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 (2022-03-14)  创业项目 蔬菜种植 评论关闭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导语:在平朗镇的麻竹笋产业基地,工人正在忙着种植。丘陵地带好种竹、好收笋,产量高,投资风险少,今年种下去明年就可以收笋了,每亩顶峰收的时候要达到三吨,就相当于6000斤。英德市是全国麻竹笋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交易量最大的地区,全市麻竹笋面积达62万亩,年产量改成100万吨,其中西牛镇获批成为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据悉,英德市将力争在两年内把麻竹笋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在平朗镇的麻竹笋产业基地,工人正在忙着种植。丘陵地带好种竹、好收笋,产量高,投资风险少,今年种下去明年就可以收笋了,每亩顶峰收的时候要达到三吨,就相当于6000斤。英德市是全国麻竹笋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交易量最大的地区,全市麻竹笋面积达62万亩,年产量改成100万吨,其中西牛镇获批成为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据悉,英德市将力争在两年内把麻竹笋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

创业项目:种竹笋收益快,产量高,投资风险少,今年种明年就可收笋了

广西平朗镇:种竹笋收益快,产量高,投资风险少

【 横州市融媒体中心2022-03-07】在(广西横州市)平朗镇的麻竹笋产业基地,工人正在忙着种植,他们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挥锹挖坑、扶苗、填土压实,干得热火朝天。天气回暖,春色正浓,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连日来,平朗镇组织村民大规模种植麻竹笋,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平朗镇和威麻竹笋加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金威:

我们今年计划种3500亩地,现在陆陆续续种的有200亩地,按照目前的进度,在清明前就能种500亩地,再以后就慢慢种,达到我们今年3500亩的数量。

麻竹笋是螺蛳粉的原材料之一,其特点清脆爽口、味道鲜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较大。平朗镇因平地少,丘陵多,对种植麻竹笋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准备,今年平朗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麻笋竹产业。

丘陵地带好种竹、好收笋,产量高,投资风险少,今年种下去明年就可以收笋了,每亩顶峰收的时候要达到三吨,就相当于6000斤。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今年平朗镇将在做大做强竹笋产业上持续发力,按照“合作社 农户 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建立“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农户种植、保底回收、加工销售”等麻竹笋产业链条,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育苗基地、鲜笋加工厂,还要带动周边的农户参与进来,这一整条就是我们平朗的笋加工厂产业链。

广东英德:将麻竹笋打造成“百亿”支柱产业

【南方plus客户端2022-03-03】为加快推进英德市麻竹笋产业发展,3月2日,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副市长郭成战等领导带队到英德市西牛镇调研麻竹笋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邀请麻竹笋企业共商发展大计。据悉,英德市将力争在两年内把麻竹笋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

张杨彬强调,麻竹笋产业发展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思维,以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讲好竹文化故事,做好竹文化文章,把麻竹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培育。

现状

产业带动明显但附加值不高

英德市是全国麻竹笋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交易量最大的地区,全市麻竹笋面积达62万亩,年产量改成100万吨,平均亩产1.5吨,从业人员达7.29万人,全市笋农加工和收购集中加工点约500个、专业合作社约76个、规模加工厂约71个,其中有11家企业(巧口、源丰、鸿德、雄盛和连樟家等)获得SC认证。据统计,英德市麻竹笋产业经济总值约32亿元,其中生笋收入(农民直接经济收益)约21亿元,按初加工平均增值600元/吨计算,可增加年产值4.92亿元,全市年加工笋产品3万多吨,产值达3.5亿元以上。

创业项目:种竹笋收益快,产量高,投资风险少,今年种明年就可收笋了

目前,英德麻竹笋面积达62万亩,年产量改成100万吨。邓锦炎 摄

英德市麻竹笋种植地点主要分布在辖区中西部,其中西牛镇麻竹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连江口镇8万亩、石牯塘镇5.1万亩、波罗镇4万亩、九龙镇3.583万亩、水边镇2.86万亩、石灰铺镇2.5万亩,其中西牛镇获批成为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中国麻竹叶之乡,西牛麻竹笋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虽然英德市麻竹笋产业近年来带动了不少农户发展致富,也具有不少的市场前景,但仍面临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大而不强、麻竹笋加工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产业产品的科研力度不足、产业规范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英德从事麻竹笋产业的人员虽然多,但大多停留在收购贩卖原材料、粗加工阶段和贴牌生产阶段。”英德市麻竹产业协会会长黎水清表示,英德麻竹笋的原料、粗加工产品大多销往广西、四川等地,再由当地大型加工企业进行精加工制成各类麻竹笋食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终端掌握在他人手中,导致英德当地的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发挥不明显。

机遇

规划打造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立足英德市的生态区域优势和麻竹笋特色产业基础,英德市拟定以西牛镇为核心区,辐射水边、浛洸、石灰铺镇、石牯塘、横石塘等镇为范围,申报2022年英德市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省级产业园建设平台,加快推进全市麻竹笋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项目实施主体初定由广东千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开展实施,并在今年2月7日向全市发出了产业园建设项目入库申报的通知。

创业项目:种竹笋收益快,产量高,投资风险少,今年种明年就可收笋了
工人正对麻竹笋进行粗加工。陈咏怀 摄

目前,英德已协调约232亩土地用于产业园项目建设,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和资金使用方案等申报材料也已基本编制完成,进入审批报送阶段。此外,为助推英德市麻竹笋产业规模化发展,激活特色麻竹笋品牌价值。今年2月15日,英德市农业农村局、英德市麻竹产业协会、英德市农商银行三方签订了《麻竹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英德农商银行将以创新拳头产品“金竹笋”贷款,为麻竹笋产业群体授信20亿元并提供利率优惠,支持满足广大企业、农户在笋产品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资金需求。

在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下,英德麻竹笋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方向

讲好竹文化故事、做好竹文化文章

“麻竹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英德市委、市政府有信心,也有决心发展好麻竹笋产业。”座谈会上,张杨彬指出,英德要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加强麻竹笋产业发展研究,强化为民情怀,树立系统思维,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大户为基础的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

张杨彬强调,要通过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把麻竹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培育,力争将麻竹笋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要以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建立麻竹笋研发中心,依靠高等科研院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进行科研攻关,组织企业制定麻竹笋行业质量标准,助推企业从粗加工转向精加工;推动麻竹笋要加大对麻竹笋区域公共品牌宣传推广,挖掘英德麻竹笋种植历史,讲好竹文化故事、做好竹文化文章。如麻竹笋可以与清远鸡、河鲜、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打造“笋 鱼”“笋 鸡”等餐饮、旅游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西牛镇在打造西乡月美丽乡村风貌带过程中可以融入竹文化,进一步凸显地方特色。”

张杨彬也提到,相关农业部门要合理引导农户种植,避免跟风大规模抢种。同时要规范好行业秩序,避免出现无序竞争等不利于产业发展的现象出现。

【特别注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者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创业项目:种竹笋收益快,产量高,投资风险少,今年种明年就可收笋了

点击这里查看详情>>>赠送2021最新创业项目资料

《2021涉农创业精品项目及农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导》

  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QQ1181287136)删除。
2023新农人最需要了解学习的农村创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免费共享!关注@69农村创业网,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创业风险更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