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湖北推动中药材产业链发展
近日,湖北省科技服务中药材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培训会在黄冈市红安县举行。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专家,全省市州农业农村局、农科院相关负责人参会。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红安县李义店村千亩野菊花基地、小丰山村千亩莲子基地、明创农业万亩花椒基地、润康农业野菊花种植加工基地,会议发出成立湖北野菊花产业发展联盟倡议书。
湖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现已形成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江汉平原“五大优势产区”。2021年3月,湖北将中药材纳入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组织实施了科技服务中药材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等项目,即由5位院士专家团队,聚焦湖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服务50个县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对接500家龙头企业。湖北多个市州县掀起了中药材基地建设品牌打造的热潮,全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成势见效。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湖北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正当其时。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志勇介绍,湖北中药材产业总面积、生态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发展呈现“四增”态势,全省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44个,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超过5000家。目前,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农科院、中南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撑不断加强。每年建设道地药园10万亩,开展技术培训100余场次、1万多人次,联农带农新增就业5万余人。当前,湖北省中药材产业处在“爬坡过坎”的新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要提升道地药园基地建设和管理水平,扎实抓好湖北省院士专家科技服务中药材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推动中药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湟源县探索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模式
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今年,大华工业园区管委会敏锐抓住时机,瞄准预制菜这一“风口”产业,结合园区提档升级之路,重点探索和培育“特色农畜精深加工产业+预制菜”产业。
青海省湟源县发展预制菜产业优势明显,产业符合发展定位,并依托“超净区”农牧资源禀赋,已成功培育饲草、牦牛、藏羊、青稞、马铃薯、油菜籽六大主导产业和胡萝卜、青蒜苗、中藏药材、荷兰豆、马芽蚕豆和树莓六大特色产业,成功打造大华镇饲草产业强镇、日月乡牦牛产业强镇、牦牛藏羊产业集群、大华工业园农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茶马互市活畜交易中心,拥有青海三江一力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省级龙头企业,为预制菜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园区积极引导和培育青海文友食品有限公司、青海乔穆杰玛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探索发展“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产业,领先抢占预制菜赛道,持续优化完善园区产业布局。
随着有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孵化平台湟源县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园(东西部协作创业园)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签订入园协议的5家企业已陆续开展入驻工作。其中,青海乔穆杰玛实业有限公司积极抢抓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机遇,响应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预计投入1000万元大力实施牛羊肉精分割和牛羊肉熟食生产线项目,主要开展牛羊肉精深加工、熟食、预制菜研发等,并于今年获得了由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预制菜专业委员会颁发的预制菜理事单位证书。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