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加工大幅提高农产经济价值,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发展

红薯加工大幅提高农产经济价值,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发展

创业故事 薯制品米制品 3年前 (2022-06-30)

在安徽省界首市泉阳镇王付全村,每天可以加工红薯5000多斤,今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70万元;在广西横州市峦城镇方村,已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方村淳茹”红薯品牌产业,实现红薯产业升级、延长产业价值链,加工房生产的粉丝产品年销量达到100万斤,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全村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农产品加工:重庆2025年总产值突破6千亿,甘肃建成西北最大加工基地

农产品加工:重庆2025年总产值突破6千亿,甘肃建成西北最大加工基地

农产加工 创业新闻 3年前 (2022-02-21)

根据《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立下一个新目标: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上要突破6000亿元。根据《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200亿元。打造100家以上的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实现“2512”链主企业提升行动目标,建设百亿级的产业强县10个,把甘肃省建成西北最大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这个村的红薯“三粉”加工,每天可生产5000多斤,年入70多万元

这个村的红薯“三粉”加工,每天可生产5000多斤,年入70多万元

创业故事 薯制品米制品 4年前 (2021-12-31)

进入冬季,正是加工“三粉”的季节,走进安徽省界首市泉阳镇王付全村粉丝加工车间,粉面搅拌机、打粉机,机声隆隆。“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靠‘三粉’加工,红薯是当地群众种的,我们把它收回来以后,加工成粉面,再加工成粉丝、粉皮粉粽,现在我们每天可以生产5000多斤,今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70万元。”泉阳镇王付全村党总支书记王允龙说。按照以下方法保存的红薯,即使放了2个月,吃起来还是香甜的。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