产业园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建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蔬菜文化展示中心、农耕亲子研学基地等项目,着力打造“基地+景点+产业”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创建了生态农业公园。

创业故事:白鸽养殖投入低风险小,带动15个村上千人脱贫致富

创业故事:白鸽养殖投入低风险小,带动15个村上千人脱贫致富

养鸽 创业故事 特种养殖 5年前 (2021-02-22)

张华敏边喂食边说:“白鸽养殖投入低,风险小。平常有技术员进行免费技术指导。销售这块也不用操心,养殖基地的人直接过来拉货,价格随行就市。”鸿祥鸽业基地占地70余亩,拥有养殖车间10个,现有白鸽3万只,实现利润200多万元。“刚开始先尝试着养一两千对白鸽,养殖过程中我发现出产率相当高,一对一年下来就是80多块钱,养殖效益相当好,我就寻思着扩大规模。”张心玉说。

南宁生态果园别样美,邀你共享摘果赏花之乐

南宁生态果园别样美,邀你共享摘果赏花之乐

创业新闻 果树茶树 5年前 (2021-02-19)

长塘镇是青秀区“田园青秀”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功能组团之一,这里土壤肥沃,富含锌、硒,因此种出来的沃柑、葡萄、莲雾、杨桃、蜜柚、火龙果等特别甜,青秀区沃柑示范基地也位于此。2月4日下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杨平的千亩沃柑果园,看到果园里沃柑挂满枝头,洋溢着丰收的气息。今年沃柑的收购价普遍在5.6元/公斤左右,“我们果园的沃柑价格至少在8元/公斤”。

从IT“白领”摇身变成农业“高富帅”,特菜种植,带来收入百万

从IT“白领”摇身变成农业“高富帅”,特菜种植,带来收入百万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5年前 (2021-02-17)

王世亮在北京从事IT行业,收入十分可观。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特菜’这一市场,于是,2006年,他决定辞职,回到家乡辛兴镇任家朱庙村,租了20亩地开始建棚种菜。而这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里,他的特菜不仅远销上海、江苏、浙江、海南、哈尔滨等地,卖出几百万的利润,还打响了“诸城特菜”这一品牌。他的“青鸟农庄”特菜基地,更是引领着农耕新时尚的浓郁氛围。

2021年蔬菜种植补贴政策解读:蔬菜种植有哪些补贴?

2021年蔬菜种植补贴政策解读:蔬菜种植有哪些补贴?

创业新闻 蔬菜种植 5年前 (2021-02-15)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对于蔬菜种植补贴的政策内容了解得差不多了,虽然大家都知道各类蔬菜有种植补贴,但是质量不达标的蔬菜是拿不到补贴的,这也是为了鼓励农户加大蔬菜种植规模,提高蔬菜的生产品质,达到蔬菜种植规模后,就可以促进我国蔬菜可持续发展。另外,小编提醒符合国家规定蔬菜种植补贴的农户朋友们,一定要记得及时跟进国家的申报时间

创业故事:家禽生态养殖奔了富路,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创业故事:家禽生态养殖奔了富路,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创业故事 家禽养殖 5年前 (2021-02-12)

春节临近,坐落在南昌县蒋巷镇立新村的江西瑞升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门前,高高挂起了一对喜庆的红灯笼,门两旁贴上了“生意兴隆”的对联。“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我们新宰杀的鸡鸭、土鸡蛋等农产品,两天内就可以通过快递到达全国各地。公司销售规模还会不断扩大!”马月介绍道,公司发展起来,养殖规模越扩越大,需要扩招养殖员。

黄骅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的致富新路,引导渔民转产转业

黄骅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的致富新路,引导渔民转产转业

养虾 创业故事 5年前 (2021-02-08)

“这就是咱合作社的主打品种南美白对虾,在市场上卖得特别好,这一茬能卖到春节之前。”温热湿润的养殖室内,虾池整齐排列,看着满池活蹦乱跳的对虾,黄骅市广鑫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东高兴地介绍说。“现在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厂每年能向市场供应14万斤成虾,平均每天5000斤到6000斤左右,经济效益不错。”提及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前景

广西梧州龙圩区:稻渔共生产业唤起乡村发展新生机

广西梧州龙圩区:稻渔共生产业唤起乡村发展新生机

休闲农业 水产养殖 5年前 (2021-02-04)

新年伊始,梧州市龙圩区广平镇五福稻螺生态养殖示范场里,工作人员梁浩正在捕鱼,一条条大鱼在水田里游来游去,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气息。“稻田里面除可以种水稻,还可以养鱼、养螺,现在水稻已经收割了,但这鱼和螺还继续养着。你看,这鱼养好久了,有十几斤重,平时就割田边的草来喂养,是真正的原生态养殖了。”

你知道吗?每吃3朵秀珍菇,就有2朵是来自福州这里!

你知道吗?每吃3朵秀珍菇,就有2朵是来自福州这里!

创业故事 食用菌类 5年前 (2021-01-31)

靠着创业创新的“种菇精神”,下长治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变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为全省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并助力起步镇创造一个“种菇传奇”——全国每3朵秀珍菇中就有2朵来自这里。王伟介绍,公司将围绕食用菌做文章,建设生产区、加工区、体验区、品鉴区、生态循环区、观赏区等六大模块14个子项目,推出全菇宴、菇棚咖啡屋等网红项目

蔬菜产业“发新芽”,这个村庄是如何做大蔬菜特色产业的?

蔬菜产业“发新芽”,这个村庄是如何做大蔬菜特色产业的?

创业故事 蔬菜种植 5年前 (2021-01-28)

有了合作社和试验田在前边探路,村民搞产业升级再也不用担心走了弯路。目前,该村已经有100多个蔬菜经营户加入了合作社。去年,有26个蔬菜大棚户调整了蔬菜种植品种,引进的特种大辣椒、番茄、黄瓜等远销北上广,每亩大棚预计比往年增收上万元。让彭善明等蔬菜大棚户更高兴的是,当地政府对蔬菜产业升级发展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镇上争引60万元、村集体配套20元对自来水进行了改造

西藏林芝市:小小藏香猪“拱”出致富小康路

西藏林芝市:小小藏香猪“拱”出致富小康路

养猪 创业故事 5年前 (2021-01-26)

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猪种,林芝气候湿润、植被茂盛,为适合放养的藏香猪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因口感鲜美让食客赞不绝口。近些年,藏香猪的销路越来越广,也让林芝村民的致富道路越来越宽。“三区三州”行,走进西藏林芝市米林县甲竹村。村民乔顿珠过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却成为了当地的致富能手。这种转变是怎样发生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